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传奇人物陕西首富周莹曾是慈禧干女儿,为何死后被葬在乱坟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20 18:18:54 5次浏览

关于问题传奇人物陕西首富周莹曾是慈禧干女儿,为何死后被葬在乱坟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我叫木子君】的最佳回答:

陕西清末女首富周莹,随着《那年花开月正圆》电视剧的热播而闻名天下,不少人因为这部电视剧,对周莹这个奇女子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现实的周莹是一个悲剧,先是以“冲喜”的名义嫁给了一个病在膏肓的丈夫;后来丈夫去世,一把手建立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养子为了争家产将其告上公堂;最终她去世的时候,因为没有生下一子半女,而无法葬入祖坟,一个人孤零零地葬入了乱葬岗。

电视剧中,周莹是江湖卖艺人周老四的养女,但在历史上,她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大家闺秀。她的祖上,曾经以贩布和瓷器,攒下了一笔不菲的家业,在周莹的太爷爷这一辈,家里还出过一位朝廷命官,出任过刑部员外郎。

只不过富不过三代,周莹出生没多久,她的父母先后离开了人世,家道中落,周莹从小跟着哥嫂一起生活。

在她十六岁那年,由兄嫂作主,将她许配给本地的大户吴家少爷吴聘。

在外人看来,这是一桩门当户对的良缘。但周莹不知道的是,吴家大少爷吴聘是一个病秧子,已经病入膏肓,所谓的成亲,也不过是“冲喜”罢了。

待他们二人拜堂成亲,周莹被揭下红盖头,看到眼前面色不正常的苍白,形容枯瘦的吴家大少,她仿佛明白了什么。

吴家大少爷也是一个好人,他光明正大地将自己的病情给说了出来:“我来日无多,如果你不愿意,可以放你离开!”

到这一时刻,周莹还不明白?那兄嫂为了钱,将自己给卖了。离开吴家,她能去哪,再被哥嫂卖一次吗?

聪慧的她明白自己的处境,也没有哭闹,更没有丢下吴家大少爷,而是接受了这个身份,从此,她每天孝顺公婆,天天请安,回到自己的小天地,认真地照料病中的丈夫。

她的所作所为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公公吴蔚文也为自己娶了一个好儿媳而欣慰,对她愈发敬重。

丈夫吴聘虽在病中,但夫妻感情甜蜜,是周莹过得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但好景不长,没过几个月,吴聘病情加重,撒手离开了人世,周莹还没有过完蜜月,就成了一个寡妇。

本以为吴家已经够难的,哪料到没多久,家里得到噩耗,外出经商的公公吴蔚文路上遇难,也追寻儿子而去。

顿时,吴家的天塌了。吴家的话题人去世,产业里的一些掌握,还有吴家的族人起了别样的心理,此时不夺,欲待何时?

吴家风雨飘摇。

此时已经是光绪年间,正值风雨飘摇的乱世,生意难做,吴家何去何从?

看着只知道哭泣的婆婆,周莹在抹去了脸上的泪,只能振作起来,有些女子看似柔弱,但到了关键时刻,能爆发可怕的力量。

一、整顿家业。

周莹接下周家的家业,第一件事就是巡视吴家所有的商号,认识所有的掌柜,也让人家知道自己是未来吴家的话事人。当然,也对吴家的产业进行摸底。

她刚要准备出行,吴家下的两个铺子,成都的“川花总号”,扬州的“裕隆全”就出了事。这两家铺子的掌握听说吴家父子先后去世,就想把铺子据为己有。

周莹得到消息,没有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去质问,而是先派人将这两家铺子的底细查了个一清二楚,手里有了证据,这才出手。

当地,川花总号的掌柜放出了口风:“东家在去世之前,曾经亲口许诺,将铺子送给他!”还拿出了所谓的证据,手下的伙计不明真相,信以为真。

周莹找到证据这个掌柜说假话的证据之后,直接将证据贴在了铺子外的山墙之外,一时之间,围观的人堵成了山,大家议论纷纷,纷纷指责掌柜欺负东家没了主心骨,胡作非为。

同时周莹又通过关系,打点了当地官府,从官面到舆论,都打得那个掌柜措手不及。

为了让商铺平安落地,她火速提拔了一个忠心诚实又能干的伙计接任掌柜,当时将原来的掌柜给架了起来,最终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了吴家的产业。

周莹的这一套“组合拳”,杀鸡骇猴,让大家知道了这个新任的女东家并不是省油灯,收服了人心。

但经营偌大的产业,这些手法不足以服人心,怎么稳定人心,让大家认可这个东家呢?

