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汉宣帝刘询让西汉王朝达到了强盛的巅峰,为什么知名度不高?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9 08:06:14 3次浏览

关于问题汉宣帝刘询让西汉王朝达到了强盛的巅峰,为什么知名度不高?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天问晨曦】的最佳回答:

如果要问,西汉时期什么时候进入到了巅峰,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文景之治,也会想到汉武帝,但是其实他们的时代还不是最顶峰,西汉最巅峰的时期是汉宣帝统治的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孝宣之治,这才是西汉的巅峰时期。但是很显然,虽然是巅峰,但是知名度却并没有之前所说的几个皇帝更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汉宣帝时期为何在西汉历史上并不出名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又是什么,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1、汉武帝巫蛊之祸差点没有继承人

汉武帝刘彻晚年爆发巫蛊之祸,受奸人蒙骗,太子刘据被陷害自缢,包括三子一女,全部因巫蛊之乱而遇害。只有刘据的儿子刘进有一个儿子刘询幸存,当时还在襁褓之中。

提到刘询,可能很多人都有点陌生,但提到刘病已这个名字,很多人大概就知道。因为之前有一部电视剧《乌龙闯情关》,男主角孙耀威饰演的就是刘病已。

巫蛊之祸事件过去不久,汉武帝经过调查,发现多为不实,明白了太子刘据当时只是惶恐不安,并无谋反意图。于是幡然醒悟,开始清算那些故意陷害太子的人,先将苏文、江充等人处死,再又派人修建了一座宫殿,叫作“思子宫”。

不多久,又造了一座高台,叫作“归来望思之台”。借以寄托他对儿子和两个孙子的思念,天下闻而悲之。可即便他再怎么做,都是于事无补,因为儿子和孙子再也回不来了。

为了弥补自己的缺憾,汉武帝大赦,刘病已被祖母史良娣家抚养。后元二年,汉武帝弥留之际,将皇位传给了刘弗陵。同时颁下遗诏: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庭,并勒令将刘病已录入皇家宗谱。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后有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也就是从此时起,刘病已的皇亲宗室地位才被得到承认。

2、汉宣帝是如何成为皇帝的

刘病已虽养于掖庭,但经常在宫外行走,游历民间。也正因为常在民间游历,所以非常体会民间疾苦。刘病已长于掖庭,受到掖庭令张贺的照拂。因为张贺早年曾受太子刘据的旧恩,因此对刘病已极为照顾。不仅供他读书,甚至还出彩礼钱,让刘病已娶了许平君,生有一子名为刘奭。

元平元年,汉昭帝刘弗陵驾崩,但因没有子嗣,在权臣霍光等人的举荐下,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谁知刘贺即位仅十日,便被霍光等人以“荒淫无行,失帝王,乱汉制度”为由废黜。

在别人举荐之下,霍光开始注意到了刘病已,觉得可作昭帝的继承人,奉承祖宗大业,统驭天下臣民。就这样,刘病已稀里糊涂的坐上了皇位,是为汉宣帝,改元“本始”。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庚申,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已而群臣奉上玺、绶,即皇帝位,谒高庙。

本始三年,皇后许平君被霍光妻子霍显毒死。次年,刘病已又纳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为皇后,并大赦天下。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三月乙卯,立皇后霍氏。赐丞相以下至郎吏从官金、钱、帛各有差。赦天下。”

从汉昭帝在位,再到刘贺被废,最后到刘病已即位之初,霍光把持朝政,掌握生杀大权。霍氏一族连成一体,盘根错节的占据了朝廷。直到地节二年,霍光去世,刘病已开始亲政。

3、汉宣帝时期西汉达到巅峰

地节四年,霍氏谋反,被刘病已平定,霍成君受到牵连,被废黜皇后之位。也就是在此时起,霍氏一族在西汉朝廷中盘踞了十几年的势力一朝覆灭,汉宣帝将权力收归已有,最终确立了他的绝对统治,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是整顿吏治,为政宽简,惩治贪腐。他虽然主张严明执法,但也以为政宽简闻名,严厉打击不法官吏和豪强,缓和了社会矛盾。

