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什么缅甸佤邦强大?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5 09:04:36 4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什么缅甸佤邦强大?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蓝风破晓】的最佳回答:

在广袤无垠的世界丛林里,说佤邦地区“强大”有点言过其实。但人家有个别称叫“缅甸小中华”,就冲这五个字,你一定会联想到很多。

从头说起佤邦,真的是一个长长的悲伤故事…..

1、佤邦受中华文化影响比较大

佤邦在古代长期属于华夏王朝的一部分。

佤邦在唐代属于南诏国,这个南诏国依附于唐朝。佤邦在宋代属于大理国,大理国也是宋朝的依附国。

元朝,佤邦先属镇康路,后分属孟定路与木连路, 这就是元朝的一部分了,不是依附关系,是直属关系。

到了明代,佤邦分属孟定府、孟琏司、孟艮府。

南明时期,佤邦更是南明的一部分,现在很多的佤邦人都认为自己是南明后裔。

清朝时期,整个缅甸都属于大清的藩属国。

可以这样说,佤邦地区虽然民族众多,但文化体系方面,除了受到当地佤族部落文化的影响,也长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着佤邦地区的各族人民,他们能隐忍,也很勤劳;他们知礼仪,同时对外硬朗。

1885 年,缅甸被英国侵占。面对当时的日不落帝国,大清无力帮助佤邦,低头认怂了。宗主国都这样了,你说怎么办?

当然,对于佤邦,英国人的控制也是有限的,具体管理还是当地的土司。而英国人一直想要划界线,也未能达成“中英共识”。

不过,英国人在抗战时期的 1941 年,划了一条“1941 年线”中缅界线,当时的国民政府也同意了,这导致,佤邦在后来完全属于了缅甸,几乎没有什么争议了。

1947 年,当时的缅甸宪法中有了这么一条规定:掸邦同盟和佤邦所在的区域,从今往后都属于缅甸联邦的一部分,并共同组成“掸邦”。

这是为什么?为了成立缅甸联邦,然后从英国那里获得整体的独立。而掸邦同盟和佤邦区域在以后可以进行自治。

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内战,建立缅甸联邦,脱离英国,对佤邦来说是个不错的主意。

后来的佤邦在缅甸叫“缅甸第二特区”或叫“掸邦第二特区”。

1948 年 1 月,缅甸联邦独立了,终于成了一个可以决定自己前程的国家。

以后的日子,佤邦自治区和缅甸政府时而关系亲密,时而疏远,跌跌撞撞度过了 74 年。为何如此?

因为从历史渊源看,他们的骨子里还是认为自己和中国关系更亲密,而且,对缅甸政府的某些举措并不认可,这就和缅甸政府形成了一定的矛盾。

现如今,佤邦是缅甸国内的一个“高度自治区”,这个自治区和缅甸国内的其他省份完全不同,他们使用的主要是佤语、汉语,用的主要是人民币,使的主要是中国的电力,甚至,移动网络都是用的中国的。

因此,我们看见佤邦年轻人很多活跃在中国的社交平台。(还有果敢的)

总之,佤邦地区的人民被中华文化深深影响,近些年被中国的经济影响。

一个受中华文化熏陶的地区,一个受中国经济影响的地区,绝不会是一个“柔弱之地”,这就让其硬朗,让其“强大”。

客观说,如果中国同意佤邦加入,分分钟就会高票同意的。

但是,中国和缅甸关系友好,边界也早已勘定,是不可能出现佤邦加入中国这样事情的。

2、国军为佤邦注入了“军人基因”,“中国解放军队战术体系”让佤邦人变得更硬

提起几十年前的那场轰轰烈烈的内战,很多人一说,就感觉国军非常不堪。

实际上,不是国军不厉害,是解放军的工作做得太好,人民群众基础太扎实,将领们指挥能力极其高超,战士们意志太顽强。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在淮海战役之后,国民党军队只有一路南撤了。

其中,中国国民党李弥领导的第 8 军 、还有国民党第 26 军的残部败退缅北,就此,佤邦被国军控制。

此时,佤邦地区被整得鸡飞狗跳,对国军的残酷统治,很多佤邦人颇有微词。但是,佤邦、果敢一带的年轻人还是经受了国军的培训,比如彭家声、罗星汉、坤沙等人,这些人后来成为整个缅北强势的人物。

