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年薪35万在北京是什么概念?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2 23:12:33 3次浏览

关于问题年薪 35 万在北京是什么概念?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合格的键盘】的最佳回答:

35 万属于低保家庭。目前我年薪 45 左右的,北京人家里穷,必须自己买房,房贷一万。有个新能源车,还不是什么好车。几万块那种。每月就攒下一万块多吧。这点钱不敢结婚娶不上媳妇。。

【2】、来自网友【老王侦查记】的最佳回答:

只有在北京生活了 10 年以上恐怕才有发言权吧。我一朋友就是在北京读完大学、研究生之后留在北京工作了。他跟我分享了很多关于北京的事儿。

他在一个民营企业工作,基本上加上所有的年终奖、补贴等等,年收入税后 20 万。同时他也有自己的副业,基本一年也有 5 万左右。所以加起来他的收入在税后 25 万。基本上可以等同于税前 35 万的情况了。那么他的状况是什么样呢?

他去年在五环买一套房子,400 多万,小平米,当时首付了 200 多万,剩下 200 多万是贷款的。20 年,每个月还款约 1.5 万。他每个月的收入差不多 2.5 万。扣除这个 1.5 万还剩下一万。他们一家的生活费一个月按照 5000 算,这样就只剩下 5000 了,这 5000 就算是每个月可以存下的。但是由于刚买了房子,还借了亲戚一屁股债,估计在两年内可以还了。他们刚刚怀上孩子,孩子一出生相信又是一大笔费用了。另外,他们计划未来一年内买车,那这个又是一大笔钱。虽然也可以贷款买车,但是基本上这 3 年内什么钱都不剩,生活过的紧巴巴。当然,好就好在她媳妇也有个普通的工作,一个月工资 5000,这样虽然没多少也可以为家庭增添一些收入了。减少一些负担了。

但是在北京有多少这样的人呢?工资高的必定不少,但是工资不高的也很多。大多数人的工资维持在年薪 12 万左右,有的有房贷,那就更苦了。有的没房贷,那生活相对自由一点。有的还有两个孩子,这个苦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过年回家千万别问人家赚多少钱,因为这个问题不是伤害对方就是伤害你。本来人家回家开开心心的,你一问赚了多少钱,让人家想起了外债,这个年都不好过了。有的人你一问收入,那就等于赤裸裸的打自己耳光了,人家一说年薪就是你的好几倍,就让你无地自容。你恨不得抽自己,为什么要问这样打自己脸的问题呢?

所以奉劝大家一句,过年就拜年,千万别说钱!

【3】、来自网友【风哥聊历史】的最佳回答:

年薪 35 万在北京是什么概念?

首先,这属于高收入!

根据统计,2018 年北京市的人均工资是 94258 元。由此可见,年薪 35 万绝对是高收入阶层。

这个高收入的族群在挥金如土的金融街,光鲜亮丽的 CBD,以及码农扎堆的上地和西二旗等地的密度比较高。在这几个地区,年入百万的人也不在少数。但就整个北京而言,这个群体的比例并不高。

其次,这和高品质的生活关系不大。

35 万的年薪并不意味着好的生活品质,因为开销也很大。

像我们家,每年房贷得 12 万左右,小朋友上学和兴趣班加起来又得小 10 万,家里的日常开销(吃饭、衣服等)每个月小 1 万,这些七七八八下来,就得 30 万了。如果出去玩两次,那就差不多 35 万(还不能去太远的地)。

有人可能会说,你一家人的开销当然大了。如果是年薪 35 万的年轻人,那就很嗨皮了啊。没错,如果他有房子了,那的确可以嗨皮一下了。如果没有,那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个收入的年轻人,一年租房加其他消费算 15 万吧,那一年可以省下 20 万。这看起来似乎很不错,可想买房,估计得是 10 年以后的事了。

越来越多的人搞起了副业

这几年有个趋势,就是你不搞个副业在朋友圈快要聊不下去了。其实,这都是生活压力所致。工资收入上涨困难,于是大家就不得不想想如何利用业余时间,搞点副业,充实下口袋。

搞副业没问题,重要的是不要影响主业。

我认识好几个朋友,现在副业搞得都不错,有点副业收入甚至超过了主业。然而大家并没有因此放弃主业,因为那是养家糊口的保障,很多副业收入不错,但并不稳定。

在大城市打拼不容易,要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尽量优先考虑主业的发展,然后才是副业。如果副业能做起来,那也值得一搏,前提条件是你输得起。

【4】、来自网友【小斯笔记】的最佳回答:

我在北京生活十年了,周围不少人年薪都在 35 万元左右,所以很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年薪 35 万元,在北京属于中高收入水平,但绝对算不上高收入,而且距离高收入还很远。此外,不同人群年薪 35 万元,过上的生活质量也完全不一样。

北京市人均工资有多高?