其次是征服匈奴,囊括西域。汉武帝时期,常年和匈奴交战,虽有所成就,但并未让其臣服。而汉宣帝时期,“匈奴款塞、单于来朝”成为一大盛事。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犭册来朝,赞谒称籓臣而不名。

神爵二年,平定西羌,设置西域都护府。从此,西域诸国尽归汉朝版图,汉武初愿,汉宣实现。

最后就是从经济上改革,轻薄赋,整顿工商。汉宣帝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抑制土地兼并,将发展生产作为首要政务。

总体来说,汉宣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四海臣服,体察民情,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贤君,开创了大汉鼎盛时期,史称“孝宣之治”或者“孝宣中兴”。

4、为何汉宣帝知名度不高

但就是这么一位贤君,为何知名度却不如汉武帝,甚至存在感极低呢?

汉武帝在位期间,虽有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位打下的家底,但他穷兵黩武,常年忙于征战,导致百姓赋税加重,大量人口流失,天下民不聊生。但他运气不错,先后有卫青和霍去病,为他征战在外,打了不少胜仗,也所幸并无内乱。因此国内外对他评价颇高,但苦的终究是老百姓。

汉宣帝即位期间,其实家底已经被汉武帝打的差不多了,因此他才那么注重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生产力。

但俗话说得好,盛极必衰,一个朝代也是如此。汉宣帝死后,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汉元帝认为宦官没有家室,不会缔结“外党”,因此对宦官石显极为宠信。

石显擅权期间,纲纪紊乱,吏治腐败,结党营私,国家是被搞得乌烟瘴气。汉元帝统治期间,任用奸臣宦官,导致豪强地主兼并之风盛行,中央集权逐渐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使得西汉逐渐开始走向衰败。

在这个问题上,汉宣帝是选错了继承人。史料记载“柔仁好儒”,曾对汉宣帝重用法家人物,用刑罚惩治表示不认同。当时汉宣帝还长叹一声:乱我家者,太子也!

谁知一语成谶,也就是说,那个时候,汉宣帝便发觉他这样的思想是与自己大不相同的,但鉴于对许平君的感恩与报答,他最终没有更换太子。他错就错在,不该将自己的深情与大汉的江山联系在一起。

在继承人选择这块,汉宣帝确实做错了,正因为他的错误决定,才让汉朝开始逐步走向了衰败。而且,汉宣帝当皇帝的时间不长,他在位差不多 25 年,而汉武帝在位差不多 54 年。中国古代帝王数百位,在位时间超过 50 年的,寥寥无几。但就凭这一点,足以让更多的人记住。

再者汉武帝时期,文官武将众多,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更是不少。比如司马迁、董仲舒、窦婴、桑弘羊、卫青、冠军侯霍去病、飞将军李广等等人。

正因为这些文人武将,也从侧面体现出汉武帝的知人善用,给汉武帝头上的光环加了不少分。

那相比汉宣帝时期,还真说不上几个知名的文人武将,虽有麒麟阁十一功臣,但除了霍光,其他人真的很少有人知道。

综合来说,虽然汉宣帝开创了“孝宣之治”等鼎盛时期,文人武功也不逊汉武帝,但他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选错了继承人,导致在历史上的存在感极低。同时,也因他统治期间,知名的文人武将也没得几个,所以知名度也不如汉武帝。

【2】、来自网友【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的最佳回答:

西汉的巅峰,确在汉宣帝时期。

文景之治时,大汉与民休息,人民安居乐业,但汉国力未盛,尚需对匈奴虚与委蛇。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疆拓土,威名赫赫,但“海内户口减半”,武帝不得不“轮台罪己”以安抚人心。

唯独在汉宣帝时期,大汉可谓是“民富国强”。对内,皇权集中,人民安定,对外,匈奴降服、西域平定、西羌平定,国势鼎盛。

然而,这位鼎盛之主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则远不及汉武帝,甚至不及文帝、景帝。

其中原因,正是那句: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汉宣帝总是能抓住事情的规律,所以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地解决各种问题,将国家带入鼎盛。

