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很多老人给子女带娃,最后活得不如一个保姆”你怎么看?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9 05:10:43 5次浏览

关于问题“很多老人给子女带娃,最后活得不如一个保姆”你怎么看?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自由的柒月】的最佳回答:

外孙 4 岁那年,张大妈和女儿提出要回自己家,女儿女婿都不同意,两口子表示要给母亲养老,张大妈苦笑一声:闺女,先别说养老的事,我这 4 年的日子过得连个保姆都不如啊。

张大妈和老伴只有一个女儿张海燕,女儿出生时公婆都很不高兴,婆婆更是拉垮着脸,勉强伺候了半个月后,说家里的农活离不开人就回去了,还说以前她生孩子 3 天就下地干活了。

张大妈 10 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 2 年后就再婚了,继母带着一儿一女,家里人口多了以后生活就更拮据了。

一身木匠手艺的父亲更努力的在外面干活养家,父亲不在家时继母对张大妈和姐姐非打即骂,家里的活全都让姐妹俩干,父亲回来时继母就装出一副慈母的模样。

每次继母打骂张大妈时都是姐姐护着她,两姐妹成家后关系也一直很亲密。

婆婆回家后,张大妈虽然心里委屈可是也没办法,好在老伴体谅她,每天早上班前给她做好午饭,嘱咐她把女儿的尿布留着他回家洗。

姐姐知道妹妹没人伺候她月子后,就带着孩子过来帮她搭把手,在姐姐和老伴的照顾下,张大妈总算是顺利的坐完了月子。

产假期满后张大妈就把女儿带到厂里的托儿所,中间可以去给女儿喂奶,可是女儿 1 岁多的时候,工厂的幼儿园取消了,女儿的照料又成了问题。

张大妈本想辞职在家带孩子,还是姐姐阻止了她,姐姐说她自己就为了带孩子不上班了,现在手心向上跟丈夫要钱的日子不好过。

姐姐把海燕接过去帮忙照顾,才解了张大妈的后顾之忧。

张大妈为此一直很感激自己的姐姐,她觉得姐姐做饭好吃又有耐心带孩子,就劝姐姐自己办个家庭小饭桌。

张大妈和老伴商量后,把家里的全部积蓄拿出来帮姐姐在小学校门口租了一楼的房子办起了小饭桌,每个月姐姐的收入也非常够可观。

海燕在张大妈两口子悉心教育下顺利的大学毕业,留在了城市就业、结婚、生子。

女儿生了外孙后,张大妈还有半年才到退休时间,先是亲家去照顾女儿月子,结果婆媳关系处的紧张,家里生活一地鸡毛。

等到张大妈退休后,女儿就迫不及待的让张大妈去帮她照顾儿子。

张大妈想想当年自己没人帮忙带孩子时的情景,就很理解女儿的心情,因为老伴还没退休,她只能留下老伴一个人生活,她去伺候女儿。

对于帮女儿带孩子,张大妈很有信心,都说婆媳关系难处,但是女儿从小就和自己关系亲近,她也相信只要自己和女婿好好相处,就不会有什么家庭矛盾。

张大妈干活麻利而勤快、不仅做得一手好菜,馒头、包子、花卷、饺子、馄饨这类面食更是做的得心应手。

张大妈到女儿家以后,女儿高兴的抱着她,撒娇的说:妈妈,你来了后我就可以享福了。

张大妈也很高兴,觉得女儿从高中就开始住校,后来读大学、工作母女俩分开也有 10 多年的时间,现在终于又在一起生活了。

这时候外孙已经 8 个月了,女儿因为坐月子时候没有调理好,奶水也不足,张大妈直接让女儿给外孙停了母乳,说每天母乳量少外孙吃不饱,于事无补还让她在家带外孙时比较辛苦。

