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秦始皇登基时,日本,韩国,美国,非洲,处于什么样的发展状态?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7 14:37:13 2次浏览

关于问题秦始皇登基时,日本,韩国,美国,非洲,处于什么样的发展状态?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蓝风破晓】的最佳回答:

公元前 221 年,38 岁的嬴政统一六国,自称“始皇”。

嬴政不知道的是,他完成伟业的那一刻,在遥远的欧洲矗立着着一个伟大的国家,在非洲北部的一个国家仍然算是文明鼎盛,向东而去,大海中间的一个小岛的百姓们正在苦苦挣扎,大海对面的美洲,一个文明正在走向巅峰……

1、秦始皇登基那一年,日本人还很穷

秦始皇登基成为始皇的那一年,日本正处于“弥生时代”,还没有国家的概念,到处都是部落,人们主要就是渔猎为生。

在当时的日本人那里,很难想象,海的那一端有一个强大的邻居国家。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此人叫徐福。

徐福就是个半仙,他上书告诉秦始皇,海外有三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那里有神仙居住!

当时的秦始皇为了追求长寿,极其重视“方士”(半仙)。于是,公元前 219 年,秦始皇派徐福去寻找“长生不老”之术。

去时阵容庞大,除了各种服务人员、工匠,还带了 3000 童男童女。

《日本国史略》提到:“孝灵天皇七十二年,秦人徐福来。”孝灵天皇 72 年就是公元前 219 年。

“神仙”岂是可以轻松访到的?

徐福一路风尘仆仆带着秦始皇的希望前去,最后又披星戴月双手空空而回。

无功而返的徐福,面对怒气冲冲的秦始皇,再次表示愿意继续寻找仙人。那是公元前 210 年。

这一去,徐福就在日本安家了,就此再也没有回来!

据说,徐福把儿子们都改成了日本名字,并派到了七个地方,后来徐家后裔就遍布日本了。

日本有几个姓氏,就是徐福的后裔们,他们有福田、羽田、波田、波多等姓氏。

还有传说,说徐福是日本的始祖,这有点夸张,纯粹是神话传说。但从已有的资料看,徐福一定是中日交流最早期的那一批人。

而在徐福“寻找神仙”的那十年,秦朝有一些人东渡日本,这就是“秦民东渡”。

秦民东渡对日本的影响非常大,快速让日本从石器时代进入了铁器时代,什么铁、铜等金属快速传播开来,除此之外,很多农业种子到了日本,织布的技术也到了日本。

所以,秦始皇统一华夏的时候,日本人还过着原始部落的生活,不知道还有“国家”。秦始皇统一后起,以徐福为代表的秦民东渡,让日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开始从愚昧向文明迈步。

2、那一年,韩国还是个部落联盟

很久以前,周朝建立的时候,有个叫箕子的人,从中原逃到了辽东半岛,进而到了朝鲜半岛。这个箕子就是商纣王的一个叔叔,此人建立了朝鲜半岛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箕子朝鲜国”。

箕子朝鲜国的历史很长,比周朝的历史还要长。

因为朝鲜半岛本身就属于东亚大陆的一部分,所以,箕子朝鲜国要比当时的“蛮夷之地”日本更早发达。当时海运技术一般,箕子朝鲜国和北方的燕国接触比较多,后来的考古挖掘在朝鲜半岛就发现很多的燕国的货币。

那箕子朝鲜国是否统一了整个朝鲜半岛?

并没有,箕子朝鲜国的南方是“辰国”,说是国,这就是一个部落联盟。辰国所在地,就是如今的韩国。

秦始皇登基为始皇帝的时候,朝鲜半岛正是箕子朝鲜国的阶段。

箕子朝鲜国的南方邻居是一个部落联盟,叫辰国。可以这样说,秦始皇登基为始皇帝的那一刻,当时的韩国就是个部落联盟,可能比当时的日本先进那么一点点,毕竟背靠大树。

不过好玩的是,随着秦国末年民变四起,有人竟然把“民变”搞到了朝鲜半岛,这个人名字叫卫满,燕国人。

经过两年的奋斗,卫满率众推翻箕子朝鲜,于公元前 194 年建立起了崭新的国家“卫满朝鲜国”,辰国在继续。

公元前 107 年,卫满朝鲜国的寿命终了,被汉朝收了。而南方的辰国开始分裂,变成了三个部落联盟,叫三韩。

哪三韩?马韩、辰韩和弁韩。

如今的韩国取名来自于遥远的历史中的“韩”,与我们战国时代的韩国完全是两回事。

3、那一年,美国大地还是印第安人控制着的故乡

王朝一定会兴替,但文化却可以延续。

美国只有短短的二百多年的历史,如果加上迁居而来的欧洲人的历史,也就是四五百年。这就是美国全部的历史了。

在十六世纪以前,美国大地的历史,是属于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北美印第安有历史吗?有,但是平庸无奇。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美国正是原始部落时期,居住的都是北美的印第安人。

