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嘉靖皇帝大礼议中种种任性的表现,为什么没有被废帝?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3 17:30:30 2次浏览

关于问题嘉靖皇帝大礼议中种种任性的表现,为什么没有被废帝?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未济】的最佳回答:

是杨廷和和张太后把顺序弄反了,在还没确定嘉靖入嗣孝宗的时候就先让嘉靖当了皇帝。之后想给皇帝选爹?若是以此为条件,让哪个藩王入嗣,估计都会同意,只有这样才能当皇帝。但是先让人家当了皇帝,再逼着皇帝认爹,谁有这样的权力?

嘉靖帝在新科进士张璁、新建伯王守仁、致仕大学士杨一清、湖广巡抚席书等官员的帮助下,与以内阁首辅杨廷和、礼部尚书毛澄为首的官员进行了一场关于嘉靖帝该怎么称呼明孝宗和兴献王的论战,实为一场政治斗争。斗争失败后,以杨廷和父子为首的一大批官员辞官。太后一直在打酱油。

由此可见,朝中大臣是有支持嘉靖的,并不是一边倒的。既然如此,朝中大臣就无法统一,何况他们又没有废帝的权力,只有逼宫,在那跪着不起来,那嘉靖可就要出手了,该抓的抓,该打的打,该停职的就停。在皇权面前,明朝大臣不堪一击。

自从朱元璋废了丞相,明朝逐渐实施了内阁制度,首辅大臣看似和以前的丞相差不多,但是没有实权,皇帝听你的建议,那你还有点地位,不想要你了,就换个首辅。内阁没有直接管控六部的权力,首辅只不过是高级顾问加秘书长,大权始终在皇帝手里。杨廷和又拿什么来和嘉靖争呢?

杨廷和本人的辞官,则是主动认输了,让嘉靖赢得更轻松。之后嘉靖把杨廷和贬为平民,去世的时候也是按照平民之礼安葬的。杨廷和晚年凄凉。即使是在道义上,也有一帮为了讨好嘉靖的大臣在据理力争,杨廷和既无实权和嘉靖争斗,又没有在道义上获胜,又怎能废帝?

再说太后,以太后名义废帝的在历史上很少,多发生于权臣篡位之时,太后的名义只不过是为了名正言顺地换个傀儡皇帝。太后干政也只是在皇帝年幼,自己无法决断的时候。太后并没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只不过是作为小皇帝的监护人,暂时赋予她代行皇帝的职权。只要是皇位平稳过渡,没有权臣,太后也没理由没实力废帝。嘉靖刚来的时候都十五岁了,大礼议争了三年,嘉靖都十八了。张太后是完全无法左右嘉靖的想法的。既然皇位已定,嘉靖也不小了,她自然没有权利直接干政。

在选谁当皇帝之前,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张太后和杨廷和手里,杨廷和还提前给朱厚熜夺情让他继兴王爵位。杨廷和前脚让朱厚熜做了兴王,张太后后脚把兴王朱厚熜叫来继承皇帝大位。在事情还没说明白之前,就先把权力交接了,之后再谈条件,是不是有点太傻了?

嘉靖皇帝的继位是合法的,不是偷偷摸摸使什么手段夺来的,所以嘉靖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凭什么要和大臣们妥协呢?谈条件的机会已经错过了。明朝中央集权已经很完善了,文臣没实力和皇帝叫板。武将管他谁当皇帝,你认谁当爹,给工资就行,就是一个打工的,没有文臣们那些想法。

而大礼议之争实际上就是重新洗牌。很多想上位的文臣巴不得趁机获得嘉靖的好感,扳倒杨廷和。杨廷和和一个没权力干政的太后能废帝?皇帝是你么选的,现在自己又要废,你咋那么厉害。来,皇帝你来做。从一开始就没说以孝宗后嗣的名义继承帝位,嘉靖就是来当皇帝的,不是再给谁当儿子的。

孝宗一脉已经断了,孝宗是嘉靖的亲大伯,孝宗弟弟也就是嘉靖他爹已经不在了,嘉靖确实是第一顺位继承人。按照礼法,嘉靖即位是很合理的。既然嘉靖有第一顺位的优势,又有大臣和太后的拥立,那么嘉靖怕啥?当然敢和一群没有实权的文臣争一争了。

当嘉靖以武力手段解决问题的时候,文臣就老实了,始终是斗不过皇权的。

【2】、来自网友【熙熙天下】的最佳回答: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嘉靖的胜利:

1.嘉靖个人的能力。实际上嘉靖在大礼仪事件中表现得是非常谨慎的,采取的是步步为营的方式,并不是强行一步就要做到位。同时,他也注意取得了部分势力和一些大臣的支持,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了不影响固有利益集团的利益。尤其在获取支持上,嘉靖的手段非常厉害,通过重用支持他的一帮新的急于上位的人,极大地打压了反对他的旧势力。他在选择支持者方面,也还算是有眼光,确实都是有很强的能力的人。比如,张璁。一个是他个人非常有野心,40 多岁了才中进士,还是一个实习生,如果不拼一把,这一辈子基本就完了;二个是确实有能力,在理论上、行动上都有两把刷子。青少年时期的嘉靖基本把他做为自己的生活和精神导师,基本事事都会咨询他。

2.明朝的高度皇权。皇权在明朝,经过朱元璋一番操作,达到了顶峰,所谓内阁大学士,实际上只是皇帝的秘书和顾问,如果皇帝不赋予他权力,那么对政事,他除了建议、提议、抗议,并没有实际的操作权力。嘉靖是在已经当了皇帝的情况下,才一步步推出大礼仪机划的。作为皇帝,只要稍微聪明一点点,在明朝的制度下,已经具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大学士根本是没有机会撼动皇权的。

3.张廷和及张太后对嘉靖的低估和误判。当初,选择嘉靖继位,肯定是经过了二张深思熟虑的,嘉靖远在湖北,年龄不大未成年,且父亲已经去世,兄弟一个没有,除了还有一个老母亲,啥家人都没有,在皇族里面,可以说是势力最为单薄的。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为了不再更换他人,在从哪个城门进等方面,进行了小的迁就,认为让他先登基再来掌控。但没想到,登了基的嘉靖善于使用皇权,反而一步步把他们击败了。这就好像温水煮青蛙,等嘉靖步步为营,掌控权力的时候,已经无法再动摇他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嘉靖皇帝大礼议中种种任性的表现,为什么没有被废帝?】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