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关于糖尿病的谣言有哪些?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8 12:33:27 9次浏览

关于问题关于糖尿病的谣言有哪些?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屠龙 53】的最佳回答:

你朋友那么年轻又肥胖,所以首要是减肥、减腰围、减体脂,减少糖的摄入,这糖指的是不仅仅是添加糖,包括主食。调整饮食,不仅量要减少(不能不吃),还要多吃蛋白质和蔬菜,水果少吃。目标就是消除胰岛素抵抗和脂肪肝,这样就有可能逆转糖尿病,甚至成为正常人。

2 型糖尿病都是从胰岛素抵抗开始的,不消除胰岛素抵抗就不能降低血糖,消除胰岛素抵抗就是釜底抽薪,而控糖必须,但只是“表面文章”,不是目标。

【2】、来自网友【微笑面对糖尿病】的最佳回答:

工作这么久,接诊了四千多位糖友,发现有些糖友还是存在很多误区,或者会被网上流传的小秘方给欺骗。

今天,我就分享一些给大家,避免以后走弯路:

误区一:少吃主食。

这会造成两种后果:

一是由于主食摄入不足,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身体消瘦、营养不良(头发枯黄、抵抗力差、精神不好等),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

二是控制了主食量,但对油脂、零食、肉蛋类食物不加控制,使每日总热量远远超标,且脂肪摄入过多,如此易并发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使饮食控制失败。

误区二:无糖食品,不影响血糖,可以随便吃。

无糖食品主要指不含蔗糖的食品,但是糖友可以看看食品标签,还是含有碳水化合物的。影响血糖最主要的是碳水化合物不仅仅是蔗糖。比如:米饭不含蔗糖,但是吃多了,血糖一样会爆表。所以无糖食品也不能随意吃,要看清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自己的摄入量。

误区三:控制正餐,零食不限。

部分患者三餐控制比较理想,但由于饥饿或其他原因养成吃零食如花生、瓜子、休闲食品的习惯。

其实这样也破坏了饮食控制。大多数零食均为含油脂量或热量较高的食品,任意食用会导致总热量超标。

误区四:吃多了加药就行。

一些患者感到饥饿时常忍不住吃多了,他们觉得,把原来的服药剂量加大就能把多吃的食物抵消。

事实上,这样做不但使饮食控制形同虚设,而且在加重了胰岛负担的同时,增加了低血糖及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的可能,非常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误区五: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有降糖、降脂、通大便的功效,对身体有益。

如果吃太多的粗粮,就可能增加胃肠负担,影响营养素的吸收,长此以往会造成营养不良。

误区六:少吃一顿就省一顿药。

有些患者为了控制好血糖,自作主张少吃一顿饭,特别是早餐,认为能省一顿药。

吃药不仅是为了对抗饮食导致的高血糖,还为了降低体内代谢和其他升高血糖的激素所致的高血糖。

不按时吃饭也容易诱发餐前低血糖而发生危险。

少吃这一顿,必然下一顿饭量增大,进而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

误区七:打上胰岛素就可以随便吃了。

有些患者因口服药控制血糖不佳而改用胰岛素治疗,认为有了胰岛素就”天下太平”,不需再费神控制饮食了。

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是为了血糖控制平稳,胰岛素的使用量也必须在饮食固定的基础上才可以调整。

如果饮食不控制,血糖会更加不稳定。

如果摄入过多,胰岛素加量后血糖平稳,但是能量还是摄入到体内,时间一长,容易导致胰岛素抵抗、肥胖等。

误区八:糖友不可以吃水果、年糕等。

其实糖友什么都可以吃,只是要学会食物交换份进行交换。照样可以在畅想美食的同时,血糖平稳。

误区九:吃苦瓜可以降糖。

苦瓜是含有“植物胰岛素”。什么是“植物胰岛素”。植物胰岛素是一种含 166 个氨基酸的多肽,皮下注射后能够产生强烈的降糖作用。然而,多肽口服后很容易降解,因此“植物胰岛素”口服后并无降糖疗效,仅仅为机体提供一些营养而已。