但是,如果往南走,到达墨西哥的东南部,加上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危地马拉、伯利兹等区域,成了古玛雅人的掌控地,他们创造的文明叫“玛雅文明”。

有专家说,玛雅人是冰河时期过来的东北亚人,属于蒙古人种的一支。这一观点,争议也很多。

玛雅文明的主要特点是:数学、历法、建筑方面巨牛,但在铜铁的使用上较为落后,甚至,很长时间都不会用“轮子”。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北洲大陆,中美洲的玛雅文明较为灿烂和辉煌,属于鼎盛时期。

从公元九世纪开始,玛雅文明开始走了下坡路,先后经历各种天灾、鼠疫、天花等等,人群稀落,文明远去。

从十五世纪末的西班牙、葡萄牙入侵美洲起,玛雅文明算是遇到了大问题,印第安人也是快速减少。

玛雅文明倒下了,新的文明在美洲大陆生根发芽,几百年时间,北美大地上诞生了一个超级怪物—美国,美国创造了地球上的历史奇迹,成为了世界王者。

想想当年,秦始皇登基为帝的时候,美国也就是个无数个部落,无数个丛林;一千九百多年后,美国成为了王者,“华盛顿” 宛如当年的“秦始皇”。

4、那一年,欧洲的罗马共和国风头正劲

欧洲大陆,早期的文明产生地是希腊。

希腊文明之后,马其顿非常疯狂,一路向东,打败了波斯,打到了中亚,再向东打到了印度。

如果不是天堑喜马拉雅山阻挡住了亚历山大东进的道路,亚历山大一定会和战国时期的秦国干一仗。

盛极必衰,物极必反,亚历山大大帝风光时刻定格在了公元前 323 年,他病逝在古代巴比伦的地界内,年仅 33 岁。

马其顿辉煌的时刻,秦国的国君是秦惠文王,就是那个芈月的老公,文有张仪等人,武有司马错等人。

网上曾有一个著名的争论:如果亚历山大打到了当时的秦国,谁厉害?

我的观点是:秦惠文王会让亚历山大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西边的欧洲大陆,强者早就不是马其顿帝国了,而是罗马共和国了。

罗马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王权、元老院、公民。

王权指的是执政官的权力,当时的罗马有两个执政官,一年一任,不得连任。特殊情况下,可以设一个独裁官。罗马元老院,有 300 名元老组成,大多来自贵族,可终生任职。元老院决定选出执政官。公民代表可通过公民大会选举出高级官吏。

不得不说,当时的古罗马体制比较先进。

巅峰时期古罗马的地盘大小是:地中海沿岸的大量区域都归古罗马,整个意大利、希腊、马其顿、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还有大半个土耳其、埃及、突尼斯,一部分如今利比亚的土地,也都属于古罗马。

如果古罗马和秦国相邻,真的会有一场恶仗。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欧洲大陆上,古罗马和迦太基(如今的突尼斯区域)之间的“第一次布匿战争”过去了 20 年,第二次布匿战争在公元前 218 年即将爆发。公元前 221 年,汉尼拔成为迦太基的最高统帅。

也就是说,公元前 221 年的伟大人物,东有秦始皇,西有汉尼拔。

其后的罗马和迦太基的战争中,汉尼拔带领的迦太基大军和罗马共和国互有胜负。公元前 183 年,汉尼拔去世了。又过了三十多年后的公元前 146 年,迦太基彻底败北,就此消失,迦太基成为了古罗马的一部分。

公元前 100 年,著名的凯撒大帝出生,古罗马最为辉煌的时候快到了,他们南征北战,甚至占领了古埃及。为了生存,著名的埃及艳后,先后委身于凯撒、安东尼。到了凯撒大帝的养子屋大维时代,古罗马共和国成了古罗马帝国,埃及也彻底被古罗马帝国占领。