女儿对母亲的话很赞同,但是丈夫赵军却不同意,他说孩子一周岁前吃母乳好,晚上孩子起夜喂母乳也方便,冲奶粉影响大人休息。

张大妈说 8 个月的孩子可以添加辅食,吃奶粉完全没问题,带孩子哪能不辛苦?晚上起夜都是正常的。

赵军一个人说服不了岳母和妻子,只好听凭岳母做主给儿子停了母乳。

儿子停了母乳后晚上冲奶粉时,海燕就让赵军起床,赵军就让海燕直接母乳喂儿子,这样只辛苦一个人,不用两个人都睡不好。

海燕一听就不高兴了,说:我妈让儿子吃奶粉,你百般不高兴我以为真是为了儿子,原来就是不想半夜起来伺候孩子?

小两口为这事吵了起来,张大妈听见了赶紧过来把外孙抱到自己身边,让女儿和女婿睡觉。

为了不影响女儿和女婿晚上的睡眠质量,从那后张大妈白天黑夜的带着外孙,一开始晚上外孙起夜哭闹,女儿还过来和她一起哄孩子,时间长了女儿也不过来了,就由着张大妈一个人哄外孙。

一开始,女儿每天下班会把第二天吃的菜买好,这样张大妈可以不用出门买菜, 只要在家带外孙、收拾下卫生就可以。

外孙会走路后,张大妈每天会带着外孙出门遛弯,她会推着婴儿去菜市场买菜,时间长了女儿就把买菜的也全部交给了张大妈。

女儿每个月给张大妈 3000 块钱作为家里的生活费,女儿和女婿喜欢吃牛羊肉、海鲜,而且每天都要有,张大妈觉得这些钱一家 4 口人生活费太少。

张大妈也知道女儿一直想要换套学区房,女儿对现在的房子所属的小学和初中都不满意,而学区房的房价对女儿和女婿这样的工薪阶层也是压力很大的。

张大妈悄悄打把自己的退休工资拿出来补贴女儿的生活,家里的水电煤费用、生活开销都是张大妈在暗戳戳的补贴女儿一家。

时间长了,女儿好像回到了婚前的状态,每天下班回家后,一边喊着累一边躺在沙发上刷手机追剧,要不就是和女婿两个联机玩游 戏。

小两口有时候要张大妈催好几次才坐到饭桌前吃饭,吃完饭后两人把饭碗一推又开始玩手机,张大妈洗碗收拾卫生。

外孙有时候缠着张大妈,张大妈让女儿两口子看孩子,俩人直接塞个手机给儿子,小两口继续玩。

外孙越大精力越旺盛,每天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张大妈觉得自己老胳膊老腿根本就撵不上像个“劲量小子”般的外孙。

一天下来,看孩子、买菜、做饭、收拾卫生,把张大妈累的筋疲力尽。

女儿和女婿却经常下班后就一起去过二人世界:看电影、逛街,张大妈本想女儿下班回来看外孙,自己休息下,结果儿女和女婿经常玩到半夜才回家。

张大妈就说了女儿和女婿,让他们下班后要及时回家,她一个人带孩子太累了,想早点睡觉和休息。

女婿却不以为意,说孩子越来越大,自己能吃能玩的,能有多难带?而且基本就是张大妈和儿子在家,两人又能多脏?