人均工资有多个统计口径,有社保局的,国家统计局的,各大招聘网站的,还有一些研究调研机构的。

社保局公布的平均工资最低,因为有很多单位都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来缴纳社保。根据北京市社保局的数据,2018 年北京市人均工资是 7855 元/月,环比竟然下降了 7.23%。实际上,人均工资要比这个要高,我估计这只是北京市一个快递员的工资水平,京东快递员的工资还不止这么多。

社保局的另一份数据,2018 年法人单位的平均工资是 12.7 万元/年,平均每个月 1 万元出头。

根据《2019 年秋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北京市人均工资是 11434 元/月。

所以,综合来看,北京市人均工资大概就在 1 万元左右,平均年薪在 12~14 万元之间。所以说,年薪 35 万元要明显高于北京市平均工资水平,可以算作“中高收入”。

北京的高收入人群真的是太多了,年薪 50 万元、100 万元以上的很常见,我周围一些能力比较强的人,有做律师的,有的在金融业,年薪都有百万的,有个做人力资源的同学年薪竟然有 70 万元,真的很厉害了,能力都非常强。

年薪 35 万元在北京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如果你是北京本地人,或者你嫁了/娶了一个北京人,有房有车,而且还是学区房和豪车,平时还有父母补贴,那么在北京能过上非常滋润的生活。我有个同事,嫁了北京人,有 2 套房、2 辆车,年薪应该不到 30 万元,花钱挺厉害的,包都是 LV、PRADA 的,过得非常潇洒。

如果你是外地人,但是家庭背景很好,父母能出资给你在北京买房,那也会过得比较滋润。只不过能在北京 3 环或 4 环内买一套 100 平房子的家庭很少,所以即使父母给买房,也买不了学区房,或者靠近市中心的房子,但起码经济压力不太大。

如果你是外地人,家里一穷二白,或者说在买房方面给不了任何资助,而且是最近两年才买的房子,那么年薪 35 万会过得紧紧巴巴的。我们假设在四环外买一套 80 平的两居室,按照 6 万元均价来计算,一套房子需要 480 万元,不吃不喝也要 14 年才能买得起房。如果自己有点积蓄,家里给资助一点,交了首付,贷款买了一套房子,那么月供压力会比较大,赚的钱大部分用来还房贷了。当然,如果夫妻双方都能年薪 35 万元,那压力会小很多。

比如我,现在就背负了 200 多万的房贷,每年供房的钱就要小二十万,过得日子其实很一般,远远没有那些月薪 10 万的北京当地人过得滋润。

【5】、来自网友【淘数码】的最佳回答:

在京马上 20 年整,什么年龄年薪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工作岗位,以及所属行业。咨询、金融、会计、法务等领域起步点就高很多;传统媒体、广告运维和市场落地端的岗位就比较熬了。后者混五年或许和前者实习生转正后拿的差不多。

一句话就是,选对专业行当,少奋斗很多年。

至于 35 万年薪在北京是什么概念,根本还是看有没有北京的房和车。有的话,哪怕是贷款,你起码能作为这个城市的一份子坚守下来。如果没有的话,税后每月两万来块除掉衣食住行用,如非亲属赞助,基本和买房无缘了。

如果你两口子都是这个收入,省吃俭用几年按揭个 5-600 万的房子还是可以的,说白了和 10 年前月薪一万来块买 300 万房子性质差不太多,无非就是计数单位膨胀了点而已。

高薪?必然谈不上~

在这个消费水平不低的城市里,3 万月薪也就是尊严指数勉强及格的程度。

啥是尊严指数?大概意思就是:你赚这份儿钱不至于活得窘迫,除了不切实际的别墅豪车梦之外,其他绝大多数生活消费品、子女(甚至父母)的生活品质将就着达到小康水平。

何为勉强?那是因为你的这份收入并不一定能在职场上(或马斯洛高阶需求上)带来足够的安全感、荣誉感、满足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常态,爬上 7 位数有如愚公移山,爬不上去就意味着你头上永远有人对你颐气指使,而你只能迫于生活的淫威勉强屈就。

最接近的例子?余欢水?或者比他好点。

北京的 35 万年薪,永远比不上重庆的 15 万年薪或者开封的十万年薪活得滋润。超一线城市的生存压力,就像一个时常对你莞尔一笑、却永远不知道何时才能真正娶回家的绿茶婊,她对你笑得越甜,你便陷得越深,直至你出人头地踏上成功彼岸,抑或是彻底沉沦如毫无理想与斗志的平凡社畜为止。

而且,这还没提户口问题~[泪奔]算了,还是留给年轻人更多想象空间吧~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年薪 35 万在北京是什么概念?】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