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二战中国工业为什么很落后?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9 00:13:05 3次浏览

关于问题二战中国工业为什么很落后?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Mer86】的最佳回答:

我们现在说民国工业不行,指的是重工业。

不是说民国一点工业基础都没有。

轻工业方面,民国还是有一定建设成就的。

也正是因此,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内才会产生到底是优先发展轻工业,还是优先重工业的讨论。

如果优先发展重工业,基础几乎没有,发展难度大,出成绩也慢,费力不讨好。

相比较而言,轻工业已经有一定基础了,优先发展,出成绩较快,能立竿见影。

后来讨论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老一辈人不畏艰难,优先搞重工业。尽管困难重重,但仍然做出了傲人的成绩。

那么,为什么新中国刚成立,就敢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只用十年就初步实现工业化。

而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统治了三十多年,却不行呢?

这个问题说起来很复杂,这里只说一个关键原因,那就是对于民国统治者而言,搞重工业建设,不划算。缺乏做这事的动力。

重工业不比轻工业,这个星期建厂房,下周买机器、原材料回来。牵根电线进厂,招呼工人启动机器,产品做出来,马上拿去卖钱,就能收回投资。

发展重工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和物力,短期还肯定看不到效益。费力不讨好。

就拿造枪炮来说。

想要造枪炮,先得学会发电。没有自己的电厂和电力传输网,没有大量的电能,机器压根都无法运转。

有了电,只是第一步。后面的钢铁冶炼,材料加工和检测,一个比一个难。

如果所有生产设备都要自己制造,那难度就海上天了。

当然,搞工业化也不是什么都非得自己造。

当年清政府搞洋务运动,设备就都是买的。

那个年代,没有现在的技术壁垒。只要银子给的足够多,什么都可以在国际上买到。

机器设备可以买,技术可以买,甚至工厂和工人都可以打包买回来。并不一定要自己制造设备,培养人才。

实际上,苏联的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之所以能“少走弯路”,十年就立竿见影,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苏联买买买,直接从西方获取了现成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既然苏联可以,民国当然也可以。

只要舍得投钱,把设备买回来,人才高价聘过来,基建搞好,一样可以自己生产。

然而,民国的稀烂是渗透到骨子里的。

对于民国军阀而言,再怎么“少走弯路”,也需要自己“走路”。

而自己“走路”这个事,恰恰是民国统治者不能接受的。

为什么不能接受呢?

因为民国统治者,深受“买办”阶级影响。

买办的利益,很多时候与统治者挂钩。

所谓“买办”,就是现在的“代购”。

这些“代购”者,赚了钱,就存外国银行。他们只对钱效忠,对祖国是没有感情的。

如果为了搞工业化,政府把大量的钱都投入到了发展工业上,导致进口商品减少,买办无法再从代购过程中,赚取高额差价。这对买办阶级而言,是接受不了的。

所以自己搞制造,买办群体肯定会反对。继而影响决策者。

看到这里,有人会感到疑惑:自己造,打好基础,不是一样能赚钱吗?若能出口,可能还赚的更多。为什么当时的统治者就不能逼迫买办阶级妥协,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也很简单。

因为民国时期乱呀。

袁世凯做总统,仅四年就被气死了。

之后的黎元洪、冯国璋、段祺瑞、徐世昌、曹琨、张作霖等,都没有熬过四年。

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基本就是没有。

今天我兵强马壮,我就是总统、总理。

明天我被打败,我就是下野闲人一个。

连总统、总理的任期都没有保障,没功夫搞建设。更何况是各衙门的负责人。

其实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北洋时期,敢搞重工业的,都是统治时间比较长的地方军阀。

比如东北的张作霖,山西的阎锡山等。

反倒是入主北京的直系、皖系军阀,在建设上没什么建树。

相比于北洋,后来的国民政府时期,统治基础算是比较稳固的。比如蒋介石集团,对东南地区的控制就比较牢固。

蒋介石可能管不了全国,但在江浙沪那一亩三分地搞重工业建设,他还是可以的。

而也正是因此,在“黄金十年”期间,蒋介石还真的让下面的人,制定了一份关于发展工业化的规划方案。

只是很可惜,由于阻力太大,这份工业发展规模最终没能落实。

来自哪里的阻力呢?

主要有三点。

首先,最大的阻力就是蒋介石自己。

他为了扫清异己,和派系打,和红军打。打的财政严重赤字。

没钱了怎么办?只能借钱打。

钱全被蒋介石拿去打仗和还债了,哪有发展工业基础的资金?