女儿竟然也附和女婿的话,张大妈听了女儿和女婿的话觉得很寒心,女儿看母亲不高兴,说张大妈:妈,你觉得累就不天天打搜卫生,隔一天打扫一次就行。

张大妈很失望,她本以为女儿能说会替他做家务,但是没想到女儿只是说让她少打扫几次。

有一次张大妈感冒发烧,浑身没力气就像散了架子一样,晚上时候她让女儿带外孙睡,一是自己没力气,二是担心传染外孙。

吃过晚饭,张大妈吃了饭后早早去睡下了,结果半夜时候,女儿把外孙又给送过来,说是孩子跟他们不肯睡要找姥姥,

张大妈无奈只好带着外孙睡。

结果外孙真的感冒了,女儿说自己有个会走不开,让女婿开车带她和外孙去医院看病,去医院后刚挂上号没多久,女婿也说单位有事要赶回去。

张大妈自己一个人带着哼哼唧唧的外孙,楼上楼下的缴费、化验、找医生看结果,挂吊瓶时,外孙害怕打针哭的声嘶力竭,好不容易在医生和护士的帮助下才搞定。

张大妈一步也不敢离开外孙,担心外孙拔针,连去厕所都憋着,直到差点尿裤子才找护士帮忙看了会外孙,一溜小跑的快去快回。

护士问她为什么孩子父母不来,张大妈只好尴尬地说他们都忙着开会走不开。

当到晚上回家,张大妈彻底的爆发了,她狠狠地训了女儿一顿,说她和外孙都病了,小两口把她们一老一少两个病号扔在医院里不管不问,还是自己打车回来的。

张大妈越说越气,女儿急忙给她道歉说好话,说以后一定会改正。

看着女儿抱着自己撒娇的样子,张大妈还是于心不忍,叹口气继续帮女儿带孩子。

外孙 3 岁以后,女儿为外孙报名学跆拳道和国际象棋,说是要让儿子强身健体、锻炼逻辑思考能力。

这接送外孙去上课的任务又落在了张大妈的身上,本来张大妈觉得外孙上幼儿园了自己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却没想到这兴趣班又把自己栓的牢牢地。

原本张大妈把外孙送到幼儿园后,下午会和邻居老人打牌消遣下,现在经常一到时间就要赶紧从玩局中退出来接外孙去兴趣班。

时间一长,牌友就不带她完了,说她经常离席太扫兴。

张大妈带外孙这 3 年多时间,整个人变得又老又瘦,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了十多岁,以前走路带风、两眼有神的一个人看起来没精打采、眼里再也没有光彩。

为了给女儿带外孙,她很少回家,只在五一、十月一这样节假日才回家和老伴团聚几天,老伴也对她很有意见,说他眼里只有女儿和外孙,完全不管他的生活。

张大妈本想老伴退休后,让老伴和她一起去女儿家生活,老伴却坚决不同意,老伴说自己不适应女儿城市的生活,让张大妈回家来过自己的晚年生活。

姐姐也说张大妈的付出太大完全没有了自我的生活,让女儿也没有了做母亲能力,完全的依赖张大妈。

张大妈想想自己这几年在女儿家的生活,也觉得有些心酸,每天带外孙、做家务累死累活还得不到女儿和女婿的理解和尊重。

张大妈看看自己脸上的皱纹和头上的白发,想想自己这几年的生活,还真的两个保姆都不如。

保姆不但每个月有工资还有休息日,雇主敢甩脸子保姆就可以甩手走人,而自己却每个月把退休金都补贴给了女儿一家,每天 24 小时没有休息日,即使女儿女婿给自己脸色看,自己也没有辞职的勇气。

张大妈用于在外孙 4 岁时,和女儿提出自己要回家。女儿和女婿极力挽留她,说将来一定会孝顺她会给他养老,张大妈却苦笑着说: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我现在的日子过得连个保姆都不如。保姆每个月还能休息几天呢,我不能连个休息日都没有啊。

张大妈回家一个月后,女儿和女婿带着外孙回家想要接张大妈老两口过去生活。

张大妈想想自己这一个月吃得好、睡得安慰,每天晚上再也不用跟着外孙起夜的舒服,就不想再回去。

女儿说:妈,这一个月我确实知道您带孩子的不容易,但是我们也需要您和爸爸的帮忙。

“我在小区给您和爸爸租了套房子,你只要帮我接送下孩子,晚上我们自己带孩子,儿子的兴趣班我调到周末上,这样我和赵军可以接送孩子,也不辛苦你和我爸”

“你和我爸年纪大了,和我们住得近我们也方便照顾你们。”

张大妈和老伴商量后,决定还是去帮女儿一把,毕竟自己的孩子有难处,做父母的不帮还能指望谁?