据记载,她提出了一个“阳俸阴俸”的举措,很有意思,阳俸就是吴家发给那些曾经在吴家产业里工作过,但如今因为老弱多病无法继续工作的人,阴俸则是在领取阳俸的人死后,吴家继续为其子女家人发放的生活补助费。

这一下吴家商铺上下的员工,从掌柜到伙计,生前身后都有了保障,干劲更大,对吴家的忠诚度也大大提升。

不只是如此,周莹还在原有薪酬的基础上,又提高了两成,增设了年终奖之类的奖金制度,用这种实实在在的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后来她更是搞出了所谓的“股份”,所有的掌柜和伙计,都可以入股到吴家产业,这样吴家的流动资金有了扩充,掌柜和伙计还能拿到一份分红。

这些举措放在现在可能很平淡,就这?但在当时可是蝎子拉屎——独一份,是惊世骇俗的。一个女子有这样的见识,厉害。

在周莹的带领下,吴家上下焕发了生机,她的大名也为外人所知。

二、还地于民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源,好多商人经商赚到了钱,不想着扩大生产,而是买房买地,然后转变成一个大地主。

吴家的先人也是这个路子,所以吴家的田地并不少。但周莹并不认可这种作法,历朝历代,都是大地主占据了大量的田产,农民无地可种,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生活艰难,所以一到灾荒年间只能揭竿而起。

土地是财富,也可能是惹祸的根源,与其如此,不如将心思放在商业上。

于是周莹不顾大家的劝说,又做了一件骇世惊人之举——还田于佃。将大部分田地减租或者免租,交给佃户们耕种,并且签下契书,二十年不变。

这样,她一句话,整个吴家 1600 多亩地,其中一千亩都被分给了当地的佃户,这些佃户,每年仅需要象征性的缴纳租金,如果赶上灾荒,还可以全部免除租金。

当周莹当着所有乡亲的面,将这个举措宣布之后,乡亲们掌声雷动。她在当地赢得了巨大的声望。

下一步,周莹开始对吴家的商业结构动手术了。当时吴家的产业棉花的买卖占比很重,按往年惯例,都是在棉花丰收之时,低价购进,到了歉收之时再高价抛出。

这是当年的套路,许多商人都在用,这样的后果就是好多棉家,明明是丰收了,自己赚的钱也多不了多少,影响棉家的种植积极性,还容易造成棉商与棉农之间的敌视。

收购价格不稳定,吴家的利润有的时候也会有损失。

周莹在仔细了解情况之后,提出了“以丰补歉”的想法,就是在收购棉花的时候,均按照丰收之年的价格收购,统一定价,由于吴家的价格比较稳定,再加上周莹之前的善举,所以棉家都愿意将棉花卖给吴家。

周莹是怎么获利的呢?由于吴家收购了大量的棉花,控制了原材料,其他做棉花贸易的,只能从吴家拿货,由于是垄断,这个价格只能由吴家来定。

这样剥夺的对象,就从普通的棉商变成了棉商,她赚取的是那些商人的利润。

这个举措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吴家拥有大量的棉花,哪怕到了灾年,她也不会缺少货源,大大降低了风险性。后来她把同样的举措用到了吴家的茶叶生意上,让吴家茶叶商行起死回生,成为当地最大的茶商。

周莹做生意,从不墨守成规,她的诸多经营思路,让吴家的生意日渐兴隆,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从川蜀到湖北,从两广到西藏、新疆,口外,都有吴家商队的影子。

