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德阳中江有哪些名人?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21 07:53:01 7次浏览

关于问题德阳中江有哪些名人?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冬小宋】的最佳回答:

王朴诚(1877 年-1961 年),四川中江县人。早年在丰都县陈家”福源长”中药栈学徒。师满后回成都,1903 年在成都上西顺城街开店行医,以谋生计。1955 年,奉调从成都到北京,参加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建院初期的医疗和教学工作。其以儿科为精专,信守”医非营业,药以治病”之旨,被成都百姓誉为”王小儿”、”小儿王”

黄继光(1931 年 2 月 24 日~1952 年 10 月 20 日),原名黄积广,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生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通讯员 。1952 年 10 月 20 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 597.9 高地牺牲,年仅 21 岁。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党委追授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蒋元伦(1933 年-1952 年 10 月 25 日),四川省中江县人。1951 年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第十五军第四十五师第一三三团第六连副班长。1952 年 10 月 25 日,上甘岭战役中,他所在排参加反击 537.7 高地北山战斗。当进抵敌占阵地时,遇敌火力阻拦,他挺身而出,从侧翼扑向敌地堡,用手雷与敌同归于尽。立一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

陶昌廉,1944 年 5 月生,四川中江人。1965 年 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 年 8 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2000 年 5 月任中共云南省委常委、云南省军区政委。2004 年 9 月任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少将军衔。

【2】、来自网友【杯渡不驚鷗】的最佳回答:

东汉郪人王堂传略

王堂字敬伯

,,广汉郪县人,郪县即现在的四川中江县境内。他的生卒年月已不可考,其事迹存于《后汉书·王堂传》。王堂主要活动于公元 59 年至公元 132 年之间,这个时期东汉国势由稳定走了衰微,宫廷皇权更替频繁,外戚宦官专权乱政,民不聊生,起义暴动此起彼伏。

汉和帝时,王堂被举为光禄秀才,迁任兖州东郡谷城县令,颇得善治之清名。王堂应出生在汉章帝时或许更早。此时的东汉王朝表相稳定的背后,已经累积了许多的危机。

公元

107 年永初元年,汉安帝刘祜即位,安帝在位十八年。由于东汉政府对羌人采取了“绝其根本,不使能殖”的民族灭族政策,永初年间,羌人不堪东汉政府的欺压、驱逐、掠杀,发动了民众起义,直逼汉中、巴郡。公元 115 年元初二年三月,汉安帝下诏书,派遣中郎将尹就攻讨平乱,连年不得平息。王堂在东汉王朝素来是勇武能谋,颇有善治美誉。巴郡、汉中郡、东郡之官吏都举荐王堂为将平息羌人之乱,王堂就此升巴郡太守。王堂一到任,好刻率领兵卒平西羌之乱,虏杀千余人,暂时平息羌人的起义暴动。巴郡、汉中地区又于清静,后来有官民为之立生祠。益州刺史张乔表其武功平乱之治能,迁任王堂为右扶风,掌管旧京师长安地区的事务。

公元

125 年延光三年冬十月,汉安帝西巡至旧都长安。安帝的乳母王圣、宦官江京等人,均欲举荐提拔王堂,培植亲信,扩大内宦的势力。王堂性格刚正豪爽,深识内宦宫闱的祸害,决意不为所用。一些朝廷官员极为劝谏王堂,接受内宦的提拔重用,王堂决然说“我承蒙国家的恩泽,怎么能够阿谀附顺权宠佞幸,我意已决,即使让我生赴死地,也不会改变”。王圣、江京于是嫉恨在心,欲罗织罪名报复。王堂深知朝廷风波险恶,又值国家多变之时,此事之第二天,王堂即遣家眷回家乡郪县,自己则闭门在家称病,以避朝廷权宠内宦的迫害打击。时隔不久,果然有官吏罗织诬告,奏劾王堂。

公元

126 年延光四年三月,汉安帝突然死于巡游的路上。王圣、江说这些权内宦权宠顿时推动依恃;被另外一派宦官孙程诛杀。王堂就此也免遭一场政治迫害。自此,王堂则以刚正忠诚,不阿附权贵内宦而闻名。

公元

126 年永建元年,汉顺帝刘保即位。第二年,王堂因拒绝以前的权宠内宦的拉拢,与王圣、江京等人没有沆瀣一气,同时又有勇武有谋、善治能断名闻朝野,被召入朝廷,征拜为将军,作了重要的廷臣。而此时的东汉朝政已经开始了乱局,权力纷争激烈,许多正直之士是如履江薄冰,如临深渊。汉顺帝年幼,无力于朝政的管理与统治,又被内宦孙程控制。朝廷卖官鬻爵之风日益炽盛,奸邪当道,外戚与宦官的势力此起彼伏,斗争非常的严酷。由于王堂的威望与兵权在手,外戚梁商与宦官孙程都想拉扰王堂,壮大自己的势力,朝内之百官大多都是选边站,此时正直善治的王堂就处于一种极为孤立的处境。王堂颇有儒家之阳刚正直之风,不善逢迎阿谀,既不愿意依附于内宦孙程,也不靠扰外戚梁商。公元 130 年永建四年,被人借故奏劾,降职为转议郎。然后又派往豫州属国。作鲁国相,鲁国相相当于郡太守之官位。任鲁国相时,王堂施政简一清明,尽量让百姓休养生息,以至于鲁国数年内都没有诉讼狱断之事。而此时的东汉王朝,已经是积重难返,政治已经非常的动乱而腐败。

