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西晋八王之乱,中原衣冠南渡”,为什么叫“衣冠南渡”呢?“衣冠”是什么意思?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5-02 17:27:45 8次浏览

关于问题“西晋八王之乱,中原衣冠南渡”,为什么叫“衣冠南渡”呢?“衣冠”是什么意思?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知常容】的最佳回答:

西晋怀帝永嘉五年,当时匈奴贵族刘聪等人进攻洛阳,将晋怀帝也就是西晋第三位皇帝俘获,不久将其杀害。晋怀帝被俘获之后,司马邺在长安被人拥立为帝,刘渊从子刘曜攻入长安,司马邺也被俘。不久也被刘聪杀害。

至此中原司马氏势弱,整个中原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像刘聪的前赵,石勒的后赵等等。此时中原一大批士族带着族人纷纷去江南。

史称“衣冠南渡”。

衣冠就是文化、道统,也就是带着中原皇朝的道统向南方前进,重新建立王朝,史称东晋,言下之意只有东晋才是正统王朝,虽然只是偏安一隅。

是不是正统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正因为如此,曹魏接汉献帝,司马氏继承曹魏,采用的方式都是禅让,以突显正统。

中原出现的前秦实力远强于东晋,但史学家没有人将其视为正统。

正因为“衣冠南渡”,使得江南得到了开发,从原来远远落后于中原,开始慢慢变强,到了清朝时,江南赋税成了支柱,这说明江南的份量。

中原当时处在混乱之中时,王导建立司马睿移师建业,也就是当时东吴的根据地,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当时作为主要骨干力量的王氏家族王导、王敦帮助司马睿安抚江南大族,进行征讨,使之站稳脚跟。

当中原司马氏团灭,晋愍帝被俘之后的次年,司马睿就自封自己为晋王,再过一年被众人推举为皇帝,也就是东晋的第一任皇帝——晋元帝。

晋元帝的实力并不强,真正的骨干是王氏,也就是书圣王羲之那个家族,所以才有了王马共天下的说法。

后来王敦攻入建康时,晋元帝说你想要当皇帝就直说嘛,我回去当我的琅琊王。

所以东晋初年的结构是很奇特的。

衣冠南渡最大的贡献是带来中原先进的文化、技术,直接使得江南全方位得到提升,后来南唐经营江南,南宋经营江南,经过这三次南渡,江南彻底提升了,经济远胜于北方。

【2】、来自网友【何运超】的最佳回答:

衣冠南渡是指皇室南迁,延续了中原正统,把具备王朝正统的礼仪服饰甚至语言带去江南。江南自东吴开发以来,时间不长,过去都是蛮荒之地,好比东吴征服南方山越交趾等地方都很原始。当然山越不完全是少数民族,也有很多躲到山里逃避战火的穷苦百姓,主要是为了避免被拉去当兵或者做苦役,当奴隶的。

西晋的江南也刚从东吴的衰败局面中恢复,直到王氏兄弟支持琅琊王司马睿重建东晋,以儒法并重的方式重新立国,但王氏兄弟实际是天师道信徒,崇尚宽柔的方式笼络南方豪门士族,包括一些北方过江的豪强家族,例如祖逖、祖约兄弟都是流民领袖。当然祖逖人品很高,具备很高的声望,也是真正想要收复北方的豪杰。所以,当祖逖北伐的时候,很得河南一带百姓拥戴。包括后来权臣桓温主持北伐,一度侥幸攻入关中长安,有百姓痛哭说想不到今日还能再见到朝廷官军。

大体上都是出于正统王朝的观念,因为西晋最初被汉化的匈奴所灭,毕竟也是亡于外族。后来石勒这些虽然目不识丁,但也是汉化很深的外族,但是北方百姓受到汉朝晋朝儒家正统思想积淀,对这个隔膜还是存在的。衣冠就是这一传统汉家仪典的浓缩和概括,就像宋末崖山又是一个关口,明末江南也是一个关口一样,是一个带着比较突出的民族心理的概念。

【3】、来自网友【追赶光速】的最佳回答:

西晋末年,琅琊王司马睿率领一批大臣渡过长江,其中大部分是士大夫阶层和贵族阶层,史称“衣冠南渡”。这一时期北方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与江南传统生产技术相结合,使得江南经济迅速繁荣。北来大族大部分都是中原的高门士族,而且都是好学玄学有文化的名士,玄学一度成为江南的主流思想文化。对于北人到来,江南名士虽存在着矛盾的情绪,但文化修养与北方大族确实有很大的距离,经过碰撞交流后,他们转而钦佩,甚至仿效。南北士族在文化上的融合催生了六朝时代突出的文化成就,如王義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南朝石刻、刘勰的《文心雕龙》、范晔的《后汉书》、葛洪的《抱朴子》、法显的《佛国记》等,皆为当时文化智慧之凝聚。以都城建康为代表的文化远播到东亚列国,对日本、韩国、朝鮮一带的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司马睿之所以能够在江南重建政权,完全依赖的是北方的大族和江南高门士族。东晋建立以来,高门大族便架空皇权。当南朝皇帝的权力开始回归时,士族政治权力已经走下坡路,所以士族对家族利益的追求更加强烈。当国家危难之际,他们畏缩不前或者变节投敌,为国殉国者很少。

【4】、来自网友【灵石蕴】的最佳回答:

司马光的《训俭示康》中有这么一句话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虽然文中倡议的是节俭,但从中我们也能看出古代穿什么、用什么,都有一套严格的礼制。走在大街上,士农工商,谁是农夫、谁是仕子、谁是商人……虽然称不上一目了然但一眼看去,也可以大差不差的分辨出来

能称为衣冠的,只有乡绅仕人

这倒不是等级森严,就像当代的学士服、硕士服、还有博士服都有差别,道理一样的

仕人,代表着华夏文明,是华夏文明传承载体

题中的衣冠南渡,发生在两晋时期

八王之乱后,晋朝国力衰退,大约在 311 年前后永嘉年间,西晋国都洛阳被匈奴刘家攻破,此后汉家军阀势力、以及北方游牧民族,比如匈奴势力、羯族势力、鲜卑势力、氐族势力等互相攻伐杀戮,尤其是羯族过处屠城灭村,晋王朝核心区域中原大地陷入战乱,完全失控

与此同时,南方区域则相对安稳,所以大批中原百姓,纷纷向南举家迁徙,以求渡江避祸

在这批南迁百姓中,士族大家相对比例较高。毕竟他们能调动的资源更多,史书记载:

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之六七

那时候的南方不像今天这么繁荣,当时除了几个重要城市,大部分还属于蛮荒地带,这次迁徙,则给南方带来了大批可用之人

一方面避祸,一方面开发

称之为衣冠南渡

两晋五胡十六国期,前后大约南渡百万余人

【5】、来自网友【谌人】的最佳回答:

谢邀

西晋“八王之乱”,指西晋皇家司马宗室八个王,为争夺皇位发动的叛乱。

西晋开国时,晋武帝司马炎分封了 27 个同姓王,以郡为国;诸王可自行任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还可拥有一定数量军队。这就给中央朝廷留下威胁隐患。

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后,由于愚钝痴笨,被太后贾南风干政,皇权旁落,诸王(不止 8 个王)觊觎皇位,爆发了历时 16 年血腥争斗。史称“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导致国家失控,战乱不断, 尤以胡汉杂居的北方为最。胡人起势坐大,冒出匈奴人刘渊、羯人石勒、鲜卑人慕容、氐人苻坚等枭雄涂炭汉人,割据西晋。逼得北方汉人集体南迁,北方诸王丢掉封国南逃,西晋皇室也从洛阳迁到建康(南京),成为东晋割据政权。而在北方,出现了几十个少数民族统治政权,史称“东晋十六国”,又称“五胡乱华”。

“中原衣冠南渡”;就是指西晋末,西晋皇朝为躲避北方战乱,从中原洛阳南渡长江,在南京建立东晋的这一历史事件。

后来,作为成语使用,

泛指中原文明大规模转移向南方地区。

“衣冠”,

在这里不指具体物品,抽象地指

汉文明。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西晋八王之乱,中原衣冠南渡”,为什么叫“衣冠南渡”呢?“衣冠”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