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如果将来养老院出现幼儿园模式,早上送去,晚上接回来,这样父母是不是更容易接受些?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3 17:48:50 4次浏览

关于问题如果将来养老院出现幼儿园模式,早上送去,晚上接回来,这样父母是不是更容易接受些?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净 0325】的最佳回答:

“哥哥,你下班后,能早点来接我吗?我要做第 一个回家的人!”早上送妈妈去托老所,我准备走去上班的时候,妈妈扒着托老所的栏杆,可怜巴巴地对我说。

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有时连我也不认识,请的保姆出了问题,舍不得送她去养老院,我工作又忙,没有办法,只能把她送进托老所。

妈妈说“早点来接我”的话,让我泪流满面,让我想起儿时的自己,在妈妈送我去幼儿园上学的时候,就是和妈妈这么说的。

生命真是一个轮回,儿时是妈妈保护我,爱护我,现在轮到我保护妈妈,爱护妈妈了!

我是个问题小孩,不合群,还凶悍易怒,虽然是女孩子,但在我们院子里却是打架最厉害的,妈妈经常因为我打架,给别人家道歉或者赔钱。

初中的时候,班上一个男生欺负女生,正义感爆棚的我,拿起一张凳子就砸向了男生,结果把那男生的头打破,送到医院缝了 8 针。

老师把妈妈叫到了学校,尽管是那男生先欺负女生,尽管妈妈不停地对男生父母道歉,说自己愿意承担医药费和营养费。

可那男生的父母,一定要让学校开除我,说我那里像女生,这么狠,他儿子和我一个学校一个班,没有安 全感!

我恨恨地看着那对父母,妈妈扑通一声,朝他们跪了下去,求他们放过我,她愿意多出钱,只要不要求开除我!

还好被男生欺负的女生给我作证,学校领导和我们班主任也觉得,虽然我出手过重,但是是男生有错在先,给我一个口头警告处分!

因为我的打架,所以妈妈每天依旧生活的提心吊胆,她怕我一冲动就和人打架,怕我吃亏,一直跟我说:

“冲动是魔 鬼,你要发火的时候先深呼吸三下,想一想,也许你就不会那么怒了!”

也许是妈妈那天的下跪,给了我的印象太深刻,我开始收敛自己的脾气,努力学习,不想因为我惹事生非,再让妈妈被别人羞辱!

我的学习成绩肉眼可见的进步,初三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基本都在班级前三,让老师很欣慰,也让妈妈感到很欣慰。

因为我的学习成绩的进步,我也很久没有和别人发生冲突,所以妈妈和邻居们说话的声音都大了起来,她也能听到邻居夸我的话了。

我不仅考上本地最好的高中,大学我还是被保送的,我从让妈妈烦恼的孩子,变成让妈妈骄傲的孩子。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不错的单位工作,认识了一个还不错的男孩谈恋爱,谈了一段时间,有了结婚的想法,把男友带回家,父母见了也很满意。

我结婚前的一天,妈妈将整整五本厚厚的成长日记交给了我,笑着对我说:“女儿,你长大了,明天就是别人家的媳妇,以后的人生之书要如何写,那就是你的事情!”

虽然第 二天就是我的婚礼,那天晚上看到妈妈给我写的成长日记的时候,我还是哭了一 夜,因为我所有的成长背后,都意味着妈妈 的用心良苦!

儿子 12 岁的时候,爸爸因为突发脑溢血晕倒,虽然及时送到医院,也做了手 术,但一直没有醒过来,成了植物人,一年后,爸爸离开了我们。

送别逝去的爸爸之后,妈妈轰然老去,速度之快远远超出我的承受范围。

那段时间妈妈经常三更半夜给我打电话,电话的内容都是她身体不适,我送了她几次去医院,也给她做了全身检查,医生说妈妈身体挺健康,没事!

妈妈听了医生的话很恼火,质问医生:“你说我身体健康,你的意思是我所有的不舒服都是装出来的,对不对?”

从小到大,妈妈在我的眼里都是通情达理的,从来没有看见过她如此气急败坏,胡搅蛮缠过,虽然我告诉自己要忍耐,但经常半夜三更被吵醒,有时候我还是很不爽的。

免不了要说她几句,只要我一说,妈妈就哭,还会声讨我:“我知道我老了,招人烦了,你也不愿意理我了,我是个累赘,我应该跟着你父亲走……”

妈妈每次哭的样子像个受尽委屈的孩子,让我既心疼又无奈!没办法,自己的妈妈只能自己疼!

