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工人身份通过进修已转干,以后可以提拔副科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5 21:54:27 4次浏览

关于问题工人身份通过进修已转干,以后可以提拔副科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公事谈】的最佳回答:

首先转干、聘干是以前特定时期的产物,政策的节点是从 2001 年 8 月份,这一月中组部、人事部会同中央编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严肃干部人事工作纪律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个文件明确不准“以工代干”、“转干”的规定。也就是说,从 2001 年开始,就没有所谓的聘干、转干、以工代干。

那么现阶段转干、聘干、以工代干的人员能否提拔呢?这个主要取决于工人现在聘用在什么岗位,如果是在管理岗位或者专业技术岗任职,且任职达到一定的年限,就可以按照干部身份退休,即男可按 60 岁,女 55 岁退休。同时,在管理岗或专技岗就执行相应的工资标准。如果事业单位工人在管理岗任职,就有机会成为事业管理八级岗位,也就是副科级领导干部了。

有个朋友的同事是转业军人,转业分配到某单位,疫情防控期间,表现特别优秀,全市就他一人获得表彰奖励,最后身份从工人转为事业管理,后面担任专职化书记,换届时因为身份加上有突出表现,最终担任某镇副镇长一职,顺利成为公务员。

【2】、来自网友【一心唯公】的最佳回答:

一切通过转干、代干、聘干身份提拔的,都已经停止了。

在上个世纪末,工人身份以干部身份提拔,就已经开始清理,不管是代干、聘干还是转干,已经提拔的,不能再提升为更高级别,除非是处级以上干部。在行政部门和参公单位的工人身份的领导干部,要求逐渐退出实职,除个别省份以外,工人身份不管是在什么岗位,都不能转为公务员或者参公身份。只有极少数省份,按照人社部的一份《解释》,长期在管理岗位任职的代干、聘干、转干的工人领导人员,可以转为参公人员。

党政机构改革之前,就要求行政部门和党委、群团机关的工勤人员只出不进,工勤编制随退随销。党政机关的工人身份的领导,也要退出实职,要么任非领导职务,要么调整到事业单位任职,参公事业单位也是同样的。事业单位由于干部和工人都使用的是事业编制,不存在混编问题,对工人身份的管理人员要求不是十分严格,但同样也不能得到提拔任用,已经提拔的也不能提升到更高级别待遇。

事业单位改革以后,首先是行政执法单位明确要求,辅助人员不能参与执法,堵死了工勤人员参公和提拔到行政执法单位管理岗位的机会。而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对工人身份的事业人员来讲,是最大的利好消息。全员聘用制,完全消除了干部和工人身份的区别,按岗位确定身份,在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的,就是干部,按干部享受应该有的待遇。比如工人按条件竞聘在管理岗位,就执行管理级别待遇,按管理干部级别晋升;竞聘成功专业技术岗位,实行职称工资待遇。而且包括退休年龄、退休待遇,都按岗位对应的干部身份执行。工人应聘在管理岗位或者专业技术岗位的,男 60 岁退休,享受干部待遇;女 55 岁退休,同样享受干部待遇。

综上所述,党政、事业单位目前都是凡进必考,再也没有了转干、聘干、代干的说法,以前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只是保留已有的待遇,不能进一步提升。工勤人员逐渐退出了党政机关的历史舞台,即使依然保留的退役军人安置,也绝大多数直接安置在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再考虑安置在行政部门。从改革动向来看,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管理责任制,淡化、模糊了干部工人身份的差别。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