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老人,永远不要把自己的养老钱,交给儿女”你怎么看?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3 07:02:25 5次浏览

关于问题“老人,永远不要把自己的养老钱,交给儿女”你怎么看?一共有 3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快乐豆花 i8】的最佳回答:

我邻居赵叔,今年 62 岁,赵婶 61 岁,老两口每月退休金 21000 元,他们对两个儿子特别好,给他们买了房,买了车,还承担了他们所有的日常开销,结果,就在前几天晚上,老两口双双去世了。

赵叔和赵婶出殡那天,两个儿子和儿媳妇热情地接待前来悼念的亲朋好友,我清晰记得,他们拿出礼金账簿记录下随礼金额,笑的合不拢嘴。

赵叔和赵婶是我的对门邻居,他们都是退休老干部,为人随和,从不与人交恶,是小区里公认的老好人。他们有两个儿子,分别在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上班,两个儿媳妇分别在销售公司和医院上班,待遇丰厚。

我特别羡慕他们的生活,老有所依,小有所靠,是多么让人期待的生活呀!

2017 年 5 月 1 日,赵叔的两个儿子同时结婚了,我和邻居纷纷前去参加婚礼,这简直就是双喜临门,好事成双,多么值得庆贺的日子。

那天,赵叔和赵婶打扮得特别精神,嘴角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到两个新娘的时候,我瞬间被她们的容貌迷住了,五官精致,皮肤白皙水嫩,她们恭恭敬敬的样子使人产生好感。

那天下午,赵婶找到我说:“豆豆,我听说你买了套新房子,多少钱呀?房间布局合理吗?”

我点点头:“挺好的呀!115 个平方,三室两厅两卫,还送了个阁楼,总共才 80 万。”

赵婶吃惊地问:“这么便宜?应该是顶楼吧?”

我再次点头说:“肯定是顶楼呀!”

赵婶笑着说:“挺好的,改天我去你家看看。”

我疑惑地问:“赵婶,您家不是有两套房子了吗?为什么还要买房呀?”

赵婶苦笑着说:“唉,这不是两个孩子结婚了嘛!儿媳妇觉得以前的房子太破了,没电梯,上下楼不方便,就想让我们重新买套房。”

我眨了眨眼睛,刚想说的话瞬间憋了回去。

隔了没两天,赵叔和赵婶带着儿媳妇找到我说:“豆豆,你能带我们去看看你家的房子吗?”

我立刻答应了:“当然可以了。”

我带赵叔他们来到我的新房后,两个儿媳妇打量着房间的布局,大儿媳笑着说:“妹妹,你这房子真不错。”

“是啊!我觉得也挺好的。”小儿媳妇紧接着说了句。

“爸爸妈妈,咱们现在就去售楼部逛逛吧!如果有合适的,咱们就买下来,你看怎么样?”

两个儿媳妇异口同声地问道。

赵叔和赵婶笑着说:“行,那就走吧!”

从我家离开后,她们就去了售楼部,赵叔原以为两个儿媳妇买 115 平的小三室,没想到,她们在销售人员的推荐下,竟然都选了 158 平的大房子,超出了他们的买房预算。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两个儿媳妇远没有我想象中那么贤惠孝顺,她们就是披着羊皮的狼。

原来,她们来到售楼部后,两个儿媳妇就对销售人员说出了购房需求,销售人员看她们衣着得体,举止优雅,明显是有钱人,就向她们推荐了几套房子,分别是 139 平方的三室两厅两卫,158 平方的四室两厅两卫和 256 平方的复式别墅。

赵叔听得心惊胆战,他和赵婶省吃俭用才存下 350 万的存款,如果把钱都花在房子上,以后的花销就成了问题。

于是,赵叔就说:“你们这房价多少呀?”