国军后来势力消退,很多回了台湾。此时,缅共领导的游击队在佤邦很有影响力。

当时缅共内部有两派,一派是“学苏”的红旗共产党,一派是“学中”的白旗共产党。无论是哪一派,信仰是一样的,这对当地人民思想觉悟的提升帮助非常大。

特别是“学中”的白旗共产党,很擅长在缅北的佤邦等地区开展游击战。

六十年代,在佤邦出现好几个游击大队,其中一个队的领导人就是鲍有祥。鲍有祥领导的游击大队直属缅共。1967 年,果敢出来的彭家声也加入了缅共的队伍。

缅共旗下亲苏的红旗共产党在 1972 年就基本解散了,而亲中的白旗共产党搞得风风火火,那些军中的主要人物常常来中国取经、培训。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军队训练,重视军事技巧和策略,更注重对军队思想作风的建设,这样的军队培养体系对缅共在缅北的队伍影响力非常大。

可以这样说,国军在佤邦地区开办过军事训练班,重要的是解放军那一套被缅共学了不少。

在这两重作用影响下,特别是后者影响下,佤邦的军队硬朗、意志坚强、战术素养很高,这造就了佤邦地区的“强大和凶悍”。

因此,缅甸政府军和佤邦地区的部队开战时,占不上大的便宜。

但是,后来缅共因为贪污腐败、参与毒品利益,建立很多的海洛因工厂,导致影响力越来越差。

1989 年,彭家声带领的队伍、鲍有祥带领的队伍等,先后脱离缅共。佤邦地区成了不再受缅共影响的地区。这是缅共的巨大失败。

而鲍有祥和缅甸政府展开了谈判,宣布停战,并从缅甸政府那里获得不少的利益。

1999 年,缅甸政府还将泰国和缅甸边境的一部分区域交给了佤邦特区,这就是“南佤”。

3、佤邦的佤族非常团结,团结造就“强悍”

很多人很纳闷,果敢能被缅甸军队在 2015 年完全占领,佤邦为什么不被缅甸联合军攻克呢?

这问题很简单,果敢小,人也少,团结度也低,政府和军队里的家族裙带关系严重。但佤邦不一样,在鲍有祥的大局主持下,民主集中制做得比较好,整体管理有序。

佤邦有 60 万人,其中南佤有 12 万人,北佤有 48 万人。这些人口主要以“佤族为主”。

佤族等受到佤族部落文化和华夏文化双重影响,佤族非常团结。

整个佤邦只有 3 万军队,但这三万军队万众一心,加上佤邦联合军的军队基因里有国军和解放军队基因在,这让缅甸民主联合军并不能快速解决。

问题是,鲍有祥也很聪明,和缅甸政府的关系处理基本到位,虽然也有矛盾和冲突,但整体做得不错。坤沙毒品集团的覆灭,佤邦联合军很好配合了缅甸政府军。

一个管理有序的地区,一个能看清楚方向的政府,一个非常团结的军队,这一切造就了佤邦能在缅甸联邦内,既能获得高度自治,也能获得很多利益。这才是佤邦的强大之处。

回到开头,佤邦算强大吗?和果敢比起来算。和缅甸政府算起来,并不算强大。

在缅甸联邦中,佤邦算是很强的自治邦,一是他们靠近中国大地,历史上长期受中华文化影响,这要比很多的邦底蕴深厚;二是国军的侵入,以及缅共学习解放军的培训体系,为佤邦联合军的强硬注入了非同一般的基因;三是佤邦本身非常团结,地理位置优越。

这一切造就了佤邦在缅甸联邦内的“自治地位”,相比其他缅甸的地区,说佤邦强大,完全没问题。

【2】、来自网友【历史百小生】的最佳回答:

在缅甸北部,有大大小小 17 支武装力量,这些力量各自控制一片区域,名义上他们都属于缅甸联邦,但是,实际上却处于独立状态,当然,在缅甸人眼里,这叫“高度自治”。

佤邦,就是缅甸北部一个高度自治的区域。

缅甸,至今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究其原因,和他国家的不统一有一定关系,当然,缅甸不能统一缅北,也是有很多历史因素的。

