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美军为什么要退役当时性能并不落后的F-14战斗机?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9 04:05:15 4次浏览

关于问题美军为什么要退役当时性能并不落后的 F-14 战斗机?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王司徒吃瓜】的最佳回答:

曾经 F-14 是美国海军的形象代言,这种巨大的可变后掠翼战机能利用强大的电子火控,通过“不死鸟”导弹进行超视距打击。

在很长的时间里,强大的“不死鸟”导弹都是独属于 F-14 的神器,只有他们能完成这种独步天下的超视距打击。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 AIM-120 导弹出现了,它比 AIM-54 更小巧,更灵活,也更具备兼容性。各种各样的战机都能安装 AIM-120,所以 AIM-54 淘汰了,连带着作为“专用发射机”的 F-14 也倒了霉。

不过,F-14 淘汰的原因很多,泄密、老旧、维护成本、导弹技术进步、战争环境变化,都是“雄猫”被拿下的重要原因。

说实在的,美国军方还有点想念雄猫,毕竟如今的 FA-18 总差了那么点意思,而重点项目 F-35C 又始终没能顶住大梁。

F-14 的淘汰与 F-35 存在直接关系,正是因为 1990 年以后美国海军规划“JSF 联合攻击机项目”,这才决定了海军剁掉雄猫,用大黄蜂顶梁,再换上 F-35C 的小步快跑路线。

只是谁都没想到 F-35C 如此不济,美国海军活生生给自己供了个技术极端先进,性能却一言难尽的活祖宗。

其实 F-14 的结局很像一种轮回,当年美国两军被拉在一起开发“技术标准通用性多功能战机”,捣鼓出了 F-111“土豚”。

“土豚”也是种可变后掠翼战机,性能不俗,AIM-54“不死鸟”导弹预先就是为土豚设计的。

F-111 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种既能满足空军多功能用途,又能满足海军需求的新型战机。

问题是,当时的美国两军并没有解决好通用性的技术指标问题,所以当空军的 F-111A 上天后,发现这货过于强调攻击能力,变成了打不了空战的战轰。而海军的 F-111B 也是块头硕大,成了上不了航母的八嘎。

对于海军而言,上不了航母的玩意儿那可没法爱了,所以 F-111B 性能再好也不要。

也就是这个关键时刻,格鲁曼公司急了,他们自掏腰包,从 F-111 方案的资料中快速整合了一种新的战机方案,这便是 F-14 的雏形,称 303 方案。

美国海军正愁没飞机,一下子就被 303 方案方案吸引过去,于是他们单独招标,支持格鲁曼捣鼓出了 F-14“雄猫”的原型机 XF-14。

XF-14 于 1970 年 12 月 21 日首飞,此后,美国海军宣布将购买 XF-14,现在更名为 F-14。

因此,F-14 具备很多 F-111 的技术特点,如可变后掠翼、火控,以及专配的“不死鸟”导弹。

从 1967 技术立项到 1970 年,格鲁曼用相当短的时间完成了原型机并将之送上了天空,仅这个研发速度就很值得道哉。

正因为是“依据海军标准和要求下达的独立研发计划”,F-14 的一应技术标准都是海军式的,也充分反应了那个时代美国海军的需求指标。

问题也出在这儿,尽管格鲁曼公司曾经对美国空军推销过 F-14,但空军方面验证过后表现冷淡。格鲁曼方面也曾经捣鼓过符合空军需求的机型,但因为政治经济原因中道崩殂。

不过,尽管美国海军一口气下了 400 多架 F-14 的订单,这笔大单却并未让格鲁曼公司赚到钱。

格鲁曼公司中了美国海军的套,喜滋滋地签了个“固定价格不变”的合同,结果不久以后美元受石油影响通胀严重,格鲁曼每生产一架 F-14 都得贴本儿。

格鲁曼仅生产了一年就表示自己扛不住了,要求美国海军要么重新签单,要么不搞了算逑。

但美国海军死活有点不情愿,因为会再次增加经费预算,而且没偷没抢的合同你凭啥不执行?

后来怎么解决的呢?美国海军出了个骚主意,新合同可以签,但价格方面还得继续谈,谈到谈拢为止,没准过几天又通货紧缩了呢?