吴家店铺之广,在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吴家的伙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的饭,不住别家的店 ”,这话的意思就是,吴家的产业之多,遍布全国各地。

三、一品诰命

清末的中国,风雨飘摇,刚刚经历了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庚子年又迎来了八国联军侵华。

慈禧太后对全世界宣战,惹怒了列强,八个国家组成了联军,一直打到了塘沽口,眼看就要进入京师,慈禧老佛爷抛下自己住了多少年的皇城,换上平民的蓝破褂,仓皇西逃,这一逃就逃到了西安,这一路缺吃少穿,担惊受怕,不过沿途许多的商人都因此而搭上了顺风车。

比如说山西祁县的乔家,河南巩县的康家,都有过“迎驾”的记录。

周莹也是一个眼光敏锐的人,商人再怎么有钱,如果没有一身官皮,就是待宰的羔羊,只待养肥了,被朝堂上的禄虫宰割。

她当机果断,拿十万两银子捐给了太后,雪中送炭,久旱逢甘露,周莹的慷慨解囊,让慈禧太后“圣心大悦”,她连声称赞周莹的忠心,亲笔写下了“护国夫人”的匾额送给周莹,还收其为义女。

这就是周莹是慈禧干女儿的原因,后来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要赔偿大量的白银,周莹又拿出了三十万两白银,表示“共赴国难”。

慈禧收下银子,愈发喜欢这个懂事的义女,当场下旨,封其为一品诰命夫人。

虽然在现在看来,这笔银都喂了狗,花得冤枉,但对一个没有放眼开世界的女子来说,已经是很难得的,这份魅力好多男的都未必有。

这就是周莹的高光时刻,为家为国,她都问心无愧。

四、病逝

八年之后,也就是 1908 年宣统年间,操劳了十几年的周莹正在忙碌的时候,突然口吐鲜血,病倒了,没多久就离开了人世,她去世的时候,才四十多岁。

在操办后事的时候,却起了一场风波。

为什么呢?一个问题,周莹葬在哪里?按理说,周莹是吴家明媒正娶的媳妇,对吴家有杰出贡献,葬到吴家的祖坟“柏树坟”理所当然。

但一些守旧的族老站了出来,坚决拒绝:坚持不行!周氏虽说对吴家功劳旧著,甚至“柏树坟”都是她出资修建,但她嫁入周家没有生下一子半女,岂能葬入祖坟?

在这种说法在当时颇有市场,许多吴家人都支持。

现在看起来不可思议,但在当时是理所当然的,别说是周莹,就是袁世凯袁大总统,由于是小妾生的,去世之后都没有葬入祖坟。

你名满天下如何?哪怕曾经执掌天下,在当时的乡老族老面前,也得低头,这就是古代的宗法制度。

不过周莹也没有葬入乱坟岗,当地受过她恩泽的乡亲们,自发出资,择地给她修了一座庙,供其为“水娘娘”。

不知道周莹死后看到自己的待遇,是何心情!

除了死入无法入祖坟,据说她一手养大的养子吴怀先,还在生前因为吴家产业,和周莹起了龃龉,一纸讼书,将自己的养母告上了公堂,极大地伤了周莹的心。年纪轻轻的周莹只有四十岁就英年早逝,和养子的这种冷血的举动也有一定的关系。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吴家的祖坟在风水上有问题,所以吴家族人经过反复商议,在征取了风水先生的意见后,于五十亩吴家陵墓的南五百米,另择了一处风水宝地,那里小河如玉带,山丘耸立,是五行俱佳的好地方,将她葬在那里。周莹的陵地占地一百亩,有一百零八个台阶,石马,石象两边站立,气势雄伟,苍松翠柏,庄严肃穆。

临下葬的时候,朝廷送金八千两,绢一百匹,各级官员 1200 多位,十里八村受过她恩惠的村民都纷纷来给她送行,场面极为壮观。

读中国有史以来的许多大商人的经商之道,你就会发现,不管红顶商人胡雪岩,还是慈禧义女周莹,他们的成功都与他们的气度有关,他们在关注自己商业帝国的同时,还不忘记国家的危难。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所讲的商道,与那些犹太商人的最大不同。

