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县城公务员怎么样?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1 13:42:38 4次浏览

关于问题县城公务员怎么样?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多才昨夜星辰昨夜风】的最佳回答:

春风得意,在县城当公务员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

理由大概有这么两条:

一是官本位的观念蒂固根深,公务员常被老百姓“高看一眼”。在老百姓心目中,公务员是吃“皇粮”的,不说谁家有个公务员了,就连八竿子都打不到的亲戚是公务员,就感到荣耀,面上有光,挺得起腰杆。如果是科级的局长,或者是算不上公务员正规序列的股长,那就更有说道了。

遍观县城的各行各业,无论从政治地位,还是经济收入看,绝少有行业能出其右;再不济,县城公务员非富也贵。所以说,公务员在县城就一个字“牛”!

二是熟人好办事。县城就那么大个圈子,公务员之间彼此或是工作有关联,低头不见抬头见;或是有其他千丝万缕的联系,就算是七扯八扯,也能扯上层关系。

公务员若是有什么事需要他人助力,不同部门之间就可以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只要不超出县里权限管辖范围的事,一般都能办妥,基本就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别拿村长不当干部,说明村长不可小觑,何况是高高在上的县城里的公务员呢!

总之,在县城当一个公务员很滋润。

【2】、来自网友【冷眼哥】的最佳回答:

这一次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之后,我的老领导王副书记,因为在镇内副科级领导职位任职已经满了十年,强制要求交流。

当时组织部门给了两个选择,一个是到另一个镇继续当副书记,不再管政法,而是管党群;另一个选择是到县局去当副局长。

王副书记考虑了很久,最终选择到县局做了副局长,王记成了王局。


五年多来我一直在王记下面做事,感情很好,王记到新单位上任之后,我去探望他,跟他聊了好久。

我问王局,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到县局去做一个副局长。

王局说,在乡镇工作了接近二十年,从普通办事员到办公室主任,再到党委委员,最后五年是分管政法的副书记,对基层工作实在是腻了。

而且,现在的乡镇基层工作越来越难做了,工作越来越多,越来越忙,问责处分越来越严厉,年纪大了,不想再这样熬下去了。

我又问起在县局的工作情况。

王局说了一句让我很震惊的话:“很清闲,跟乡镇是一个天一个地!没有加过班,周末也不需要加班。”


共事了五年多,王局很清楚,也很认可我的工作能力,王局问我,愿不愿意调动到他们单位去做他下属,但同时也说了,去到县局之后,提拔为副科级领导职务的机会就很小了。

我以为是客套话,也就笑笑而已,没有回答。

一起晚饭后,临走之际,王局再一次跟我说,让我好好考虑,如果愿意调动到县局,尽快答复他,他们局里有一个空缺,近期就要确定。

王局这样一说,我知道,他是说真的,我还真的有了想法。


回到家之后,跟妻子商量,妻子很支持我调去县局,因为自己年纪大了,已经超过 40 岁了,在乡镇提拔为副科级领导职务的机会其实也很渺茫了,调去县局工作,最起码没有那么忙,可以照顾家庭(因为我有一个特殊儿童),孩子的教育也有着落了。

妻子在我现在工作的这个镇的村小学教书,我调去县局之后,再想办法将妻子调过去县城教书,一家人都在县城生活。

一幅美好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想想就激动。

于是,我回复王局,愿意调动到县局去,拜托他帮我操办。


回答问题:

对于中央部委、省直和市直单位的人来说,县直单位的工作不算什么,平台低,提拔慢,甚至在提拔晋升方面,除了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纪委、县委组织部这几个单位,其他县直单位的提拔概率还比不上乡镇基层。

但对于乡镇基层的公务员来说,县直单位简直是梦寐以求的天堂。


  • 先说工资收入方面。

很多人都说乡镇基层的工资收入最高,但很奇怪,在我们这里(广东省珠三角边沿乡镇,非广深佛莞地区),虽然乡镇基层比县直单位多了几百元的乡镇补贴,但县直单位的工资仍然比乡镇基层高,如果算上年终绩效奖金,县直单位每年要比乡镇多 2 万元左右。