既然妈妈说身体不好,我就想接她到我家住,可妈妈不愿意,她变得越来越不想和外界接触,总是怀疑自己得了病,在电脑上查各式各样的资料。

有一天我帮妈妈打扫卫生,在妈妈 的枕头底下发现了一整瓶安 眠 药和一封遗书,直到这时,我才意识到妈妈 的心理出了问题,应该带她去看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告诉我,妈妈得了老年抑郁症,爸爸的突然离世给妈妈很大的打击。

我很自责,妈妈不是一个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可是我却不理解妈妈,甚至对她还有些不耐烦,因为我的愚昧和无知,让妈妈 的病发展到想自 杀的程度!

医生给妈妈开了很多药,我上网查了查,副 作 用挺大,我不愿意让妈妈已经不再年轻的身体,再来承受药 物的副 作 用,小时候妈妈守护我,这时应该让我来守护妈妈!

我偷偷把妈妈 的药换成了维生素 C 和钙片,然后很严肃认真的提醒妈妈要按时吃药,吃了药病就会好。

单位离妈妈家很远,我又不会开车,每天要倒两班公交车才能到妈妈家,每天下班我先去看妈妈,陪她吃饭,陪妈妈聊天,问保姆妈妈 的情绪如何?

小时候妈妈经常夸我,我只要进步了一点点,她都会给我奖励,现在换我表扬妈妈,我每天都跟妈妈说:“老妈,你穿衣服真有品位,这件衣服你穿上太好看!”

“老妈,你今天很乖,都不用我提醒你就自己吃。”

……

经过半年多的治 疗,我带妈妈去复诊,医生告诉我,妈妈康复了,这让我很高兴,以为自己可以轻松下来!

妈妈康复,她辞退了保姆,她不想让我多花钱,儿子正是小升初的关键时刻,我也不能天天过来看妈妈,只能每天给她打个电话,周末再去看她!

一天,我正在上班,接到邻居的电话:“你快来医院,你母亲被打劫,腿被扎了两刀!”

我急忙赶去医院,和妈妈要好的秦阿姨告诉我:“你母亲这段时间也不知道怎么了,一直跟邻居们炫耀。”

“说你多少有出息,女婿多少能干,每月能赚多少多少钱,你母亲每天带着,你给她买的那根很粗的金项链去买菜。”

“经常买水果给大家吃,时不时还请大家吃饭,买菜的时候找的零钱都不要。”

“今天就是去菜场买菜的时候被抢的,那人也是穷疯了,抓着你母亲的项链就想跑。”

“你母亲肯定不肯啊,她死命反抗,结果腿上被扎了两刀,晕倒在马路上,还好有路 人,项链没有被抢走,那人跑了!”

赶到医院,看见正在处理伤口的妈妈,我气急了,冲着妈妈吼道:“你跟我说,做人要低调,你低调了大半辈子,怎么年纪越大越不懂事!”

“我只是个小科员,女婿也只是个小科长,我们能赚多少钱,我们家哪有大富大贵呀!”

“你外孙要小升初,你女儿每天上班都很累了,您能不能给我省一点心?能不能像秦阿姨一样得体点,懂事点,让我不要整天为你提心吊胆……”

长那么大,我第 一次实实在在的冲妈妈发了火,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我说了那么多,妈妈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让我更生气。

我去缴费的时候,让她在病房等我,可等我交完费再去找她,她不见了,我跑了大半个医院才找到她。

“我不是叫你在病房等我吗?为什么要跑出去,你不知道你的腿不好啊,你看纱布都出血了!”

“我出去找你啊,我怕你把我扔下!”母亲的话让我哭笑不得。

我本来想让妈妈住院,可医生说不用住院,可以回家休养,送她回家,她告诉我:“我要吃鸡蛋饼。”

等我忙乎半天,给她做了鸡蛋饼,她又说要吃水饺,真把我气死,还振振有词地对我说:“我就知道久病床前无孝子,我明明说要吃水饺,你却给我做,我最讨厌吃的鸡蛋饼!”

我真的有些崩溃,而这样的时候越来越多,妈妈变得越来越不可理喻,越来越挑剔,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让我疲惫不堪。

还是老公的一句话提醒了我:“妈妈会不会得了阿尔兹海默症,她多么通情达理,你不知道吗?”

我带妈妈去了医院,做了脑电图,当医生告诉我,母亲的大脑与小脑同时在萎缩,我才知道妈妈变成这样,是因为她得病了。

妈妈得了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医生告诉我,照妈妈现在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很快妈妈便不记得我是谁?甚至连她自己是谁也不再记得。

