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可否据《易传·乾文言》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思维,来理解,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28 11:41:35 6次浏览

关于问题可否据《易传·乾文言》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思维,来理解,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七月流火 140400643】的最佳回答:

问:可否据《易传·乾文言》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思维,来理解“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答:不可以。因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类比,也就是由此及彼的推理方式,是感性思维,从心理学上来说,是联想,从哲学上来说,它的关注点是形而下的具体事物。“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则不同,是抽象思维,它的关注点不在具体的某事和某物,在于形而上的道和理。但是,玄之又玄的思维方式,又与现在西方的理性思维方式不同。理性思绪是以线性的判断推理为特点,注重对事物中某一方面情况的深度理解,而玄之又玄,注重的是对事物内在本质的整体把握。

这个问题的前半部分,来自《易传》,是儒家思想的根源。后半部分,来自《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基础。两者都是受到《易》的影响而产生的。《易传》本身就是孔子对《易》的解读。《道德经》中变与不变的思维方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出自《易》。但因为孔子和老子二人着眼点的不同,使得儒道思想体现出不同的特点。老子注重的是形而上的建构,而孔子更注重道的现实应用性。于是,我们就看到,道家思想,高高在上,有出尘之气;而儒家思想不免婆婆妈妈,有烟火之气。但二者单独存在,都不能代表中华文化。只有合在一起,才能体现中华文化的风韵。中华文化好比是道,是太极,而儒道两家,就是太极所分出的阴阳。道家主静,为阴,儒家主动为阳。阳,看得见,好理解。阴,看不见,难理解。但合而为一,才称为太极,才是道。

下面我们简单地剖析一下。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最好的方式是追本溯源。把源头的意思搞明白了,结论自然就出来了。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出自《乾 文言》。这是孔子对乾卦卦辞的解释。原文是这样的: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是乾卦九五爻的爻辞。我们都知道,《易》是一部算卦的书。本来是用于占卦的过程中,得到的结果是乾卦,九五爻动。其结果,就是“飞天在天,利见大人。”这是一个大吉的结果。意思是,占卜者可以得到“大人”的赏识或提携,大吉。

我们又知道,易是为大人者谋。在古代,特别是上古时期,占卜有复杂的过程。下层小民,根本不懂,要占也无从占起。所以,占卦者都是君主、王侯。明代朱元璋就曾问过刘伯温一个问题,假如我得到“利见大人”的结果,谁是大人?

这里有个重要问题,朱元璋已经是皇帝了,谁敢在他面前自称“大人”呢?刘伯温说,飞龙在天的龙,指的是皇帝,大人指的也是皇帝,无论是谁见了朱元璋,一定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刘伯温说的,基本上不错。但在《易》的本意中,龙肯定不是指皇帝本身。而是指事物中,动的积极的活跃的部分,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的具体和形象化。

当皇权渗透到文化中以后,文化本身的生动和鲜活一定会被破坏。当皇帝成了龙之后,龙就不能随意说了。但是,从朱元璋和刘伯温讨论的问题里,可以表现出“利见大人”有阴阳两重性。这种两重性体现一个“见”字上。

我们知道,“见”不但有看见的意思,也有显现的意思。后者在修辞上被解释成“通假”,“见”同“现”。但在“利见大人”中,“见”既是不单纯的看见,也不是单纯的“显现”,而是两者合二为一。实际上是主客观统一在一起。

大人,简单地说,就是领导者。小孩子称父母为大人。古代平民称官员为大人。父母是一家之长,官员是一州一县之长。都是领导者。同是在《乾 文言》中,孔子对大人的定义是: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利见大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领导能力显现出来。见大人,大人是客体。现大人,大人是主体。见大人,是自己被上级提拔。现大人,是自己的领导能力被下级,被群众见到和承认。