  • 再说工作强度方面。

如果乡镇基层公务员也只负责本职工作的话,只能说,比县直单位稍微忙碌一点点,但如果算上其他工作,那就太难了。

在乡镇基层,有太多太多的工作需要整个镇政府工作人员一起承担,人人有担子,人人有指标,人人有考核。


比如前两年的精准扶贫工作。

每个工作人员包干一个贫困户,每周至少走访一次,必须熟记贫困户的所有情况。

贫困户的收入数据必须精确到小数点两位,上级随时电话抽查,要随口就能答得出来。

关键是,这个收入数据不是一成不变的,涉及到多个部门的数据汇总,变了又变,光是填表格就填了数十个版本,让人抓狂。


好不容易精准扶贫工作告一段落了,疫情防控工作又来了。

疫情防控远远不是大家想象得那样,查看一下健康码和行程卡,检测一下核酸就行了。

乡镇基层的工作人员,每人包干一家企业,节假日后的复工复产,必须到厂里去,对照着检查表,一一检查企业的疫情防控措施是否到位。

前段时间深圳东莞的疫情严重,本地企业的很多生产原料来自深圳东莞,很多产品也销往深圳东莞,县里出台了政策,要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落实接车制度。

企业有车从深圳东莞过来,镇政府包干人员必须和企业工作人员一起到高速出口接车,接回企业之后,先消毒再搬货,完了之后再跟企业的工作人员一起把车送到高速入口离开,卸货过程做好围蔽管理,全程严禁司机下车,连摇下车窗都不行,整个过程实现闭环管理,监督企业按照一车一档的标准做好台账,照片必须是水印照片,有时间地点的标注,照片上必须能看到镇政府包干人员。

高速出口本身就设有检查卡点,安排镇政府工作人员轮流值班,这边又要接车,有个同事包干的企业比较大型,车辆比较多,在高速出口值了夜班回来之后,又接了十台车,这酸爽,谁干谁知道。

每次大规模测核酸的时候,镇政府工作人员全员上岗,甚至紧急情况下通宵测核酸,通宵之后也只能休息半天,下午继续忙工作,这种情况不算常见,但平均一个月也会有那么一两次。


还有驻村工作。

当然,我们这里的驻村工作并不是住在村里,是包干制度,在其他地方也许叫挂钩村工作。

十多个村(社区),每个班子领导包干一个村,是驻村领导。

每个村安排一个驻村负责人,由中层干部担任。

镇政府每个工作人员包干一个村民小组,称为驻村干部。

驻村干部每周至少要到村里一次,要负责村民小组的所有事情,包括森林防火、禁毒排查、两违巡查、禁烧秸秆、矛盾纠纷调解、疫情防控、政策宣传,甚至催交养老保险等。


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工作,我们称之为镇的中心工作,都安排在镇政府每个人的身上,每个人都要做,数据汇总由职能部门来做。

每个人要完成这些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本部门的本职工作,而县直单位,只有本单位的本职工作,这些所谓的“中心工作”,都由县政府所在地的镇或街道工作人员去做。

不想把文章变成吐槽大会,还有很多辛酸不想继续说了,光是工作强度这一点,就足以让乡镇留不住人,能调走的公务员都调走了,只留下动不了的人。


最后再说说医疗教育资源方面。

自己的孩子就在镇里的中心小学读书,成绩排在班级前列,但与县城的小学一对比,就是个中等水平。

老母亲过来帮我带孩子,肠胃一直不好,到好几个村卫生站看了,也到镇卫生院看了,一直都好不了,最后带她去县城的人民医院找老教授看,才算有了见效,但每半个月要去复查一次,每半个月我都要跟领导请假,带老母亲去县城看病。


还有人脉圈子、生活便利等等,县城比乡镇好太多太多了,你说,是不是乡镇基层公务员梦寐以求的天堂?

【3】、来自网友【安岚水木】的最佳回答:

县城公务员怎么样?


