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怎么看待颜真卿书法上的地位?其书风为什么感觉不是大众学习的主流?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2 20:57:57 2次浏览

关于问题怎么看待颜真卿书法上的地位?其书风为什么感觉不是大众学习的主流?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耑庐】的最佳回答:

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是和王羲之并驾齐驱,而开宗立派的人物。

苏东坡视颜书为书法上的最高典范,且学颜有成。他在《书吴道子画后》的跋语中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尽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他将颜书与杜诗、韩文相提并论,足见评价之高。

宋朱长文在其《续书断》中评曰:“(颜鲁公)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仰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又说:“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为了统治其辽阔的疆域,全面建立起了前所末有的封建统治。遴选官员,参加科考者,必须恪守法度,写出一笔妙合古人的字来。封建盛世的豪情壮志,使其时的书法确有一种雄强振发的精神。颜真卿生逢其时,蓬勃而出!

颜真卿出生于家学深厚的书香门第。他的远祖、曾祖、祖父辈都是著名学者和书家,母亲也是传世书家。他不仅勤于学习,而且善于学习。他学习目的性很强,学习前人有选择、有取舍,对前代书家的书迹,均能得其佳妙,消化吸收。

他曾先后两次,辞去官职,前往洛阳,向张旭请教笔法,并将对话录编成《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一卷。放着现成的官不做,不辞劳苦去学书法,这在崇尚高官厚禄的古代是不可思议的,足见其学书决心之大。

他吸收众家之长,在笔法、结体、布局、墨法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大胆地对以王羲之为代表的秀逸姿媚的书风进行革新,创造出了奇伟秀拔、圆劲苍古的新书风,成为开宗立派的大师,而名垂青史。

颜真卿是经历了盛唐而进入中唐的人物,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由郎官而节度使、尚书,进爵鲁郡开国公,是唐王朝政权机构中的重要成员。他既有繁荣强盛的盛唐之世的经历,又有中唐之后动乱年代的情感体验。盛唐之世国家无比的强盛,人民具有的雄大魄力和无比的自信心,是他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具有卓越的人格情操。他忠君、爱国,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他立朝刚正,敢于同权奸针锋相对,虽屡遭打击陷害,耿直刚烈的品格始终不变;他为官清廉,不蝇营狗苟;为国家大计,他不辞奔波之苦,不顾个人安危,劝降叛贼李希烈,大义凛然,最终以身殉国。他是刚正义烈之士,必然具备坚韧厚实、雄壮正大的审美追求。

书法形式是生命的形式,是人的形式。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有其人,必有其书。颜鲁公不袭前迹,一变古法,于二王之外另辟蹊径,以雄浑正大的壮美书风巍然卓立,为人们树立了新的美学典范。

他象一颗灿烂的巨星,发出炫目的光辉,与王羲之并雄书坛,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但是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与遵为“书圣”的王羲之相比,还是不能等量齐观的。历来评王羲之书法“尽善尽美”,“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

而对颜鲁公书,则多有不同看法。唐人尚法。讲求书体的整齐方正,每个字各守规定的界格,该长的笔画不得伸展,该短的笔画不得收缩,如颜之典范楷书,都是在界格内满框书写,规定范围之外决不伸出。从实用角度看,规范整齐,但总觉失却“天然”和“生动”。

另外,由于审美趣味的偏向,对颜体书法贬损的言论也屡屡见之。

南唐后主李煜有《书述》,评颜书说:“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一体。真卿得右军之筋,而失于粗鲁。”又说:“颜书有楷法,而无佳处,正如叉手并脚田舍汉。”这种看法,同其全无男子气概的审美观有很大关系。

宋代米芾说:“颜柳挑踢,为后世丑怪恶札之祖也,从此古法荡然无遗矣。”

近代帖学大家白蕉也认为:“颜书正楷大字,除雍容、阔大、严肃、有廊庙气象外,别无好处。《多宝塔》为举子干禄所法,原属梁隋人一路写经体。行书《三表》诸帖,甚甜使人爱,实亦容易误人。”

他还说:“余于书不薄颜柳,而心实不喜。颜有俗气,柳有匠气。”

这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评价书家之书风和其作品,不能用科学仪器检测,只能靠人来评判,而人是有倾向性的,即审美趣味和艺术的倾向性不尽相同。

