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李叔同的字好在哪里?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5 07:02:53 2次浏览

关于问题李叔同的字好在哪里?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王兴卫书法艺术】的最佳回答:

我来回答一下。

李叔同先生出家后法号弘一。先生的书法,分为出家前和出家后两个阶段,即劲健与平淡两种格调。为僧以前,弘一书法有绚烂之致,为僧后书法欣赏以平淡为主,书风突变,弃之峥嵘圭角,行之以藏锋稚拙,转入禅境的雅逸恬淡,枯寂孤清。

为僧以前,弘一习书始于少年,初学篆书,从津门名士唐敬严学习书法篆刻,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再写隶书,后入楷、行、草诸体,尤对六朝碑版精心揣摩,认真临写,形成他劲健厚重的书风。

有人将弘一书法风格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初由碑学脱胎而来,体势较矮,肉较多;后肉渐减,气渐收,融入楷意;再后来字变修长,呈瘦硬清挺之态。诸艺俱疏,唯有书法一事未能让弘一割舍,伴他直至圆寂于泉州不二寺。在弘一 60 余年的生命历程中。至少有 50 年的翰墨活动。由此可见,书法在他心目中占有的地位了。

这种巨变,来源于观念上的变化,亦即是人的变化,在俗是李叔同,离俗则是弘一法师,书写的目的发生了质的改变。隔断尘缘的弘一,不再自视为艺术家,作为“写心”的书法艺术,在其观念中自然亦异于以往;握管写字,首先是一种“广结善缘,普传佛法”的宗教活动和需要,而作为艺术的书法已退居其次,书法不再是艺术的自觉产物,而是宗教中的艺术品。

弘一在致许晦庐的一封信中曾说:“朽人剃染已来二十余年,于文艺不复措意。世典亦云:‘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况乎出家离俗之侣;朽人昔尝诫人云,‘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即此义也。”修身重于修艺,修艺赖于修身,弘一在其一生中,将人生、艺术、禅修,有机自然地统一起来。

纵观弘一遗墨,清静似水,恬淡自如,实是禅修的结果。“刊落锋颖,一味恬静”,清逸的线条泯灭了个性,是禅心的迹化,是期于一种宗教式的“大我”的永恒之境,是造“平淡美”的极致。 弘一书法由在俗时的绚烂到脱俗后的平淡,是修心的结果,是心灵境界的升华。

【2】、来自网友【於兒 vlog】的最佳回答:

谢谢邀请!李叔同在没出家之前的书法有碑帖的痕迹。而他出家以后,由于思想的变化,我们再看他的字已经不能再用书法去看待了。他的字称不上上好的书法,但看他的字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 弘一法师李叔同,他的字和他的歌一样空灵悠远!好书法是一种功力,而好字是一种境界,法师的字太澄明,太静洁,看法师的字你要带着一颗至纯至善的心,带不得半点庸俗和低趣味。法师的字和他的人一样,是那样的自然,随心所欲,了无虚华,看他的字就像静听一位朴讷而睿智的长者静静地讲经颂道。大师的字看似稚拙其实是烂漫的禅趣。每一字一划都渗透着灌注着他的虔敬心,朴素心。书法是心灵的迹化,弘一法师李叔同,他的书法由在俗时的绚烂到脱俗后的平淡,是修心的结果,是大师境界的升华,能静心品赏大师的墨宝,是人生之福。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李叔同的字好在哪里?】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