给妈妈请了几个保姆照顾,都不行,有个保姆甚至虐 待了她,没办法,我只好把妈妈送进了托老所。

可母亲的病情发展得越来越快,她会和托老所的人打架,好像是那个少年时候的我,变成我带着她去给别人道歉。

每天下班,我从托老所带妈妈回我家,慢慢的妈妈大小便不能自理,看着看着电视,她就开始拉屎拉尿,还会用手抓得一踏糊涂。

有时我刚把她洗完澡,换好衣服,让她自己坐着玩一会,我去收拾她留下的烂摊子,她会趁着你不注意就跑出去。

自从妈妈换了阿尔斯海默症以后,我在她的每件衣服上都留下她的名字,和我和老公的电话,防止她走失的时候,好心人或者警 察可以联系我们。

妈妈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我被她搞得焦头烂额,没办法我只能把她送到养老院。

但没想到只送进去一个月,妈妈就不认识我了,而且丧失了很多的语言功能,妈妈看我的眼神都是空洞,这太让我受不了了。

老公也跟我说:“还是把她送到托老所,让她跟其他老人一起玩,你下班回来就专门照顾妈妈,其他的家务活我来做!”

妈妈老了病了,妈妈 的生活方式的决定权,其实在我的手里,我不能让妈妈活得这么苟且,又这么的无 能为力,我认可了老公说的话。

我重新把妈妈送进了托老所,每天送妈妈去托老所的时候,我都会给妈妈带一样东西。

有时是我的一件衣服,有时是我儿子的一个玩具,有时是老公给妈妈做的小东西,有时是一点小零食。

从托老所接妈妈回家的时候,我都会带一些妈妈喜欢吃的东西,让她高兴高兴,吃完饭我和老公会陪着妈妈去小区的花 园走走逛逛,睡觉前我还会给妈妈讲个故事!

虽然医生明确地表示妈妈 的脑萎缩不可复原,但我知道,只要我用心对妈妈,陪伴妈妈,最起码她的病情不会恶化!

妈妈病了以后,我学着妈妈给我写成长日记的习惯,给妈妈写起了成长日记,每次我在记日记的时候,妈妈就会乖乖地坐在我身边看动画书。

我会一声一声地叫着她:“妈妈,妈妈!”

妈妈也会头也不抬地应我:“哎,哎!”

这场景让我想起小时候,妈妈对我说:“不管你在哪里玩?只要妈妈叫你,你一定要应妈妈一声,这样妈妈知道你在哪里,才不会担心!”

现在不管妈妈在哪里,只要我叫妈妈,妈妈也会应我一声,这声音让我知道妈妈安好,在我的视线范围内。

在我眼里,妈妈不再是一个病人,她只是进入了她自己的世界,而我有那张世界的通 行 证,那就是爱的忍耐与包容!我们相依为命,而爱,却生生不息!

我的总结:

父母养我们小,我们陪父母老,这是一个轮回,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们中国人讲究养儿防老!

中国现在是老龄化的社会,养老问题不但是个人家庭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

怎样让那些有些行动能力,但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在儿女上班的时候有人照顾,托老所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样既可以减轻做儿女的经济负担,让老人有专 业人员看护,又有年龄相仿的人一起聊天玩耍,儿女也放心。

晚上老人接回家,也可以享受到儿女的孝顺,既享受了天伦之乐,也不至于给儿女太大的负担和压力!

所以我觉得托老所是国家还有社区应该考虑的养老方向,虽然也许实施起来会比较难,但有很大的潜力!

【2】、来自网友【老徐说事 999】的最佳回答:

想法很独特,这个模式也的确是很好。

但早上送去,晚上接回来,仅限于腿脚方便,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吧。

试想一下,如果老人患有严重疾病,甚至卧床不起,

那一天折腾下来,够不够累。

不单单对于接送的人来说,即使老人的身体也接受不了呀。


但假如,老人生活能自理的话,

就又不用送到这样的养老院了不是。

毕竟,在自己家里更方便,更随便一些的。

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完全可以去附近的社区老年活动中心,

跟别的老年人一起娱乐一下,下棋,跳广场舞什么的,

而不会选择去日托式的养老院了。

因为即使是这样的日托,费用肯定也是不便宜的呀,

看一下我们的幼儿园就知道了。


当然,一切都是想象,其实如果真的实行起来,

我感觉还是有一定的好处。

应该会有人去的。

因为这样的话,老人白天子女上班忙的情况下也有人照顾,

晚上又能回家,没有被抛弃的感觉。

但我感觉市场没那么大。

如果是投资这样的养老院的话,真的需谨慎。

【3】、来自网友【梧足赤】的最佳回答:

我曾在养老院的记忆力培训中心做过义工,我觉得他们的模式很不错。

这个中心挂靠养老院,相当于养老院的一间大会议室。面向阿尔兹海默症初期和中期的老人,大多还能自理,偶尔有两三个坐轮椅的。家属每天可以自己接送的,也有中心派车到家接送的,费用自然不同。