数千年中国书法发展史,甲骨钟鼎,简帛碑帖,书家林立,风格各异,选择多多。颜体书风,未能占尽风光,成为大众学习的主流。而古往今来,学颜书者甚众,成名成家者不乏其人,也是不争的事实。

晚唐的柳公权和五代的杨凝式,实为鲁公嫡传。

五代之后,宋四家之书,皆出于鲁公。米芾虽对颜之楷书时有贬意,但对鲁公行书则大为叹服,其行书虽主要以晋人为宗,但仍可窥见师颜之踪迹。

元代的耶律楚楚、鲜于枢,明代的文征明、祝枝山及明末清初的董其昌、王铎、傅山等人都对颜书注入了巨大心力。

有清一代,如刘墉、翁方纲、伊秉绶、翁同和、钱沣、何绍基等都在颜书的继承和学习上卓有成效。

史实证明,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最伟大的书法家,他的书风虽不是大众学习的主流,而其影响之深广和久远,是历史上的其他书家无可比拟的。

【2】、来自网友【文藻巧翁】的最佳回答: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曾为平原(今属山东)太守,世称“颜平原”。代宗朝封为鲁郡公,又称其为“颜鲁公”。

颜真卿秉性正直,笃实敦厚,有正义感,从不阿谀权贵,曲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安禄山叛乱时,率先起兵反击。被推为北方勤王的领袖。一生屡遭打击,而不改其志,最后为权臣排挤陷害,出使叛军,被叛将李希烈杀害在獄中。

颜真卿出身于书香门弟,家学渊源深厚。五世祖颜之推是北齐的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亦工书。颜真卿的书法从何入手,无具体记载,父亲颜惟贞虽擅草、隶,但早丧,对颜真卿沒有直接的影响。据载,颜真卿的书法受姻亲殷氏影响较大,又从褚遂良、张旭请教笔法。从所传书迹分析,早年所书《东方朔画像赞》中有王羲之的面目;《多宝塔》中则有为士大夫不齿的经生书的影子。从其多数作品看,汲取最多的是北朝的碑刻,与《经石峪金刚经》、《文殊般若经》等风度相近。更可贵的是他不囿于所学、多有创造,故能集古今楷书之大成,创造了影响百代的颜体。苏东坡说:

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吳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颜真卿传世的书迹极多,《颜勤礼碑》、《元次山碑》、《颜家庙碑》等是他中晚期的代表作。他的用笔一改褚的空灵,而参以篆法,裏锋落笔,逆入平出,点画浑厚饱满,而转折处多有变化,捺笔顿挫提按分明、吸收了隶书蚕头燕尾的笔法;结字一改以右肩耸起,倾斜取势,不无搔首弄姿之嫌的旧习,字形端正,两肩平齐,左右对称,两侧笔画多弧形相抱,显得瑞庄雄伟,凛凛有大丈夫之气;章法也一变虞、褚的疏朗、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距离缩小,茂密丰实,充满生机。对颜真卿的创造,后世毁誉不一。宋米芾谓颜以挑剔名家,“为后世丑怪恶札之祖,从此古法荡无遗矣”(《书史》)。宋朱长文可谓是颜为数不多的真正知音之一,他说:

(颜真卿书写的)碑刻虽多,而体制未尝一也。盖随其所感之事,所会之兴,善于书者,可以观而知之。故观《中兴颂》,则宏伟发扬,状其功德之盛;观《家庙碑》则庄重笃实,见夫承家之谨;观《仙坛记》,则秀颢超举,象其志气之妙;观《元次山铭》,则淳涵深厚、见其业履之纯,余皆可以类考。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一人而已(《续书断》)。

朱长文把颜书列为神品,其意以为学颜书只可养而成,,不可以力致。后世学颜成功者极少,清钱澧为佼佼者,而他的人品也与颜相近。更多的只得颜的皮相,甚至学成了墨猪。其过在不善学,而不在颜字本身。

颜真卿行书极受推崇,著名的《祭侄文稿》,千古无一微词,元鲜于枢在《祭侄文稿》跋中推之为“天下行书第二”,可与《兰亭序》并称。颜真卿的其它行书作品,亦都有感而发,是情感的天成而非人为的做作。

