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武功高强,曾积极营救谭嗣同的大刀王五,最终的结局如何?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6 02:39:27 4次浏览

p>关于问题武功高强,曾积极营救谭嗣同的大刀王五,最终的结局如何?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岁月静好一世晴天】的最佳回答: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1898 年 9 月 28 日,谭嗣同在北京菜市口慷慨就义,其在狱中留下的绝命诗传遍全国。世人对诗中“两昆仑”的含义众说纷纭。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推断“两昆仑”一是南海即康有为,另一则是侠客大刀王五。

众所周知,康有为是谭嗣同图谋变法的引路人,那么大刀王五是何许人,他在谭嗣同心中为何能与康有为比肩?

王五为幽燕大侠,以保镖为业,其势力范围北及山海关,南及清江浦,生平以锄强扶弱为事。–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大刀王五是北京城有名的镖师。据史料记载,谭嗣同被捕后,王五曾冒死营救谭嗣同,却因刑部大牢守备甚严无从下手。后来谭嗣同被行刑那天,王五带领手下镖师埋伏在宣武门欲劫法场。

谁料监斩官刚毅非常狡猾,他预料到宣武门会有埋伏,遂率队走三里河,经崇文门到达菜市口。等王五发现有变再赶到菜市口时,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已经遇害。

谭嗣同是朝廷重犯,慈禧必杀之人。王五竟为救谭嗣同不惜铤而走险,足见两人确有过命交情。王五乃一介镖师武夫,缘何会与出身官宦之家、且又心怀天下的谭嗣同结成生死之交?王五营救谭嗣同失败后又何去何从,最终结局如何呢?

大刀王五原名王正谊,字子斌,1844 年出生在沧州一个贫寒农家。王五 3 岁丧父,只得与母亲相依为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五为补贴家用,12 岁就到烧饼铺做了学徒。

沧州是闻名天下的武术之乡,乡民热衷习武,武馆镖局随处可见。也许源于环境影响,也许为改变自己的命运,王五小小年纪也立下了习武做镖师的志向。

于是王五 15 岁时,找到沧州最有名的成兴镖局掌柜李凤岗,要求拜师学艺。虽然李凤岗认为王五是可造之材,但因李凤岗是回族,王五是汉人,遂碍于艺不传教外的规矩,李凤岗无法收王五为徒。

王五拜师心切,居然自愿改入回教。李凤岗感念王五拜师的诚意,也自是将一生绝学倾囊相授。王五正式拜师时,前面已有四位师兄,所以人们按照师兄弟排名习惯称其为王五。

那些年王五跟随师父李凤岗走遍张家口、包头等塞外地区的山山水水,不仅得到师父武学真传,而且也练就了一名镖师必备的综合素质。

学武之人虽说十八般武艺都会接触,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譬如李凤岗最擅长的就是双刀与六合拳。那么大刀王五之名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原来王五 30 岁赴京谋发展时,邂逅一位绰号山西懂的刀客,遂又拜师习得单刀绝技。

王五勇猛彪悍臂力过人,于是找人效仿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刀,锻造了一柄刀头长二尺,刀把长二尺五寸,重达百斤的大刀。据说王五遇敌挥动这柄青龙偃月大刀,虎虎生风威震敌胆,所以才有了大刀王五的美名。

1875 年,王五初到京师先是在一家名叫聚茂魁的老字号做镖师。聚茂魁的老板张广聚是直隶宁津人(现属山东德州),其实宁津张广聚家族并没有多大名气,但其却与临县南皮张家关系紧密。

人尽皆知南皮张家出了两个大人物,一个是张之洞,一个是张之万。

张之洞乃同治年间殿试探花,曾官至湖广总督,是积极推动洋务运动的晚清重臣。而张之万则是张之洞族兄,虽才能稍逊于张之洞,但也做过封疆大吏,后又回京做了兵部尚书。

张广聚与张氏兄弟关系不错,不仅张之万曾给聚茂魁题写过楹联匾额,就连张之洞都经常在聚茂魁宴请宾客。可想而知聚茂魁有张氏兄弟提携捧场,其生意自是越做越兴隆。

而大刀王五在这样环境熏染下,不仅开阔了眼界视野,同时对国家危亡大事也有了更多了解。

大刀王五虽在聚茂魁薪资不菲,但其志向并不在此。1877 年,王五在朋友帮助下,离开聚茂魁,在北京前门外开办了源顺镖局,自此开始独闯天下。

十九世纪末期,中国铁路运输还未兴起,物资运输主要还是靠马车、驴车等陆路运输方式。可当时长途跋涉,路遇土匪强盗乃家常便饭,所以商家出于对货物以及人身安全考虑,大多会请镖局保镖。