这样说吧,秦始皇登基为帝的时候,欧洲大陆最靓的仔是古罗马共和国。而古罗马的强硬对手迦太基那里有个硬茬叫汉尼拔。

相比美洲、日本、韩国而言,秦始皇登基时的欧洲,很强盛,不可小觑。

5、那一年,非洲北部已经“弱”了,非洲南部很穷

非洲大陆,神奇的大陆,据说是人类的起源地。

撒哈拉沙漠以南,人们很穷,一个个黑得和炭似的。

撒哈拉沙漠以北,人们皮肤不是黄色,就是白色,黑皮肤少得可怜。其中,非洲北部的埃及文明响彻欧亚大陆。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非洲北部的埃及正是托勒密王朝时期。南部依然是部落生活,人们过着朝不保夕且又贫穷的生活。国家自然是没有的。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在华夏登基为帝,而在这一年,非洲北部的埃及国王托勒密四世也登基了。

相比秦始皇的宏图伟略,埃及这个国王是个昏庸无比的代名词,被宠臣左右,曾经拥有过的叙利亚土地也丢了,国内的起义也是一波接着一波,整个国内动荡不安,处处显示着要“倒闭”的种种迹象。

但是,让人意外的是,秦朝二世而亡,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又过了近二百年,在埃及艳后手里被古罗马的屋大维所灭。看来,埃及托勒密王朝摇摇晃晃地活着的本事要比秦朝要强。

整体看来,秦始皇登基时,全球各地,势头最盛的还是古罗马共和国,虽然他们当时也有劲敌迦太基,但迦太基的国力相比古罗马差太多。

秦始皇登基时,非洲北部的埃及,虽然还维持着曾经的文明,但已经是秋天的黄叶,挂不了几天了。当时的北美大地、日本都是部落般的存在,当时的韩国充其量就是个部落联盟。而非洲的南部,没有国家概念,是以大大小小的部落存在着,只是没想到,非洲的部落能存在了如此久的时间,迄今为止,还有很多的部落。

【2】、来自网友【历史百小生】的最佳回答:

公元前 247 年,13 岁的嬴政继位为秦王。

此时的他,还不是后来杀伐决断的始皇帝,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秦王,而且还是一个傀儡秦王。内有母后赵姬,赵姬的小情人嫪毐,外有吕不韦。

嬴政没有气馁,他一直在默默的学习,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公元前 238 年,嬴政 22 岁,按照秦国的惯例,要举行成人礼,举行完成人礼就可以正式亲政了。

赵姬的小情人嫪毐,不甘心就这样交出大权,于是,借用太后赵姬的兵符,调动人马举行叛乱,被嬴政一举歼灭。之后嬴政又除掉吕不韦,正式掌握了秦国的大权。

掌权后的嬴政,开始重用李斯,重新贯彻执行范雎时代提出的“远交近攻”战略,依次灭掉了韩,赵,魏,燕,楚,齐,最终统一了六国。

公元前 221 年,已经统一了天下的嬴政,觉得不能再当“秦王”了,他需要一个更霸气的名字,才能配得上他灭六国的风采,在各位大臣的建议之下,嬴政最终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定名为“皇帝”。

嬴政,就成了“始皇帝”,也就是我们后世所称呼的“秦始皇”。

登基后的秦始皇,喜欢到处巡游,第一次,他回了一趟老家,到秦国的发源地陇西去看了看,顺便向祖宗汇报一下自己的丰功伟绩;第二次,他去了一趟泰山,搞了个封禅仪式,向上天汇报一下自己的治理成果;第三次,他去了一趟海边,准备和海上的神仙,交流一下长生不老的法术。

无论走到哪里,秦始皇都喜欢刻碑纪念,来歌颂他的功德,其中不乏“海内一统,天下归心”的意思。

在当时的秦始皇心中,他统一的,就是“天下”,就是“全世界”,但是,秦始皇不知道的是,在海的尽头,还有一个美洲,顺着陇西一直向西走,还有波斯,地中海,埃及,罗马,欧洲。

下面就让我们来告诉秦始皇,在他登基当秦王,一直到一统中原后,世界的其他地方,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其他国家,都在经历着什么。

当时的亚洲

首先来说一下日本。

秦始皇时代的的日本,处于“绳文时代”,也就是石器时代,没有固定的住所,也没有固定的组织,以采集和打猎为生。没有文明,更没有什么国家的概念,

当时的齐国,靠近大海,有很多的渔民在海上捕鱼,有可能有些人到达过日本岛,也有可能是他们在海上看见了海市蜃楼,总之,齐国人相信,在大海的深处,是有一片陆地的。

秦始皇第三次巡游,来到山东,齐国的方士徐福告诉秦始皇:“在大海的深处,有三座仙山,名字叫蓬莱,瀛洲,方丈,山上有仙人居住,请给我 3000 童年童女,我拿他们去祭拜神仙,为您求得长生不老之药”。