销售人员笑着说:“叔叔,咱们这房价很便宜,每平方只要 8888 元。”

赵叔听后松了口气,可他又担心两个儿媳妇会喜欢复式别墅,就把她们叫到跟前说:“娅娅,蕊蕊,我和你妈能力有限,你们不要买太大的房子。”

大儿媳妇笑着说:“爸爸,那我就不选了,买套 158 平方的也可以,勉强够住了。”

小儿媳妇也说:“嗯嗯,爸爸,嫂子买多大的房子我就买多大的,绝不让您为难。”

赵叔总算松了口气,他轻声问道:“你帮我算下这两套房子多少钱?”

销售人员立刻拿出手机算了算价格:“叔叔,总价 2808608 元,请问您是分期还是全款?”

赵叔被价格吓懵了,销售人员忐忑地说:“叔,咱这价格已经很便宜了,不信您可以去打听打听。”

“如果您感觉贵,我可以向经理申请给您送点礼物,保证让您满意。”

赵叔回过神说:“哦,我全款买。”

销售人员总算松了口气,他立刻拿出合同让赵叔去签字,赵叔正准备提笔的时候,两个儿媳妇说:“爸爸,您歇会吧!我们来签合同就行,不用麻烦您了。”

销售人员说:“叔叔,您对儿媳妇可真好,她们肯定很孝敬您和我婶吧?”

赵叔笑了笑说:“是啊,我这两个儿媳妇人挺好的,孝顺父母,体贴入微。”

就在这时,两个儿媳妇签完合同走过来说:“爸爸妈妈,您们放心,既然你们帮我们买了房,我们肯定会好好孝敬您们,不给你们添麻烦。”

赵叔和赵婶欣慰地说:“只要你们和我儿子好好相处,好好过日子,我们就安心了。”

那天回家之后,大儿子和儿媳妇找到赵叔:“爸,今天我们去找装修公司做了报价,他们说需要 28 万,您看能不能再出点钱,帮我们解决装修款的问题。”

赵叔疑惑地问:“你们结婚的彩礼呢?还有收的礼金?”

大儿子解释说:“爸,我和娅娅把那笔钱存了定期,现在不能取出来,不然就没利息了。”

“是啊!爸爸,我们家现在是一万块钱都拿不出来,您就帮帮我们吧!”

大儿媳妇委屈巴巴地说道。

赵叔犹豫了半天才说:“我和你妈妈也没多少钱了,如果再帮你们拿出装修款,咱家里花什么呀?”

儿媳妇毫不犹豫地说:“爸爸,家里的花销就不用您操心了。”

赵叔无奈说道:“那好吧!我明天转给你们。”

大儿子和儿媳妇激动地说:“爸爸,您真好,我们先回去了,明天再来看望您。”

就在他们走后没多久,赵叔突然想起了小儿子,刚准备打电话告诉他们装修款的事情,小儿子就带着媳妇来到赵叔家,儿媳妇眼泪汪汪地说:“爸爸,您太偏心了,都是您儿子,您为什么给我大哥装修款不给我们呀?”

赵叔无力地说:“你们误会了,我刚准备给你们打电话,你们就来了。”

小儿媳妇开心得不得了:“爸爸,您是说也帮我们解决装修款的问题吗?”

赵叔点点头:“是啊!都是亲儿子,我肯定要一碗水端平了。”

小儿子和儿媳妇离开后,赵叔对赵婶说:“咱家还有多少存款?”

赵婶低声说道:“只剩下 691392 元了。”

赵叔惊愕地说:“如果明天每人给他们 28 万的装修费用,那岂不是就没钱了?”