其中智慧,值得后人学习。

曲突徙薪:夺回大权

汉宣帝的开局是很不理想的。

他本是汉武帝废太子刘据的废太子,刘据遇害时,他多次险些遇险,幸有丙吉仗义相救,才保得一条性命。

后来,汉昭帝 20 岁就去世了,而昌邑王又仅仅干了 27 天就被废黜,刘询才被请出来继承了大统。

此时,霍光大权在握,而生长于民间的汉宣帝并没有足够的政治威望和政治资源。

如果不能把大权夺回,后面任何作为都会是奢望。用汉宣帝的话说,霍光在,他“若有芒刺在背”。

汉宣帝夺回大权的过程,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看起来几乎毫无惊心动魄的故事。

汉宣帝夺回权力的策略是:曲突徙薪。

其原理是:先把直直的烟囱弄弯,再把附近的柴火放远一点,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了。然后,再慢慢收拾局面。

说大白话,就是避免与霍光直接冲突。霍光虽然权势熏天,但豪华奢侈,骄横无忌,百姓侧目,必然引起人们的忌恨,翻不了天。汉宣帝只要多加防范,积攒实力,等到时机成熟时,再“装修”一下,就可以既夺回大权,又避免政局动荡了。反之,如果过早与霍光正面冲突,搞不好会落得跟昌邑王一样的下场。

因此,汉宣帝登基之初,一面对霍光隐忍,甚至娶其女儿为妻,一面又留意京城官员任免与权力格局的变化,并不动声色地培植自己的力量。

一方面,汉宣帝以丙吉、魏相等人为其心腹。

另一方面,汉宣帝又暗中在“霍光党羽”中寻找支持。

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棋是:拉拢张安世。

张安世,是武帝时期著名“酷吏”张汤之子,因被霍光器重而步步高升,算是公认的“霍光党羽”。然而,宣帝察其忠义之心,多加争取,决心以其为夺回大权的关键棋子。

霍光去世后,汉宣帝才开始“装修”。

宣帝立即以张安世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又以张安世的儿子张延寿为光禄勋,领宿卫,实际上就是以张安世父子取代了霍光之子霍禹等人的职务。

当然,如果只是换一个人来掌兵,那也是没有什么用的,汉宣帝可没这么无聊。

上述动作,只是为了分化霍家集团,暂时稳定权力格局,为接下来的“曲突徙薪”创造条件。

接着,汉宣帝开始正式“装修”。

霍光一党之所以掌握权力,根子在汉武帝时期的改革上。汉武帝为了加强皇室的集权,以内庭的力量压制朝臣的力量。霍光也长期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辅政名义掌领皇帝的“秘书处”,使外面的宰相无法参与政务,从而长期掌握大权的。

因此,宣帝恢复旧制。以御史中丞透过御史大夫,达到宰相,使内庭与外朝声气相通,从而使大司马大将军再没有权重了。

在此基础上,宣帝以丙吉、魏相等人组成了新的中枢。

如此,烟囱由“直”改为“曲”了。

而霍光的子弟,则明升暗降,并分散其任职地点。由此,“徙薪”成功,霍家的权力迅速被削弱了。

经过“曲突徙薪”,胡越兵团、御林军及警卫部队中担任指挥官的霍家人,全部移职,改为许家人(许皇后家人)及史(宣帝祖母家)子弟担任,牢牢掌握兵权。

此后,霍光的子弟犯事,但却已毫无抵抗之力,被轻易铲除了。

由此,汉宣帝几乎没有经过什么危险,就完成了夺回权力的任务。

波澜不惊,自然没有康熙除鳌拜一般精彩,但却稳稳当当,这就是汉宣帝的风格。

不大刀阔斧,却务实、稳重的治政

汉宣帝治政,看起来也少了许多大刀阔斧之事,不过,却务实、稳重。

“丙吉问牛”,就是宣帝君臣治国风格的代表。

宰相丙吉在路上,见有人打群架,还出了人命,他不闻不问,直接走了。随后,见有一头牛跑得气喘吁吁,连忙去问情况。

对此,丙吉的解释是:打群架这样的事情,有下面的相关部门负责,但牛在这个时候出现异常,可能是天气异常的表现,有可能会影响农业生产,要特别注意。

这就是宣帝君臣的风格:拒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穷忙”,着眼于把握规律,并顺着规律去做事。不做救火队员,要防火于未然。

防火于未然的效果显然远远好于救火,不过,人们往往更记得奋不顾身的救火,宣帝君臣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事迹也就自然而然了。

宣帝时期,各级官吏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而宰相的“调和阴阳”也绝不是一句空话,虽然不多管事,但却高瞻远瞩,管在点子上,其治政水平极高!