回答题主的问题: “很多老人给子女带娃,最后活得不如一个保姆”

这个题目让人觉得有些心酸。

其实,老人给子女带娃是人情,不帮子女带娃也无可指责,毕竟带孩子是父母的责任,而不是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必须的责任。

但是,为人父母的绝大多数做不到在儿女有困难时候袖手旁观,都会牺牲掉自己晚年时间去帮儿女搭把手,正所谓的“舐犊情深”。

很多老人也会享受帮子女带孩子那种“累并快乐”着的天伦之乐。

这时候作为儿女就要体谅父母的辛苦和不容易,更多的分担父母带孩子的工作量,不应该把父母帮自己带孩子视为天经地义。

人生的每一个年龄段都会有不同的生活重心,有需要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文中张大妈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特别体谅女儿的辛苦,最开始也是以带外孙为幸福的,但是却没有把握好帮忙的界线。

当女儿心安理得的享受着母亲对她小家庭的付出时,张大妈没有及时给女儿“断奶”,让女儿和女婿意识到身为父母的责任。

最终以劳累抱怨和不满的形式在母女之间产生了矛盾,好在女儿和女婿在生活中反思了自己的问题,认识到自身的错误。

生活中,父母子女之间也需要适当的距离和边界,让成家立业后的儿女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也是一堂很有必要的生活课。

【2】、来自网友【幸福鱼儿】的最佳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的心情异常的难受,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我身边一个关系非常好的阿姨。她目前所处的处境,正如题主所说的,垫钱给女儿带孩子,最后却活得还不如一个保姆。孤单、无助、彷徨……未来的路,老两口真的有点茫然。阿姨曾经多次和我说:“凤啊,我现在也算是想通了,以后我和你叔叔啊,最终的下场一定是去敬老院待着,自己照顾自己吧!”

阿姨比我妈小几岁,今年 57 岁了。老两口只有一个独生女,她俩退休之后,便告别家乡,来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为女儿操劳一切。

阿姨的女儿,生了两个孩子,一女一儿。女儿由娘家爸妈帮忙带着,儿子则有公婆帮忙带。三套房子,各住各的,倒是也互不干扰。工作日,她们小两口正常上班,过两个人的小两口生活。周末,一天去娘家爸妈的家陪女儿,一天去公婆的家去陪儿子。

阿姨的外孙女从生下来开始,就一直都是跟着姥姥和姥爷过日子,所以特别依赖姥姥。妈妈一个星期过来看一次,几乎不怎要跟着妈妈。去哪儿都要姥姥,只要姥姥姥爷在,就心安。但是一旦姥姥姥爷都不在身边,便会哭着闹着要姥姥姥爷。

起先,阿姨和叔叔带着外孙女住在我们这附近,有事了,我们相互能照应。外孙女和我家老大是幼儿园同班同学,关系也挺好,喜欢聚在一起玩。

但是,孩子的爸妈,考虑我们这边毕竟属于河北,分数线太高了,竞争压力太大,便去天津买了房,把孩子的户口落到天津。雷厉风行的给女儿转学。所以,今年的 9 月份,阿姨和叔叔带着外孙女,三个人又搬去了天津居住。她们所在的小区,对于她们来说,更是人生地不熟的,一个认识的人都没。

阿姨的女儿,特别爱干净。天津的房子,装修的特别好,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所以,每次她回到天津,总是认为阿姨的卫生没做到位,厨房没擦干净等等。弄得阿姨和叔叔做饭都特别约束,不怎敢炒菜,总是炖汤之类的,怕炒菜油烟味太大了,女儿回来之后又得说。

其实,阿姨也是一个特别讲卫生的人,她们在这边的时候,我每次过去,她家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有的时候阿姨还过来帮我收拾,给我做带鱼吃之类的。真的,阿姨人特别好,心特别特别善良。

