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陆小曼唯一心愿,死后能和徐志摩合葬,为何徐志摩儿子坚决拒绝?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4 02:35:07 5次浏览

关于问题陆小曼唯一心愿,死后能和徐志摩合葬,为何徐志摩儿子坚决拒绝?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微头笔记】的最佳回答:

陆小曼和徐志摩是中国文坛上著名的爱情故事。两人在上世纪 40 年代相识相爱,并决定要合葬在一起。然而,当陆小曼去世后,她的这个心愿并没有得到徐志摩的儿子徐浩批准。徐浩对于拒绝将陆小曼合葬在一起的态度十分坚决,这也让人们不禁想要探究其中的原因。

在我看来,徐浩拒绝同意陆小曼和徐志摩合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观念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男女之间一般都是有着明确的层次和差异的,尤其是在婚姻方面,男尊女卑的观念更是占据了主导。徐志摩作为男性文化名人,再加上他在生前已有家室,徐浩有可能会认为将其父与情人合葬有悖于传统道德观念。这种传统观念也是儒家思想的体现,而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大的地位。二、家庭利益徐浩与其母曾多次为徐志摩的遗产问题争吵不断。经过漫长的官司后,徐浩最终获得了徐志摩的遗产。在这样的情况下,徐浩或许会认为允许陆小曼合葬的提议会严重损害自己的利益,可能引起更多不必要的官司和争执。

三、尊重家庭和亲人徐志摩在去世前,留下了妻子和两个儿子。作为徐志摩的儿子,徐浩或许希望维护自己家庭内部的关系,并在哪些事情上表现出对家庭成员的尊重。他的拒绝,也有可能是从这种角度来考虑。四、文化思想徐浩或许认为,将文化名人的名誉和形象作为他们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之前,有一部关于徐志摩生平往事的电视剧《南京!南京!》曾被观众认为歪曲了徐志摩的形象。徐浩可能希望保持其父亲的形象和名誉,不希望这种关系被人们解读为不坦荡的一面。

综上所述,徐浩拒绝让陆小曼与徐志摩合葬,他的理由主要与传统观念、家庭利益、家庭关系的维护等因素有关。虽然这让很多人感到遗憾,但我们应该理解这种决定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并对别人的决定给予尊重。

【2】、来自网友【三少 yun】的最佳回答:

导语:1965 年 4 月 3 日,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因病逝世。陆小曼火化后的骨灰,一直无人认领。23 年后,陆小曼远在台湾的娘家侄儿,才在苏州建立了一座陆小曼纪念墓。陆小曼生前想和爱人徐志摩合葬的心愿,终是成了空,因为徐志摩的儿子徐积楷一直不同意!

那些遗失在民国风里的故事,是徐积楷心头永远的痛

徐积楷的小名叫阿欢,1918 年出生,那是父母包办婚姻的第三个年头。小阿欢出生没多久,父亲徐志摩就留洋去了。2 岁那年,母亲张幼仪也去国外和父亲团聚。小阿欢留在家里,和祖父祖母生活。长大后,阿欢才知道,母亲去了国外,过上了不堪回首、让人泪目的留学生活。在母亲生下弟弟彼特的时候,父亲逼着母亲签了离婚协议后,就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去了。母亲在德国独自抚养着弟弟彼特,幸亏有舅舅张君劢的帮助。可是,在彼特 3 岁的时候,却又意外夭折了。伤心欲绝的母亲在 1926 年回到了上海,阿欢又见到了消瘦的母亲。之后,母亲带阿欢去北京念书。此时的父亲早已回国,整日沉醉在与陆小曼的浪漫中,完全来不及眷顾家里的老父老母,和尚在成长中的阿欢。1931 年 11 月 19 日,父亲徐志摩坠机身亡。13 岁的徐积楷和家里的长辈,一起去飞机出事的地点接父亲回家。一遍狼藉的坠机现场,他们找到了徐志摩。父亲的双手黑紫斑斑,指甲嵌满泥血,面形很惨。应该是飞机坠地的时候,父亲还活着,而且父亲还经历过激烈的求生的挣扎,以至面部有些扭曲。虽然 13 年的成长岁月里,父亲几乎都在缺席。但是,阿欢知道,从此后父亲要永远地缺席了。