赵婶叹了口气:“是啊!只剩下 131392 元了。”

第二天,两个儿媳妇顺利拿到了装修款,她们又对赵叔说:“爸爸,我们都怀孕了,不能去施工现场盯着,您和我妈妈辛苦点,帮忙去看看,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您告诉我们。”

赵叔和赵婶只好每天去盯着房屋装修,直到三个月后,房子装修好了,赵叔和赵婶才有了喘息的时间。

这时候,她们的儿媳妇已经怀孕七个多月,行动不便,赵婶就去帮她们洗衣做饭,可赵婶分身乏术,只能上午去大儿媳妇家,下午去小儿媳妇家。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赵婶瘦了十几斤。

后来,两个儿媳妇生下了孩子,赵叔也不方便去照顾孩子,还没缓过劲儿的赵婶只好承担起了两个家庭的责任。

好在两个儿媳妇家是上下楼,减轻了赵婶的压力,否则,赵婶还真忙不过来。

儿媳妇坐月子期间,赵婶每天早起去菜市场买菜,回来后就开始打扫卫生,给两个小孙儿洗尿布,忙得晕头转向。

这天,大儿媳对赵婶说:“妈,我母乳不足了,您帮我去给孩子买奶粉吧!”

“孩子太小了,您买点好奶粉,容易吸收。”

赵婶点点头说:“哎,好的。”

赵婶立刻去育婴店买了奶粉,还顺便买了奶瓶和尿不湿,足足花了三千多块钱。

下午的时候,赵婶来到小儿媳妇家,儿媳妇轻声说道:“妈,您孙儿皮肤过敏了,您是不是把孩子的衣服和我的衣服混洗了?”

赵婶茫然地说:“没有呀,我都是手洗的。”

儿媳妇急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妈妈,您看这样好不好,咱们重新买个婴儿洗衣机,专门给她洗衣服用?”

小儿子说:“媳妇,我觉得买婴儿洗衣机不划算,以后咱孩子长大就不能用了,咱们还是买家用的洗衣机吧!洗衣服的时候让咱妈分开洗,咱儿子的衣服用新买的洗衣机,你觉得怎么样?”

“嗯嗯,这个主意好。”

小儿媳妇满意地点点头。

赵婶小心翼翼地说:“能不能先让我看看孙儿过敏的皮肤,我去给他买点药。”

小儿媳妇说:“妈妈,我已经给孩子抹上药了,您先去帮我们买洗衣机吧!我等会儿把地址和型号发给您。”

赵婶点点头说:“那好吧!”

赵婶拖着疲惫的身体回了家,她找到赵叔说:“您小儿子要买洗衣机,你陪我去看看吧!”

赵叔和赵婶来到专卖店的时候才知道,小儿媳妇选购的那款洗衣机竟然需要 6888 元。

赵婶付了钱就准备离开的时候,大儿媳妇又打来了电话:“妈妈,家里的空调制冷效果不好了,您帮我买个空调吧!”

“咱家房子面积大,您要那种柜机,我把型号给您发过去。”

挂了电话后,赵婶无奈地说:“先别走了,大儿媳妇让咱帮她买个空调。”

最终,赵婶又花 19800 帮大儿媳妇买了空调。

这件事被小儿媳妇知道了,立刻哭诉说:“妈妈,您给我嫂子买空调,为什么不帮我买呀?”

“我哪里对不起您了,您这么偏心。”

赵婶连忙解释说:“蕊蕊,不是你想的那样,你大嫂家里的空调坏了,现在又是夏天,不得不买呀!”

小儿媳妇说:“妈,我知道您和我爸不容易,我也不想多说什么,您帮我买台电视机吧!”

“我就要那种 65 寸的防爆电视,”

赵婶只好又给小儿媳妇买了台电视,这才平息了她的情绪。

吃馋了闲懒了说的就是赵婶的儿媳妇,自从她们出了月子之后,她们就整天闲在家里无所事事,赵婶忍不住说:“你们不去上班就帮我分担下家务活吧!我自己实在忙不过来,太累了。”

两个儿媳妇摇着头说:“妈妈,我们先在家休息几天,过几天就去上班了。”

赵婶听说她们要去上班,就没有再说什么,不曾想,她们竟然在家歇了两年半,大儿媳妇被公司辞退了,小儿媳妇被医院开除了。

赵婶的存款也全都花光了,幸好她们还有退休金,不然,家里连买菜的钱都没有了。

两个小孙儿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赵婶原以为孩子上学后她就能休息了,没想到,两个儿媳妇在这关键时刻又去上班了。

赵婶只好负责送两个小孙儿上学,赵叔也不闲着,每天负责去接两个孙儿放学,孙儿来到幼儿园的第七天,园长找到赵婶说:“婶婶,你家两个孩子还没交学费呢!我们正在统计收费信息,您把钱交了吧?”