可是,阿姨心里有很多委屈,却无处诉说。

阿姨搬去天津的那天,因为搬家拿东西没注意,摔了一跤。当时只是感觉到疼,没太大意。可是,隔了有大半个月,胳膊还是疼,阿姨便去了医院,医生说是骨裂,让她们去天津市的大医院看看去。

阿姨和叔叔都不会网上挂号,只好给我发信息,让我帮忙看看能不能约上号。我这时候才得知阿姨摔跤的事情。哎,当时我听说阿姨摔跤了,胳膊上挂着绑带,还得操劳家里的一切,照顾外孙女的时候,电话这头的我,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

阿姨摔跤,她女儿和女婿都没什么问候,连句关心的话都没有,也没说什么妈妈啊,这段时间我来照顾孩子,你好好休息之类的。人家小两口,住上一两天,又开车走了。

女儿女婿每隔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过去看他们一眼。过去之后,就说哪儿哪儿的卫生没搞干净,就说哪儿哪儿没做好之类的。可是,几乎不问问他们老两口身体有没有不舒服,胳膊好点了没。

阿姨摔伤的时候,叔叔其实在外地。她女儿给叔叔打电话,让叔叔回来照顾她妈妈。叔叔赶到家的时候,小两口在家,大热的天气,也没人问问叔叔开了这么久的车,累不累。家里有西瓜,两个人坐在沙发上玩手机,也没人主动去切个西瓜让叔叔解渴之类的。

这些,我事后才得知的。还是阿姨和我说她们之前住的小区的一位老姐姐让儿子送去养老院,天天在养老院哭,吃不好睡不好之类的时候,顺带说了点她们自己的生活,我这才得知。

真的,我其实挺为阿姨和叔叔觉得太不值了。含辛茹苦把女儿带大,现在又背井离乡的来到陌生城市给女儿带孩子,自掏腰包的养外孙女,给外孙女报兴趣班之类的。可是,女儿和女婿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给阿姨和叔叔。

阿姨和叔叔已经为女儿带了七年多的孩子了,拿着退休金补贴女儿和外孙女,可是连一个保姆都不如。保姆最起码还有工资,阿姨她俩,免费的保姆,还得垫钱。最让人心寒的是,连个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

【3】、来自网友【百灵说】的最佳回答:

公公来我家帮忙带娃,才来了 10 天,我就在卫生间发现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所以我坚定不移的把他赶走了。

去年我家孩子出生的时候,因为没有人照顾,老公叫公公来帮我们做饭,可他来的第 10 天,我就执意要赶他回老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才会这样做呢,请大家听我说完,再来评论。

我叫小灵,今年 28 岁,我公婆家是农村的,家里很贫困。他们家住在很深的山区,光是爬山的路开车都要几个小时,非常偏远,所以他们这一辈子,基本很少走出过大山。

公婆一共有三个儿子,我老公是老二,也是他们兄弟中唯一上了大学的人。在我们结婚之前,他哥哥和他弟弟都已经结婚生子了。

因为在农村没有收入,哥哥和弟弟家都要外出打工,所以就把孩子都放在家里,让公婆帮忙带着,大哥家两个孩子,弟弟家一个孩子。

公婆既要干农活,还要照顾三个孩子,而且三个孩子的开支,都是公婆负责,哥哥和弟弟基本没有给过生活费。

好在农村的孩子没那么多讲究,虽然经济比较困难,但他们带孩子也不是太吃力,最重要的是,他们喜欢孙子,所以也没有抱怨过。

去年我家女儿出生,我爸妈要工作走不开,我老公也要上班,就没有人来照顾我。公婆又带着三个孙子,我虽然希望他们能帮忙,但根本无法开口。

本来我想请个月嫂过渡一下,可我老公说,请月嫂也太贵了,有那点钱,给父母多好呀,他说让他爸过来,白天帮忙给我做做饭,他下班了就回来照顾我们。

穷过来的人真的特别会省钱。我觉老公说得也挺有道理,这钱给公婆也能改善他们的生活,所以就答应了。

公公其实也不想来,可是老家三个孩子他搞不定。又害怕不来的话,我们会怪他们偏心,所以就硬着头皮来了。

我们住在外地的市区,这是公公第一次离家这么远到城里生活。自从他一进门开始,我就发现他总是坐立不安,很不习惯。

他不会坐电梯,不会用马桶,不会用煤气灶。这些老公都一样一样教给了他。可有一次,公公买菜回家的时候,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我一问才知道,他忘记我们家楼层了,所以顺着楼梯一层一层找到了 12 楼,看到家门口的鞋架,才找到了家。