为了钱这个事,蒋介石的小舅子宋子文还与他争执过。

争执的结果是蒋介石打了宋一巴掌,气的宋当场辞职走人。

宋撂挑子不干后,他另一个姐夫孔祥熙继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

孔祥熙这个人,半官半商,对敛财有极高的欲望。再加上蒋让他接宋的班,就是让他解决财政赤字问题的,他干不好就得滚蛋。所以他担任财政部长期间,专心敛财,供蒋介石打仗。

所谓的工业发展方案,就被他束之高阁了。

后来宋子文官复原职,却性情大变,不再提建设,专心敛财,垄断资源,沦为买办。很大一个原因就被姐夫一巴掌打飞了理想。

在宋看来,天下是姓蒋的,你老蒋自己都不关心国计民生,我凭什么还忧国忧民?

第二大阻力,来自地主。

发展重工业,除了领导层有魄力,财政要有钱外,土地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无论是办工厂,还是建矿场,都需要大量土地。

等工厂运转了,矿场开工了,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运输,又需要公路和铁路。

而修路,又需要占用更海量的土地。

干啥都要用土地,那土地从何而来?

民国的土地,在地主、富农、以及中小自耕农的手里。

主要的,还是在集中在前两者手里。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土改,国民政府得花多少钱把土地从地主、富农手里买过来?

而且,人家地主、富农愿意卖还好。

死活就不卖呢?就跟现在印度一样,政府要修高铁,地主、农民死活就是不卖地。

原定 2022 年通车的印度高铁,征地征了四年之久,结果征到现在都没完成。更别说是开通运行了。

这还搞个鬼的重工业?

搞工业化,本来就费钱。

蒋介石打仗,财政本来就赤字。

如果连征地也是一件巨麻烦的事,那国民政府的那些大员,谁还愿意为此而操心?

既然如此难搞,那干脆不搞了。把经营权卖给洋大人,让给洋人搞去。

额外一提。纵观世界近现代史,大部分完成了工业化的大国,当年都搞过土改,或者类似于土改的运动。

比如英国的圈地运动,美国的西进运动,麦克阿瑟在日本的全方位改革。

只有通过改革,把原有的土地所有权打破,工业化才了大规模铺开的基础。

有些国家没有搞过土改,但也有土地强制征购法令,比如德国。

一个国家想搞好工业化建设,肯定是要伤害一部分利益的。这无法避免。

第三个阻力,就是前面说的买办。主要是当时的江浙财阀。

江浙财阀是南京国民政府的金库。正是他们出资,用真金白银支持了蒋介石清党,蒋才获得国民党总裁的地位。

所以蒋介石对江浙财阀的利益,非常重视。

而江浙财阀获取利益的方式,主要就是垄断渠道,让自己成为中国人民和英美列强沟通的中间人,从贸易中获取暴利。

小到老百姓用的生活品,大到国内军阀需要的武器装备,只要国内不能生产的,需要从英美进口的,都得先找他们。因为只有他们才有采购权。

比如江浙财阀的代表人物虞洽卿,他资助蒋介石上台后,得到蒋的回报。抗战期间,利用上海难民救济协会会长身份,垄断粮食等资源的进口,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

还有沦为买办后的宋子文。当年曾有人建议国民政府投资,建设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抗生素生产线。结果宋子文却说:美国的盘尼西林都吃不完,还用自己生产?

言外之意,自己在中间有利益。要是抗生素国产化了,自己还赚个鬼?

像这种买办阶级,其实现在也有。

比如前些年,“美国良心”公司的 CEO 杨某某就曾说:外国的芯片多的是,买就行了,我们还用自己做?

言外之意,我们“美国良心”公司与国外商政两届关系极好。我们不愁买不着。

看这套说辞就知道了,买办,永远是最不希望自己国家有完整工业体系的一群人。

如果他们影响力弱,倒还好。

如果他们影响力强,那简直是灾难。

而很不幸的是,这些人在当年,偏偏就是有影响力的势力。

1930 年代,曾有实业家瞅准商机,想入局钢铁产业。结果被南京国民政府一纸禁令驳回。

买办们自己不发展,也不准别人发展。

国民政府由这样一群人控制,想发展中国的重工业和制造业,无异于痴人说梦。

写到最后。

1944 年,美国政治家威尔基访华(曾代表共和党参与 1940 年的总统大选),蒋介石在接待期间对威尔基表示:中国不需重工业,仅希冀能成一三民主义体制之工业即足。

