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单位一把手在管理中事无巨细的过问,是能力问题还是性格问题?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7 11:30:32 4次浏览

关于问题单位一把手在管理中事无巨细的过问,是能力问题还是性格问题?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因不易更非凡】的最佳回答:

绝不是能力问题,能做到一把手的能力都很厉害,是性格不同,才有所差异。

从我经历过的领导来看,心细的领导,总能整体把握进展,单位业绩有所提高;而那些心大的,当甩手掌柜的领导,看似大局在握,最终业绩很少突破,甚至跌了大跟头。

如果你用心观察感受一下,单位里哪有那么多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情,都是一些具体的小事组成的。不屑于管理小事情的,往往隐藏巨大的隐患。

我刚参加工作是在一个乡下中学里,新换了一个校长,典型的甩手掌柜型。

当时分年级组,三个年级主任,加上教务,后勤,政工学校领导班子基本如此。

所有量化考核评比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当时学校还有一部分办公经费,三个年级主任就商量经费使用签批权放到年级组。校长同意了,结果是学校开展其他活动时,没有经费可用。

校长把权力下放到年级组,很快被架空,在领导班子开会时,说了也不算。看似轻松的样子,校长实际对学校控制已经失控。

纪律混乱,教学成绩下滑,生源流失,不到三年校长被免职。

根据老师推评,从学校里又选一个新校长。李校长的工作风格迥异,解散年级组,归学校统一管理。

领导班子会和班主任会一起开,大家有问题当场解决。

每天早自习铃响,校长就会出现到教学楼前,那个班级学生入班快,那个老师迟到了,当天就进行点评。

每天校长每一间教室都要看上一看,一张纸片,一棵杂草,垃圾桶都是他关注对象。

晚自习熄灯后,带领班主任一起查寝室,教风学风很快扭转,教学成绩很快提高。

从接手时学校学生不到三百人,很快三年时间就接近千人,教学量化评比由全县倒数进入中上行列。

在工作管理中,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心细的人都是注重细节的人,因此能做到滴水不漏,面面俱到,防患于未然。

事无巨细过问,在我看来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很有用。

【2】、来自网友【职场老鱼头】的最佳回答:

单位一把手在管理中事无巨细地过问,是能力问题还是性格问题?“职场老鱼头”的答案是可能既有能力问题也有性格问题。

能力问题:管理能力欠缺,对分责分权管理不熟悉

作为一把手做三件事即可:决策、用人和掌控资源。其他的交给下属去做。

决策就是你想让下属做什么。下属按照你的指令做你想做的事。

用人就是你想让谁去做你想做的事。你把你认为最合适的人安排去做最合适的事。

掌控资源就是你拿什么让合适的人去把合适的事做成。你提供人、财、物等条件给你认为合适的人去完成你想做的事。

除此而外,作为一把手就等着看结果吧。

有人说要是情况发生变化呢?发生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行使决策、用人和掌控资源的权力应对即可。

一把手事无巨细地过问,是管理上的分工不清,责职不明,是长臂管理,越位过界。

试问,你都事无巨细地过问了,那要下属干嘛呢?你过问了,如果出了问题,责任算谁的呢?

把责任分给下属,同时把履行责任所需的权力分给下属,加上完成任务后的利益激励,实施责权利相结合的宏观管理,这是一把手要做的事。如此,在下属的协助下,一把手的管理轻松且有效。

性格问题:谨小慎微,对别人不放心

有些一把手,因为性格原因,做事谨小慎微,对下属不放心,生怕哪里出问题。于是,下属做事,一把手近乎全程参与,甚至越俎代庖。

工作严谨细致没有错,但是这种干预方式错了。可以建立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在一把手的控制下运行,达到检查及时、监督到位、信息反馈迅速的目的,确保一切都在一把手的掌控之中。而不是一把手自己去看看这里,望望那里,细枝末节也过问。

一把手,疑人要用,用人要疑,这是指对下属的使用不可大撒手,失去监督。

但是疑不是时时处处对下属能力不放心,否则,行使用人权将称职的人换上即可,而不需要事无巨细地过问。

管理有程序,职责有分工,各守其位,管理有序。一把手,应该运筹帷幄,而不是冲锋陷阵;可以坐镇指挥,但不可跨马持枪。靠制度去管,而不是你这个一把手事无巨细地过问。百密一疏,你是问不过来的,也是不科学的。

一把手,要做好自我管理,抓大放小,不要乱插手下属的事。这是管理的基本要求。

不懂这一点,最累的是你,担责任的是你,下属的“救火队长”是你。

如果单位很小,分工无须那么细致,一把手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如小饭馆老板兼厨师,那就另当别论。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