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决定中考成败的是初二还是初三?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0 03:08:10 3次浏览

关于问题
决定中考成败的是初二还是初三?
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艳阳少侠】的最佳回答:

我认为是初三,尤其是初三下学期!

我儿子初一时,语文、数学每次考试基本上都是七十多分(满分 100 分卷。)而最差的英语每次还能考八、九十分。虽说有 2~3 次总分拿到班级第 3,年级第七、或第八的排名,但由于主科吃亏太大,每次考试总分都是靠副科史地生政给支撑的。整个初一阶段成绩让人受了不少“惊吓”。那时我在想,这样下去能考上高中看来就算不错了。

那时,我最疑惑的是语文和数学,怎么每次考那么“差”?小学语文及数学都是挺好的,问题出在哪?原来初中语文和小学语文差别挺大的,尤其是阅读及作文方面最易丢分(初中作文评分标准和小学评分标准区别蛮大的),满分 100 分的卷能考 80 多分的在年级里就算挺高的了。而数学班上时常有人拿满分,感觉跟别人差距有点大。总结原因整个初一阶段除了快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其它时间都用在看课外书上了,各种课外书一年看完 100 本。…

到了初二开学考语文考了 81 分竟然是班级第一名(满分 100 分卷)。由于暑假每天要求他读英语背单词,英语从班上 C 级上升到 B 级。数学把以前看课外书的时间用在巩固数学刷家里买的必刷题上,数学开始稳中有升,基本稳定在班级前十。新增加的物理由于在小学看的一些课外书中就比较感兴趣,学起来不但轻松还考得都蛮好。其它历史、地理、生物也是由于课外书看得多的好处学起来一直蛮轻松还能保持优势。整个初二阶段里让人感觉开始变稳了。总成绩在班上基本稳定在 3~10 名之间,年级排名 11~33 名。家长会上,老师讲中考年级排前 100 名的上重点高中没问题。…

到了初三阶段,一开学就适逢双减。刚开始有点不稳定,碰到双减兴奋啊,放学没什么作业,开始又放松了。好在好日子不长,作业量加大,对于没上过补习班的他来说,有点紧张感了。好在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基本能稳能升,特别是初一时在班上排 C 级 30 名的英语,初二开始逐步上升,到了初三上升近 20 名(他们班英语在年级里是最好的一个班)。新增加的化学也蛮好,到了期末总分和同桌并列班级第一。

到了初三下学期,开学考了一次和另一个女生并列班级第一。不久就碰到疫情,在家上网课上了两个月。疫情结束后的两次模考均为班级第一,包括中考,由年级第七名上升到保持年级第三名。也许是心态比较好,学习方面没什么压力,跟别的“挤时间”在外上补习班、冲刺班、押题班的同学相比他还是蛮轻松的,习惯性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主,不需熬夜,睡眠基本充足。

初一到初三上学期期末班级排第一的都是两名女生轮着第一。初一阶段班级前十名的女生比男生多,到了初二阶段,前十名中的男女生开始均衡。到了初三下学期,前十名的男生人数超过了女生人数。虽说他们班属重点班,但疫情结束返校上课后,听我儿子说都临近中考了,班上课上睡觉的同学反而越来越多了,常常是一趴就是一大片睡觉的(这些可能很多家长不知道的,只知道孩子学习很苦,经常写作业到半夜,…)。以前偶尔一、两个课上睡觉老师会在班级群里说,…。(中考后,他们班考进重点高中人数在年级里可能是最多的。不过,各重点高中也会分类,有的录取分数线差别蛮大的。)

初一成绩好,初二成绩好都不能完全代表中考就会好,关键还得看初三,尤其是初三下学期!

【2】、来自网友【田园拙夫】的最佳回答:

肯定是初二!我本人从教接近三十年,经历过每一年的一线教学!初二才是真正的中学的开始,习惯培养,思维转换,都是需要学校老师们必须教给学生的,可惜,现在还有谁在研究学生吗?