我听了又好气,又心疼。公公是和很勤劳的人,可他真的不适应城市生活,每天都闷闷不乐的,干什么都谨小慎微的,生怕做错事。

有一天半夜我起来上厕所,见卫生间的灯亮着。我以为公公在上厕所,就回了卧室等,可等了 20 多分钟之后,他还是没有出来。

我有些担心,怕他出事,就让老公去看。老公一推开卫生间的门,就看到了震惊的一幕,公公整个人坐在了洗手池上,全身的衣服都湿透了。

见老公进去,公公吓了一跳,有些惊慌的看着他说:“我不小心把水龙头弄坏了。”我跑过去一看才发现,

公公一直用手捂着漏水的水龙头,脸上都是水珠,分不清是水还是汗。看得我鼻子一酸,赶紧转过头擦眼泪。

原来,公公上完厕所洗手的时候,水龙头突然爆了,他怕打扰到我们睡觉,又怕老公责怪他,所以就一直在里面倒腾,想要自己修好,可弄了半天也没弄好,最后他就捂着水龙头在里面坐了一个多小时。

我老公是个暴脾气,虽然他关心父母,但很小的事情都会发脾气,对父母完全没有耐心。在老家的时候,公公也不怕他,可来了我们家之后,公公在他面前总是小心翼翼,可能是害怕吵架影响到我休息吧。

这件事让我感觉非常内疚,老人真的很不容易,好不容易养大了儿女,老了还要帮忙带孙子,而且还得小心翼翼,真的感觉活得还不如保姆。

公公在我们家真的是度日如年,我知道,他是为了讨好我们才一直坚持着。所以我当即决定让公公回老家,我希望他能有自由快乐的晚年。

公公因为担心我们,不愿意走,可我还是执意赶走了他。我宁愿自己辛苦一点,也不想为难老人。

公公回老家后,又恢复了以前的笑容,给我们打视频的时候,坐在婆婆旁边乐呵呵的。

在我看来,我们不能为了让父母帮忙,而剥夺了他们的幸福。我只希望公婆能够健康快乐,这样我们也能够安心的在外打拼。

“很多老人给子女带孩子,活得还不如一个保姆”这句话看起来有些夸张,但却是很多老人的现状,不免让人感觉很心酸。

经过我公公的这件事,我明白了以下道理:

1

.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养,即使父母帮忙带孩子,也应该给父母生活费。

很多子女认为父母为孙子花钱是理所应当的,不管父母有没有钱,他们都不会主动过问,理直气壮的压榨着父母,父母俨然成了倒贴的保姆。

甚至有人大言不惭的说,你现在不帮忙养孙子,以后别指望我养你。这话一听起来就让人感觉心寒。

自己生的孩子,本就应该自己养。即使老人条件好,主动补贴,作为子女也应该自觉点,不要让父母既出了力,又出了钱,到老了身无分文,生活窘迫。

父母不是保姆而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所以我们更不能亏待了他们。

2.父母帮我们带孩子,我们应该感恩。

孙子不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责任,他们能帮忙带,完全是出于对我们的爱,所以我们应该以更多的爱回报父母。而不是觉得父母帮忙带娃是理所应当的,不仅不感恩,还总是百般挑剔。

请个保姆都还要给工资,父母不仅没有工资,还要整天被指责,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

