•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西游记》里面有哪些角色是因为偏离了原著改编,而被观众们误会很久的?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2 12:38:22 3次浏览

关于问题《西游记》里面有哪些角色是因为偏离了原著改编,而被观众们误会很久的?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吟风社】的最佳回答:

关于偏离原著的改编而被观众误会的,我在这里列举几个。

唐僧

唐僧在影视剧里基本是由帅哥扮演(当然也有罗家英这种例外·····),形象是略带迂腐的善良和尚,然而影视剧中的唐僧相对于原著可谓大大美化。原著里的唐僧形象是庸弱无能、胆小怕事、作为一个和尚,除了色戒以外,其他戒律犯了一个遍。更过分的是,唐僧除了对自己徒弟横,对所有人都唯唯诺诺,对所有陌生事物都战战兢兢,对所有可能有威胁的事物极其恐惧,一旦遇到危险就草包,吓到“哭”,“摔跤”,“魂飞魄散”。据不完全统计,唐僧被吓得“战战兢兢”有七次左右,“魂飞魄散”五次左右。比如见了人参果,吓得战战兢兢,见了强盗,直接魂飞魄散。而对待自己的徒弟,则大耍师父派头,一共骂了十次孙悟空、两次猪八戒,还有一次是把三个徒弟一起骂了,而且唐僧基本就没占理过,许多时候还是被孙悟空道出实情而恼羞成怒。

毕竟作为主角,再联系到历史上的玄奘大师,将西游记改编成影视作品时,肯定要对唐僧的形象加以美化。

外貌方面,原著唐僧是个帅哥不假,但也是个白胖子,

我头前见个白面胖和尚,径奔朝门而去,想就是你师父?

大王,外面是个和尚哩,团头大面,两耳垂肩,嫩刮刮的一身肉,细娇娇的一张皮,且是好个和尚!

各版演员中,应该是迟重瑞最为符合,其他版本似乎都瘦了一些。

至于装扮方面,在央视版西游记中,唐僧似乎时时刻刻都在着毗卢帽,其实毗卢帽在佛教中是典型的典礼型冠帽,通常在讲法,放焰口以及迎接贵宾时佩戴,在原著中虽然也屡次提到毗卢帽,但确实如佛家礼仪所示,是在比较重要的时刻佩戴,普通的行脚僧装束应该是他的日常打扮,比如在比丘国一回中,在觐见国王时特意提到:

这长老打扮起来,比昨日又甚不同,但见他——身上穿一领锦蝠异宝佛袈裟,头戴金顶毗卢帽。九环锡杖手中拿,胸藏一点神光妙。通关文牒紧随身,包裹袋中缠锦套。行似阿罗降世间,诚如活佛真容貌。

“比昨日又甚不同”,可见唐僧平时不这么穿戴。

女儿国国王

杨洁导演作为女性导演,对于感情戏刻画是比较的细腻的,在女儿国一回中做了大刀阔斧的改编,让女儿国国王与唐僧来了一场“发乎情止乎礼”的朦胧爱情。在剧中,女儿国国王请唐僧夜观国宝(其实就是自己),见到玉体横陈的女儿国国王,唐僧几乎把持不住,紧闭双眼,女儿国国王则揶揄他:“你说四大皆空,却紧闭双眼。要是你睁开眼睛看看我,我不相信你两眼空空,不敢睁眼看我,还说什么四大皆空呢?”若不是蝎子精出来把唐僧掳走,唐僧几乎破戒,而在与女儿国国王告别时,唐僧还说若有来世什么的,您老都成佛了,哪来的来世······

动画版(主题曲猴哥猴哥那部),女儿国国王形象也相当不错,还很勇敢,在唐僧被蝎子精捉走后,御驾亲征前去营救唐僧,虽然徒劳无功,还被蝎子精施法变成老太婆。直到蝎子精被打败后才恢复原状。

原著中女儿国戏份极少,只是个 NPC,唐僧也并未动心,一心想着如何脱身。

那女主喜孜孜欲配夫妻,这长老忧惶惶只思拜佛。一个要洞房花烛交鸳侣,一个要西宇灵山见世尊。女帝真情,圣僧假意。女帝真情,指望和谐同到老;圣僧假意,牢藏情意养元神。一个喜见男身,恨不得白昼并头谐伉俪;一个怕逢女色,只思量即时脱网上雷音。二人和会同登辇,岂料唐僧各有心!

