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平凡的世界》中孙玉厚的四个孩子,为何命运相差如此之大?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9 03:57:41 3次浏览

关于问题《平凡的世界》中孙玉厚的四个孩子,为何命运相差如此之大?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研途有话说】的最佳回答:

孙玉厚四个孩子命运相差如此之大,如果抛开路遥的有意安排这个因素,单从《平凡的世界》这本小说来看,我想主要是

由个人主观因素和环境客观因素综合造成的

。其中客观因素又分为家庭环境因素和社会大环境因素。进一步说,是

读书决定了四个孩子的不同命运!

孙兰花

孙兰花在当时社会大环境和家庭烂包的情况下,还有世俗观念的影响下,是不可能让一个女孩子去读书的,她只有通过劳动挣点工分,为父亲分忧。

孙兰花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除了父亲母亲还有年事已高的奶奶,这么一大家人,仅靠父亲那点劳力根本不够养活一大家人。于是,孙兰香一天学也没有上,从小就跟着父亲劳动,除了劳动还是劳动,干不完的活,做不完的家务,繁重的劳动和家务完全占据了她整个心灵,将她培养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姑娘,大字不识一个,叫干嘛就干嘛,没有独立的思考和领悟的能力。

是王满银,激起并俘获了她的芳心,让孙兰花死心塌地地爱上了王满银。非王满银不嫁,这对当时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姑娘来说,能坚持自己的选择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嫁给了王满银后,对王满银不离不弃。尽管王满银干不了农务活,她也对王满银也是一往情深;就算王满银从外地带回个姘头回家,孙兰花最后还是原谅了王满银。可见,孙兰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那种农村执着的爱情观念是多么纯洁。

社会大环境,乡村世俗观念和家庭困难的小环境限制了孙兰花,加上没有读过书,缺少文化,让她只能一辈子做农民。

孙少安

在社会大环境没有改变以前,孙少安上过小学,读书认真努力,成绩很不错,虽然因为家庭原因不能上初中,但他那点文化就注定了命运要比姐姐孙兰花强。

孙少安正是因为家境贫困,读书才那么用功,小升初考试取得全乡第三名的好成绩。也正是因为家境贫困,为了帮助父亲一起养活一家人,他从 13 岁开始就回家劳动,无怨无悔。从那时起,他就勇敢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正是他读过书,肯动脑筋,在劳动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总结,让他迅速成长起来了。他学会了干所有的农活,生产队没有人不佩服他,在 18 岁时就被推选为队长,可见能力不一般。这与他勤奋努力和善于动脑是分不开的。

社会大环境改变后,在孙少安的努力奋斗下,日子越过越好。联产承包责任之后,聪明的孙少安抓住了去县城拖砖的机会,赚到了第一桶金,为他后面开办砖窑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他有点文化,才让他的眼界比一般农民要高,胆识也要大一点,在他肯吃苦,勤劳,敢闯敢干的干劲下,他最后扩大了砖窑厂,一跃成为农民企业家,还出资为乡村修建了小学。

毕竟文化程度不高,孙少安有时都难以理解孙少平的所作所为。

正是大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他只能读完小学,无法上高中。但他有点文化,那点文化足以让他有思想、有能力做好生产队里和家里的事。

孙少平

孙少平通过努力读书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孙少平能上初中和高中,是在家里“牺牲”孙少安的情况下才能走进学校的,是孙少安为他提供了读初中和高中的机会,否则,他也只能回家种地。

所以,孙少平上高中时,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那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每餐只能吃黑馍馍,尽管如此,他还是心满意足,通过看书丰富精神生活,不断调整心态,尤其是找到了知己田晓霞。

正是田晓霞,将他引到了书的世界。也正是通过看书,孙少平的认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不觉得干沉重的劳动痛苦,反而认为是磨练;他不觉得吃点生活的苦会委屈,他认为那是人生必修课…他看书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安慰自己,学会了反省自己,从而让他慢慢成长起来了,尤其是凡事都有他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他去黄原闯荡,从揽工活到煤矿工人,是书弥补了他精神上的空白。在认知不断提高后,他更加深刻认识到:只有劳动换来才能体现价值,忘却痛苦,充实自己。