格鲁曼公司表示:你的意思不就是拖着呗?可我生产一架赔本一架,等价格商议妥当,我岂不是要赔死?

美国海军也够无耻的,前一刻还在喊穷的他们,给格鲁曼公司贷款了 2 亿美金,以补充议价期间的损失。

偏偏 1973 年的这个海军贷款惹到了美国国会,本来海军独立搞战机的做法就已经让某些人不爽,这下还明目张胆塞钱给企业,那肯定要狠治!(其实这事儿有其它公司的黑手)

于是 1974 年格鲁曼的贷款就给抽走了,这简直就像釜底抽薪,差点没把格鲁曼公司的饭桌砸了。

格鲁曼公司:我……民营企业伤不起呀!

这个时候,格鲁曼公司只能想办法要饭活命。美国国会视其如仇寇,海军吃拿卡要不管事儿,只有美国银行团联合借贷了 1.25 亿,好歹算是撑了下来。

又为这事儿拉拉扯扯了很长时间,毫无疑问也拖拉了格鲁曼公司本身对 F-14 的信心,导致雄猫机型的后续技术更新变得缓慢。

也就是此时,美国政府给格鲁曼公司牵了个新客户——伊朗政府。

这时候的伊朗还是巴列维王朝执政期间,是美国的座上宾,“阿拉伯双柱”计划的一根柱子。

所以美国相当好说话,伊朗要什么就给什么,连当时还算带着黑科技的顶级战机 F-14 也答应卖给伊朗。

于是,格鲁曼公司得到了伊朗公司 7500 万美金的经费,“雄猫”战机也得以销往伊朗这个新客户,签了 150 亿美元 80 架的大单,整出了一帮“波斯猫”。

其实,美国当年肯把 F-14 卖给风雨飘摇的伊朗,极有可能抱着豆包不是干粮的想法。毕竟 F-14 是海军独立竞标的项目,它确实受到了嫉恨。

格鲁曼方面极为看重这单生意,自 1973 年签单后,除了满足己方海军需求,基本也是连轴转为伊朗制造战机。

雄猫 1976 年 1 月引入伊朗帝国空军,1977 年第 1 架新机交付,1978 年 79 架交付,速度快得令人发指,要知道它 74 年 9 月才进入美国空军。

不过,格鲁曼的厄运随即到来,其后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新的政权取代了亲美的巴列维王朝。

美国人当时还有最后一架 F-14 没有交来得及付,它成了 80 架伊朗订单中漏下的。

于是,F-14 战机等于已经外泄了秘密,变天后的伊朗很快将雄猫的秘密透露给苏联,以换取各种技术和支持。

苏联空军很快就出版了相关的 F-14 技术册子,让本该充满神秘色彩的美国海军重型战斗机变成了毫无秘密的玩意儿。

被同样连累的还有 AIM-54 导弹,本来美国当时就在研发新型导弹,伊朗革命造成的泄密让 AIM-54 瞬间就不香了。美军后来淘汰了所有的这种导弹,目前只有伊朗还在装备。

说起来,这与当年苏联飞行员别连科叛逃事件差不多,别连科带着一架先进的苏联“黑科技”米格-25“狐蝠”迫降日本,连技术资料带机体让美国研究了一个底朝天,导致这款战机在苏联失宠,落了个说不出咸淡的结局。

不管怎么说,五角大楼方面因伊朗泄密风险,突然对 F-14 不再产生正面的支持力了,他们纷纷表示要用新的战机取代雄猫。于是 90 年代的 JSF 联合攻击机项目出炉,波音公司添了把柴的“虫子”也成功成为格鲁曼雄猫的替代品。

今天的格鲁曼仍然声称 F-14 是最好的海军战机,它只是败于某些特殊原因。

譬如政客们可以扪心自问,如今的 F-35 是否真的比 F-14 好?在面对俄式 SU-57 和中式歼-20 等同代机的时候,究竟是升级现代化航电的 F-14 顶用,还是连超音速对抗都做不到的 F-35 有用?

