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六七十年代农村大马车有几匹马?都拉什么货?赶车的都是些什么人?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0 08:14:37 4次浏览

关于问题六七十年代农村大马车有几匹马?都拉什么货?赶车的都是些什么人?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这片白桦林】的最佳回答:

那个年代的马车,可分为好几种。有两匹马的,三匹马的,也有四匹马的。

那时候,因为胶轮机动车还很缺少,在我们农场也是以马拉车为主。

先说两匹马的车,俗称貮马车。主要工作就是每天一趟的,到上级单位跑个料,邮个邮包信件,给小卖店带点货什么的。因为不拉什么重物,一般用两匹马就可以了。

三匹马的车,在我们这里很少用。一般都是四匹马的大车。因为秋天送公粮,给职工群众拉烧柴,冬天还得上山,活儿多且繁重。我们这里又是丘陵地带, 高岗下坡的,装载着重物,三匹马拉着是非常吃力的。所以一般都是以四匹马为一挂大车。

而每挂大马车的老板子,也都是身体比较强壮一些的。因为装卸货,老板子是需要摆车的。特别是装一些柴草之类的东西,没有两下子,很容易装偏。不是辕子轻了,就是辕子重了。轻了,牲口拉着费劲,重了,下坡时辕马吃劲儿,容易打压子。辕马就容易出生命危险。

最难干的活就是冬天上山拉烧柴。下过雪的道被压的溜光铮亮,跟镜面儿一样。拉着好几千斤的大木头,在上岗下坡的溜滑的大道上,打了马掌钉,马都不敢走。

每到这个时候,老板子就一脸的凝重。深怕辕马脚下打滑,架不住辕子。这个时候,老板稍一疏忽,就容易出危险。

因为你架不住辕马,马一吃劲,就想跑,脚底下又滑,那不得人仰马翻呢!

那年代,冬天拉烧没少出事。打压子把辕马压死的,把两车辕子干折的,马毛了,把老板子腿压折的,事儿可没少出……

就因为地理条件的原因,我们这里才四匹一挂车。因为一遇到上坡,马少了,根本就拉不动。

一挂大车,四匹马。架辕,里套外套 ,多的这个,也就是中间这匹马,就叫帮套吧!反正那时在我们这里,都是四匹马拉的大车!

大老板子也是绝对的威武。空车的时候,一排六七辆,大老板子往车中间一站,长鞭一甩咔咔响,那是真威武气派!绝不亚于电影《青松岭》里的大马车!

甚至比他们还牛逼!因为咱是四马拉的大车!

那时候,特别是交公粮的时候,大马车,绝对是那时公路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但话又说回来,那时的马车没少做贡献,可也没少肇事啊!一整就毛车了,也是那个年代主要出事故大户。

所以说,想当个合格的赶大车的大老板子,没有两下子,也真敢照量啊!用我们东北的一句歇后语说:没有那弯弯肚(堵)子,真不敢吃那点镰刀头啊!

【2】、来自网友【乡村小老头 3】的最佳回答: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我是吉林省公主岭市人,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的大马车通常都是三匹牲口,一匹辕马和两匹头稍子,左边的牲口叫里套,右边的牲口叫外套,如果是套四个牲口中间走在辕马前面的牲口叫叫串套,使用三个牲口和四个牲口一挂车要根据生产队牲口的多少,还要根据车拉的载重量多少。

生产队时候大马车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春天往地里运农家肥,夏天往家里运土积肥,秋天往家里运收获的粮食,往糖厂送甜菜疙瘩,冬天还要用马车送公粮,夏锄中耕结束牲畜强壮的生产队还要出去跑运输,主要是给周边粮库往铁路沿线中心粮库运方便外运。运粮食和甜菜这样的八九十公里长途跋涉都是载重两吨左右,必须套四个牲口,一个往返需要四天。

这就是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的大马车全年生产活动,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满意。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