提到缅北,很多人会傻傻分不清楚,掸邦,佤邦,果敢,特区,这些名词经常会把人给弄糊涂。

我们就先梳理一下缅北的历史,看一看佤邦和其他高度自治区域,都是怎么形成的。

缅北的历史

缅甸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多到什么地步,全国有 135 个民族,这个数字,是中国的两倍多,但是,主体还是缅族人,占到全国人口的 70%。

对于那些缅甸的少数民族,和中国云南的土司制度一样,长期以来他们就保留着部落氏的生活方式,每个部落都有一个族长,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族长拥有绝对的权力。

1885 年,英国出兵攻打缅甸,结束了缅甸的贡榜王朝,缅甸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在历史上,缅甸一直都是中国的附属国,因此,当英国占领缅甸后,大清政府派曾纪泽到英国进行交涉,结果可想而知,自己都被英国按到地上摩擦了,那有能力去保护自己的附属国。因此,大清承认了缅甸为英国殖民地的事实。

对于缅甸的统治,英国沿用了以前的方法,对于缅族人集中的区域,实行了直接管辖,对于少数民族居住的山区,实行了“头人”自治的方针,这就为以后缅北的混乱局面,埋下了隐患。

二战时期,日本占领了缅甸,为了对日作战,英国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强行的把今天的果敢地区,佤邦地区划给了缅甸,这两个地区,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

二战结束后,缅甸获得了独立,成立了缅甸联邦,同时,缅共也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内部分歧,缅共被排挤出了新成立的缅甸联邦政府,因此,缅共开始在缅北山区进行游击战。

此时,缅共内部再次产生分裂,分为“红旗”派和“白旗”派。

红旗派,主张向苏联学习,白旗派,主张向中国学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972 年,红旗派被缅甸政府军完全消灭,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白旗派的日子也好不到那里去,吴奈温上台后,采取了高压态势,对缅共进行了多次围剿,缅共被迫退到中国境内,在云南,四川一代落脚,并在当地结婚生活,养育出了下一代。

几年后,这些缅共二代们,开启了缅共的高光时刻。

1949 年,果敢地区一个叫彭家声的年轻人,参加了土司杨振才开办的军事培训班,同班同学还有罗星汉和坤沙,给他们上课的教官是张文华、赵国柱。这两个人的身份不一般,他们是逃到金三角地区的国民党残部。

而彭家声,罗星汉,坤沙这三个人,日后也成为了搅动整个缅甸,甚至是整个世界的枭雄人物。

1963 年,为了统一缅北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缅甸政府军突袭了杨振才,杨振声组织了 1000 人的队伍,进行反击,彭家声被任命为副大队长。

由于罗星汉的叛变,这 1000 多人很快就被缅甸政府军给打败,彭家声也开始了逃亡生涯。

缅甸政府军进驻果敢后,并没有为果敢带来和平,反而是更大的灾难,缅甸实行的是大民族主义,缅族人高人一等,其他少数民族都会被歧视,连最起码的公平待遇都做不到,因此,引起了果然地区人民的反抗。

1965 年,彭家声再次回到果敢,带着 30 个人开始打起了游击。

彭家声的表现,引起了在中国的缅共的主意,此时的缅共空前的团结,他们陆续回到缅北,而彭家声也接受了缅共,双方开始合作,成立“缅共人民军”,势力一步步壮大,最终将缅甸政府军赶出了果敢地区。

在果敢地区站稳后,缅共人民军迅速向萨尔温江西岸进发,占领了更多的地盘。至 1975 年,缅共已经控制了萨尔温江以东的大块土地,在萨尔温江以西,也建立了根据地。

它的势力范围,北边是几乎所有的缅中边界地带,往南走,它的势力范围已达缅老边境。其鼎盛时期,缅共控制了近 1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50-200 万人口,武装力量达到近 3 万人。

