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有什么现实意义?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9 00:30:47 4次浏览

关于问题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有什么现实意义?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徐昌奎】的最佳回答:

这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临终话语。沧浪应该就是他的出生地楚国的地域,这个具体的地址就是湖北均州的沧浪亭。因为那是他曾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可以说那里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他舍不得离开那个地方,可因为当时统治者的无能、腐败,不理解他的雄才大路,他想投江自杀,可留恋故里,只能在湖南的汨罗江,远离家乡千里的地方,以身殉国。

家乡的作用对他是如此之大,他却不能落叶归根,这本就是一种悲惨。他想以此来唤醒当权者,可谓决心之大,用心至苦。可对统治者有所触动吗?根据后来情况来看,还是没有起到作用。但屈原的高风亮节却流传至今。以生命之躯换取一点统治者的觉醒,说明了屈原的志高远大,对国家感情的至尊至崇。

这句话的现实意义,就是一个人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看做一个整体,有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那么个意思。国家没有前途,宁可自己身亡。

【2】、来自网友【晨曦小荷】的最佳回答:

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有什么现实意义?

这段文字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大夫屈原所作的《离骚.渔父》里的两句话。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这里的屈原和渔父都是高人,屈原是前高官,入世的代表,渔父是隐者,出世的代表。

我说一点点自己的看法吧,人有百样,各有各的活法,但高人就是”高人“,屈原是”高人“,渔父何尝不是高人?既然是高人,就不能失之交臂,否则就留遗憾,就是损失,比如屈原投江,就是悲剧。不论哪个时代,社会应该给“高人”更多的生存空间。这是一方面,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从高人个人来说,也要能够豁达,也许就能少些悲剧,因为万事万物都有它自在的规律,我们最好的做法就是:道法自然,顺势而为。

看看渔父和屈原的对答吧,这是当时顶尖知识分子之间彼此的心灵拷问,那渔夫的说辞,何尝不是屈原内心的另个自我呢?屈原伟大之处也就在这里,非不明也,实不为也。他本来也可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而我们多么希望三闾大夫能够如渔父一般大隐于世呢?不说其他的贡献,但就 DNA 的遗传来说就难能可贵,可是如今也只能遗憾了。

再从另个一个方面谈谈,譬如就说这沧浪之水的清浊,水清有水清的用途,水浊有水浊的好处,我们要掌握时机,把握好火候,那么就可以善加利用了,又可以洗足,又可以沐冠,岂不是两全其美?掌握规律,顺应规律,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无我无他,无极而道,顺势而为,道法自然。

一家之言,多有偏颇,欢迎大家来交流和分享。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