颜真卿豪迈雄强艺术风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是盛唐时代的写照。唐代社会自贞观、开元之治而达到鼎盛,威名远扬,到处充满了蓬勃向上的活力。此时不独书法,各个艺术领域都一改初唐含蓄妍媚的时尚,如雕塑与壁画上的形象由清癯变为丰满;又如“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即笔为雄壮,又气象浑厚”(严羽《沧浪诗话》)。李邕、李

白的行书作品也都表现出雄健浑厚的风格。

《颜勤礼碑》楷书临习要领

《颜勤礼碑》系颜真卿六十岁时所书,此碑的点画,有其独特的写法,这里简要介绍《颜勤礼碑》的字形和点画的特征以及习写此碑的运笔要领,供初学者参攷:

一,字形特点

体态豁达端庄,雍容大方,遒劲豪岩,舒展开阔,疏宻适当,结构停匀,善于避让,字口丰满,竖多相向,字形大体上为长方接近正方。

二,点画特征

①行笔雄健有力,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起笔处方笔少,圆笔多,横画起笔多斜角。

②点画讲究呼应、贯气。就是说上一笔的收笔和下一笔的起笔之间气势连贯。

③同一字中同样的点画,两笔以上便各有变化;同样的部首相遇,也见不同,显得生动多姿。

④横画轻,竖画重,但两竖并存时,左竖常和横画一样粗细;中竖都极粗壮有力;悬针竖常多写到该笔画五分之四处方逐渐提收。左右坚画多相向,如“门”“具”等。

⑤长横多上拱且微向右上角运行,笔画渐细,以顿法收笔。笔画虽斜,但感觉上都是平的。

⑥捺笔有“蚕头燕尾”之态(“蚕头”指笔画的起端象蚕的圆头;“燕尾”指捺笔蜗呈分叉状,似燕子的尾巴);长捺常成瓢样的弧形,起笔较轻,出尾处较粗壮,尾端大多较长。

⑦转笔常用提法,圆转直下,而不取折笔。转折之笔多呈内方外圆。这样笔画不能写成弯曲的形状。

⑧“口”字写成上宽下窄状,两面基本对称。钩法多成鸟嘴状。“竖弯钩”的底部圆转,上部平正,出钩处内方外圆,内直外斜。

“火字点”的四点,有些都作从左向右的同向斜点,也有些是第一点左向,余三点右向,一般中间两点稍细,左右两点较粗。

临习要领

《颜勤礼碑》中每个字的每一笔,无不挺拔劲健,可谓笔笔力到。临写时,必须使腕部和肘部都悬离桌面。腕肘离桌可高可低,坐着临写,肘部离开桌面一、二公分即可。肘部离开了桌面,腕部自然悬离。但应注意身体不能倾侧,肩膀不能耸。总之,以坐得自然,书写舒适、使利为准。

腕肘悬离桌面,是为了在运笔时不受阻碍,使力自然运用到笔尖上来。初学的人,悬腕肘习字,手会发抖,落笔不能控制,行笔不会如意;但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就会习惯。这是要写好字的基本功,不能放松。

《颜勤礼碑》的点画,起笔多用圈笔。圆笔要用藏锋起笔;笔台子着纸先向点画的道方向运笔,再回锋顺着点万山的走向力行。即欲下先上,欲右先左。收笔时,顺原路将笔锋送回点画口人,即回锋收笔。

《颜勤礼碑》的“撇”有多种,有“竖撇”(如“月”、“用”的撇)、“斜撇”(如“大”、“人”的撇、“平撇”(如“重”、“千”的撇),都要求靠腕力用力把笔锋送到撇端,做到笔到力到。

《颜勤礼碑》的点画,从按到提,从提到按,过渡非常自然,几乎沒有骤起骤落的写法,连“折”的写法也都用“暗过”的方法。

要练好点画,还应注意要笔笔留得住。要兔于用笔单薄轻浮,就得注意多练回锋收笔。即使是“撇、“捺””、“提”等出锋笔画,只要不需呼应下笔,就都要做到空中回锋。千万不能一“飘”而出,不可收拾。

颜字点画雄强粗壮、挺健遒劲。如只强调其粗壮的一面,写得肥钝臃肿,那就有损于颜字的特点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怎么看待颜真卿书法上的地位?其书风为什么感觉不是大众学习的主流?】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