李天王

在央视、浙版、张版以及动画(主题曲猴哥猴哥那个)四版西游记中,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李靖当天庭最后的防线,用宝塔收了孙悟空,但无一例外的让孙悟空爆塔而出。当然也有例外,比如 TVB 西游记中,李靖的玲珑宝塔异常强大,在天地争霸美猴王一单元中,强如孙悟空和二郎神在争斗中被吸入宝塔之中,也只能一关关地过。

然而在原著中,李靖的黄金宝塔很可能是没有吸人功能的,书中提及哪吒被如来复活并赐予法力后,想杀李靖报剔骨之仇,李靖无奈只能也去寻求如来庇护,如来以和为贵,赐予李靖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让哪吒看见塔上的佛,尊重如来,以如来为父,相应的也谅解李靖。

原来天王生此子时,他左手掌上有个“哪”字,右手掌上有个“吒”字,故名哪吒。这太子三朝儿就下海净身闯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要抽筋为绦子。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奋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一点灵魂,径到西方极乐世界告佛。佛正与众菩萨讲经,只闻得幢幡宝盖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将碧藕为骨,荷叶为衣,念动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运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后来要杀天王,报那剔骨之仇。天王无奈,告求我佛如来。如来以和为尚,赐他一座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那塔上层层有佛,艳艳光明。唤哪吒以佛为父,解释了冤仇。

而李靖整天托着黄金宝塔就是了防着儿子:

今日因闲在家,未曾托着那塔,恐哪吒有报仇之意,故吓个大惊失色。却即回手,向塔座上取了黄金宝塔。

在西游记中,李靖不管是在征讨花果山还是对战青牛精,都没有用过黄金塔,因此西游记中的宝塔可能就只有震慑儿子的作用。

二郎神

由于封神演义影响极大,因此封神演义中原创的名字杨戬普遍成为影视剧中二郎神的名字。(封神演义问世之前提起杨戬那就是宋朝六大贼之一的宦官)。西游记中虽然提及二郎神姓杨,但从未说叫杨戬。永乐版封神演义、二张版西游记均给二郎神整了七十三变,虽然七十三变在清代一些西游记故事的刊本以及沉香宝卷就出现过:

他有七十单三变,必然捉得这妖人。

三娘忙说:“我儿不可冒失,你还不知你那舅舅乃是天上神仙,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且又有七十三般变化,你如何斗他得过!”沉香说:“母亲放心,孩儿自有对策。”随说便用金斧砸了锁链。

但是,在原著中,二郎神明确是七十二变:

灌口小圣把名扬,相持七十单二变,各弄精神各个强。

中国古代讲究数字对称,只可能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变等,对应天罡地煞数。

最后,电视剧和动画通常安排二郎神用第三只天眼识破孙悟空的变化,其实原著中并没有提到二郎神有第三只眼,在明代《二郎搜山图》中二郎神同样没有第三眼。二郎神能识破孙悟空变化靠的是生物知识,而反过来,孙悟空同样也能识破二郎神的变化(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原著中所谓的“圆睁凤目”就是睁大眼睛看的意思,二郎神的凤目就跟关羽的丹凤眼似的,只是对眼睛的另类称呼。

大鹏

影视剧可以说造就了一批大鹏吹,大鹏实力强悍,远胜其余二魔的谣传,固然和某些不负责的网文有极大关系,但最早给大鹏抬高定位的是续集。在大鹏将唐僧掳走后,孔雀公主和大鹏的对话中说道,你已经长生不老了,为什么还要吃唐僧肉?大鹏回答说,不是我想吃唐僧肉,是我两个哥哥要吃唐僧肉。给人一种大鹏纯粹是讲义气,帮俩哥哥忙的感觉。

但实际上,这里很明显的背离原著了,原著里对吃唐僧肉最积极的就是大鹏。

不知那一年打听得东土唐朝差一个僧人去西天取经,说那唐僧乃十世修行的好人,有人吃他一块肉,就延寿长生不老。【只因怕他一个徒弟孙行者十分利害,自家一个难为,径来此处与我这两个大王结为兄弟,合意同心,打伙儿捉那个唐僧也】。

最早就是大鹏打听了唐僧要去西天取经,然后因为害怕孙悟空的实力,觉得自己吃不到,主动找到青狮白象,自己当老三,认二妖为兄长。之后,在青狮白象各被孙悟空降服一次后,他俩都准备老老实实的送唐僧过狮驼岭,又是大鹏想着出阴招去对付四人组。

再有,大鹏在原著中丢人之处,央视版也给删去不少,孙悟空从阴阳二气瓶出来后,上门对挑战之时,原著一直大鹏在场,然后大鹏是个什么表现?装聋作哑:

老魔心惊胆战道:”几年都说猴儿狠,话不虚传果是真!”二老怪在旁问道:”哥哥怎么说?”老魔道:”那行者早间变小钻风混进来,我等不能相识。幸三贤弟认得,把他装在瓶里。他弄本事,钻破瓶儿,却又摄去衣服走了。【如今在外叫战,谁敢与他打个头仗】?”【更无一人答应,又问又无人答,都是那装聋推哑】。

青狮问谁敢打头阵,大鹏和白象一起装聋作哑,一声不敢吭,还得是青狮亲自上阵对敌孙悟空。而央视版不但删了这些污点,更是加上大鹏大战众罗汉取胜,给人一种大鹏极强的印象。另外,大鹏对战罗汉是源于戏曲,只不过戏曲里是罗汉降服大鹏,电视剧里则是反过来。

最后,狮驼岭三妖的排位还是蛮有道理的,看看三妖对孙悟空的表现。

大大王青狮表示跟孙悟空单挑,不让小妖帮忙。

老魔道:“你休猖獗!我若调出妖兵,摆开阵势,摇旗擂鼓,与你交战,显得我是坐家虎,欺负你了。【我只与你一个对一个,不许帮丁】!