赵婶愣了愣,疑惑地问:“我儿媳妇没给你们钱呐?”

园长摇摇头说:“没有呀,她们说让我找你要。”

赵婶满脸尴尬地说:“实在不好意思,我明天就把钱交给你。”

赵婶把这件事告诉了赵叔,赵叔也愣住了,他们万万没想到,两个儿媳妇竟然都没交钱。

赵婶也没钱了,只好给大儿媳妇打电话说:“你把孩子的学费转给我吧!园长催着缴费呢!”

大儿媳妇可怜兮兮地说:“妈,我们也没钱呀!您也知道,这几年我都没上班,哪里有钱给孩子交学费呀!您和我爸想想办法,我现在上班了,以后赚了钱还给你们。”

赵婶又给小儿媳妇打电话,小儿媳妇也是同样的说辞,赵婶挂了电话失声痛哭:“我怎么就这么命苦啊!”

后来,两个儿媳妇找到赵婶说:“妈,孩子上学是大事,您把家里那套房子卖了吧!”

“是啊!那套房子能卖不少钱呢!”

赵婶红着眼说:“你们说的轻巧,我把房子卖了,我和你爸住哪里?”

两个儿媳妇异口同声地说:“你们可以在我们小区租房呀!实在不行来我们家住也行。”

赵婶给两个儿子打电话说明了情况,两个儿子也劝赵婶把房子卖了,他们说:“妈,您和我爸年龄大了,租房子划算。”

赵叔在旁无奈之下做出了重要决定:“卖了吧,人老了,有个住的地方就行。”

最终,赵婶把房子卖掉了,卖了 75 万,两个儿媳妇前来看望他们说:“妈,您现在手里有钱了,是不是先把孩子的学费交了呀!”

赵婶平静地说:“我知道了,这事你们不用管了。”

给两个小孙儿交完学费不久之后,两个儿子又表示要买车,还需要 18 万左右,赵叔也看出来了,他这两个儿子在家里没什么地位,全都是儿媳妇说了算。

赵叔只好每人给了他们 18 万,卖房的钱也只剩下 28 万了。

赵婶刚想把这笔钱存起来的时候,小儿媳妇打电话说:“妈,我爸爸得了癌症,需要钱治病,您能不能先把钱借给我用用,过段时间我还给您。”

赵婶还没说话,赵叔就在旁说道:“把钱给她们,每人分 19 万,告诉他们,以后不要再找我们要钱了。”

赵婶把这笔钱交给儿媳妇后,缓缓说道:“我和你爸爸没钱了,以后养老就指望你们了。”

“妈,您就放心吧!我们肯定给您养老送终。”

两个儿媳妇郑重地说。

从那以后,赵叔他们总算过了两年安生日子,可就在前段时间,赵婶病倒了,赵叔每天接送完孩子就去医院里照顾赵婶,在此期间,赵叔也曾给儿媳妇打电话说:“我要留在医院照顾你妈妈,两头跑不方便,你们接送孩子吧!”

两个儿媳妇都说工作忙,走不开,赵叔失望的挂断了电话。

那段时间,赵叔把两个孙儿送到幼儿园就去医院照顾赵婶,赵婶躺在病床上双眼无神的盯着天花板,赵叔双眼含泪的:“老婆,我后悔了,咱们把养老钱都给了儿子,是这辈子最大的错。”

赵婶听懂了赵叔的意思,眼角流下了浑浊的泪水。

就在前几天,赵婶出院的时候,赵叔疲劳过度晕倒了,脑出血,需要立刻进行手术,赵婶立刻给两个儿子打电话说:“你爸需要手术,你帮我送点钱过来吧!”

