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生活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再生孩子,是不是最错误的选择?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7 00:00:20 3次浏览

关于问题生活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再生孩子,是不是最错误的选择?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与之俱白】的最佳回答:

首先肯定的回答你,是的。也许我这么说会有人喷,那我们来看看数据,数字不会骗人。去年 2 月 20 日,上海市卫健委发布《上海市 2022 年度人口监测统计数据》,其中数据显示,2022 年上海全市户籍人口总和生育率为 0.7。总和生育率的意思是指每个育龄女性一生平均生育子女的数量。总和生育率达到 2.1,才能维持现有人口规模,而这一指数的国际警戒线是 1.5。同为东亚的国际化大都市,与上海相比,2021 年日本东京的总和生育率为 1.09,韩国首尔为 0.63。2022 年,韩国总和生育率为 0.78,连续五年低于 1,全球垫底。日本近年的生育率相对平稳,保持在 1.3 以上,但自 1995 年之后也没有再突破过 1.5。

为什么年轻人不再愿意生孩子了,其实不外乎以下几个理由:

一、高房价:有学者对包括上海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 41 个城市在 11 年(2008—2018 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房价上涨得越快,生育率下降得越快。同时,如果用房价收入比衡量居民的购房能力,则会发现居民购房能力下降得越快,生育率也下降得越快。该研究认为,“居民收入较过去有很大提升,但房价提升幅度更大,收入的提升远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因此鼓励生育的重点可以放在调控房价涨幅、提升家庭购房能力上。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房价每上涨 1000 元,生育一孩的概率将降低 1.8%~2.9%,生育二孩的概率将降低 2.4%~8.8%;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研究发现,商品房均价每上涨 1%,生育孩子意愿数下降约 0.2 个。

二、育龄妇女人口的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 年,15~49 岁的育龄妇女比上年减少约 500 万人,其中 21~35 岁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减少约 300 万人。而这种趋势在上海更加明显,2015 年,上海常住人口育龄妇女人数为 630 万人,2019 年下跌到 599.87 万人,2020 年下跌幅度非常大,为 432.9 万人,2021 年几乎跌破 400 万,跌至 400.41 万人。随着 90 后、00 后这两代独生子女步入婚育阶段,育龄人口规模还会进一步缩小。换句话说,父母少了,孩子也跟着少了。联合国《2022 世界人口展望报告》显示,全球总和生育率最高的前 25 个国家几乎都是经济欠发达的非洲国家,而欧美发达国家的生育率则普遍较低。一方面,医疗的发展让人类不再需要以高出生率来确保婴儿存活的数量;女性就业率的提升让她们在经济上比以往更为独立,得以在婚育问题上有了更高的自主权;而教育则让现代人对于生命意义有了截然不同的理解。说白了,好的生活,不一定需要生育。

老人们总说富生富养穷生穷养,各有各的过法。可是时代不一样了,只拿房子来说吧,我是 70 后,我的父辈那一代人,可没有每个月都在还房贷。而实际上,除了高房价,还有居高不下的教育成本,996、007 的职场现状,消耗着年轻人的“求生欲”——生活已经够难了,谈何生育。

所以,我觉得您如果选择在生活工作压力大的时候生孩子,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危者使平,易者使倾,还望慎重!

【2】、来自网友【心领神会心理】的最佳回答:

感谢邀请。你是男的还是女的?这两件事搅和在一起有什么意义?有必要吗?你准备多大年纪生孩子?你什么时候生活工作压力就不大了?

如果是三十岁出头的女性,如果你没打算当丁克,那你就赶紧生孩子,什么生活工作压力都不应该阻止你实现当妈妈的梦想。

女人有最佳生育期之说,错过了,母子皆有风险,且有悖于优生优育理念。再不抓紧时间,高龄产妇的各种不利因素你都要品尝了,且无力回天。

如果是男性则另当别论。但我相信男性的精子质量肯定也是和年龄有关的。28 岁的小伙子和 58 岁的大叔身体素质能一样吗?身体器官机能、分泌的激素水平、产生的精子活力肯定有差别。所以。男性也别盲目优越感地认为,晚一些生孩子没问题。

另外,养育孩子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你年轻力壮、精力充沛和年老力衰、反应迟缓去带孩子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的成长是倒 U 字型的,25 岁~28 岁是顶峰期,之后就开始下降。人生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就像农民种庄稼是要赶节气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错过了就长不出好庄稼来。

所以,希望年轻人不要为了眼前的所谓事业或只顾享受所谓的自由,不遵循人生一般性规律,把生活过得凌乱不堪。

【3】、来自网友【机智的豆浆 yu】的最佳回答:

关键在于你喜不喜欢孩子?