然后到了二大王白象那里,白象后面看见孙悟空身材矮小,以为孙悟空本事不过如此,胆子稍微壮了些,敢跟孙悟空打了,不过白象不怎么讲武德,要三千小妖才去跟孙悟空打。多少显得有些色厉内荏,说白了还是以防打不过的时候可以群殴。

二怪道:“【你与我三千小妖,摆开阵势,我有本事拿住这个猴头】!”

到了大鹏这里,就更有意思了,他可不愧是害怕孙悟空十分厉害,要跟孙悟空交战,得把狮驼岭剩余的三万多小妖都叫上,真就突出一个怂。

三魔闻说,即点大小怪,前前后后,【有三万多精】,都执着精锐器械,出洞摆开一个三才阵势,【专等行者出口,一齐上阵】。

【2】、来自网友【老黑杂谈】的最佳回答:

说点新鲜的,好玩的。

1.被绿的小白龙

86 版《西游记》中,小白龙有个未婚妻,叫做万圣公主,是乱石山碧波潭万圣龙王之女。

这位万圣公主虽然花容月貌,眼光却有问题,背叛英俊潇洒的未婚夫,勾搭上了相貌丑陋的九头虫。

很多人对此难以理解,这就像潘金莲和西门庆是一对夫妻,但潘金莲却出轨武大郎一样。

其实,这段剧情是 86 版《西游记》中的原创内容。原著中小白龙和万圣公主压根就不认识,更没有过什么婚约。

至于央视为什么这么改,据说是小白龙太久没露面,导演让他出来打个酱油。

2,蜘蛛精

蜘蛛精一难中,孙悟空请来昴日星官的老娘毗蓝婆菩萨,破了蜈蚣精的千目金光。

孙悟空打死蜈蚣精后,菩萨带走了七只蜘蛛精。

但在原著小说中,正好相反。被孙悟空打死的是蜘蛛精,而蜈蚣精被毗蓝婆菩萨带回去看门护院。

电视剧之所以这么改,可能是怕影响不好。

毕竟一个单身老太太,往家里带一个单身老头,容易让人想歪。还会被别有用心者恶意针对、举报。

3,黄狮精

电视剧中的黄狮精,是个跟凡人交易,都知道付钱的主。

因此,很多观众觉得黄狮精很可爱,是个善良的妖怪。

原著小说中的黄狮精,虽然买东西知道付钱,但他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除了偷窃外,他还强抢民女。

原著中,借用小妖之口说出这段恶行——

我大王连日侥幸。前月里得了一个美人儿,在洞内盘桓,十分快乐。

盘桓在这里的意思不是逗留、徘徊;而是玩弄。

4,被黑的龙女

《西游记》续集中,孙悟空请来四木星君对付青龙山玄英洞的三只犀牛精。

其中两只逃到西海水晶宫,忽悠的西海龙女庇护他们。

这段情节也是原创的,原著中并没有。

原著中,三只犀牛精逃到西海。

西海龙王听闻此事,立刻命太子敖摩昂点齐兵马,协助孙悟空降妖。

至于电视剧为什么要改成龙女庇护犀牛精?我猜想,大概是拍摄大场面太费钱,剧组经费有限。

5,善良的杏仙

电视剧把杏仙塑造成一个爱慕唐僧的善良妖精。

但在原著小说中,杏仙可不是什么好鸟。

杏仙一伙人中的十八公,先是变成土地,骗唐僧师徒吃面饼。被孙悟空识破后,直接抓走了唐僧。

抓走唐僧后,为了安唐僧的心,就说自己并非歹人,抓他来只是为了会友谈诗。

如此的会友谈诗,也只有唐僧那样的傻子才会信。

果然,谈着谈着,他们就开始逼迫唐僧娶杏仙。

唐僧这才识破他们的面目:“汝等皆是一类邪物,以美人局来骗害贫僧!”

这伙人中的鬼使叫道:“你不听从,我们叫你做不成和尚,也娶不上老婆,枉为一世人。”

为了逼迫唐僧就范,这群人可以说威逼利诱,各种手段都用上了。他们这做法和蝎子精、老鼠精、玉兔精有区别吗?

所以,杏仙不是什么善良之辈,她的目的也是骗取唐僧元阳,修成太乙天仙。

6,唐僧是个胖和尚

取经路上,各种小妖精哭着喊着要嫁给唐僧。所以人们认为唐僧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总之,是个让妖精一见误终身的美男子。

但原著中多次提到唐僧的形象,是一个白胖和尚,还酷爱吃芋头粘糖,这种高热量的食物。

所以,唐僧的形象应该是这样的——

一个长相不错的,胖子。

小结

暂时就想到这些。

至于什么玉帝没有钻桌底,孙悟空身高之类的老生常谈,说的人太多了,老黑我就不拾人牙慧了。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