显然,这是一个极有效率的政府班子!

在此基础上,汉宣帝推行了一系列算不上大刀阔斧,却极有意义的改革。

汉宣帝采取了“假郡国贫民田”的政策,给那些少田、失业的贫民配置土地和种子、耕作工具。

当然,宣帝可不只是简单的“宽仁之政”,他又以严刑峻法打击那些不法的豪强。

如此,贫富差距得到控制,国家得以长期保持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古代封建王朝维持稳定的政策原则,并非宣帝首创。然而,历代在推行过程中,却往往会出问题。或者是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官官相护,贫者益贫,或者是豪强不堪其打击,引发剧烈反抗。

汉宣帝之所以能四平八稳地推行这样的政策,关键在于他做事很有分寸。

在推行扶贫政策时,宣帝严格纠察吏治,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在严刑峻法打击豪强时,宣帝又坚决打击随意安插罪名,一定要确定有罪才治罪!

安抚穷人的政策,关键不是做慈善,而是确保其生产能力。

限制富人的政策,关键不是要非要打击富人这个群体,而是要打击富人的不法。

分寸拿捏到位,社会维持稳定的发展也就自然而然了。

不过,后人多喜欢谈论那些大刀阔斧的改革政策,似乎不太喜欢谈论这种务实、稳重的施政,宣帝能开创盛世却被人谈起不多也就自然而然了。

手术刀一般的打击:击败匈奴

在对匈奴的问题上,汉宣帝很少发起荡气回肠的大进攻,他更关注规律,并依规律出手,反而在不显山露水之间取得了更大胜利。

汉武帝时期,多次发起对匈奴的大规模进攻。

匈奴被打怕以后,学乖了,汉军每次北伐,匈奴都避其锋芒,除非条件特别有利(如围攻李陵之战),否则不做正面决战。

因此,武帝后期的几次北伐,耗损极大,但或无功而返或大败而归,效果很差。

汉昭帝时期,吸取汉武帝后期的教训,采取以就地反击为主,辅以中等规模主动出击。

这种方式避免了过度损耗国力,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对匈奴的打击力度明显不够,匈奴反而猖獗起来,甚至再次与大汉争夺西域。

汉宣帝则摸准了匈奴的命脉,以手术刀一般的进攻,彻底打赢了对匈奴的战争。

前 72 年,匈奴大举进攻大汉在西域的盟友乌孙,汉宣帝组织了对匈奴的大举进攻。

汉宣帝对进攻的部署看起来非常“拙劣”:汉宣帝只是笼统地要求各军“出塞二千里”,并没有进一步指出具体的作战任务,更没有要求各路寻找匈奴主力。而且,汉军选择了在天寒地冻的正月出兵!

这是一个看起来拙劣,但是实际上针对性极强的方针!

匈奴早就学到了应对之法:避战。

然而,匈奴人避战的损失,比输掉主力决战还要大!

正月出兵,在唐代以前这是唯一一次。

然而,由于此时正值初春,草原仍然天寒地冻。汉军条件虽然艰苦,但有准备的草料、粮食,来去自如,而完全依然草原的水草为生的匈奴人就惨了,迁徙的匈奴人马缺乏水草,“民众死伤而去者及畜产远移死亡,不可胜数,于是匈奴遂衰耗”。

汉宣帝抓住了匈奴人的规律,做出了一个看起来“拙劣”的部署,取得的战果却比一次严密的主力决战部署更大!

随后,大汉与乌孙,各出少许兵马,连番袭扰匈奴,破坏匈奴人的生产、生活,使匈奴陷入更为困难的境地!

匈奴是以草原霸主的身份统御草原各部族的,如今混到这步田地,自然会引起各部族的强烈反对!