两个儿子说:“妈,我们的钱都套在了股市,取不出来。”

赵婶愣住了,她捧着赵叔的脸说:“老公,你和我回家吧!你放心,我会陪着你走的。”

赵婶把赵叔带回了家,就在那天晚上,她们双双去世了。

出殡那天,两个儿子和儿媳妇热情的招待宾客,她们让主事人把礼金记录在账簿上,当他们看到随礼金额的时候傻眼了。

密密麻麻的写满了 0 元。

直到此时她们才明白,宾客对他们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觉得他们枉为人子,是喂不熟的白养狼。

“老人,永远不要把自己的养老钱,交给儿女”,我对这句话有两个观点:

1、如果儿女孝顺,体谅父母,作为父母是可以把钱交给儿女的,作为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儿女幸福美满。

在父母眼里,她们不希望儿女过得穷困潦倒,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她们会毫不犹豫的帮助儿女,对于父母来说,钱只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如果能用钱帮助儿女,这是他们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了。

2、如果儿女不孝顺,好吃懒做,作为父母绝对不能把钱交给儿女,这样只会养成儿女的惰性,让他们错误的以为,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

就像是赵叔和赵婶,她们掏心掏肺的对儿子好,可儿子不知感恩,不知回报,像这种孩子,如果父母把钱全交给他们,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最后:

我们欠父母的太多,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太少,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孝顺父母,让他们安享晚年。

趁父母还没老去,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孝敬父母吧!不要等父母老去才悔之晚矣。

【2】、来自网友【高兴的江华】的最佳回答:

有道理。准确的说,头脑清楚,身体尚好,能够自理的老人,不要把自己的养老钱交给儿女。

一是出了钱,还惹祸。有的儿子儿媳自私自利,认为父母的钱财,应该全归儿子,女儿没份!女儿嫁出去是别人家的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因此一分钱也不能给女儿。你如果拿了一些养老钱给女儿,儿子儿媳即使得了许多,也会生气,家财外流了;如果你听从儿子儿媳的话,一分钱不给女儿,又令女儿伤心,觉得父母对自己不公平,父母以后有啥事,她也干脆不管了。

所以呢,老人的养老钱暂时不能分给儿女,给了反而惹事生非,影响家庭团结。

二是老年人的养老钱,一定要自己保管好,要居安思危。年纪大了,身体每况愈下,要为自己留下“救命钱”。

倒不是说儿女不孝顺,见死不救。而是一旦你把养老钱全部给了儿女,年轻人车贷房贷理财啥的,种种原因,到时候要他们拿钱出来救命,恐怕太难!退一万步说,即使儿女有这份孝心,有这个能力,当父母的也不忍心拖累子女。

“钱是人的胆”。手中有钱,心里不慌,也不必活的小心翼翼,看人脸色。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你若把养老钱全给了儿女,自己囊中羞涩,有用钱的地方,还去找儿女要钱,把自己弄的可怜兮兮,像个讨债鬼。更糟糕的是,儿子把钱给你了,媳妇不乐意了。由此引发儿子儿媳家庭战争。至于当初你把养老金给他们的时候,早忘了。

所以呢现在的老人,大多数想得很开。该吃吃,该玩玩,健康第一,把身体养好了,比啥都强!

现在许多退休老人真的想开了。他们有时间,有退休金,唱歌跳舞,上老年大学,琴棋书画,国内外旅游……

儿孙自有儿孙福,休为儿孙做马牛。

【3】、来自网友【驻村兄弟】的最佳回答:

二舅在这事上做得非常高明!他没有把自己的“老本”交给表哥,而是交给了一个“外人”。表哥不但没有记恨他,知道真相后还更加感激他!