【3】、来自网友【轩老师谈教育】的最佳回答:

初中老师认为决定中考成败的关键应该是初二的下学期。我们都知道初二阶段是初中的分流阶段,其实真正的分流是从初二下学期开始的。因为初二下学期真正体现出了知识难度上差异和学生学习能力上的差异,除此之外也包括学生学习态度上的差异。

初二下学期的期中、期末成绩基本上奠定了中考的成绩的大框架,在此之后,学生的成绩可能出现一定的波动,但是一般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波动,波动区间不会太大。

一、首先初二下学期的分流,首先表现在成绩上的天差地别。我们经常说初一差别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那是因为初一阶段和初二上学期的知识都比较简单,知识的容量也比较少,注重和小学阶段知识上的衔接,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例如很多人认为物理比较难,但是初二上学期的物理却比较简单,有点接近文科。

但是到了初二下学期之后学生会发现,各科的难度大幅加深,尤其是理科。这时候就有一些学生,感觉脑子不太够用了,或者转的比较慢了。学习能力的降低,直接导致了自信心受到打击,导致一些孩子开始自我怀疑和否定,甚至自暴自弃,这样和尖子生分数上的差别就越来越大。

二、初二阶段也是青春叛逆期、影响最大的一个阶段,更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刚上初一的孩子,大多懵懵懂懂,保持着小学阶段的天真。而到了初二阶段,随着身体的发育,心理上也逐渐发生变化,明显要比初一阶段叛逆、独立,更有了自己的意识和想法。

在此阶段,对于父母、老师的意见,已经不再像小学和初一阶段那样言听计从,反倒是对同龄人的看法非常重视。内心变得敏感而脆弱,如果在此阶段交友不慎,或者有早恋行为,都非常可能对成绩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即使没有不良交友或者早恋行为,但在处理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师生关系的时候,稍有不当也会对情绪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造成心理上的波动,间接影响学习。

三、虽然初二阶段至关重要,初三阶段的冲刺阶段同样不容小觑。我们可以说初二下学期奠定了初中学习成绩的大框架,而初三要做的就是保持好学习的冲刺状态。想在初三阶段实现一个逆袭或者飞跃,不是没有可能,但是难度很大。换言之,如果在初三阶段把持不住,很可能造成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状态。可以说初三阶段进很难退很易,所以初三阶段的学习状态也非常重要。

总结:初中阶段可以认为初一打基础,初二力争上游,初三把握好状态。在整个初中阶段,考验最多的还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虽然智商的高低不可能没有影响,但是初中阶段不是特别明显。家长要做的就是督促好孩子的成绩,还有帮助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

【4】、来自网友【飞翔的山竽】的最佳回答:

初二下学期结束,基本就很难发生大起大落了,从各理科情况进行分析:

数学:初二的几何与函数部分对于思维能力的要求,将学生明显分层,是初二两极分化重要原因,很多学生能考接近满分,另一些却一半分数都极其困难。

初二数学的落后到了初三,不仅没有太多机会追赶,反而会越拉越大,初三数学相比较初二更难,圆、二次函数都是在初二基础之上的延申,初二基础不牢初三差距更大。

物理学科,在初二上学期并没有过高的区分度,初二上看数学,初二下看物理,到了下学期进入力学部分后,学生差距开始显现,同数学一样,初二物理不好,初三进入更难的电学差距会进步拉大。

进入初三还要学习第三门理科,即化学,虽然难度不大,但时间紧知识点集中,背诵内容多,相比较初二,要腾出不少时间用来学习化学,其他学科对应学习时间减少。

初二学的好尤其是理科学得好,为初三更难学习打好基础,也有更加充沛的精力应付化学、英语等其他学科。

【5】、来自网友【仰望星空的小朔子】的最佳回答:

我觉得初二吧,我家娃我初一初二抓的紧,基础打的好,我看他成绩稳定,学习习惯也养成了,初三就没管了,按部就班跟随老师安排复习,中考考进省级示范性高中。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
决定中考成败的是初二还是初三?】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