误区十:山楂等流传的降糖食疗方法都可以降糖,无须限制。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黄金法则告诉我们,所有饮食都要控制在总热量范围内。

山楂对普通老年人有软化血管、抗凝的作用,但含有较高量的果糖,多吃可能影响血糖控制。

食疗偏方中的食品如果热量过高或脂肪量过高,也会影响血糖。

今天就分享到这。

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看到就会回复的。

以上答案由微糖注册营养师宋明月老师提供

【3】、来自网友【举铁男子聊八卦】的最佳回答:

​提起糖尿病,几乎尽人皆知。即使是这样,关于糖尿病治疗的某些谣言仍广为流传,十分害人,尤以下面几则最为典型。

谣言一:打胰岛素会上瘾。经常听到需要打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问内分泌科医生:“大夫,听周围人说打胰岛素上瘾,打了就撤不下来了,是吗?”其实,胰岛素是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蛋白激素,是人体内原本就有的蛋白质。人体仿佛一部发动机,需要燃烧碳水化合物(葡萄糖)获得能量,维持生命的活力,胰岛素恰似葡萄糖燃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是维系生命的纽带。健康人体内自己生产胰岛素,糖尿病患者因为体内胰岛素生产系统有问题,需要从外部补充一点而已,这是患病的机体需要,维系健康的有效治疗手段罢了,与“上瘾”无关。

谣言二:二甲双胍伤肾。二甲双胍历经 50 余年临床检验,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广泛认可,由于其疗效肯定、可以帮助病人控制和减轻体重、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目前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首选药物。可是,经常有患者问:听说二甲双胍伤肾伤得厉害,是吗?真实的情况是,并非二甲双胍伤肾,而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服用二甲双胍。这是因为肾功能不全会影响二甲双胍的排出,导致在体内堆积,引起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具体地讲,糖友血清肌酐水平男性超过 1.5 毫克/分升,女性超过 1.4 毫克/分升,或者肌酐清除率异常时禁用二甲双胍。

谣言三:偏方根治糖尿病。有的糖尿病患者执意不用口服降糖药,也不打胰岛素,而是每月花几千元邮购中药,自称血糖控制得还可以。中药能降糖吗?糖尿病病情轻的时候,单纯控制饮食就可以降血糖,不需要任何药物。真正到了需要口服降糖药或打胰岛素的程度,中药的降糖作用就不够用了。而且,有些中药里掺了西药,不法商人打着中医的幌子、声称“根治糖尿病”卖高价。有的患者不相信医院,四处打听“根治糖尿病的偏方”,结果血糖控制不力,最终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追悔莫及。

谢谢观看多多点赞????

【4】、来自网友【明心药师】的最佳回答:

关于糖尿病的谣言有很多,我把最常见的罗列下来,以供参考!

一、糖尿病是不治之症,得上就等死?

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就像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一样,虽然依靠现在的医疗技术不能完全根治,但是依靠现有的药物和技术完全可以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只要血糖控制的好,糖尿病对人寿命的影响不大。

二、胰岛素有成瘾性?

胰岛素属于激素的一种,我们自己体内就会分泌,怎么可能会成瘾?

成瘾的前提是使人产生欣快感,而胰岛素并没有!

三、胰岛素打上就停不下来了?

胰岛素是否使用,除了根据病情,还要遵从患者本人的意愿。胰岛素不是毒品,患者对他没有精神和生理上的依赖,当然,当我们胰岛功能丧失殆尽的时候,胰岛素确实是最佳方案。

四、中药可以根治糖尿病?

目前并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根治糖尿病!有的中成药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但是你得区分到底是哪种成分起了作用。比如消渴丸,它成分里含有格列本脲,它本身就是一种降糖的西药!

五、先吃口服药,不行了在打胰岛素?

其实这是治疗观念的滞后!现在研究发现,对于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一到三个月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让我们的胰岛得到“休息”,胰岛功能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对我们糖尿病整个病程的进展是有益处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关注我,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识给你!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关于糖尿病的谣言有哪些?】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