有一个公益广告是令人泪目:等孩子长大了,我们就享福了。等孩子结婚了,我们就享福了。等孙子长大了,我们就享福了……然而直到去世,老人都没有享上福。

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善待父母,就是善待未来的自己。请好好珍惜为你操劳了一辈子的父母。

【4】、来自网友【驿动星期六】的最佳回答:

这是发生在身边的一个故事;

我的对门住着一对青年夫妇,他们有一儿一女,儿子 7 岁上一年级,女儿 4 岁上幼儿园,两口子一个在银行上班,一个在企业上班,二人工资加一起有 11000 多,算是高收入人群。

他们家是外地的,在这里买了房,有月供,从搬来时就是婆婆给带娃,那时女儿还没有出生,儿子 2 岁多,一直是婆婆照顾,婆婆家里是农村的,有十几亩冬枣园,平时有公公和女儿在家管理,但到了农忙季节婆婆也要回家去忙冬枣园,婆婆一走,两口子就吵架闹别扭,原因就是谁照顾孩子的问题。

公公一年也不来一次,小姑子也不来,婆婆有时候来了能连续住 2 个多月,回家 1-2 天赶紧回来。婆婆管着接送 2 个孩子上学上幼儿园,中间有时间就去买菜,做饭,伺候孙子孙女吃喝。公公婆婆有冬枣园,收入还好,基本不要小两口的钱,一年贴进去个 2-3 万不是问题,婆婆是个快言快语的人,周围邻居都合得来,看孩子都在一起玩。

这些老人们凑一起说起来也是一肚子苦水,几个月不回家,家里老头除了发火就是埋怨,自己大量贴钱,儿子儿媳就觉得理所应当,媳妇经常说是给他家养孩子,好像媳妇在这家里是个打工的,为了管孩子媳妇婆婆时有拌嘴,做饭也经常不合口味,有时候一生气就想回家不管了,但又觉得两口子上班管不好,经常生气发狠但做不到。

这家人搬来快 6 年了,公公婆婆分居了 6 年,公公在家务农,婆婆在这边贴补儿子,家里女儿也到了婚嫁的年龄,为母亲给哥哥花太多钱也是怨声载道,婆婆夹在这中间怎么都不对,实际上婆婆比小两口都累,接送 2 个孩子,买菜做饭,夜里还要揽小的睡。

孙子作业奶奶教不了,经常被媳妇管的叫哭连天,看着心疼还不敢说话,儿子倒是挺孝顺,经常给母亲买一些开心的稀罕物件哄妈妈开心。媳妇也算懂事,媳妇婆婆也算凑合吧。

其实这样的家庭在城市里很多,老人给子女带娃的非常多,大部分老人都是为了孩子两地分居,经济补贴加受累,婆媳矛盾也时有发生,丈母娘带娃的还好点,毕竟女婿会顾全大局。那些婆婆带娃的大都是婆婆更多的忍耐。夹在媳妇和老头子中间两天受气。

说不上这些老年人活得不如保姆,但其实他们比保姆要付出的多得多,他们是 24 小时连轴转。保姆还有个上下班呢。这些老人们是没有休息日的。在他们心底里,帮助儿女就是他们的责任,吃苦受累虽有怨言,但也时时刻刻无处不在的事事卦心。

保姆是要拿工资的,但这些老人都是倒贴钱,身体上他们比保姆累的多,保姆是干工作,他们却是在尽爷奶的责任和义务。

还有很多留守老人和孩子,他们更累,更辛苦,留守意味着条件更艰苦,条件更差,在那里就谈不上保姆这一说了。

这些给子女带娃的老人们真的是很累很辛苦,理论上小孩子应该有父母自己带,但现实的确很难做得到,经济压力太大,实在顾不过来,既要工作赚钱还要还贷生娃,活得很累、年轻的夫妻们也很无奈。

*******************************************

最后奉劝那些家里有老人带娃的年轻夫妇,好好孝敬他们,多一些关爱和理解,他们心里真的很苦,不说出来而已。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很多老人给子女带娃,最后活得不如一个保姆”你怎么看?】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