表哥是二舅唯一的儿子。除了表哥外,二舅还有三个女儿,早年都已嫁到外村。她们都是表哥的姐姐,表哥是四姐弟中最小的一人。

二舅年轻时候头脑灵活,又很能吃苦。他早年当过帮人家砌墙的泥瓦匠,后来又和二舅妈在乡街上摆过小货摊。一家人的生活全靠老两口维持,表哥娶媳妇、盖房子都是二舅拿的钱。

二舅五十三岁头上,二舅妈生病去世后,他一个人不方便再摆摊,就转行做了几年贩卖牛马的生意,直到五十八岁那年,表哥不放心他再出去,他才没有再干。

二舅和表哥是二舅妈还在世时就分家的。当时,表哥虽然在二舅的帮助下盖了新房,但他没有二舅能吃苦,加上读过几天书,看不起二舅做的那些小本生意。所以,家庭条件一直不是很好。

分家的时候,二舅除了把老宅留下自己住,其它的牛、马以及土地都通通分给了表哥。但是自己手里的钱却一分都没给表哥,而表哥也根本不知道他究竟有多少钱。

二舅妈去世后,表哥怕二舅一个人孤独,就叫二舅搬过去跟他们一起住。但二舅没有同意,他说年纪还不大,等过些年再说。然后就自己做上了牛马生意,每个星期至少有四五天转着在周边赶乡街子。

二舅丟开生意的第二年,我中师毕业,刚好分到了他们村的小学校教书。当时学校条件很差,多数是代课老师,公办的外地老师就我一人。而我一个二十不到的毛头小子,连做饭都还没学会。晚上一个人住在学校,还会感到害怕。

于是,我妈就专程回了趟老家,去找二舅说,让我住到二舅家,由我出钱,二舅负责做饭。一来可以解决吃饭的问题,二来和二舅也互相有个照应。

二舅对我从小就很疼爱。听我妈一说,自然非常高兴。他立马就收拾了一间屋子让我住下来。舅侄俩就这样成了一家人。我每天时间一到就去上课,一下课回到家,二舅早已把热乎乎的饭菜摆在桌上等着我。

平时,二舅除了给我做饭和偶尔到小学校边转转,听我上课,再没有其它事情。他闲不住,就在老宅旁边的菜园里种了一些应季的青白小菜。我就只需要买点米面油盐和肉类,小菜基本是吃不完的。

我每个星期回家一次。再回来的时候,我就会把一星期需要的食物买好带来。尤其不能忘记的是,每次都要给二舅打上一壶 2.5 公斤的塑料壶装的包谷酒。因为二舅好喝酒,他一顿也离不开。

那段时间,表哥日子过得很紧巴。他很少下地干活,因为土地少,又挣不了钱。而他又没法找其它事做,所以很多时候两个孩子开学都到处借钱,光找我就借了几回。

也许是看到我和二舅生活还不错,他就经常跑去蹭饭。每天饭点一到,他比我还准时,早早就坐在桌边。有时候我们都还没动,他就先给自己倒上半碗酒边喝边吃起来。

日子长了,我倒没有觉得什么,我却看出二舅越来越对表哥表现出反感。但是二舅处理得非常有智慧,他没有直接了当地下逐客令,却让表哥马上明白了那样做的不对!

那一天,我和二舅、表哥刚端起碗吃了几口,二舅就用筷子指了指门前远处山上的一个模糊的黑影问我是什么?我努力睁大眼睛看了看,看不清楚,感觉像是一个人在山上干活,我就回答说可能是一个人。

二舅就说:“恐怕不是人吧!如果是人,怎么这么长时间天天都看见在那里呢?是人他应该会动,要去干自己的事啊?”

我一愣,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正想转头和表哥求证的时候,却见表哥羞红了脸,一声不吭地低头夹菜。我瞬间愰然大悟,心里还有点怪二舅,不该让表哥这么难堪,就像表哥不是他亲生的一样!