正是通过读书,让孙少平看问题、理解生活上要比孙少安更胜一筹。甚至,他还教给孙少安一些知识:兄弟亲,财产要分清;有了钱不能乱花,要做点有意义的事,可以捐钱为村里做点事…

在社会大环境下,他虽然读完高中,但不能上大学;在家庭强有力的保障下,他才能顺利上完初中和高中;更为重要的是,他通过努力读书,从干揽工活闯荡到成为一名煤矿工人。

孙兰香

孙兰香作为家里最小的一个,她从小就很懂事,对家的情况非常熟悉。也是在孙少安和父亲的庇护下,她才有机会上学读完初中。上高中时,孙少安另立门户,是孙少平供孙兰香读完高中。

在当时的大环境和家庭有充分保障的情况下,孙兰香读书才顺顺利利。否则,她也只能回家种地。在初升高时,她还向父亲提出不读书了,但孙少安坚持要求孙兰香读书,并希望她读书能有出息。

正是在家里有了保障后,孙兰香才一门心思读书。尽管后来分家了,但孙少平又为她提供了保障,定时给她寄钱支持她,她才心无旁骛,专心致志读书。

正是专心致志读书,她的学习成绩才十分突出,加上肯吃苦的精神,让她一直名列前茅。好成绩赢得了家庭的大力支持,她自己也更加坚定了要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想法。

正是读书,让她的认知和眼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通过读书,才让她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孙兰香命运无疑是最好的。她的命运是当时大环境所倡导和允许的,也是家庭小环境日益变好并能保证她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才有的结果,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她自己努力读书的结果。

结语

综合起来看,如果当时大环境不变,家里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就不可能支持更多的人去读书。

如果家庭太困难,温饱问题解决不了,也是不可能让他们去读书。

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帮助和奉献,不能提供生活保障,也是不可能读完高中和大学的。

在社会大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允许下,加上个人读书的主观能动性,就将孙玉厚四个孩子的命运区分开来了。结果很明显:

书读得越多,命运越好!还有一点就是,有读书机会就要好好把握,绝不可消极对待!

反思

再看看现在,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都给读书提供了多么好的条件,可又多少孩子读书不专心、不用心,缺乏读书的主观能动性。

前段时间有人叫嚣“读书无用论”,只是片面看待问题。试想,如果不读书,结果可能更糟糕!

如今,物质富有,孩子的精神世界反而比较空虚。

如何通过读书,充实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2】、来自网友【阿财姐姐】的最佳回答:

老大在土里刨食,老二成了乡镇企业家,老三当了国家工人,老四成了前途无量的重点大学学霸。孙家四个孩子的命运却相差如此之大,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如下两点:人物自身的性格、机遇不同,和作者对于角色的有意安排。

人物自身性格、机遇的差异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一母所生的孩子,各自的性格和机遇都会有差异,没有人能够一模一样地复制他人的成长道路,这用在孙家的四兄妹身上也是一样的。

1、老大兰花,是真正的穷养女孩,从物质到精神上的全面贫瘠。

从小帮爹妈干活照顾弟妹,没机会受教育,也没条件享受父母的爱宠,这样的成长经历,使她习惯了照顾别人,也不知道做为人还可以有点物质和精神上的追求。

可怜的兰花,她性格很倔强,但并没有发展出独立的人格,她都想不到应该对自己好一点,所以王满银稍微打扮得洋气点,两句好听话恭维一下,她就沦陷了,心甘情愿为这个男人一辈子做牛做马。

兰花这样的女人,说好听点,是中国最传统的那类女人的代表,一辈子为别人打算,嫁鸡随鸡逆来顺受。她不知道什么叫主宰自己的命运,所以她的幸福完全取决于所嫁男人的好坏,但很可惜,兰花遇到的是王满银这样的不负责之人,所以也注定了她辛劳恓惶的命运。

作者在最后还安排了王满银的迷途知返,和孩子们的优秀,也可能是不忍心让兰花苦得太彻底吧!