在这里,主体也客体的相见也好,显现也罢。背后都有欣赏和赞同之意。双方是属于同一类别的。这里就有“物从其类”的意思。孔子的解释,也就是这个意思。鸟听到鸟叫会呼应,狗听到狗吠也会回应。火向干燥的地方烧,水向潮湿的地方流。云从龙,虎从风,这就是物从其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也是这个意思。君子的品德被承认,承认他的,一定也是具有君子品德或者追求的人。君主提携后进,所提携的也一定是具有君子品德的人。飞龙在天,说白了,就是君子的品德已经显现,领导能力被别人承认。这就是乾卦九五爻文言中所表达的意思。

这个意思的内涵非常丰富,与内圣外王相关,与个人的品德修养也相关。但仅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句话来说。反映的思维方式,就是类比和联想。这与文学上的比兴传统是一致的。而且,儒家的解读始终与现实的事业相关联。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出自《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我们看一下这一段,它的表述与上面《易传》的表述有很大的不同。最直观的就是,这里几乎全部是抽象的概念。是从一个概念到另一个概念的推理。最主要的是,这些概念都说不清楚,或说,无法定义。要理解,只能靠悟。这里的概念有“道”,“常道”,“名”,“常名”,“有”,“无”,“有名”,“无名”,“妙”,“徼”,“玄”。每一个概念,大约都讲不清楚。只要讲,一定是错的。因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道是形而上的,名是形而下的。有名了,一般会有实体。没有实体,就算是有名了。人们也理解不了。比如“道”。名字是有了,但永远说不清楚。第二句也可以断句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三句也可以断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我们把“欲”去掉,“此两者”指的是“有”和“无”。这一段讨论的是名和实,有和无的问题,即名实之辩,有无之辩。

妙,简单地说,就是事物的本质。徼,是边界,是此物与彼物的差别。

事物的有与无,名和实之间的关系,就是所谓的玄。

因此,《道德经》中,玄之又玄的思维,是一种冥想式的思维。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类比方式,是不同的。

【2】、来自网友【安水闲人】的最佳回答: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予理解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因果根性,迥异为殊,夏虫语冰,无不逆旅。其与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只是阶级递进,能悟后者,己臻大乘矣。

【3】、来自网友【慈音 2a0g】的最佳回答:

可否据《易传乾文言》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思维,来理解玄之又玄,众妙辶门?这个题目很大。一是内容上相同之处是,是中国两位古代思想家的重要观点。二是阐述内涵有不同表述。孔子的《易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观点,強调的是同声,同气,人际关系的哲学。老子的《道德经》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观点,强调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道德,阴阳,五行遵循道的准则。三是两位思想家观点相通之处,在于他们强调相应,相求辩证关系。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符合老子的道是众妙之门的哲理。四是两位思想家都从不同角度认识道的重要性。老子道的核心内涵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理。与孔子的相应相求的道理吻合。他们共同认为,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同类事物相互感应。人与人之间,兴趣爱好,意见相同的人能够互相响应,自然的结合在一起了,都是建立在大道相同的前提和基础之上。总之,道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条主线。是中国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智慧结晶。虽然他们阐述不同,但是道理相通。

【4】、来自网友【合竞共赢】的最佳回答:

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显然,不能依据“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正常思维,理解“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辨证思想。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一种正常思维,其基本含义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我们看到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就会发现个人会因血缘、学识、偏好等共性聚在一起。就像古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样,人们天生就有差异。气味相同的人才会聚到一起,气味对立的人就不能聚在一起,也不能出入同一个“大门”。

如果对立的双方同时从一个大门中出入,按照正常思维就不能理解。觉得这个现象很“玄”,也就是“玄之又玄”。也很“妙”,出入之门也就是“众妙之门”。显然,这种对立的现象是“有”与“无”,它们的关系是对立统一,我们不能用正常思维理解它,只能用辨证思维理解它。

总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一种基于等级差异的正常思维,显然不能理解基于“有”与“无”对立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表达的辨证思想。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可否据《易传·乾文言》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思维,来理解,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