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明朝撤销努尔干都司,就不管理东北了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3 16:54:57 7次浏览

关于问题明朝撤销努尔干都司,就不管理东北了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国粹繁荣绚丽日】的最佳回答:

奴儿干,地名。在今黑龙江与阿姆贡河汇合口右岸特林。自古即属我国领土,明.永乐七年(公元 1409 年)设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为当地军政机构,治所在特林。

都指挥使,官名。五代时为统兵将领之称。宋.殿前司置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各一人,掌殿前诸班值及步骑诸指挥之名籍,凡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捕、赏罚,皆总其政令。又马步军及各军均置此官,统领军队並治其狱讼。辽、金、元因之。

而明朝所置的都指挥使司,设有都指挥使,实为戍守东北地区边防及掌管一方的军政综合机构。

那么,该机构何时“撤销”虽不详?但据《明史》.《职官》五.《都指挥使司》载:“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下有卫、所四百多单位,辖境西起斡难河(即鄂嫩河),北至外兴安岭,东抵大海,南接图们江、东北越海而有库页岛。”可见,当时东北地区的戍边“建设兵团”力量有多么的庞大和工作繁重。

明代,又於永乐、宣德年间两次在特林修建永宁(取“固守疆土,其宁惟永”意志。)寺,並立两碑铭记。

时至公元 1904 年,永宁寺两碑为帝俄政府劫走,移置海参崴博物馆。

【2】、来自网友【历史长河边的磨坊】的最佳回答:

并不是不管,而是没钱没办法管。

奴儿干都司只是一个招抚机构

明朝的一般省级单位有三类机构,分别是——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与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司也称都司,都司是一个军事单位,但在边疆或者羁縻制下,是自动包揽其它二司的工作的。

而奴儿干都司就是羁縻性质的都司,其对底下少数民族的“卫所“没有任何强制性执行力(除非从内地派军队来干涉),只能用利诱,以钱粮丝绸,边境马市,茶市等方式与他们进行贸易,或者以朝贡的方式向他们撒钱。

这种方式极耗钱,也只有在明朝初年,北元威胁之下,明朝为使北元孤立,派人巡访东北地区,不断收小弟,不断撒钱,才取得到一个较好的效果。

比如明成祖朱棣派亦失哈巡抚奴尔干,第次行动人数在千人以上,据《永宁寺记》记载:“永乐九年春,特遣内官亦失哈率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复至其国”。

而这些人员,及后勤供及极大部分由辽东都司提供。

亦失哈是女真人,朱棣最信任的太监之一。他熟悉东北情况,他每次出巡除了带上大量随从外,还要带大量粮食,食盐、布棉、铁器等物,为了是一边巡访一边向当地”部落卫所“撒钱,且走的是水路,亦失哈的足迹到过日本的北海道(不时称苦夷岛)。

明朝在奴尔干还发一样东西——敕书。

敕书,是朝廷任命当地部落首领官职的任命书,有此凭证就可以到边境参加明朝的马市的贸易,这对奴尔干各部落是极大的诱惑,各部落为了互市,让本来各有仇恨的部落又多了一重开战的理由。

而明朝也以互市,敕书等物质条件为控制手段,调节并平衡各部落的势力。

撤消奴尔干都司

奴儿干都司正式设立在永乐九年(1411),其地点如图所视,近海靠河,因为来往完全是靠船。都司之下的官员全都由辽宁都司官员兼任,且不常驻当地,驻地无兵亦无任何常驻人员,只有在巡访时才会来。

但明朝在奴尔干会修建一些建筑,比如永宁寺。

永宁寺,是 1413 年(永乐十一年)明朝宦官亦失哈在巡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所辖地区时,在奴儿干都司官衙所在地附近原有观音堂的基础上所修建的一座供奉观世音菩萨的佛寺。

明朝希望运用建立寺庙“使柔化之”、传播佛教思想对当地部族进行思想上的教化。因地方坚苦也没什么僧人留守,所以在某次被当地土著给拆了。亦失哈在宣德年间再来时,又重建了一遍。

宣德皇帝上位后,由于财政吃紧,宣德先后从安南撤军,并撤消奴尔干都司,它的职能由辽宁都司按管。

其实撤消奴尔干都司影响并不大,毕竟明朝不是直接统治,且无法从当地征税(辽金元都可以从奴尔干直接收税),对明朝来说区别不大。


当然明朝也不是不管当地,而是靠着辽东都司的军队与互市为条件,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坐大的某个势力。比如成化年间,明朝就与朝鲜配和,对东北地区来了一次大规模清扫,女真势力损失严重。后面更有李成梁等”军阀“养寇自重,把自己玩崩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明朝撤销努尔干都司,就不管理东北了吗?】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