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张良为何不阻止刘邦杀了韩信?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5 23:55:13 4次浏览

关于问题张良为何不阻止刘邦杀了韩信?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依依尔耳】的最佳回答:

首先,韩信的死,刘邦只是知情者,不是参与者,这时候的刘邦还在外地平叛呢,其次,对于刘邦建立的新天下,张良已经看的很清楚了,即便是自己出手,也没有什么可能性。

韩信,这个刘邦军事集团的军方领军人物,可以说在大汉王朝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又是怎样走到了被杀的地步呢?毕竟,韩信算得上刘邦最大的功臣了,毕竟跟着刘邦南征北战,而且韩信的战斗力属实也是强悍,在项羽一开始占据上风之后,刘邦被封到了成都平原,远离了中原,而其他的那些原来国家的贵族,项羽又是各种封王,没过几年,最后天下又开始乱了,刘邦开始出川,楚汉战争正式开始。

本来项羽在北面作战,刚一出川就到了陕西之地的刘邦,迅速称帝,开始转战天下,这时候的那些被秦灭掉的国家,已经都恢复过来了,因为贵族势力在时候还是很厉害的。韩信一个人,攻灭四五个国家,从陕西一路杀到了山东,来到了天下第一的诸侯国齐国境内,在拿下齐国之后,韩信威胁刘邦,即便是万般无奈,也得封韩信为齐王,因为要用韩信的兵马。之后,攻灭项羽,天下初定,刘邦那些建国时期许下的承诺开始暴雷了,异姓王们开始频繁造反,最后,刘邦不得不的四处灭火,而韩信继续是在山东作威作福,不听命令。最后,韩信被叫回长安城。

历史上真正的第一个皇后吕后这时候出现了,这个在刘邦还没有发达时期,就嫁给他的发妻,在这种关键时刻,太懂自己老公怎么想的,异姓王不靠谱,各种捣乱,即便是第一功臣的韩信也一样,就和丞相萧何商量,弄掉韩信,而张良这个黄老之学的传承者,肯定不会干预,毕竟这时候参与,就是在和国家意志对抗,最后韩信被诱杀在长乐宫,也是托大,不带人,独身一人。

张良在看到了韩信,彭越等那些为刘邦立下了汉马功劳的人先后被杀,最后明哲保身,引退了,远离了朝堂。而作为“汉初三杰”,在韩信被杀这件事情上,萧何是策划者,韩信是被杀者,张良远远观看,也是令人唏嘘。

【2】、来自网友【飘雪楼主的历史课】的最佳回答:

张良不阻止刘邦杀韩信,其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什么这么说?

要知道刘邦建立汉朝,摇身一变成为皇帝后,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同患难共享受的刘邦了,而是一个残酷无情的君主了,他觉得身边的功臣都是危险份子,只要他们存在,就会威胁到自己的江山社稷,为此想除之而后快。而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也就成了他最为看重的眼中钉了。

刘邦之所以会对韩信下杀手,其实除去刘邦的原因,韩信自身的原因也不容忽视。

要知道萧何和刘邦是老乡,刘邦还没有发迹时,萧何便追随他,推荐他为泗水亭长,甚至能娶上吕后也是他牵的线搭的桥,革命后,萧何坐镇后方,为刘邦免去了后顾之忧,可以说萧何无论是战功还是个人情份都是旁人无法相比的,因此,刘邦再怎么心狠,也不会直接对萧何下毒手。而萧何也是聪明人,为了彻底消除刘邦对自己的警备之心,不他不惜放荡自己,损坏自己的名声,甚至当吕后要求其配合设计诛杀韩信时,他也无可奈何的选择地支持,落得“成败萧何、败也萧何”的结局。

而韩信却不识时务,他在楚汉这争中,原本就立下赫赫战功,原本就功高震主,被封为楚王后,还不知道韬光养晦,收敛起来。因此,很快刘邦就把他从楚王降到淮阴侯。然后还韩信谈话。

“你看夏侯婴将军能带多少兵啊!”刘邦试探性地问道。这个夏侯婴是刘邦最心腹的人,刘邦这样问自然是有目的的。

“三万吧。”韩信一字一句地回答道。

“樊哙呢?”刘邦把自己的另一个心腹,同时也是自己的连襟拿出来了。

“五万左右吧。”韩信一脸平静地回答。

“那朕呢?”刘邦的提问进一步升级。

“最多十万。”韩信当时脑筋也许是短路了,依然实话实说起来。如果仅仅是这样也罢,但刘邦提最后一问时,事情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那你自己呢?”刘邦使出了撒手锏。

“多多益善,多少兵我都可以带。”韩信只想起垓下和项羽大决战时的无限风光,但却忘了此时和他说话的人正是要考核他的顶头上司。

提问就此结束,不用再说什么了,刘邦微笑的背后是嫉恨。此后,他下定决心要除去“不类已”的韩信,防患未然。

和韩信不懂得“藏锋”相比,张良就显得深沉和老练多了。自从刘邦当了皇帝,他已看出功高震主是件危险的事,因此马上深居简出,开始“归隐”了——闭门不出原修练养气辟谷之术。

放下朝中一切事,张良以这种“淡泊名利”的方式,终于为自己保全了性命。张良能保全自己已属不易,要想再保全韩信,更何况是功高震主、不知藏锋的韩信,那是比登天还难。所以说,不是张良不想阻止刘邦杀韩信,而是张良没有能力阻止刘邦杀韩信。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