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句话的境界到底有多高?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0 20:29:55 2次浏览

关于问题“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句话的境界到底有多高?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翠蝉】的最佳回答: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这句话的意思和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可谓异曲同工!

【2】、来自网友【李敦景】的最佳回答: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从字面看没什么意思

。“东隅”是东角、东方,“已逝”是已经逝去。“桑榆”是桑树和榆树,“非晚”是不晚。东角、东方已经逝去,桑树和榆树不晚,这是啥意思?真看不出语义在哪儿。

如果我们把“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联系前后文和作者创作背景,我们就会比较准确地解释清楚是什么意思了,必然也会知道这句话的境界到底有多高了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出自唐代文学家王勃《滕王阁序》骈文之中

。这句的前一句是“酌(zhuó)贪泉而觉爽。北海虽赊(shē),扶摇可接。”后一句是“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用白话文解释

:前一句是处在枯竭的车辙中不能自拔,还能乐观爽朗地面对。北海虽然遥远,但是,乘着扶摇的旋风,还是可以到达的。后一句是孟尝(东汉官吏)品行高洁,但他却空有报国之心;阮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狂放不羁,桀骜不驯,岂能效仿他,在无路可走之时,恸哭而返呢?

根据“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前后两句的意思,我们得知,这是作者在外行走所看到的野外景色。他触景生情,发出了内心的感慨。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做呢?当时作者写这篇骈文时,才二十六岁啊!

作者王勃自幼好学聪敏,具有文学天赋

。六岁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亲朋邻居赞为“神童”。九岁作《指瑕》十卷,对隋唐训诂学家颜师古《汉书注》纠错。13 岁写了篇名为《上绛州上官司马书》的骈文,意为找人引荐,早点入仕当官。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样的抱负,实属少见。15 岁时王勃就知道拍马屁,托关系直接向唐高宗进献了一则《乾元殿颂》,得到了皇帝赞扬,称其为“奇才!”十六岁作者参加科举考试,在幽素科目中及第,授朝散郎(文散官名),为沛王(李贤)府侍读。就这样,他年纪轻轻走上了他人生仕途的第一个巅峰,成为朝廷中最年轻的官员。同时,在这里,他也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打击。

作者王勃在沛王府时,写了一篇《檄英王鸡》骈文惹出了麻烦

。有一天,沛王府李贤与他的弟弟英王李显玩斗鸡。王勃在一旁观看。之后,王勃为了让李贤开心,提笔写了篇骈文《檄英王鸡》骈文,为其助兴。骈文中,数落英王的鸡,这纯属游戏之作。没想到这篇骈文成了朝野文人的热门话题,很快传到了皇帝耳中。

皇帝对此大为不满

。认为作者是在李家家族诸王之间,有意挑拨离间、制造矛盾,必须驱逐,离开沛王府。王勃就这样被驱离沛王府回乡,又走到了人生仕途的低谷。

此事过后,公元 671 年,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在虢州执掌司法,知道王勃的情况,为他在虢州谋得了一个参军之职。就在这儿任职期间,他又因杀官奴一事而被捕入狱,差点儿丢了性命,巧遇大赦,才把命保住。可是这事牵连到了他的父亲,他父亲从雍州司功参军贬为交趾县令。这事对王勃打击很大。

王勃出狱后,在家停留了一年多

。朝廷宣布,恢复他的旧职。可是,此时的王勃已经把仕途看成畏途,不感兴趣了,因而,没接受。

公元 675 年,王勃去交趾(现在的北越南)探望自己的父亲王福畴。这篇骈文《滕王阁序》,就是王勃在路途江西南昌游览,有感而发的。

此时的王勃心境已经很平静了,对世态人情,官场之事看得很淡了

。当他看到东方的太阳升起,西方的落日的光泽,散落在桑榆树端时,心情格外激动,说出了“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句话。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表达了作者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把珍惜未来的岁月时光,放在了首位。作者是在讲,过去就让它过去吧,年少的时光已经逝去,但是,要珍惜未来的岁月,这样做,为时还不算晚!

这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思想高度和精神境界

。没有透骨酸心的切身体会,是说不出这番话的。

王勃,在仕途路上曲曲折折

。从实践中,他感悟出了仕途之路不好走。尤其是自己才气缠身,傲气十足,为人处世随心所欲,孤傲而不稳,结果,在仕途路上差点儿连命搭上!因而,他得出结论,仕途是一条畏途,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去走的。为此,王勃拿孟尝和阮籍举例,阮籍是汉代官员。他品行端庄,高风亮节,忠君爱民,是有志之士,结果空有雄心壮志,报国之心,朝廷并没理睬他;而阮籍是狂放不羁的文人,他在仕途上坎坷不断,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哭着徘徊在仕途路上。王勃认为,自己也是文人,怎么能效仿阮籍在无路可走时便痛苦而彷徨呢?

综上所述,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思想境界的高度是珍惜

。人生在世,要站在忘记过去,展望未来的人生高度。人活着,不是为了过去,而是要珍惜现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桑榆非晚”的心态,绝不能有悲观失望、妄自菲薄、意志消沉、自暴自弃的心理活动。

【3】、来自网友【杜象应】的最佳回答: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出自哪里?何意思呀?

隅,本来是拐角、角落,那么“东隅”就是指东方的角落,在此句中是指“日出处”,喻指人生的早年。

桑、榆,都是落叶乔木,在此句中是代指“日暮”,即日落西山的时候,比喻成人生的晚年。

所以,综合一下,“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意思是:早年的时光已经过去了,若能珍惜以后的岁月,也为时不晚。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既然有如此言,那“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之人生境界有多高呢?

曾记得《后汉书.冯异传》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其意自见:那就是说我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却在另一方面成功了。

虽然,此句意类同于“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之境界。但“东隅已逝”,是一个明确的过去,包括可能的失败、可能的平庸,然“桑榆非晚”确比“收之桑榆”来的振奋人心、雄心勃发。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说明已“失之东隅”了,倘若能再继续发奋图强的活,“收之桑榆”也还不晚。

人生境界之高,不随于知识程度的高低,而是体现在其个人道德水准和雄心壮志上。唐.刘禹锡在《酬乐天咏老见示》里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就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高度!

总之,诘问“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句话,无论失去了,还是得到了,人生都必须有个高姿态。失去了“亡羊补牢,未为迟矣”;得到了“胜不骄,败不馁”,继续努力前行!

(图片来源网络,违规即删)

【4】、来自网友【天道若龙】的最佳回答:

这句话本意指此处此时失去的,彼时彼地得到回报也不算晚。这个问题答案是:首先是所谓的"境界",分法不一。大多数人认可三分法:一是生存境界,指维持生命延续的状态,也指生理物养阶段。如尙未走出贫困的人;二是生活境界,指大半物养,少部分心养境界,也指心理健康阶段,如大部分玩头条的人;三是人生价值境界,指不受物养的控制,全力追求人生价值境界。也叫至圣阶段,如那些忘我奉献的人。现实生活中三种境界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是混合在一起,主要是看那部分投入更多些。

其次是这句话的核心是指面对得失的心态。选择这句话的人,其表明的字面态度是为了长远利益,可以牺牲短期利益。至少说明其人是位具有战略眼光,格局宏大的人。但是其境界的界定,最终还是取决于他所针对的对象。

最后是如果他服务的对象是国家与人民的根本利益,那就是高尚的人,是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人生境界至善至美!如果是为了个人或者家族的利益,那也是位非常优秀的民营企业家。这两方面的实例不少,身边就有。

就像这样的打工人,您觉得适用于那种境界呢?可以讨论。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句话的境界到底有多高?】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