徐家一直不曾接纳陆小曼

在阿欢的记忆中,自己的祖父就从未曾接纳过陆小曼。在父亲和陆小曼交往的时候,尽管他们相互爱的很深,祖父徐申如却一直反对。众所周知的原因,陆小曼当时是有夫之妇。出生在封建社会的徐申如,对儿子惊世骇俗的感情非常反对,甚至不惜以断绝徐志摩的生活开支,来试图阻止他们在一起。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哪怕有万人阻挡,父亲和陆小曼也没有投降!1931 年 4 月初,徐志摩的母亲病危,徐申如将徐志摩召回。当时,徐志摩想让自己的妻子陆小曼回来侍奉婆婆,却遭到了徐申如激烈反对。祖父说:”她若来,我即走!”后来,祖母钱慕英在 4 月 23 日去世。陆小曼一身孝服赶来奔丧,祖父徐申如知道后,派人在半路上阻拦了陆小曼,无论如何也不准她进入徐家的门。为此,父子俩在母亲的灵堂前反目。再后来,父亲徐志摩罹难,60 多岁的祖父徐申如老泪纵横,对陆小曼的怨恨更深了一层,徐家对陆小曼的痛恨更是无以言表。以至徐志摩的追悼会,徐申如都不肯让陆小曼参加。1944 年 3 月 21 日,祖父徐申如病逝于上海。两年后,阿欢和母亲一起把祖父葬在了父亲的身边。

陆小曼放任自我的后半生,更是让徐积楷无法接受。

陆小曼本来就是富贵人家的娇娇女,空有一身才华。在丈夫徐志摩离世之后,不再日日交际,也失去了生活的来源。为了生存,陆小曼和有妇之夫翁瑞午一直同居。翁瑞午不仅有爱人,还有几个孩子。这种剪不清理不清的混乱关系,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虽然徐家不待见陆小曼,但陆小曼是徐志摩名义上的妻子。在徐积楷看来,这种公然和有妇之夫同居,就是对父亲和徐家的一种伤害。人人都有婚姻自由,陆小曼也有。既然陆小曼在后半生选择了跟别的男人, 那就可以说,她陆小曼已经不再是徐志摩的妻子好多年了!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再回来和父亲葬在一起呢?

徐积楷的心里是怨恨陆小曼的

徐积楷长期在国外工作和生活,他的思想应该与祖父徐申如不同。他对陆小曼的怨恨也与祖父有区别。也许,在长大的阿欢心里,对父亲与母亲的婚姻,对父亲与陆小曼的爱情早就释怀了。后来,徐积楷在书中慢慢地了解了父亲,知道父亲是个很热情,对朋友很真心的人。尤其是父亲留在世间的作品,和父亲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影响力,都让徐积楷觉得自己的父亲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在美国,徐积锴和父亲的老友胡适、梁实秋等人常常有来往。他目睹和父亲同辈的人,在新的社会制度下颐养天年,他多么希望自己才华横溢的父亲还活着呀!有一次接受采访时,徐积锴忍不住说:”我觉得,我父亲命太苦!”在他看来,父亲追求自己的爱情没有错。但是,陆小曼挥金如土,害得父亲为了生计身兼数职,四处谋钱,长年累月在京沪两地疲惫地奔跑。陆小曼作为妻子,不仅没有在生活上照顾好父亲,还让父亲为了满足她奢侈的生活而把命送断了。毫无疑问,父亲娶回的陆小曼,不是个好妻子,不过是个败家子罢了。

三少说:不能是站在徐家的角度,还是站在做儿子的角度,徐积锴都不愿意将父亲和陆小曼在一起合葬。因为,他无法说服自己。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陆小曼唯一心愿,死后能和徐志摩合葬,为何徐志摩儿子坚决拒绝?】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