徐福拿了秦始皇的“经费”,在海岛上花天酒地,过的是舒舒服服,等到秦始皇第五次巡游来到山东,找徐福问寻仙的事儿,徐福找了个借口,说:“海中有大鱼,阻挡了我的去路”。

秦始皇二话不说,派人去射杀了大海里的一头巨鲸,徐福没办法,硬着头皮再次出海。他知道,欺骗秦始皇可没什么好下场,这次是侥幸逃脱,于是,他一路向东,带着 3000 童年童女到了日本,再也不回去了。

根据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中记载:“日本的创世始祖——伊奘诺尊(男神)和伊奘丹尊(女神)是乘坐着鹢鸟船,从天国降临日本的!”。

鹢鸟船,是中国秦汉时期的一种船,在当时的日本人眼中,那就是神仙的座驾。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徐福,可能就是他们口中的“创世始祖”。

而且,从日本的出土文物中,也可以看出来你,日本的“绳文时代”延续了很多年,就在公元前 3 世纪,突然有了质的飞越,一步跨入铁器时代(弥生时代),而且开始有了种子,进入了农耕文明。

这种明显的改变,也许就是徐福带给日本的。

至今,关于徐福是不是日本人的祖宗,还有很多的争论,但是,徐福的东渡,提升了日本的文明程度,加速了日本的发展,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到了东汉初年,日本人才派人来到中国,光武帝刘秀册封他们为“汉倭奴国王”,这个金印,至今还在日本的博物馆保存。

其次来说一下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因为与中国陆地相连,因此,很早就受到了中原文明的影响,比日本要提前一步进入文明社会。

商朝末年,纣王昏庸,他的叔叔“箕子”和大哥“微子启”因为良言苦劝,被纣王给关了起来。武王伐纣,攻打到朝歌,纣王在鹿台自焚后,箕子和微子才被放了出来。

“三监之乱”后,微子被周成王分封到商朝旧都,建立“宋国”,微子启,就是宋国的第一任君主。

但是,箕子是个有骨气的人,他不愿意当大周的顺民,带着手下远走高飞,跑到了朝鲜半岛,在那里建立了“箕子朝鲜”。

箕子朝鲜,并没有统治整个朝鲜半岛,他的统治范围,比今天的朝鲜略大一点,在朝鲜半岛的南部,依然有 3 个朝鲜土著部落,分别是马韩、辰韩、弁韩。

因此,南朝鲜后来改名叫“韩国”,也不是瞎改的,也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

箕子进入朝鲜半岛后,为当地带来了更加先进的农耕,纺织,桑蚕,冶炼等等文明,因此,箕子家族,在朝鲜半岛北部统治了有上千年,其寿命,大约和周朝是一样的,比周朝略长一点。

西汉建立后,刘邦封自己的发小卢绾为燕王,后来卢绾叛变逃入匈奴,他手下有一个叫“卫满”的人,带着自己的手下跑到了朝鲜半岛,打败了箕子家族,建立了“卫满朝鲜”,而箕子家族的人,则跑到了半岛南部,统一了马韩、辰韩、弁韩三个部落。

卫满毕竟是入侵者,他在当地遭到了抵抗,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他主动对大汉称臣,为大汉的藩属国。

但是,到了卫满的孙子这一辈,他们以为天高皇帝远,大汉皇帝管不到他们,就拒绝称臣,汉武帝出兵灭了卫满朝鲜,然后在这个地方设立了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

因此,在秦始皇时代,朝鲜半岛分别是箕子朝鲜和马韩、辰韩、弁韩三个部落。

当时的美洲

美洲的原住民叫“印第安人”,黄种人,属于蒙古人种的分支,从西伯利亚向北迁徙,通过白令海峡到达了美洲。

当然,也有人说印地安人是殷商的遗民,因为在美洲出土了殷商时代的旧物。

不过,“印第安人”,这个称呼,可不是他们自己说的,而是哥伦布强加给他们的,1492 年,哥伦布航行到这里,兴奋的宣布,他发现了“新大陆”,他把当地的原住民称呼为“印地安人”,一直沿用到今天。

但是,印第安人却不喜欢这个称呼,他们喜欢叫自己为“美洲原住民”。

秦始皇时代的北美,是一片蛮荒之地,没有文明,更没有国家,美国,加拿大这些国家连一个“小蝌蚪”都不是。

但是,在中美洲的丛林里,却存在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玛雅人。

玛雅人是印第安人的一个分支,他们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丛林文明”。玛雅人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由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城邦组成。