汉宣帝遂一面支持反抗匈奴统治的各部族,一面又分化、瓦解匈奴统治集团。

结果,匈奴陷入五单于纷争混战的混乱之中。

汉宣帝遂开始加强招降纳叛的活动,进一步分裂匈奴统治集团。

前 51 年,汉军夹道欢迎呼韩邪单于,以“客礼”相待,让呼韩邪单于“位在诸侯王上”,并对其册封,颁发“匈奴单于玺”,以法律形势确立了汉天子与匈奴单于的君臣名分。

最终,汉军在郅支城击破了顽抗的郅支单于,以辉煌的胜利结束了西汉之世对匈奴的战争。

没有那么多荡气回肠的出征,却如手术刀一般的精准操作,因此赢得了最大的胜利,这是真正的高手。

对于更喜欢荡气回肠、血脉喷张英雄事迹的后人来说,宣帝朝的对匈奴作战自然不被常常提起了。

一战定西羌: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西羌是大汉在丝绸之路上另一个难缠的对手。

前 61 年,汉宣帝令老将赵充国平羌。

根据羌人的规律,赵充国制定的策略是:不急于进攻,着眼于瓦解羌人内部松散的同盟关系。

其间,在朝廷主战派的建议下,汉宣帝多次耐不住性子,要求赵充国抓紧时间进攻。

然而,赵充国每次都据理力争,不遵旨意。

汉宣帝也实事求是,不因违旨而怒,每次都接受了赵充国的意见。

最终,羌人内部瓦解,归附大汉。

此战,不但粉碎了羌人的叛乱,而且,因为汉军留下的仁义之名,使“四夷”敬重大汉,基本上不再为乱。

赵充国平羌的事迹,是古代经典的仁义之战,多次被后世明君贤臣所提起。

不过,少了血脉喷张,自然在民间也缺乏传播了。

定西域:慢工出细活

西域虽有数十国,但角力者主要是大汉与匈奴。

因此,如当年汉武帝耗费大量国力进行“天马之战”,远征大宛这样的事情,虽然宣扬了国威,但其实效果极差。

对西域,不应求一战之功,其关键在“稳”,只要能稳步在西域发展,大汉自然愈战愈强。

汉宣帝在西域,就是“慢工出细活”。

汉宣帝即位之初,在西域主要是“屯”与“联”。

一面继续在西域屯田,一面加强与乌孙的盟友关系,并一起夹击匈奴。

随后,汉宣帝又立足于“屯”与“治”。

所谓“屯”,就是驻兵在当地耕地、生活,既解决粮食补给问题,又长期保持稳定西域的力量。

所谓“治”,就是在当地建立行政机构,加强对西域的实际管理,与当地各族人民充分团结。

前 68 年,郑吉屯田,次年,击破了匈奴的盟友车师,旋即以郑吉为“护鄯善以西南道使者”(西域都护府前身),加强管理。

前 60 年,日逐王归汉,大汉设西域都护府。

慢工出细活,自然而然之间,西域平定!

务实的文化之政

要开创盛世,自然也要为文化上的大一统做出贡献。

汉宣帝令人主持了对五经内容、解释的规范,又对汉隶书进行规范。

然而,汉宣帝一面推崇儒家,一面又下诏:施政用人,办理具体事情,不应托付给俗儒。

当太子以汉家尊儒术为名,建议废除严刑峻法时,汉宣帝又宣称:汉家本是“王霸道杂之,奈和纯任德政”!

显然,宣帝尊儒,是为统一臣民的思想,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儒术的局限性,坚持以务实的方式施政,自己没有被“绕进去”···

这种务实的文化之道,是最有益于实际工作的。

然而,这种文化之道,远没有“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热闹,反而给后世的记忆不多了。

人们倾向于记住那些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那些给历史留下刻骨铭心记忆的大有为之主,那些血脉喷张的金戈铁马。

很遗憾,汉宣帝给不了这些。

汉宣帝总是防范于未然,在波澜不惊间解决问题,自然没有太多挽狂澜于既倒的机会;他总是抓住敌人的软肋,稳稳当当的压垮对手,自然没有那么多热血喷张的大战;他总是力求平衡,顺着规律做事,如同顺流而行,自然不会给历史留下那么多与激流相搏的刻骨铭心了。

这样的汉宣帝,自然在后世的知名度不如秦皇汉武,然而,有这样的领导人,是万民之福!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