实际上美国海军也是有苦难言,雄猫的确强大,但昂贵的机体和复杂的维护也真的是在烧钱,因此他们在当时也逐渐开始支持“大黄蜂”,毕竟后者多功能性能更好。

在公众面前“强大又美丽”,几乎成为海军形象招牌的 F-14,却并不受美国国会议员的喜欢。

F-14 还在先期列装阶段,美国国会就开始嚷嚷太贵,要生产 F-14 的“低成本替代品”,还将这个拍脑袋点子推进了意向选型合同中。

求生欲极强的格鲁曼公司马上设计了一款精简版的 F-14X,生产 F-15 的麦道公司也跟着弄塞进去个 F-15 海军版。

但这两款战机都没有受到国会老爷们的喜欢,他们哼哼唧唧地表示“不要昂贵的重型机”,楞把美国海军推进了著名的“轻型战斗机计划”(LWF)。

这个计划诞生了后来与 F-15 高低搭档的通用动力 F-16,但海军觉得 F-16 根本不是自己的菜,中途还是退出了这个计划。

然后美国海军看上了一个新东西,诺斯罗普公司为竞标 LWF,用 F-5A 战机放大制造的一款原型机。这东西得到海军经费支持后,被推倒重做,变成了 1974 年的 YF-17,继而变成了 FA-18“大黄蜂”。

所以,其实在美国海军看来,“虫子”、“雄猫”都是亲儿子,但“虫子”更贴合国会老爷们的心情,电子技术和多功能适用性也确实比“雄猫”好,那么非要换机的话,当然是 F-14 先走。

尤其在苏联解体以后,又经历了海湾战争的美国海军,已经觉得 F-14 战斗力过剩。于是在系统后续升级推动力不足、又有更多新型机选择的情况下,人们终于开启了 F-14 的退役,并在 2006 年结束了这个机型的历史。

【2】、来自网友【科罗廖夫】的最佳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一件武器太先进了也会导致早早退役。说起来比较令人惊讶的是,F-14“雄猫”舰载机不是因为性能落后而退役的,而是因为性能过于先进,无法满足美海军新时代作战任务需求而退役的,这一点令不少“雄猫”舰载机的粉丝都比较伤感。

在 2006 年 9 月,美海军将最后一批 F-14D“雄猫”舰载机退役,至此这款因为《壮志凌云》这部电影而吸粉无数的“雄猫”舰载机离开了航母,被拆解为无数零件。那么,F-14“雄猫”舰载机为何会在 2006 年全部退役呢?

第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 F-14“雄猫”舰载机的机体寿命已基本耗尽。美海军当时最晚列装的一批“雄猫”舰载机是在 1979 年制造的,到了 2006 年时,最年轻的“雄猫”都有 27 年的机龄了。

对于陆基战斗机来说,服役 30 年左右后仍可以继续飞行一段时间,可是“雄猫”是一款舰载机,它在航母上起飞降落时是非常粗暴的,对机体结构冲击非常大。加上海上的使用和维护保养环境更加恶劣,所以舰载机的寿命会比陆基战斗机短不少。为了保证安全,这批“雄猫”必须要退役了。

可能有人就会说了,建造一批新“雄猫”来替代老“雄猫”不就行了吗?这一点的确是可行的。就如后来美海军用 F/A-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机来替换老旧的 F/A-18C/D“大黄蜂”舰载机一样。

而且美国还真的研发过新“雄猫”,那就是“超级雄猫”,新“雄猫”换装了发动机、改进部分气动外形设计,拥有更加出色的飞行性能。此外,新“雄猫”还大幅升级航电系统,明显提升了它的多任务能力。毫不夸张的是,新“雄猫”的综合作战性能是明显超过它的竞争对手——F/A-18“大黄蜂”的,即使和后来的 F/A-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机比较起来,也丝毫不落下风。但最终美海军却放弃装备新“雄猫”战机,选择用性能平庸的 F/A-18“大黄蜂”舰载机替代了老“雄猫”。

主要原因就是新“雄猫”太贵了,在苏联解体,美国失去最强对手后,美军已经下马放弃了很多性能先进,但是造价高昂的武器装备研发项目,“超级雄猫”也属于其中一员,当时美海军放眼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值得重视的对手,美国国会自然不会同意购买性能过剩、价格高昂的“超级雄猫”舰载机了,一代名机从此就退出了美海军舰载机的舞台。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