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什么是府兵制?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4 04:13:03 4次浏览

关于问题什么是府兵制?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正史漫谈】的最佳回答:

府兵制是一种兵员组织制度,它源于西魏,北周、隋、唐一脉相承,并在唐朝时臻于化境,是当时的中原王朝军事强盛的基因所在。

十六国及北魏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大多采用胡人当兵、汉人耕种的分工。北魏孝文帝的全面汉化改革后,这一情况有所改观;但到了北魏末期,随着六镇起义爆发,这种情况再度上演,东魏、北齐的奠基者高欢曾经献上了一番经典描述。作为一个鲜卑化的汉人,他曾这么要求手下鲜卑将士:“汉民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输汝粟帛,令汝温饱,何为陵之?”意即:汉人耕地种田、养活了你,怎能欺负他们?扭头对汉人训话时,他又要求不得排斥鲜卑人:“鲜卑是汝作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令汝安宁,何为疾之?”鲜卑人只是需要你一点点布匹和粮食,就冒着生命危险替你杀贼、保你平安,哪能讨厌人家?

高欢有底气任由汉、胡这么分工,毕竟东魏的控制区,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以前可是北魏的统治核心地带,北方六大军镇的军事资源也大多被他继承,最不缺的就是熟练、优质的鲜卑将士。但西边的宇文泰就郁闷多了。早在公元 530 年,奉尔朱荣之命,贺拔岳辅佐尔朱天光进入关中平乱,麾下的鲜卑等胡人将士不到 2000 人;他们随后却横扫关陇,队伍规模越来越大,主力自然由当地的汉、羌等本地人组成。尔朱荣死后,高欢击败尔朱氏残余,并在公元 534 年指使侯莫陈悦暗杀了时任关中领袖贺拔岳,意图兼并关陇。在贺拔岳余部的一致拥护下,宇文泰继承了指挥权,从此与高欢势不两立、常年血腥搏杀。但是,相对于东魏,宇文泰的西魏不仅综合实力处于下风,军事力量也差了很多。东魏坐拥十余万久经沙场、骁勇善战的胡人将士,西魏除了高层主要来自武川镇(六镇之一)之外,还有孝武帝元修入关时带的近万鲜卑禁军,其他的则良莠不齐,数量、质量都处于下风。

于是,在形式的迫切需要下,宇文泰只好主动求变。他重用苏绰,推行了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列制度改革,其中在军事方面的重大创举就是设立“府兵”。所谓府兵,首先“籍六等之民,择魁材力之士以充之”,当时的百姓按户分为九等,六等及以上人家,采用“三丁选一”的原则,挑选最优秀的人员入伍,编入 100 个府、每府安排一个郎将率领,其后分属 24 军;每军任命一开府,两个开府归一个大将军管辖,也就是共计 12 个大将军;而每两个大将军共同接受一个柱国大将军的领导,也就是一共 6 个柱国大将军。此外,宇文泰本人也是柱国大将军,由他统领其他六柱国;北魏宗室也安排了个藩王元欣打酱油,所以西魏共计 8 个柱国大将军。这就是西魏、北周赫赫有名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的形成。隋末瓦岗领袖李密的曾祖父李弼、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李渊外公独孤信都位居八柱国,隋朝杨坚家族则出自十二大将军之列。