从那以后,表哥就很少过来蹭饭,但是只要二舅有伤风感冒或者是其它事情,他都会来问问,然后就买点药之类的送过来。

后来表哥看到自己再这么下去不行,就想买辆二手的手扶拖拉机来跑跑运输,帮人拉点石料。可是钱却凑不够,东借西借,还差两千多元。

他就跑来找我,他也知道我那时只拿 300 多元工资,凑这点钱并不简单,目的是想让我帮忙问问二舅的意见,然后看二舅能不能够借点给他。

从我长期的观察来看,我估计二舅手里是有一点积蓄的,但我不知道二舅的态度。我就找了个机会问他,哪知二舅很直白,他说买拖拉机这事,有是有面子,但根本挣不了钱,他自己手里有点,但不会借给表哥。

当时我很不理解二舅,表哥不做事他不高兴。表哥想干点事,自己手里也有点,应该支持支持呀!看着他这么困难都不帮,莫非表哥真不是他亲生的?

有一次回家我就问我妈,究竟表哥是不是二舅亲生的?我妈听后就吼了我一顿:“瞎说什么,不是亲生的还给他娶媳妇、帮他盖房?以后这种话绝对不能乱讲”。

后来,看到二舅不帮,表哥实在没法,我就把自己的工资凑了点,然后又帮他担保从银行贷了点,他才把拖拉机买来。但是,真的如二舅所说,表哥开了两年本都还没回,结果车子就坏了,怎么也修不好。

在我和二舅一起生活了四年后,有一天他突然神神秘秘地拉着我,说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和我说。然后把我带到木楼上,只见上面有一个很大的木柜。打开后,里面装满了一柜玉米。二舅伸手从里面一刨,竟然拿出一个一尺见方的小木箱来。

二舅吹吹上面的灰,从身上掏出一把用毛线系着的钥匙,把小木箱打开的时候,我当场惊呆了!里面竟然是满满一箱钱,多数是大团结,只是非常散乱而且陈旧。二舅就让我帮他清点,结果一数,整整有六万二千多元!

二舅就对我说,他听说表哥到处借钱想去镇上开饭馆,他支持干这事,但不能直接拿钱给表哥,要让他有点压力。他让我用我的名借三万给表哥,剩余三万存在我名下,他自己手里留两千块零用。

我理解二舅为什么这样做,就说用我的名借给表哥可以,但是要把钱存我名下我不同意,万一表哥知道了就会误会。二舅就说,这钱不是给我的,放在家里,他时刻提心吊胆,但他又不识字,让我帮他保管,别人他不放心。

于是我按照二舅的安排存了三万,借了三万给表哥开饭馆。由于身上压力大,表哥发狠苦干起来,才一年多点时间,他就把三万元还了回来,而且对我百般感激!他的条件也渐渐好了起来。

在我和二舅生活了六年后,我接到了调到另一所学校的通知。那时,二舅已经 65 岁。我就想把这六万元钱原封不动还给二舅。

但是二舅没有同意,他还叫上我妈和我小姨,当着他们的面写了一个遗嘱,上面就写着:如果表哥不给他养老送终,这笔钱就归我,让我为他养老送终;如果表哥给他养老送终,那这笔钱就他一半,我一半。

见我不吭声,二舅这才对我又说出了一番话。他说表哥不是他亲生的,他亲生的只有三个表姐,当年舅妈生下三个女儿后就没有了生育能力。后来他们按农村风俗就抱养了表哥,目的是为了给他们养老送终。

但表哥从开上饭馆后,不知什么原因,对他很冷淡,不知道将来靠不靠得住。而我和他生活了六年,我的为人他看得很清,所以希望我帮帮他。但在他去世前绝不能让表哥知道这些。

听二舅这么一说,我只得答应了。后来尽管我调到了外地,随着又结婚成家。但每隔一两个星期,我都会去看看二舅,给他买些食物和生活用品,带上一壶包谷酒,和他吃上两顿饭。

奇怪的是,从我离开二舅后,我好几次回去都遇到表哥,他也是大包小包给二舅送东西。我当时在心里想,莫不是表哥知道了二舅暗地里支持他的事?但要是他知道自己不是二舅亲生的,不知还会不会这么做?