此后不久,王堂又迁任豫州汝南太守。初至任上,王堂礼贤下赶不士,搜寻境内人才,决断郡内事务宽简民政,也能兼听各方面意见而不自专独断。王堂遍求境内之贤才,也显示了他欲振济天下之志。是时,汝南平舆人陈蕃,是一位当地年轻才俊,境内颇有清誉。传闻陈蕃曾闲处在家,但其庭院芜秽杂乱,他父亲的朋友薛勤前来拜访,对陈蕃说:

“孺子,为什么不洒扫庭除以待宾客?”陈蕃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何须事此一庭除”。王堂听闻此事,知道陈蕃有清世济时之志。王堂欲请陈蕃入郡,按才授职。即任陈蕃为功曹,主举荐贤才讼断之事,同时又任应嗣为郡内之主簿,匡理郡内政务,拾遗补阙。陈蕃在王堂的举荐下,至此走上仕途,后来成为汉桓帝的重臣,参予了东汉太学生的党锢清议,反对宦官居乱政,可惜最后也死于宫廷斗争。

在委任官吏时,王堂均能循名责实,对于官员察其言观其行,极重官员的德行与治理之才。王堂曾经教导郡内之官员曾说:

“古人劳于求贤,逸于任使。”求贤不易,知贤任贤更是不易,用贤如能尽其才,成其所能,也就是在以简驭繁,以一驭十。发现贤才,与任用贤才,都是不容易的事,王堂所谓的“逸于任使”的道理正在于此。在治理汝南时,王堂任用吏员必定是择才任职,尽其所能,更好的利益郡内的百姓。善治的王堂,经过贤才的选拔与任用,改革郡政,没有经过多久,境内很快就变得清静太平了,下下皆相安无事。百姓无市井扰扰之事,兵戈藏于室。王堂于郡行无为之政,颇得汉初休生息的国政之精髓。王堂善治之名,自此愈发彰显。

外戚干政,内宦乱政,两大政治势力,坏乱了东汉之朝政纲幻,政权内部的斗争,几乎贯穿了东汉的政治。东汉外戚梁商因其女贵为皇后,其妹又是贵人,一时成为朝廷重臣,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身为大将军的梁商与尚书令袁汤,又想拉拢勇武善治的王堂,为自己的政治势力所用。王堂深明外戚与内宦对于朝政的危害,再次拒绝进入外戚权贵的政治势力范围,因此,王堂深为梁商与袁汤的忌恨。汉顺帝时期,外戚奢侈权重,残暴不仁;至于汉冲帝,梁商的儿子梁冀骄横暴恣,曾被年仅三岁的汉冲帝当面指称为

“跋扈将军也”,梁冀刻恨之,马上命令左右以鸩饼毒死年幼的汉冲帝。此时的王堂已经多次得罪了外戚权贵,犹如处在刀丛剑林中。

公元

132 年阳嘉元年春三月,章河率领扬州六郡的民众,发动起义暴动,杀死官吏,影响遍及四十九个县。扬州庐江郡的起义民众,进入汝南以弋阳境内,王堂率领兵卒追剿讨击。由于汝南郡内清净太平,早已疏于兵戈之事,士兵不谙军武,当王堂率领的军队与庐江起义军对阵时,王堂的兵卒一触即散,士兵四处奔逃。外戚梁商、袁汤因此吹风豫州,让豫州官吏奏颏王堂疏于警戒。王堂即刻免职为民,而王堂却能豁达自适,不患得失。回到广汉郡郪县,即四川的中江,离开了风云四起、是非纷争的官场。

王堂八十六岁时卒。王堂告诫子孙,自己在卒后要敛薄葬。最后王堂以瓦棺下葬。其子王稚清行隐逸,终生不入仕途。其曾孙五商曾为蜀郡太守,仍然禀持王堂清廉善治之风。

两汉时儒道互道,儒法与黄老并行,治国多施无为之政。王堂早期平定西川羌人之乱,虽然是在其位谋其政,执行东汉政府的绝其根本的政策

,毕竟亦有杀戮之过。王堂身为武将,深谙外示儒法、内尊老庄无为之术。历经官场沉浮与险恶,时有不虞之祸加身,时常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王堂仍然持守儒家之美德,清正守节,廉明简行,识贤任贤,最后能够完身而退,实是宦海之君子,桑梓之俊才。

本文依据范晔《后汉书

.卷六十一列传.第二十一.王堂传》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