70 年代后期,中国的局势发生变化,严格执行“互不干涉内政”的外交政策,失去中国的支持,缅共一下子没有了经济来源。

当时缅共忙于战争,没有任何的经济收入,迫于无奈,他们干起了金三角的老本行,鸦片贩卖。

罂粟花是美丽的,也是害人的,它害的不仅是吸食鸦片的人,还有贩卖鸦片的人。

鸦片是一个暴利行业,在巨大的金钱诱惑下,缅共开始出现堕落,腐化,组织能力和战斗能力迅速下降。

1989 年,彭家声公开声明脱离缅共,正式和缅共决裂,成立“缅甸同盟军”,自任总司令,接管了整个果敢地区。

4 月 11 日,时任缅共北佤县长的赵尼来,和云南佤族头人后裔鲍有详一起宣布起义,脱离缅共,成立了“缅甸民族联合党”和“缅甸民族联合军”。

4 月 19 日,缅共“八一五”军区也宣布起义,成立“缅甸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军政委员会”。

走投无路的缅共中央跑到了 101 军区的地盘,接连开了几天的会,也没讨论出一个结果,没想到,101 军区也起义了,宣布成立“克钦新民主军”。

不到一年时间,缅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四分五散,缅共领导人德钦巴登顶含泪离开缅甸,到中国渡过了余生,至此,缅共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缅共分裂后,分别成立了四支武装力量。

彭家声控制的“缅甸同盟军”,所在地就是果敢地区,缅甸的官方称呼是“缅甸掸邦第一特区”。

鲍有详控制的“缅甸联合军”,所在地就是佤邦地区。缅甸的官方称呼是“缅甸掸邦第二特区”。

八一五军区控制的“缅甸掸东军”,所在地是掸东地区,缅甸的官方称呼是“缅甸掸邦第四特区”。

101 军区控制的“克钦新民主军”,所在地是克钦邦,缅甸的官方称呼是“缅甸克钦第一特区”。

缅甸是一个联邦国家,他管辖下的“掸邦”,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这个“掸邦”之下,又有独立的果然,佤邦,掸东等地区。

掸邦,是缅甸的“国中国”,果敢,佤邦,又是掸邦的“国中国”。

1989 年,同盟军成立后,彭家声首先和缅甸政府达成了停战协议,在他的带领下,缅北 15 支武装力量都与缅甸政府达成了停战协议,为缅北赢得了难得的修养生息时间。

同时,彭家声还大力提倡禁毒,发展农业以代替罂粟产业,一度在世界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但是,果敢最终还是走向没落。

2015 年,缅甸政府宣布已经控制果敢,并大力引进缅语教师,开始对果敢地区进行“缅甸化”。

同样位于缅北的佤邦,却是越来越强,不但一直处于高度自治状态,而且,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甚至有赶超缅甸之势。

佤邦为什么强

在缅北的独立武装中,果敢和佤邦是发展的最好的两个,也是最特别的两个,这两个地区,原本都属于中国,二战中被英国强行划给了缅甸。

中缅建交的时候,新中国承认了这一事实,也就意味着中国放弃了收回这两个地方的权力。

我们先来说一下果敢。

果敢地区,主要人群是汉人,是历史上六次人口大迁徙后,逐步沉淀下来的。

第一次,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马帮带来的,他们一部分人在这里定居下来,成为果然地区最早的原住民。

第二次,是南明永历皇帝南逃,进入果敢地区,他被吴三桂杀害后,他说带来的官兵就留在了果敢,成为果敢人。

第三次,是清朝初年从上元县柳树湾迁来了杨高学的后代,杨家先是被迁移到大理,后来又从大理迁移到果敢。

第四次,是二战时期的远征军后人和解放战争后,国民党的残部逃到果敢,留下的后人。

第五次,是缅共辉煌时期,吸引了云南的知识青年过来,留下的后人。

第六次,是改革开放后,到果敢地区经商的汉人,留下的后人。

因此,从文化渊源和历史归属上讲,果敢地区对于缅甸是没有认同感的。

彭家声虽然和缅甸政府达成了停火协议,结束了外部战争,但是,果敢内部却是内乱不断,发生了三次内部分裂事件,最终让缅甸政府接管了果敢地区。

第一次,1992 年,杨茂良兄弟和彭家声不合,公开驱逐彭家声,接任了同盟军总司令的位置,彭家声带着 600 多人投奔了自己的女婿林明贤。

第二次,1995 年,果敢同盟军 128 师副师长李尼门兵变,杨茂良派兵镇压,导致清水门兵力空虚,彭家声趁机打了回来,在佤邦,掸东,克钦的支持下,彭家声再次主政果敢。