【2】、来自网友【湘西小木鱼】的最佳回答:

孙俪演火了很多电视剧,随着《那年花开月正圆》的上线,大家又忆起了历史上的传奇人物陕西女首富周莹。

周莹家世显赫,天资聪慧却有着坎坷的一生。先是周家家道中落,嫁给吴家少爷吴聘后,又遭遇丈夫和公公双双离世,周莹临危受命接管了吴家产业,却把一个频临破产的家业做成了一个“商业帝国”。有钱的她也乐善好施,在当地做了很多义事,更是两次为清政府慷慨解囊,被慈禧收为义女,成了一品诰命夫人。只不过据说她年轻守寡,也没一男半女,所以死后也没有进吴家祖坟,而是被义子葬进了大家说的乱坟岗,这有点匪夷所思了,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

一起去看看真相到底如何吧。

一,周莹临危受命,接管吴家产业。

电视剧中

周莹是一个身世凄惨的江湖小混混,其实历史上的周莹家世很好,其祖上曾经是当地的大商人,修建了 17 院豪华宅第,只是到了她这个时候家道中落了。

17 岁的她嫁进了陕西泾阳县安吴堡的吴聘,有的人说是冲喜,有的人说两家是自幼就定下了婚事,我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

周家也不弱,没必要把她送进火坑,还有她是嫁进吴家三年后,丈夫吴聘才去世,那时候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女儿,只是不幸夭折了。

丈夫去世后,公公又去世了,周莹成了”安吴寡妇”,吴家偌大的产业也频临崩溃,可以说周莹是临危受命,接管了吴家的产业。

不得不说

周莹是有商业头脑的,她一步步地把这样一个衰败的产业做大成了“商业帝国”,她也成了陕西史上赫赫有名的女首富。

二,周莹乐善好施,为清政府慷慨解囊。

周莹已经富可敌国了,可是她却不是没有良知的奸商,生意上她讲究诚信,而有了钱后她更是乐善好施。

在当地遇到天灾人祸,她都会开仓放粮,救助贫苦百姓;还出资兴修水利,捐助教学;最有名她的还是她为清政府两次慷慨解囊。

第一次是 1900 年, 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带着人仓皇逃到西安避难,周莹捐助了 10 万两白银。慈溪大为感动,收为义女,更是送了她亲笔题写的“护国夫人”牌匾。

第二次是 1901 年,清政府与 11 个国家签下《辛丑条约》后,需要大额赔款,周莹再一次慷慨解囊,被慈禧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不过却有无数人为她的身后事叫屈,因为她死后没有被葬进吴家松柏森森的祖坟陵园,而是进了大家说的乱坟岗。

三,被葬入乱坟岗?家产捐给政府抗日。

周莹去世的时候只有 42 岁,应该是操劳过度吧,死后埋葬在哪里就成了一个问题。

当时的吴氏园陵占地 50 亩,可是据说周莹是一个寡妇,也没有子嗣就没有被葬进去,而是葬在了数百米之外的一个荒芜的地方,也就世人说的乱坟岗,和夫君遥遥相望。

不过这一说法很多人都觉得不可信,周莹去世的时候大约是 1911 年,清政府还没有灭亡,遗老遗少那么多,这样一个“一品诰命夫人”被草草安葬,也不会同意吧。

周莹的养子吴怀先在抗日战争爆发的前夕,把继承的家产都捐给了国民政府,用以抗日,怎么看也不是一个无情无义之人。

周莹的重孙女给了另外一种说法,说周莹生前找人看过风水,吴家的祖坟财旺丁不旺,现在的埋葬地是风水先生选的,能旺子嗣。

还是这一说法靠谱,你们觉得了?

我是木鱼,小女子一枚,却痴迷于近现代史的风起云涌,每日更新,喜欢就关注我吧,感谢有你。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传奇人物陕西首富周莹曾是慈禧干女儿,为何死后被葬在乱坟岗?】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