我们说玛雅人的文明高度发达,是因为他们在天文,历法,数学,建筑方面,明显领先于同时期的北美,甚至是领先于世界。

但是,玛雅人的文明却非常的畸形,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制造出轮子,没有发展出铁器,一直停留在石器时代,也没有制造出大船,更没有航海技术。因为美洲独特的地理位置,让他们与世界上的其他文明,没有任何的交集。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玛雅人,正在丛林中经历他们的鼎盛时期。

当时的非洲

非洲,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但是,就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来说,非洲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中心。

《人类简史》中也提到,人类,或者说“智人”,就是从非洲大草原走出来,走到了世界各地。

非洲的文明“课代表”是埃及,它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古埃及的文明,可以追溯到 7400 多年前,经历了 32 个王朝,秦始皇时代,古埃及正处于他们的最后一个王朝——托勒密王朝。

公元前 305 年,位于希腊的马其顿帝国的皇帝“亚历山大大帝”去世,他派驻在埃及的总督“托勒密”独立,在埃及建立了“托勒密王朝”。

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法老,就是著名的“埃及艳后”,她统治下的埃及,受到罗马共和国的威胁,她一生周旋在安东尼,凯撒大帝,屋大维等不同男人身边,企图为埃及续命,但是,最终她还是被屋大维杀死。

托勒密王朝,也终结在罗马帝国手中。

当时的欧洲

欧洲的文明,发源于地中海,首先出现的是希腊文明,比如我们熟悉的《荷马史诗》,断臂的维纳斯,女神雅典娜,都是希腊文明的一部分。

公元前 776 年,也就是周平王东迁的前 6 年,希腊举行了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就在希腊文明走下坡路的时候,位于意大利半岛的“罗马共和国”正在悄然崛起,并在公元前 146 年吞并了希腊,开始称霸欧洲。

因此,在秦始皇时代,欧洲正处于罗马共和国崛起,希腊文明衰落的交替时代。

讲欧洲的历史,离不开“罗马”,就像将中国的历史,不能不讲秦汉隋唐一样,甚至可以说,罗马,是欧洲文明的一个开启者。

罗马,是欧洲文明的中心,它控制的范围,包括了现在的意大利半岛,希腊半岛,土耳其,巴勒斯坦地区,埃及,基本上是环绕着地中海。

此时,在北欧,西欧和东欧,还没有国家的产生,这些地方,生活着一些游牧和渔猎民族,被罗马人称呼为“蛮族”。

其中,生活在北欧的是“日耳曼人”;生活在西欧的是“凯尔特人”,生活在东欧的是“斯拉夫人”。

日耳曼人,原本生活在北欧,波罗的海附近,但是,这里气候严寒,为了能够寻找到更好的生存环境,他们不断南下,想到“地主家”——罗马那里去抢点东西吃。

日耳曼人的南下,对罗马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他们之间爆发了战争,罗马帝国的奠基人,凯撒大帝,就在法国莱茵河附近,和日耳曼人打了一仗,他还写了一本《高卢战记》。

凯撒死后,他的外甥兼养子屋大维继位,打败了反对者,削弱了元老院的权力,罗马共和国,也进入了罗马帝国时代

公元 395 年,罗马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两部分。

分裂后的西罗马,独自承担着与日耳曼人的对抗,为此,他招募了一些同样是日耳曼出身的雇佣军,没想到,这些雇佣军反水,推翻了西罗马帝国,在西罗马帝国的基础上,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在此之前,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西哥特人,已经脱离罗马人的控制,在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国家,就是现在的西班牙和葡萄牙。

公元 843 年,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分别是现在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欧洲的基本轮廓形成。

秦始皇时代,在欧洲有罗马文明,非洲有埃及文明,美洲有玛雅文明,它们与中华文明一样,在推动着世界的进步。

但是,受限于当时的交通条件和大山,大海的阻隔,这些文明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集,只有罗马和埃及,因为都是环地中海,彼此知道对方的存在,甚至还有相互的攻伐。

中华文明,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一直独立于世界的东方,直到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后,才发现从河西走廊一直往西,可以通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东西方文明才正式开始交流。

网上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给秦始皇一个地球仪,告诉他秦国所在的位置,他会不会继续去征服世界”。

我个人的观点,秦始皇是不会继续去扩张的,因为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没有对外扩张的习惯,秦始皇发动的灭国战争,仅仅是要完成“统一”,他承担的是大周天子所不能承担起来的责任。

中国人,历来注重统一,而不谋求扩张!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