由此清末镖局生意特别兴隆,尤其是北京的镖局比比皆是。源顺镖局在北京镖局中只能算后起的小字辈。

不过王五确非池中之物,他不仅武艺高强胆大心细,而且为人豪爽,喜欢广交朋友扶危济困,所以整个华北地区的土匪们几乎都买王五的账,只要看到王五的镖旗大都爽快放行。

由此源顺镖局在短短一年内,就跻身北京八大镖局之列,而王五也在京师闯出名头,成为与董海川、黄飞鸿等人齐名的晚清十大高手之一。

至于王五如何与谭嗣同相识,民间也有多种版本说法。

据王五的后人回忆,当时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官居户部员外郎,经常找王五护送财物回湖南浏阳老家,遂谭、王两家来往比较密切,所以少年谭嗣同就经常到源顺镖局跟王五学武。

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也时常到源顺镖局找王五聊天,藉此源顺镖局就成为维新志士聚会的场所。

还有一种说法是 1875 年,燕京著名的五路镖师之一胡致廷将少年谭嗣同推荐给王五为徒。他们暗中商定,谭嗣同跟着王五学习单刀与七星剑,但对外不准以师徒相称。两年后谭嗣同得到王五真传,成为武功超群的英才。

实情是这样的吗?谭嗣同出生于 1865 年,也就是说谭嗣同 1875 年与王五相识时只有 10 岁,而王五当时已经 31 岁,所以有人认为王五与谭嗣同一见如故的说法不太可信。同时王五当时忙于四处走镖谋生活,应该也没有太多时间教谭嗣同习武。

更何况 1877 年,谭继洵外放出京为官,谭嗣同跟随父亲赴任,先后辗转陕甘、两湖等地。按照当时通信及交通不发达的情况分析,远在外地的谭嗣同与王五应该也没有什么联系。

由此可见王五与谭嗣同初相识并没有太深交情,至于谭嗣同年少即得王五武功真传也不太可能。

时间到了 1895 年,甲午战争兵败后,忧心如焚的谭嗣同返回北京,寻找康有为商谈变法强国之策。谁料康有为已返回广东,谭嗣同扑了个空。

不过谭嗣同这次赴京却遇到了大刀王五。转年谭嗣同再度赴京,又去拜访了大刀王五。

此时谭嗣同 31 岁,大刀王五 52 岁。如果说谭嗣同在 21 年前,源于对武学的热爱结识王五,那么已身为维新志士的谭嗣同,再度拜访王五一定蕴含着某种深意。

浏阳少年尝从之受剑术,以道义期许之。–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我们从梁启超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浏阳少年也就是谭嗣同曾与王五有师徒之谊,同时也非常敬重王五是个有道义之人,所以对王五有很多期待。

王五虽然不通文墨,但他并非简单武夫可比。

甲午战争之后,监察御史安维峻因弹劾李鸿章误国,竟被贬到张家口。当时没人敢与安维峻沾边,唯有王五挺身而出不仅亲自护送安维峻抵达流放地,而且还给安维峻留下银两补贴生活。王五义举为其博得京师大侠的美名。

同时,王五受到甲午战争的震动,遂为提高国民素质,竟自掏腰包办起文武义学,招收有志青年入学,一边教授武功,一边邀请博学之士教授经史与新学。

也许王五讲不出什么高深的大道理,但其言行已明显与维新派不谋而合。再加上王五不仅手下有一群强悍的镖师,而且在江湖上还有一帮朋友,所以素有理想抱负的谭嗣同想组建自己的团队,王五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选。

王五素来敬佩有学问的人,既然谭嗣同看得起他,他自然也就把谭嗣同当成朋友。谭嗣同见到王五称一声“五爷”,王五则按谭嗣同在家中排行尊称其为“三哥”。

我们不能认为谭嗣同与王五之间是互相利用,因为他们之间更多的是为国为民的志趣相投。

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谭嗣同奉旨赴京任四品京卿衔军机章京参与新政。王五非常支持谭嗣同,不仅负责安排谭嗣同在京的衣食住行,而且还派精干镖师护卫谭嗣同的安全,甚至还亲自宣传维新变法的意义,以扩大维新志士的队伍。

然而变法之路困难重重,光绪唯恐生命不保,于是谭嗣同将变法希望寄托到袁世凯身上,遂主动夜访手握军权的袁世凯,却未料竟被袁世凯出卖。

瞬息之间局势突变。1898 年 9 月 21 日,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禁瀛台,康有为由天津搭乘英国轮船逃至香港,梁启超则远赴日本,百日维新变法彻底失败。