2、老二少安比兰花好一点,有机会上了几年学,对世界的认知就明显比姐姐强得多,再加上他精明强干不怕吃苦的性格,和聪明(少安和兰花,实际应该是四兄弟中智力水平最高的两个人),使他有机会参与最基层的乡村政治运作,无形中扩展了人脉树立了威信,他日后进城包工、开砖窑,一步步创业致富,都离不开他早年间这些经历带给他的积累。

另一方面,少安的学问有限和家庭的拖累,也使他只能扎根在双水村这片小小的土地上,虽说娶了秀莲这个乡村中的优秀女子,但他的眼界和发展也因此难以跳出乡村了。在乡村他到处吃得开,无所不能,但到了城里,接触到更大的世界,他就不由地露怯了。

总体来说,少安是吃亏在家庭的拖累,但他已经在极为有限的条件下,努力做到最好了。

3、老三少平,是个极具理想主义色彩的人物,他读了高中,又受田晓霞的影响,思维比一般同龄人开阔得多,所以他不甘于象哥哥一样扎根在农村,他要去外边探索未知的世界,哪怕吃苦受罪也不在乎。

一个愿意付出最艰苦的体力劳动,来追求精神上的完善自我的人,他是矛盾也是充满魅力的,田晓霞也正是被他这一点深深吸引。

他的这一点特质,使他很容易在熟悉的领域脱颖而出,赢得肯定和奖励。但他的崇尚自我奋斗,也使他不愿意走捷径(比如依附裙带关系)获取更大的利益,他出身贫穷的经历和思想上的清高,也让他不可避免地带点自卑,所以他最终的选择还是熟悉稳定的煤矿。

4、最小的兰香,比起哥哥姐姐们的各种不如意,她可谓集中了天时地利人和,想不成才都难。

天资聪颖,还赶上了好时候,比哥姐都有条件读书,哥哥少平更是全力支持她的学习,并且一直有意识在精神上引导她,她自身也刻苦努力。这么多的有利条件下,她的天份得到了充足的展现,成了乡村里飞出的金凤凰。

更别说她的性格还沉静大方,人长得又美,这样的美女学霸注定是到哪里都受欢迎,前途一片光明,以至于很多人觉得她完美到虚假(但其实,这样的人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不多。朋友阿芬的中学同窗就是类似的人物,湖南乡下妹子,零几年的时候考到郑州大学,在饭馆吃饭时无意中帮人当了个小翻译,恰好投了她帮忙的老两口的缘,人家家里又有点实权,毕业后高薪工作搞定,还当了人家的儿媳妇)。

作者对于角色的有意安排

这个也是分析人物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多读几遍你会发现,小说中人物虽多,但形形色色的人物没有多余的,各个不同阶层不同遭遇的大小人物,共同组成了立体丰富的“平凡的世界”。

看过《平凡的世界》的人都知道,这部作品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全景式地展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城乡风貌”。从双水村到省城,还有没有正面描写但总是若隐若现的京城,在文中几笔带过的上海、深圳等沿海城市,真是全景式地展现了那个年代的生活画卷。

但这毕竟是篇幅有限的文学创作(百万字也毕竟是有限的篇幅),不必要也没可能按照真实世界的面貌,1:1 展现,在表现手法上,作者路遥用了很常见也高明的:以小见大。

就象双水村代表了当时最基层的中国乡村,孙家四兄妹就代表了乡村青年的不同发展方向:土里刨食的最普通农民,扎根家乡的乡村能人,城乡夹缝中的有志青年,和真正意义上跳出农门的幸运儿。

这四种发展方向,不止是《平凡的世界》所描写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是现在,这也仍然是农家子弟们所能面临的几种主流选择,这选择只有侧重于哪一条的变化,并没有在此基础上凭空多出几条新的来。就算从这一点上来说,《平凡的世界》所探讨的东西,也仍然是不过时的。

另一方面,孙家四兄妹不同的性格和机遇,也是对于真实人生的反映。现实中,就是有孙兰花那样逆来顺受,把为他人奉献当成自己最大价值,善良却自己吃尽苦头的人(尽管现在这样的人在减少);有孙少安这样精明强悍,在有限恶劣的环境里也能做到最好的人;也有孙少平这样追求精神成就大于追求物质的浪漫主义者;有孙兰香这样天资机遇都不缺,路走得比一般人顺得多的幸运儿。

所以,作为书中主要角色的孙家四兄妹,各有各的精彩,作者在塑造他们时,实际是集中了现实生活中各类人物的典型,没有闲笔。

我是阿财姐姐,用心写字,用心回答。茫茫网络,相逢是缘,欢迎关注评论转发。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