县城公务员 15 年,说说自己的感受:

一、工作节奏不快不慢

古有“郡县治、天下安”一说。县一级处于基层,直面群众干工作。从工作形式上来说,既有别于上级机关的“精细分工、各干各事”,也有别于乡镇一级的“大呼隆、万金油”,基本处于“坐得了机关、也下得了一线”的状态。从工作内容上来说,文的要会,武的也要懂。从工作时间上来说,相对规律,但加班也不少。

比如,我在县直综合部门工作,主业是公文处理,写、审、校、印、发都得干;需要下基层,放下手头的活,起身就得走;有来客来访,要接待,要处理;遇到重要任务或紧急任务,该加班就得加班,没啥可说的。

我们是偏远穷县,不一定能代表所有的县城公务员。总体感觉,工作节奏没有一些特殊行业那样快,也不是“一杯茶一张报、晃晃悠悠一整天”那么闲,不快不慢吧。

二、社会地位不高不低

每次看到关于基层公务员的不好的消息,说实话,心里挺憋屈的。一方面,“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挺可气;另一方面,个案被放大成群体现象,其实有失公允。县城是熟人社会,小县城尤其如此,在这样的环境中,县城公务员在不知情的老百姓心目中貌似挺牛,在熟人眼中也就那样。

举个栗子,我每次回老家,周围的老街坊、老邻居见面,始终都是自自然然、客客气气的老样子。有时候遇到家里也有子女在体制内,或亲戚朋友当中有在体制内的、或者已经当领导的,保不齐也会以“不过是个小公务员”的眼光看待你。

总的来说,县城公务员直面老百姓,被仰视的情况有之,被俯视的情况也有之,更多的情况是被平视。

三、薪酬待遇不多不少

我接触过一些不是本地的县城公务员。据我了解,在当地区域内,公务员的薪酬待遇基本处于中上游水平,温饱有余,小康不足。

以本地为例,不谈个别行业的特殊津贴,只说一般行业,从科员到副科再到正科,年薪酬待遇在 5 至 7 万之间。这样的收入水平,差不多够一年的家庭开支,要想有余钱,得拼命省吃俭用,要不只能“月光”,甚至负债。

多啰嗦一句,一说公务员的薪酬待遇,很多人习惯性地喷,不是和农民工比,就是和农民比,再不就是觉得“只拿钱不干事儿”。其实,这些都不算客观。公务员大多是从大中专毕业生中产生的,上学需要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干的工作也不是毫无技术含量。花好多年时间、投入很多钱上学,毕业以后当个公务员,要是薪酬待遇还不如农民,估计也没谁选择这个行业了。所以,动不动说“你别干了,有的是人干;要不咋俩换换”这样的话,其实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表现。眼高手低,在任何时候、任何行业都存在的。

劳力劳动也是劳动,体力劳动也是劳动,不一定坐办公室的就比凭劳力干活的轻松。我是农村人,入职以前也在工地当过小工,知道干体力活的不易,后来进机关工作,也没轻松过。总体上,没有绝对的“好玩”与“不好玩”的差别。

四、晋升空间不大不小

县级以下还有乡镇。县城公务员的总数一般比乡镇公务员多,晋升的机会相应也会多一点,但也不绝对。

比如,几年前,乡镇综治、司法、派出所等好几个机构遇到了“升格”的好机会,很多乡镇干部赶上了,年纪轻轻提拔个副科,让很多县直机关的干部眼红。我们单位一个年轻干部刚从乡镇调过来不久,当时就挺后悔的,错失了一次升职的机会。

不过总的来说,这样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正常情况下,县城公务员只要好好干,提拔个副科没问题。加上现在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到退休达到一二级科员还是大有希望的。乡镇就不同了,很多人干一辈子,可能只到科员或者三四级科员这个层级。

总之,县城公务员是 700 多万公务员群体的大部分。要笼统说怎么样,我个人感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轻看,也不神话,把它当作一份谋生的职业就好。

【4】、来自网友【落叶的声音】的最佳回答:

县城公务员是很不错,现实中,非不得已才去外地的。除非你有能力,去大城市有更好的发展,所以说,在本县公务员最好,毕竟是自己的家乡,不用背井离乡,离家也近,平常也能能照顾父母和家庭!

【5】、来自网友【动脑筋 123】的最佳回答:

县城里的公务员还是公务员、坐办公室吃财政饭、在县城里面和做其它工作的人相比,还是有很多优越感!县城里的公务员也不是随便那个想当就能当的!当然县城的公务员肯定不能和一二线城市的公务员相比!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县城公务员怎么样?】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