这话被当时陪同的军令部长徐永昌记录在了自己的日记中。

可能,当时的蒋介石是真的丧失了在中国搞重工业的信心。

【2】、来自网友【梁老师说历史】的最佳回答: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二战在那中国工业为什么落后?咋说呢?这是一个相当痛心的问题。

咱的机枪阵地牢牢防守,日本人打不过来,悄么兮的把他们那破九二步兵炮拉过来,一炮就把咱机枪阵地给打下来了。

而咱呢?您别说炮了,咱炮兵都没有多少!原因是咱造不了这东西。

国民党的军工厂咱就不说了,咱八路军的军工厂,造跟枪管都造不出来,原因是没有合适的钢材料去造枪管。

没法子挖了走火车的铁轨,咱拉回去,然后去拉枪管。铁轨做枪管甚至做炮管,咱自己熔炼的钢材料就不合格,造不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展望过去,咱大华夏有着辉煌的历史。别的不说,明朝之前,咱各个方面不说世界第一吧,那也是世界前列的水平。

可步入清王朝之后,他们就统治了二来百年,说也有意思,清王朝十二位皇帝,光康熙和乾隆这俩人就占了清王朝统治快一半的时间。

清朝的没落,根子上就是这二位活的太长太长了,一人砍一半,全挪给雍正,估计还能有个好。

所以清朝您别说工业了,其他方面发展的,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惨不忍睹。也就是说,工业的落后就这根子,他就不是二战开始的,打清王朝他就开始了。

您自己个算算,这都多少年了?再厚实的底子都能耗干净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不服气,会说什么人口增加,会说清末的时候洋务运动,说什么红衣大炮。

你快别扯这个了,人口增加,那是因为搞出来的土豆和红薯的推广种植,这俩东西的产量实在是太高了。

可就这,老百姓顿顿吃这个,都吃不饱肚子,您自己翻翻看,当年英国使者访问团来中国的所见所闻,就知道那到底是个啥情况——整个就是一饥饿的盛世。

饥饿他还盛世,这不矛盾吗?康乾盛世说来和历史上的盛世比起来,啥也不是,皮毛而已,就是个人口增加,其他啥也没有,或者说还差老鼻子远了。

至于红衣大炮,那就是明朝时期大炮的一翻版。工业这玩意最开始咱玩的也挺溜,康熙时期咱和国际上还能接轨,老外的武器拿过来,咱也分分钟钟能造出来。

当年戴梓造的子母炮,火枪不比其他国家差。

可转脸到了乾隆年间,部队用的枪械都有一百多年的。康熙时期能打个七八十步的火枪水平,好一点能来个百步穿杨。到了乾隆打个三十步,哇塞,这都是精良级别的好枪,这么好的手艺,堪称一绝啊!也就是说火枪更多的是,他压根就打不出三十步的距离。

康熙和乾隆中间就搁着一个雍正,雍正在位也就十三年的时间,变化咋就那么大呢?

至于洋务运动,都知道这是好东西,可执行起来呢?磕磕绊绊,就没怎么好好发展。

回头您瞅瞅日本人,几千年来,穷光蛋一个。为什么一个明治维新他就爬起来了呢?

有人说是日本人玩了一场工业革命。你快拉倒吧,啥工业革命,您翻翻当时日本人的工业,说道根子上那全是手工作坊,像样的厂子他就没有多少家。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人家说二战,那是国民党时期,你扯的可有点远了,都清朝了。”

水有源,他才能流不尽,木有根,他才能生不穷不是。

啥事情他都有一个源头,你不说这个源头,光拿那一个时间段来说事,这就片面他就有毛病吗?

您要知道清朝之后,就是民国,民国整体接收的是清朝的盘子。

所以清朝时期好的赖的,这都让民国给接受了,工业他也一样。

就清朝时期的工业,表面瞅他还成吧,咱把德国生产毛瑟枪的生产线,买过来之后,用这条生产线直接就去生产上好的抬枪,抬枪这玩意看的老外技术员都心疼,心疼那生产线,好东西生产古董,哎!至于毛瑟不毛瑟一开始就没怎么瞧上眼。