第三次,2009 年,缅甸政府颁布新宪法,在新宪法中规定:“全国范围内的武装力量统一归国防军指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缅甸国防军打算对各地方武装进行改编。

彭家声拒绝缅甸政府的改变,双方交火。此时,同盟军的副司令白所成投靠了缅甸政府军,在白所成的帮助下,缅甸政府军驱逐了彭家声。

至此,果敢自治宣告终结,缅甸政府将同盟军改编为边防军,编制为一个营。

再来说一下佤邦。

佤邦主要是佤族人,和云南的佤族是同宗同源。他们不喜欢被称为“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他们更喜欢称呼自己为“佤邦”。

“邦”,在缅甸是相当于我们省一级的政府组织,他们认为,他们应该是和掸邦平起平坐的,而不是掸邦管辖下的一片地方。

目前,佤邦使用的是文字是汉字,使用的语言是中国话,使用的货币是人民币,甚至连通信信号使用的都是中国移动。

佤邦能够越来越强,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

首先,佤邦能够保持 30 年的稳定。

自从 1989 年以来,果敢是内乱不断,但是,佤邦却非常稳定,他们的领导人是鲍有祥,至今都没有换过。

与政府军达成停火协议后,佤邦再也没有发生过战争,这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佤邦领导人曾经表态:“我们绝不会开第一枪,也绝不会激怒缅甸军队,让他们攻击我们”。

2019 年,在纪念与缅甸政府军停火 30 周年的大会上,鲍有祥再次表态:“我们要求的是完全自治,而不是谋求独立”。

这种态度,可以说是给缅甸政府一个大大的定心丸,没有缅甸政府的干扰,佤邦就可以自由的发展自己的经济。

其次,大力发展经济

佤邦位于世界著名的金三角地区,是全球知名的毒品来源地,虽然明知道这是一门带血的生意,但是,为了能快速获得财富,来武装力量,他们也不得不加入这个行业。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鲍有祥被世界称为“毒品君主”。

随着世界禁毒力度的加大,佤邦地区的经济也开始发展起来,他们也绝对放弃这个行业,改种其他粮食和茶叶,以代替罂粟产业。

为了表明自己的禁毒态度,鲍有祥罕见的答应缅甸政府,出兵打败了坤沙集团,并签署了《禁毒宣言》,从 2005 年开始,全面禁止罂粟的种植。

打败坤沙后,佤邦占领了泰国北部和缅甸接壤的一部分地区,并且没有归还的意思,甚至还从缅北移民过来很多人口,这个地区的开发,也对佤邦的经济做出了贡献。

再次,大力发展军事

佤邦联军负责人说:“我们 30 年的和平经验,告诉我们,没有武装力量,就不可能有和平”。

虽然与缅甸政府达成了停火协议,但是,佤邦始终也没有放松军事要求,他们做好了随时投入战斗的准备。

为此,他们购买了单兵携带防空系统(MANPADS)、各种迫击炮和火箭发射器,甚至还有轻型坦克和几架直升机。

鲍有祥说过:“政府想让我们放下武器,只有在全国实现和平才可以,是那个时候,而不是现在”。

这个画风,好像似曾相识。

缅甸政府,始终不能统一缅北的武装力量,其实是有他自身的原因的。

首先,缅甸政府不强大。

想当大哥,首先你自己得有本事,否则凭什么带队伍,真正的老大,不是靠武力去征服,而是靠实力去吸引,让手下人佩服你,才会跟你走。

缅甸政府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自己穷的叮当响,还整天动刀动枪的,即便是暂时征服了,人心也未必会服。

其次,缅甸政府的“大缅甸主义”。

在缅甸,山区的少数民族没有获得认同感,甚至没有获得尊重和平等的地位,以果敢地区为例,缅甸政府始终都没有给他们发放身份证,果敢地区的人也不能出国,只能在果敢地区生活。

这么小家子气,人家凭什么要跟你走。

佤邦很聪明,避开缅甸政府的枪口,闷头发展经济和军事,一句话,我不独立,你缅甸政府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也许,这样的状况会持续很长时间。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