起初,这些府兵满编制还不到 5 万人,他们一旦被挑为府兵,不编入普通户籍,由兵府自行管理,本该交纳的赋税、劳役全部减免;“置屯田以资军国”,平时有自己的耕地,闲时训练、每年服役一个月,战时出征,所有的装备、武器、马匹、粮草都由政府提供。西魏创立的府兵制有三大优点:其一,并非追求数量、全民皆兵,而是经过精挑细选、严格训练。这样既没有占用过多劳动力,又打造起一支相对专业、高质量的精兵队伍;其二,“抚养训导有如子弟,故能以寡克众”,相对于以往那些被征调的军人相比,府兵的待遇极高,不仅免税免役,而且在长官那里得到了“子弟”般的待遇,被尊重、关爱的色彩浓厚,这样的军队凝聚力、战斗力更强。公元 554 年,宇文泰赐给军队高官以鲜卑姓氏,各人统辖的军人也随之改姓,进一步以宗族色彩强化军队向心力。其三,府兵的挑选对象涵盖汉、胡各族,“西魏大统九年,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经过府兵制的推行,武川军事集团与关陇本地豪强彻底融合,后世津津乐道的“关陇集团”由此而来。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战争的消耗加大,后来的北齐征兵也打破了汉、胡之别。“男子十八受田,输租调,二十充兵,六十免力役,六十六退田免租调”,这就是西汉时期的全民兵役制;高洋还精挑细选,建立了胡人猛汉组成的“百保鲜卑”、汉人壮男构成的“勇士”,但总体而言,虽然军人主体都逐渐转变为汉人,但北齐是全农皆兵、北周是选农训兵,这也体现了双方迥然不同的军政理念。同为出自关陇集团的军事贵族,隋朝也继承了北周府兵制。到了唐代,李世民结合现实情况,对府兵制进行了完善。贞观十年(公元 636 年),唐朝全国设立 10 道,634 个兵府,仅仅关中地区就有 261 府。但这个数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杜牧曾说:“凡府五百七十四,有四十万人”,陆贽则称:“诸府八百余所,关中殆五百焉。”至于关中兵府多,显然是为了强本弱枝、避免外重内轻。每 300 人为一团,领导是校尉;50 人为队,领导称为“正”;10 人为火,归“长”管理。但与北周不同,唐朝府兵的装备粮草都是自己负责的,平日里放在兵库,打仗时才统一发放。不过,马匹由于比较昂贵,所以由朝廷发钱到个人手中,随后自行采购。

府兵制的推行是与均田制挂钩的。府兵是从农民中精挑细选而来,他们除了每年按要求进京宿卫外,平日里在家耕地、奉命统一训练,需要打仗时领武器、粮草出征,统帅则由朝廷临时指派;打完仗后,各回各家,所谓“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既避免了将领与士兵长期相处、形成固定隶属关系,又不用长期养着一群脱离农业生产的专业军人,极大减轻了朝廷财政负担(更别说唐朝还让府兵自备装备粮草)。另外,在唐朝时期,府兵制也是农民改变人生的重要渠道。但凡有一定财力自备后勤物质、身强力壮且头脑机智的,都能进入府兵,通过战功加官进爵乃至拜将封侯。最典型的,我认为是薛仁贵,他正是主动参军、跟随李世民远征高句丽,从此一鸣惊人,成长为青史留名的传奇名将。可以说,府兵制与科举制,分别从武、文两方面,为普通人提供了突破阶层的机会,进步性值得肯定。

【2】、来自网友【国家人文历史】的最佳回答:

府兵制,简单来讲实际上就是一种征兵制度,不过不是全国征兵,主要在折冲府的民丁中征召,由官府挑选时任组成一组,之后就是一日为兵,终身为兵,21 岁入伍,到了 61 岁才能退休。宋人陈傅良在所著《历代兵制》中写道:“其制虽始于周、齐,而其效则渐见于隋,彰灼于唐。”唐代的府兵征召上来就是中央直辖下的最基本的武装力量,主要的任务是守卫京城长安,并且在战争时期再临时奉命出征。说起来,府兵制的建立与均田制离不开,一般来讲,府兵都是来源于均田户,平时没有军事需要的时候在家里务农耕田,农闲的时候则要参加军事训练,有了战事以及军事需要的时候再出征。朝廷一般会给府兵分配一定量的永业田作为耕地,并且还有相应的减免税,但是府兵同时也要自己装备以及准备粮食等等,也就是真正的自费出征。自费这一点倒是跟欧洲的骑士有点相像,不过其他方面差别比较大。募兵制,实际上就是职业兵,因为府兵虽然保证了相对稳定的兵源,但是数量上以及战斗力上面仍然不能保证。因此很多的军事行动仍然要依靠“兵募”。这就是早期的募兵制的来源,这些兵募一般是在皇帝的政令下达以后,地方政府按照需求以及政令临时征召的军人,一般军事任务结束就解散了,所以倒是很像现在的雇佣合同一样,一些戍守边境的兵募还可以“续约”,并且他们所需要的装备和器材都不需要自己准备,而是由州县来提供。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什么是府兵制?】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