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读原版英文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1 11:10:48 7次浏览

关于问题读原版英文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那个人就是小猪的爸爸】的最佳回答:

学生时代,感觉语文课本上的外国文学很经典,于是专门在图书馆借了相关的英文原著回来读,然后我就后悔了,原来英文故事的大部分经典是翻译者太厉害了,他们总是能把简单朴素的英语翻成高大上的中文,表达更加深刻和精彩。

真正的原著内容,没有像中国文学那样常用的修辞、铺垫、还是用不同级别的形容及成语,TM 更多的是普通的陈述恍如旁白,整本书下来,相似的场景反反复复都是用那几个形容词,没有中文那么多递增的词汇来表达不同层次,总结来说看原著需要自己脑补一些画面,这也可能是思维习惯和语言逻辑导致的。

作为现存的唯一高纬度语言,用汉语去翻译其他的语言都是很简单而且有趣的,这属于降维打击,汉语丰富的词汇和表达形式以及修饰手法,能让一段简短直白的英文瞬间变得高深莫测或者大气澎湃,而且不同的语言大师,翻译出来的境界和气势也不一样。

反过来,用低纬度的语言来翻译高纬度的语言,就会显得很难。这也是为什么不管谁来翻译,都很难用英文把中国经典故事翻译的引人入胜,这需要的不仅仅是翻译者的语言天赋,更有语言本身的历史沉淀和完善进化。

【2】、来自网友【Alfred2068】的最佳回答:

原汁原味儿,酣畅淋漓的感觉!

【3】、来自网友【莫愁仙子 A043】的最佳回答:

我记得我是从高考复读那一年开始接触英文原版读物的,好像最开始读的那本书也不是纯原版的而是浓缩简写版,是蝴蝶梦的简写版,我记得读这个蝴蝶梦的时候,我真的是非常的入迷。当时也是因为英语学习,就是参加那个比赛吧,觉得自己想更进一步提高,除了课本之外的东西想涉猎一下,偶尔在一个小地摊上面看到一本这样的蝴蝶梦旧书,简写版,我估计很多人没有读这个蝴蝶梦,也叫丽贝卡,我就觉得这世间竟有如此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情节,后来一发不可收拾,我又接着读了简爱。简爱应该是中国人简爱的必备读物,人手一本吧,高中阶段就读了这两本吧。

后来入了大学之后,就开始读各式各样读各式各样的真正的原版,因为大学里英语专业老师们也鼓励我们读,我们自己也有强烈的感觉,应该读一读那些英文原版的东西,当然大学里也有足够的时间和闲情来读这些原版。记得我们有个老师当时推荐我们读呼啸山庄,于是我就去图书馆借,一下子发现图书馆里好多英文原著啊,太棒了那种感觉。因为以前可能也喜欢读一些破案类型的中文小说之类的,所以我觉得呼啸山庄这种带点悬疑,哥特式的特别对我胃口,里面女主人公的这种极端的性格,男主人公的这种隐忍而后爆发性的复仇,最后命运的轮回安排,这对苦命鸳鸯在地底下温柔的低语…虽然是一个想象的存在,但是又是那么的真实,就感觉是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在感情中的复杂心境,既是虚构,又是真实,特别让我欲罢不能。

紧接着后来一发不可收拾,读了一些艾玛呀,苔丝呀,还有远大前程,包法利夫人,雾都孤儿啊,双城记呀,当然,实话说,狄更斯的文字很艰涩不太好懂。不过正是由于这些文学原著让我对英美文学和文化有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那时正好学校后面的小市场里面有英文原著电影播放,几块钱可以看一天一夜。我记得那个时候我真是一有时间就跑进去看,尽管没有英文原著书籍那么细腻的感触,可是毕竟它对英语文化背景的熏陶有极大的正面影响。再后来就是快毕业的时候,生活有些艰难,面临着毕业啊,就业的压力啊,以及各种其它的烦恼,那个时候需要读励志的书,当然,我在大学期间还读了金庸和梁羽生的小说,但是就是觉得这些书不足以励志,后来突然想起乱世佳人这个电影给我的震撼,为何不读一读乱世佳人这本原著呢?于是就去学校的书店里花了不菲的价格买了乱世佳人的中英文两本,当然当时也就囫囵吞枣的读了一下,感触并不深。

毕业之后参加工作我仍然坚持读了一些英文原著,比如庞龙的宽容,辜鸿铭的论中国人的精神,但是印象最深的是呼啸山庄好像我读了三遍,乱世佳人我读了不下于五遍-其中有两遍是大声朗读,就是每天起来朗读一点,读到中间的时候,感觉自己俨然就是斯嘉丽,仿佛自己也是处在那种战乱环境之下,带着真诚而干净的心灵,与周围虚与委蛇…我周围的人也有不少人觉得我就像那种性格,当然,我自己并不觉得自己有那么坚强,那么务实,那么能干。

近几年来,因为疫情原因,人心浮躁,社会复杂变迁,读的英文原著稍微少了一些,但是我会一直记得自己朗读英文原著那种迷醉的感觉,那是一段多么平静而又青葱的岁月!

【4】、来自网友【南波万 Neo】的最佳回答:

第一本还是很痛苦的,都几分钟就想放下休息,看完这页已经忘了上页说的啥了。读多了,也就那样,和读红楼梦、西游记等清代小说差不多,偶尔又生词,偶尔有需要读两遍或仔细分析才能懂的地方,但读懂情节,知道细节都不是太难的事情。碰到感兴趣的书,一读就读三四个小时也是有的。

我是雅思词汇已经很熟,托福也背了一两遍后,开始读的,第一本书没选好,选了《纳尼亚传奇 1》。开始读很难,半小时下来,头脑发胀,眼冒金星手冒汗,很想休息。如此这般,读了一月左右,直接放弃了。滚回去继续被 SAT 和 GRE 单词了,等这两个背了几次后,我开始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觉还是难,又中途弃书了。《双城记》,也是看完第一部分就放弃了。

这次我发现是我选的书太难,自己水平够不着,所以开始读《伊索寓言》,感觉好多了,一天读十几个故事,一本书 20 天读完了。后来读了《哈利波特 1》,然后发现比电影有趣,就坚持读完了,后面一直整套,也就是 2-7 也读完了。后来《霍比特人》,《魔戒三部曲》也都读完了。

阅读速度也提高了,后来把之前中途放弃的书都读完了。最开始一天得花 4-5 小时才能读一万词,后来 3 小时,快的时候 2 小时也可以。一直读了 26 本原版书,共计 300 做词左右。

感悟就是,要从易到难,不要上来就选难的,像我一样,老是中途放弃。

蓝思值是个还不错的指标,先读 500L 左右的,读几本后去读 600L、700L,读几本后再挑战 800L、900L,就是哈利波特那个难度。1000L 话,就是可以读《魔戒》。再往上,就是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狄更斯的《荒凉山庄》《大卫科波菲尔》等。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读原版英文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