后来,二舅 74 岁那年得了急病。我接到消息赶到时,却见表哥正背着他准备搭车送卫生院。在卫生院照顾二舅那几天,有一天表哥拉着我到外面,说出了一番令我更感惊讶的话。

他说其实他早就知道自己不是二舅亲生的,但他一直假装不知道,就算他再穷,毕竟二舅养育了他,这份恩情他一定要报,何况现在他条件还不错。以前他去看二舅少,是因为我和二舅在一起互相有照顾,自己也刚在起步阶段。

表哥虽然说了很多,但他一直没有提到借钱给他开馆子的事,我估计他肯定还不知道。正在我犹豫要不要跟他说出一切的时候,医生通知二舅出现病危,让赶紧转院。谁料,还没来得急转院,二舅就停止了呼吸!

表哥把二舅送上山后,我这才跟他说出了一切。他才恍然大悟地说:“你看我这头脑,当时也不会问问你哪来这么多钱借我呀。不过也好,不这样逼我,现在也可能还是原来那种鬼样呢”。

对二舅留下的钱,我明确表示一分也不会要,而表哥却执意要按二舅的遗嘱办。最后,经过我妈和小姨的调和,表哥拿了三万,剩下的三个表姐家各给了一万。几姐弟得到一笔意外之财,都很高兴,就多少年一直念叨着二舅的好!

二舅没有把自己的养老钱交给儿子,却放在我这个外侄手中,他不但生前活得有尊严,连去世后都还让儿女们念念不忘。不得不说,二舅确实是非常高明!

通过二舅的事例,我认为,老人不把养老钱交给儿女是对的,至少有这样几个好处:

第一、不用事事向儿女伸手,活得有尊严。如果钱交给了儿女,那就是儿女的,每用一分都要给儿女要,家庭条件不好的话,那就得分情况、看脸色。可以说,这种做法是自己害自己处于被动,会让自己过得毫无尊严;

第二、自己的钱自己作主,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自己有本钱在手,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花多花少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权干涉。孝顺的、跑得多的,可以多给点。像二舅一样,他高兴给谁就给谁,一切都由他说了算;

第三、老本在手,关键时刻能救自己的老命。虽然说养儿知儿性,但在现实利益面前,可以肯定地说,并不是所有儿女都靠得住!特别是一旦遇到重病、疾病,自己求死不能、求生要钱的时候,儿女不一定个个心甘情愿往外掏。所以,这时自己手里有点才最硬气!

第四、交给儿女,弄不好还会产生家庭矛盾。现在好多家庭矛盾都是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各家情况不同,各人想法不同,如果把钱交给儿女,就算你觉得足够公平,儿女们也还是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也许矛盾就会因此产生。所以,还是不能尽早把钱分到儿女手中。

养老钱不能交给儿女,这个道理其实大部分老人都懂。然而,现实生活中,老人们可能还面临一个比较困惑的问题。

那就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老人的身体、记忆都在下降,行动能力越来越差。把钱放在身边不安全,但是存在银行又不方便。哪应该怎么办?我认为可以有几种方法:

第一、身体还好的老人,还是应该把钱存在银行,那是最安全的地方。但最好存活期,保证每个月或每个月季度随时可支取。身边只能留少量临时用的现金,用完再取。如果存了死期,一旦自己出现意外,要想及时取出来用那会很麻烦;

第二、记性不好的老人,钱存好设好密码后,自己要用质量好一点的卡片把密码抄下来随身携带,注意和存折、身份证分开妥善保管。一定不要设成仅凭身份证就可以取。因为身份证一旦遗失,你的钱就不安全了;

第三、如果是身体不好又不放心儿女,可以像二舅一样找一个十分信得过的人帮忙保管,然后写下凭证或遗嘱之类的东西,最好一式两份,自己手头一份。再找几个亲属作证。这样既能够保证安全,又可以让子女知道自己有钱,争着为自己尽孝!

你觉得是这样吗?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老人,永远不要把自己的养老钱,交给儿女”你怎么看?】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