我见过年纪最大的是 89 岁,最小的 67 岁,一般 7、80 岁居多。每天来到中心,先喝茶看报,吃两块点心。等所有人到齐后,老师开始讲课。一般以提问老人们今天的日期和中心的地址为开头,别看问题貌似简单,很多老人答不出来的。然后再讲些新闻趣事,让老人们讨论。还做些手工画画等,中间活动做操二十分钟。午饭由养老院提供,还算可口营养。饭后听音乐唱歌。记得有一位老人 82 岁了,年轻时候学过意大利美声,声音仍保持很好。令我很是佩服,知道了学会唱歌可以受用终生。娱乐过后,老师还训练老人们冥想,算午间休息吧!我自己就有过差点睡着了。最后还有手工课。一天下来,蛮充实的。

总之,我觉得这样的培训中心对老人的精神生活帮助很大。众所周知,情绪影响健康。老人参加集体活动能让人精神、让人兴奋,而独自在家大多情绪低落,倍感孤独。所以我赞成这样的养老模式。既能白天愉悦精神,晚上又能享受天伦。当然,对于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另说了。

【4】、来自网友【谭浩俊】的最佳回答:

如果将来养老院出现幼儿园模式,早上送去,晚上接回来,这样父母是不是更容易接受些?

这是很不现实,也不符合实际的做法。为什么?因为,老人不像孩子,首先,孩子早几分钟接、晚几分钟接,没有什么问题。实在不行,还能留园。老人不同,讲几点钟就得几点钟,否则,心理波动会很大,会对老人的身体产生很大影响。

其二,老人天天接送,存在很多风险。要知道,很多老人并不适合经常大幅活动,特别是腿脚不太方便的老人,如果反复接送,就有可能对其产生伤害,甚至发生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稳定才是第一位的,才是保证老人健康安全的重要方式。

第三,子女的压力太大。接送老人,毫无疑问比孩子难度大、压力大,与其这样接送,不如在家请个保姆。否则,子女上下班仍然不得安宁,时间也会被老人锁死,显然会影响工作。

那么,采用早晚接送的方式,老人是否就同意去养老院呢?也不一定。对老人来说,如果能够接送方式,也就一定会接受在养老院生活的方式。因此,不存在接送更容易接受的问题。

【5】、来自网友【我是林桐】的最佳回答:

这个想法很好,要是我也喜欢这种模式。

我们这附近特地组建了一个“老年中心”,只要是年岁在 60 以上的老人,白天都能进去里面跟其他人一起玩、聊天、喝茶。

黄大爷就是其中一个,除非天气真的太恶劣,比如刮风下大雨,否则他几乎天天去那里报到。黄大爷也是个苦命人,年轻的时候,妻子生了小儿子没多久,就过世了,留下他一个大男人,和寡居的老母亲一起,把三个孩子带大。

老大是女儿,20 岁的时候嫁给了附近村子的一个做小买卖的人,两人摸早贪黑干了 10 年,攒到钱后到深圳去做生意了,后来在那边买了房子安定了下来,只有每年清明节回家扫墓的时候,才过来看看老父亲。

排行第二的儿子,考上大学后,也留在当地结婚生子,一年就只有中秋和春节回来一次,平时也是很少见面。他现在是跟小儿子一起住,当年小儿子不考大学,自己去考了技校,学了电工,毕业后跟着包工头跑了不少工地,慢慢地自己什么都会了,也就组建起一个小的建筑队伍。

娶的妻子是同村的人,文化也不高,但是挺贤惠的。前两年开办了一家小的托儿所,每天几乎都是泡在里面,只有晚上才回来。孙子们平时都上学去了,就黄大爷一个人留在家里,白日里只能跟电视作伴。

后来眼睛不太好,看电视也挺模糊,就每天在大街小巷里散步,过得挺孤单的。等到老年中心成立后,他才开始找到生活的乐趣。

白天吃完儿媳做好的早晨,就去老年中心跟其他大爷大妈们跳跳广场舞,或者做做运动。中午可以在那里吃一餐,只需要交很少的伙食费。

下午他们打打牌、或者下下棋,有的还组成了老年乐队,可惜他不会,不过他很喜欢看他们表演,每次还帮忙端个茶水之类的。

到了傍晚,孙子放学回来就喊他回家吃饭,然后一家人就说说彼此的趣事,他也说说老年中心的事情,然后看看电视,就上床睡觉了。

其实,这样的生活,比以前有趣多了,这是他自己说的。

所以,如果有这种幼儿园式的养老院,其实蛮不错的。年轻人白天可以忙自己的工作,老年人又可以聚在一块逗乐、说笑、下下棋之类的,时间也过得比较快。到了晚上,大家又各自回去,跟家人分享一天的经历。

希望,以后我老了,也有这样的养老院吧,感觉也挺不错的。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如果将来养老院出现幼儿园模式,早上送去,晚上接回来,这样父母是不是更容易接受些?】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