如果你真心喜欢孩子,什么时候生都没错,只要用心陪伴,穷养富养都能成才,养育孩子的快乐还能缓解你的压力,说不定还能帮你找到新的机会。

如果你不喜欢孩子,那最好等到时机成熟,有条件请人换手或自己有时间安心陪伴时再考虑,否则很容易把自己的压力和负能量都发泄在孩子身上,害人害己,毕竟是条生命,生了就要负责养好。

【4】、来自网友【雨小橙生活录】的最佳回答:

什么时候生孩子都不是错误的选择,是缘分。

我大学室友是师范生出身,毕业后非不从事这个行业,去考注册会计师证。刚开始是全职考证,天天在家里看书,也非常用功,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就是看书,但是可能这个考试专业性比较强,考了三年也没有考过去。在这期间认真了一个男孩,两个人非常投缘,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很快就在一起了。我室友开始边工作边考证,工作也是和会计相关的。每天工作压力非常大,两个人租住在一个公寓里。不久,我室友发现她怀孕了,他们两个商量:工作还不稳定、注册会计师证还没有考下来、房子还没有买、还没有结婚,最后两个人一致决定不要这个孩子,就去医院做掉了,当时一切都很正常。2017 年他们结婚了,因为两个人年龄都不小了,就打算赶紧要孩子,但是一直要不上,去医院检查,大夫说女方双侧输卵管都不通,不可能怀上孩子。他们去了很多医院,结果都一样。他们问大夫,为什么曾经怀上过,大夫说:怀上为什么不要?你怀孕的机率是十万分之一。这两年一直在全国各地的跑着看大夫,非常后悔当时没有要下那个孩子……

也许这辈子她都与孩子无缘了……

【5】、来自网友【林林心理】的最佳回答:

你好,感谢信任,邀请我作答。

留言中面临着两个相对独立的事件:

①生活工作压力大

②再生孩子。

你所犹豫的是在①的前提下做②的事情,会不会导致一个最错误的结果。

这个困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意识到自己已经把这个决定当做一个“选择”,意味着自己有主动权

犹豫着,不知道要不要这么做的背后仍旧看到了你的底气和力量。当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由我们来决定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我对这件事有足够的主动权来思考这件事,继而实行这件事:做或不做,我都经过了深思熟虑,而且无愧于我的内心。

二、看到内在对于最错误选择背后的担忧和渴望

虽然这个担忧害怕是依照常理大概率就能推断出来的,比如生活压力大,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兼顾孩子的降生和后续的养育;而渴望背后可能是对于孩子的喜爱、年龄的增长带来的生育焦虑,比如周围人的舆论压力、自己的身体状态日渐衰退等等。

通过这些罗列,你会发现,其实既然它是一个选择,也就意味着它的主观性很大,选择这个时候往往就没有对错,而是是否遵从了自己的内心。

无论做了哪个选择,只要无愧于自己的内心,就会变得坚定。

当然,无论做了哪个选择,被舍弃的那个部分也是需要做更加充分的准备,以应对我们先前担忧所带来的困扰,我举例:

1.我选择了生活压力大放弃生孩子

那么,我就要做好应对随着我的年龄增长,未来我可能不能自己生孩子,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或去专业机构合法领养孩子的准备。这个代价我愿意去承受。

2.我选择生活压力大再生孩子

那么我就要做好如何最大限度保障我的物质、精力、时间等,比如我是否可以和伴侣的亲朋好友协商,为我们这个小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等等。

另外,提问中的“再”我也会有些困惑,似乎,是你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但是想要在这个情况下再生一个。由于提问信息有限,不确定是否如此。如果实际情况真的如前所述,那么在有孩子的情况下,再度生孩子的这个选择还需要考虑已出生孩子的心理感受,也要做好这部分的准备。

以上,祝福你。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生活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再生孩子,是不是最错误的选择?】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