谭嗣同因亲访袁世凯,并与其订立杀荣禄,包围颐和园凭武力逼迫慈禧就范的计划,而成为慈禧最恨之入骨的人。

当时许多人劝说谭嗣同赶紧逃离北京,就连大刀王五都力劝谭嗣同立刻转移到源顺镖局,然后混在走镖队伍中离开北京。

但无论别人怎么劝说,谭嗣同都严词拒绝,并慨然言道:“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王五见谭嗣同意已决,只能眼睁睁看着谭嗣同被官兵带走。王五虽又想方设法营救谭嗣同,但皆以失败告终。

戊戌时,谭嗣同之受刑也,人无敢问者,侠客伏尸大哭,涤其血敛之,道路目者皆曰:此参政剑师王五公也–赵炳麟《柏岩文存》

谭嗣同逝后,无人敢为其殓尸。唯有王五冒着生命危险赶赴刑场,为谭嗣同洗净尸体上的血污,并将其尸体带回源顺镖局。

王五在住所为谭嗣同密设灵堂,祭奠七日后,用盛棺将其送回浏阳老家安葬,同时还将谭嗣同留下的最后一封家书送给谭夫人李闰。

1898 年末,王五返回北京后,即遵照谭嗣同的遗愿联络各路武林豪杰,伺机再行变法。同时王五还策划刺杀载漪和荣禄为谭嗣同复仇,终因荣禄等人防范森严而未能得手。

戊戌之变,浏阳与谋夺门迎辟,事未就,而浏阳被逮,王五怀此志不衰–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谭嗣同虽已逝去,但王五心中家国情怀依旧未泯。

1900 年,随着义和团运动兴起,义和团大师兄张德成找到王五。

张德成素来敬仰王五的武功与为人,于是专门从天津赶赴北京,亲自到源顺镖局邀请王五出山共谋灭洋大业。王五自是痛快应允,不仅马上赶到天津训练义和团员,而且还与八国联军展开浴血奋战。

王五率集训的大刀队一马当先,一柄大刀快如闪电,很快就刀劈数名洋人。战争结束后,王五骄傲地说道:“这柄大刀今日开了洋荤,沾了鬼血,才真正算一把大刀,我王五也不枉大刀王五之名,也算对得起这把刀,对得起祖宗了。”

但随着洋人不断增兵,义和团在天津节节失利,王五也由天津回到北京,毕竟王五创建的源顺镖局以及妻儿都在北京。而王五的生命就是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结束的。

有关王五的结局,民间流传最多的有五种说法:

一,王五为营救遭八国联军强暴的妇女,而被洋人枪杀。

二,狄平子在《平等阁笔记》中记载,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包围了一石姓人家住宅,恰好王五路过,遂与洋人打了起来。王五杀了几十个八国联军士兵后,因中弹过多,而被八国联军活捉后枪杀。

三,北京城破之日,王五侥幸逃脱远赴东南亚,后来不知所踪。

四,八国联军血洗源顺镖局,王五虽武艺高强拼死抵抗,但终抵不过洋枪,竟在混战中惨遭杀害。

五,王五的遗孀王章氏,病逝于 1960 年,其生前曾讲述过王五去世经过。

原来王五回到北京后,本想远赴塞北重谋出路,但因许多友人投奔王五,把源顺镖局当做避难场所。这些人偕老带幼,无法跟随王五出关,于是王五只得冒险留在北京。

八国联军进城后,德军要求清政府交出王五。王五怕连累在源顺镖局躲避的 100 多口人,遂面对清兵追捕未做任何抵抗,从容被捕。

随后王五被清政府转送给德军,并被德军枪杀于北京前门外东河沿,享年 56 岁。王五被杀后,头颅被割下来挂在朝阳门城楼上示众。

家人无法为王五收尸,幸得王五生前好友霍元甲出手,趁夜色凭借高超武功取下王五头颅,并送回王五家中安葬。

有关王五结局的说法众说纷纭,各种史料记载也不一而足,但我认为还是王五遗孀所述可信度最高。

王五逝后,源顺镖局停业改为大车店,王章氏带着独子王德海一直居住在源顺镖局旧址,只是王五的武艺没有传下来,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纵观王五一生,虽无多少文墨,但其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所以他才会成为谭嗣同心中肝胆相照的“昆仑”至交。

【2】、来自网友【牛不弹】的最佳回答:

大刀王五,本名王正谊,

河北沧州人,善使一柄大长刀,且

刀法娴熟,武艺高强,一生救死扶伤,行侠仗义,可以称得上是德艺双馨,

因拜李凤岗为师,

排行第五

,所以,人们称赞他为“大刀王五”。

至于营救谭嗣同失败后,他的结局如何?且听读史三悟一一分析。

谭嗣同死后,大刀王五为他做了三件事,每一件都称得上是惊天动地。

1.冒险收尸,让谭嗣同得到了安息。

谭嗣同在菜市场临行前,王五曾率领侠义之士劫法场救人,但是,清军戒备森严,人多势众,王五等人无从下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好朋友死去,这种滋味令人十分痛苦。谭嗣同倒下去了之后,周围的朋友没有人敢为他收尸,总担心会连累到自己,被清军视为同党。

只有王五冒着巨大的风险,给谭嗣同收尸,并在自己家中密设灵堂,祭奠了 7 天,然后护送谭嗣同的灵柩至湖南浏阳,也就是谭嗣同的老家,安葬了他,

让他得到了安息,此举,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戊戌时,谭嗣同之受刑也,人无敢问者。侠客伏尸大哭,涤其血殓之。道路目者,皆曰:此参政剑师王五公也。”

—-《柏岩文存》赵炳麟

2.冒险给谭嗣同的夫人李闰寄信。

李闰从小就很聪明,长大后博览群书,擅长吟诗作赋,是湖南知名才女。嫁给谭嗣同后,夫妻二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夫妻关系十分融洽。谭嗣同将毕生精力放在了维新变法上,

李闰

也非常支持自己的丈夫,多次帮助丈夫宣传新理论。

谭嗣同死前给妻子写了最后一封信,大致意思是安慰妻子不要伤心,不要难过,言语之间透露着眷恋之情。这封信交给了王五,王五将信从北京寄到了湖南谭家人手中,完成了谭嗣同交给他的最后使命。

3.组织人马,为谭嗣同报仇雪恨。

王五在当时是京城武林名侠,平时仗义疏财,助人为乐,结交了许多武林中的侠义之士,像什么

义和团、小刀会、红灯照

都与王五有过深厚交往。

谭嗣同

死后,王五悲痛欲绝,组织了数百名义士,为谭报仇,但是,此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不在国内,王五自己带领这些义士对荣禄、载漪等朝廷官员展开了刺杀活动,都无果而终,无奈之下,报仇一事暂时告一段落,但是,谭嗣同的遗志一直埋藏在王五心中,从未遗忘。

这三件事,仅凭其中任何一件,就足以让清政府杀他的头,问他得罪,夷他的族,风险巨大,王五敢于出面办理,也算是对得起泉下有知的谭嗣同了。

参加义和团,组建大刀队,可惜没有战胜洋人的洋枪洋炮。

1900 年,义和团运动在北方兴起,势头渐盛。义和团的大师兄叫张德成,非常仰慕王五的能力和为人,亲自去北京拜访王五,恳请他出山加入义和团,王五便赶往天津,参加了义和团运动。起初,他担任义和团的

武术教练

,负责整训民团队伍,后来,帮助义和团

成立了大刀队

,在天津的老龙头火车站、北仓等地,与八国联军展开了血战,王五率领大刀队冲锋在前,刀劈了很多洋鬼子,可惜,

刀光剑影再快也快不过子弹

,最终,这次运动败在了洋枪洋炮之下。

返回京城,不幸遇难

天津义和团运动失败以后,

王五再次返回京城

,本想远走塞上,另谋发展,企图再次变革。可是,京城的许多朋友前来投奔王五,住在了他的源顺镖局,这些人有老人,有孩子,行动多有不便,没有办法跟随王五远走塞上。

王五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觉着自己不能丢下他们不管,于是,自己冒着巨大风险留了下来。

由于王五曾经组织人员刺杀过荣禄和载漪,还参加过义和团运动,清政府一直想将他捉拿归案。1900 年 10 月,清政府得知王五在家,便派军包围了王五的源顺镖局,为了不连累镖局内的朋友,王五出来自首,

被清军捉了去。

可是,清政府又将他交给了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毫不手软,将他在北京前门枪杀了,这一年,王五 56 岁。

王五死后,清政府将他的头颅挂在了城门上,家人没有办法取回,也就不能为他安葬入殓。好在王五生前的

好友霍元甲

,趁月黑风高,爬上城楼,取下了王五的头颅,帮助王家人安葬了王五。

王五一生以侠义著称,但是,结局未免不令人唏嘘,不过也得到了后人的称赞,这也算是一种慰藉吧。

读者朋友,您感觉王五的结局残酷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武功高强,曾积极营救谭嗣同的大刀王五,最终的结局如何?】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