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高血脂主要看哪个指标呢?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2 15:16:30 3次浏览

关于问题高血脂主要看哪个指标呢?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水滴说健康】的最佳回答:

血脂通常是指甘油三脂和胆固醇。

高血脂的指标,通常是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四项检测结果中,只有高密度脂蛋白高了才好,其余三项都需要不超标,否则为高脂血症,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各种并发症。

当胆固醇大于 6.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 4.1mmol/L,甘油三酯大于 2.3mmol/L 时,即可诊断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可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如果是单纯的甘油三酯升高,可以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以贝特类为主。如果是总胆固醇升高伴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可以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主要使用的药物是他汀类药物。

不能过于绝对的说血脂四项中哪一项最重要,只能说,相对比较重要的是总胆固醇。总胆固醇在维持机体的生理功能上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总胆固醇指标异常,营养物质很可能无法被细胞吸收利用,影响身体健康。

血脂高的患者要注意查找原因,明确是原发病因还是继发病因,并在医师的指导下给予治疗,同时调整饮食、加强运动,将血脂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来自网友【刘药师话用药】的最佳回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脂血症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大家知道,血脂升高,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那么通常说的血脂高,指的是哪些指标高呢?


其实,临床上血脂检测的指标大概有这么几项: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

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有一些其他血脂项目如 Apo A1、Apo B 和 Lp(a) 的临床应用价值也日益受到关注。


总胆固醇(TC)

TC 是指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TC 的水平和年龄、饮食及遗传相关。TC 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评估和预测价值不及 LDL-C 精准。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LDL-C 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因此,LDL-C 也被称之为“坏胆固醇”,它负责把肝脏合成的胆固醇运到血管内。一般情况下,LDL-C 与 TC 相平行,但 TC 水平也受 HDL-C 水平影响,故临床

血脂检测一般采用 LDL-C 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评估指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HDL 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即胆固醇逆转运,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因此,HDL-C 也被称之为“好胆固醇”。血清 HDL-C 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 发病危险呈负相关。


甘油三酯(TG)

TG 水平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与 TC 不同,TG 水平个体内及个体间变异大,同一个体 TG 水平受饮食和不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同一个体在多次测定时,TG 值可能有较大差异。研究表明,血清 TG 水平轻至中度升高者患冠心病危险性增加。当 TG 重度升高时,常可伴发急性胰腺炎。


载脂蛋白 A1(Apo A1)

以血清 Apo A1 可以反映 HDL 水平,与 HDL-C 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载脂蛋白 B(Apo B)

血清 Apo B 主要反映 LDL 水平,与血清 LDL-C 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脂蛋白(a)[Lp(a)]

血清 Lp(a)浓度主要与遗传有关,基本不受性别、年龄、体重和大多数降胆固醇药物的影响。通常以 300 mg/L 为切点,高于此水平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3】、来自网友【张之瀛大夫】的最佳回答:

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 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在人体内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形式存在;甘油三酯是甘油分子中的 3 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而形成。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

临床上血脂检测的基本项目为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以上四项也是医生最为关心的血脂代谢指标。因此高脂血症也就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质蛋白血症。日常生活中常常提起的也就以上提到的这四型血脂异常。

1.总胆固醇

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影响总胆固醇水平的主要因素有:(1)年龄与性别:总胆固醇水平常随年龄而上升,中青年女性低于男性,女性绝经后总胆固醇水平较同年龄男性高。(2)饮食习惯:长期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摄入可使总胆固醇升高。(3)遗传因素:与脂蛋白代谢相关酶或受体基因发生突变,是引起总胆固醇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

总胆固醇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评估和预测价值不及低密度脂蛋白精准。所以临床上对于高胆固醇血症的关注不及对于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作为临床医生更加愿意关注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

2.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水平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与种族、年龄、性别以及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有关。与总胆固醇不同,甘油三酯水平个体内及个体间变异大,同一个体甘油三酯水平受饮食和不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同一个体在多次测定时,甘油三酯值可能有较大差异。调查资料表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轻至中度升高者患冠心病危险性增加。当甘油三酯重度升高时,常可伴发急性胰腺炎。用老百姓通俗的话说这是“坏血脂”,坏事中一部分是它干的,我们要争取把它降到合理的范围内。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胆固醇占低密度脂蛋白比重的 50% 左右, 故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基本能反映血液低密度脂蛋白总量。影响总胆固醇的因素均可同样影响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虽表现为慢性炎症性反应特征,但低密度脂蛋白很可能是这种慢性炎症始动和维持的基本要素。一般情况下,低密度脂蛋白与总胆固醇相平行,但总胆固醇水平也受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影响,故最好采用低密度脂蛋白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的评估指标。这种血脂属于“坏血脂”中的主要成分,坏事情很多都归罪于它,对于很多人来说它是越低越好!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质蛋白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即胆固醇逆转运,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越高越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所以,低高密度质蛋白血症被认为是一种需要进一步高于的病症。它就是我们所说的“好血脂”,它越多越能帮助人类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它变少了我们还要想办法提升它。

希望我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更多健康信息,请关注张之瀛大夫头条号。

【4】、来自网友【郭艺芳心前沿】的最佳回答:

最重要的指标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写成 LDL-C。

为帮大家弄清楚血脂的基本知识,建议先看看以下内容:

不同医疗机构中血脂化验单所包括的内容不尽相同,一般会涉及以下项目: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 AI(apoAI)、载脂蛋白 B(apoB)。看到这些检测结果时,很多患者甚至医生常常弄不懂这些指标都代表什么含义。希望本文能够用最简单的语言说清这些基础概念。

1. 血脂: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临床上所说的血脂主要指血浆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2. 胆固醇:是人体内所存在的一种重要物质,是细胞膜形成以及维生素 D3、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合成所需的重要原料。此外,帮助消化吸收脂肪类食物的胆汁酸的生成也离不了胆固醇。大家都很讨厌胆固醇,主要是因为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成分,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动脉粥样斑块,也就没有冠心病、脑梗死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我们检测血脂、特别是检测胆固醇,也是为了评估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由甘油与 3 个分子的脂肪酸化合而成,是人体储存能量的重要方式。当身体需要更多能量而食物补充不足时,甘油三酯可分解为游离脂肪酸与甘油,供身体利用。我们所说的通过增加运动“燃烧”多余的脂肪就是指的这个过程。大腹便便者的肚皮下面就储存着大量的甘油三酯。如果甘油三酯在肝脏沉积过多,就会形成脂肪肝。关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与心血管病之间的关系以及用药降低血甘油三酯水平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目前仍是一本糊涂账,在这里就不说了。无论如何,通过控制饮食与增加运动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对于心血管系统肯定是有好处的。

4. 脂蛋白与载脂蛋白:无论胆固醇还是甘油三酯,都不溶解于水,无法在血液中转运并进入细胞内,因此需要与一种特殊蛋白结合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这种特殊蛋白就是载脂蛋白。载脂蛋白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所组成的可溶于水的物质就是脂蛋白。

5. 高密度、低密度、极低密度脂蛋白:用超速离心技术可将脂蛋白分类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又分为 HDL2 与 HDL3 两个亚型)。由于中间密度脂蛋白是极低密度脂蛋白转化为低密度脂蛋白过程中的一个中间产物,血循环中存在时间很短暂,其在血液中含量很低,故血脂化验单中不包括此指标;而空腹血中一般不会含有乳糜微粒,因此血脂化验单中也不会包含乳糜微粒。这样,我们看到的化验单中关于脂蛋白的项目只有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所说的就是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或高密度脂蛋白中所含有的胆固醇。化验单中的总胆固醇所指的是各类脂蛋白中所包含的胆固醇总和。

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占到一半以上,所以其临床意义与甘油三酯相似。实际上,很多医院的甘油三酯并不是测出来的,而是计算出来的(计算方法是:VLDL÷2.2=TG,计量单位均为 mmol/L。您试试看,如果贵院化验单上 VLDL 与 TG 之间的关系符合这个公式,就说明后者是计算出来的),但当甘油三酯过高时(超过 4.5 mmol/L),这样计算的结果是不准确的,应该直接测量甘油三酯。

关于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的意义大家可能最为清楚,这里就不多解释了。

6. 载脂蛋白 AI 与载脂蛋白 B:前文说过,载脂蛋白与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组合成脂蛋白,因而载脂蛋白是脂蛋白的重要成分。载脂蛋白分很多种类型,其中载脂蛋白 AI 与载脂蛋白 B 是化验单中最常出现的两个项目。载脂蛋白 AI 参与胆固醇的逆转运(通俗地讲就是把动脉粥样斑块中的胆固醇运送回肝脏处理掉),主要存在于高密度脂蛋白中,因而其临床含义与高密度脂蛋白相似。人们平时所说的“好胆固醇”(即高密度脂蛋白中所含的胆固醇)之所以好,就是因为胆固醇搭上了载脂蛋白 AI 这趟车。

与之相对应,“坏胆固醇”所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之所以坏,是因为胆固醇搭上了载脂蛋白 B 这趟车。因此,载脂蛋白 B 的临床含义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似。

7. 脂蛋白(a)或称为 Lp(a):我们在读文献时经常出现这个项目,但医院的化验单中一般不包括它。脂蛋白(a)是另外一种脂蛋白(跟 HDL、LDL、VLDL 等是兄弟关系)。目前来看,这也不是个好东西,跟心血管病的发生可能也有关系。

胆固醇是形成动脉斑块的原料,

胆固醇(

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 LDL-C

)越高,就越容易形成斑块。

但不同人的相对安全的胆固醇水平不同。例如一位已经发生冠心病的人,或者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 LDL-C)超过 1.8 mmol/L 就算升高,应该接受治疗了。如果某人较年轻、不吸烟、不肥胖、父母没有心血管病、没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其 LDL-C 最好也不要超过 3.4 mmol/L。因此不应认为血脂化验单上各项指标均在参考值范围内就不需治疗。心内科医生根本不看化验单的正常值,只关注各项血脂指标的具体数值。如果有的话,请医生看病时记着带上血脂化验单,而不要简单地说“我血脂高”或者“我血脂不高”。化验结果后面没有标注箭头、或者各项血脂指标都在正常值范围内不等于血脂正常。同理,是否需降脂治疗要考虑很多因素,患者不要自行决定用药与否,要听从医生建议。

还有很多人以为血脂就是指甘油三酯,这也是不准确的。甘油三酯只是血脂的成分之一,而血脂中最重要的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所以不要以为甘油三酯正常就意味着血脂正常。

是否需要用药治疗,医生主要根据低密度脂蛋白检测结果确定。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高血脂主要看哪个指标呢?】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