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什么明朝上亿人口,打不过人口三十万不到的后金?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2 13:40:17 3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什么明朝上亿人口,打不过人口三十万不到的后金?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牛哥要吃肉】的最佳回答:

学点历史

明朝政权是李自成推翻的,跟后金有什么关系。

李自成皇帝宝座屁股还不坐稳,后金把李自成收拾了

后期民不聊生谁还给明朝卖命,李自成造反,就算是上亿人普通老百姓是不管打仗的。

拿个现实的例子,俄乌冲突,俄军 30 万军人,乌克兰 4000 万人口,乌克兰并不是全民抗战,4000 万对 30 万,一人一枪也能把俄军赶走,事实上大部分老百姓就是一个观众,属于观战的。

【2】、来自网友【陶短房】的最佳回答:

您的统计存在严重的偏差和主观臆测。

努尔哈赤时代的乙卯年(公元 1615 年),八旗额定兵力已经是满蒙牛录三百零八,蒙古牛录七十六,汉军牛录十六,当时每个牛录三百的编制基本上是实编,也就是说,此时八旗兵力已有 12 万左右。此时距清朝入关还有近 30 年,在此后 30 年里清朝将原本的蒙古、汉军八旗分立,大幅增加了牛录数量,并在牛录之上设立了五进制的甲喇和固山,天聪、崇德年间清出兵征服了察哈尔部林丹汗,基本吞并了漠南蒙古,将原本依附明的高丽收伏,更多次入关,劫掠了大量人口,同时收编了大量明军(乌真超哈时代就已经分立三皂旗了),如此膨胀式发展,即便保守估计,入关(1644 年)时八旗兵力也至少是乙卯年的三倍,即 36 万人,这样一支兵力集中使用,突破心不在焉且四分五裂的山海关明军各部(唐通等降闯,吴三桂通款,且不论哪一支边兵都因为被崇祯召去勤王而经历了两次搬家式折腾),和准备不足且无法全力迎战的闯军(因为要经略西北、防范南明对山东河南及张献忠对汉中的攻击,高一功、袁宗第、谷大成、刘芳亮等部都未参加一片石之战,两个权将军之一的田见秀也未从征),是并没有太多难度的——何况实战中吴三桂还站到了清朝一边?

占领北京后,北方仍有许多人相信清兵只是“暂住”,认为是吴三桂“为君富报仇”请来的,这导致进军之初两河、山西、山东等地许多明将明官轻易倒戈,而闯、献、南明,以及南明各藩间的相互拆台,又让兵力并不占优的清得以从容各个击破,事实上除了清闯潼关之战、清-南明淮南之战,和清献西充之战等少数战役外,在相持阶段清朝并未遭遇了不得的决战,等到各路反清势力恍然大悟,认识到清朝才是共同的头号敌人时为时已晚,不论姜、李、金的反正,李定国的努力还是夔东十三家的顽强,都已经于事无补了。

不仅如此,当清的势力不断壮大之际,也正是陕西民变扩大蔓延到整个北中国之时,且不说您极大扭曲了清明双方的人口、兵力对比,明朝空有更多人口,但这些人口中许多都是对明仇恨刻骨的饥民、流寇,他们连凤阳老朱家祖坟都烧了,您还把他们算作明朝的有生力量,不觉得荒诞么?

【3】、来自网友【皖北隐士】的最佳回答:

感谢邀请。我想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明亡于内忧外患,准确地说大明王朝亡于内忧,后金(清)趁虚而入,夺去大明江山。

大凡王朝到了末年,总是内忧外患不断,明王朝更是如此。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外有后金寇边,时刻准备入主中原。后金八旗人马并不多,但善骑射,弓马娴熟。后金统治者更是不断招纳汉族贤士,收降汉军,为己所用。

反观大明王朝,由于政府横征暴敛,矛盾空前尖锐,王朝内部危机重重。人民痛恨这个腐朽的政府,巴不得其灭亡。再加上明朝君臣猜忌,将士离心,军队腐败成风,无战力可言。双方比较一下,结果自明。所以说,明王朝虽有庞大的人力资源,但人民与王朝离心离德,不亡才怪。

而后金统治者励精图志,军队虽少但善战。加上汉人归附者众多,连明朝股肱大臣洪承畴都投了满清,还有众多贤达出谋划策。且上下同心,赏罚分明。后金图谋中原已久,明亡后,窥此良机,断然出兵,横扫大明,夺得天下。

【4】、来自网友【昕昕姥姥 901】的最佳回答:

自古以来,两军对垒,都不是以人数多寡定胜负的。这就如同堆积成山的朽木和一把斧子一样一样。再多的朽木也架不住锋利的斧头。什么叫摧枯拉朽?什么叫势如破竹?一个国家,纵有亿万人口,如果朝廷腐朽了。人再多也无济于事。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为什么明朝上亿人口,打不过人口三十万不到的后金?】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