当然,有人还会说,咱们甚至于还能造出重机枪。

说着这似乎挺好的,没啥大毛病似的。但您别忘记了,不管是什么枪吧,他总得有材料才成。

材料这一关,咱就过不去。

反过头来,您看看民国时期,那些个大大小小的军工厂。

军阀手里但凡有点钱,都想搞军工厂,张作霖,阎锡山等等。但他们都卡在材料这一关了,尤其是阎锡山,什么大钢炮,小钢炮,冲锋枪,机关枪都能造,但和原版的就差太多了。

问题在那呢?就是材料。当时江浙这块的军阀也有军工厂,他们一个是有钱,一个是靠着海,运输方便。打老外的手里能够高价收购钢材料,然后自己进行加工。

您以为这很好吗?不,您想多了,江浙这块的军工厂的手艺不成,原材料有了,但废品率嘎嘎的上去了。

简简单单的这么一说,您就知道咱接受的这些个工业是个啥情况了。

这么说有点干巴巴的,咱上点数据,您体会一下。

1927 年这已经是民国了,钢产量是三万吨,铁产量是 43.7 万吨。

到 1933 年的时候,最高的时候钢产量也就三万吨,低的时候一万五千吨,铁产量到是一路飙升六十万吨。

瞅这数据像那么回事,到了 1934 年的时候,钢产量就破了三万吨,达到了五万吨,到了 1937 年的时候就到了五十五万吨,铁产量跟是到了九十五万吨。

大家伙看着感觉是不是不错,挺好的,号称民国黄金十年啊。其实这里头的钢产量那是包括了咱东北三省的产量。

国民政府用了十年的时间,跌跌撞撞的把三万吨产量努力推高到了五万多吨。

而日本人从 1931 年开始,用了几年的时间就是把咱东北的钢产量推到了五十万吨。

而东三省生产的钢材,在九一八之后,他给日本人,侵略咱中国的日本人,为他们提供了弹药钢材料的 70%的份额,各种武器 40%的钢产量消耗。

是咱手里没铁矿石吗?不是的!东北富铁矿石品质比美国的富铁矿石还好,高出十来个百分点,数量也不错。

那么之前咱为嘛就推高不了钢产量呢?

工艺问题,工业的连续问题,底子不好,想要拉高不容易。估计这是很多人心里头的一个想法。

日本人在中国的地界,用中国的设备,用中国的土地,用中国的矿场,他们实现了大幅度的突破。

是咱中国不行吗?显然不是,估计还有其他人想要说什么。

咱再举一个例子,您体会一下。

1947 年,抗战结束了,国民党将全国的钢产量推高到了 6.4 万吨,听着成绩还不错,其实哇就这点东西,您要是翻阅到九百年前的宋朝,您就会发现,跟那会的产量也差不多了。

那么咱共产党做的又如何呢?

1949 年解放全中国,这一年咱是有一半的时间在打仗,但咱全国的钢产量是十六万吨。

那么到了 1950 年的时候,咱全国的钢产量就达到了 61 万吨。

您别忘记了,朝鲜战争咱还在打着呢?这场战争一打就是三年,而咱国内的发展就没有停下来过。

咱别的不说,1951 年,钢产量就是万吨,到了朝鲜战争结束的 1953 年,咱钢产量就已经突破了一百五十万吨。就这产量已经和九一八事变的日本持平了。

什么是国家基石,您说说。

咱是真心想发展。您都不知道,当解放战争结束,就剩下小弯弯那块地方的时候,咱很多部队都放下了手里的武器,拿起了铁锹,拿起了搞头开始搞发展的。

美国人在朝鲜搞战争的时候,咱是将手里的工具丢下,重新拿起武器进入战场的。

我们真心的想要发展,不想打仗的。

所以只要有时间,咱中国人就会搞发展,不为别的,就为了别人打咱的时候,咱手里有东西,别人不打咱的时候,咱至少能顿顿吃上白面膜。

当中国人开始摸索自己的模式,执行五年计划的时候,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之后,咱中国的钢产量就已经达到了五百七十万。

到了现在咱一个宝武钢铁,就能干出一亿多吨

钢材有了,咱之后造啥设备就不缺东西了。如今别说造枪了,造坦克,造飞机这都成。

而且就咱家的军舰,大到一台台设备,小到一枚螺丝钉,这都是咱国产的。

前前后后这才多少年,不到七十来年的时间,咱要啥没有?

你别和小编说那光刻机,那破玩意给咱时间,很快的。

咱要说 2000 年的时候,他们卡咱脖子如果能有一百个项目的话,现在能卡咱脖子的够一百个项目吗?

最开始,拿原子弹咋呼咱,美国人咋呼完了,英国搞出原子弹也跑来咋呼咱,等咱原子弹爆炸了,全歇菜,一水把原子弹这三个字吞打肚子里头憋着去了。

所以啊,抗战时期咱工业差,有多方面的原因,人的原因,环境的原因,更有承上启下清朝时期遗留下的原因。

而所有的原因其实也不是原因,只要咱拧成一股绳,发力好好干,重回世界之巅,也没用多少年的时间。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