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如何读懂《易经》?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7 22:25:33 11次浏览

关于问题如何读懂《易经》?一共有 3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李欣 V 津房置换】的最佳回答:

我读《易经》的方法很简单,一共五个方面:

一、选解经语言最直白的书读。如:曾仕强《易经真的很容易》、《易经的智慧》(也可以看哔哩哔哩上的视频课)等;然后再配一些翻译较好的书籍,如:《张其成全解周易》、《周易译注(黄寿祺、张善文著)》、《周易明意(温海明著)》等;

二、不要全篇通读,那就没日子看完了。我只着重反复看《易经》中几个我认为最重要的卦象,如:乾卦与坤卦(讲天道总原则的)、需卦与师卦(讲领导力的)、泰卦与否卦(讲如何对抗熵增、保持持续增长的)、谦卦(64 卦中六爻都好的唯一卦象)、既济与未济(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理解第二曲线的创新思维)等十余卦。翻遍“得到 APP”的电子书,就看这几卦的所有解释与义理;

三、把内容和日常企业管理与个人成长相结合。在这些底层逻辑指引下,反思过往的成败得失。看书是什么?就是不断审视与刷新自我的过程。以往的成败得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从中发现成败得失背后的底层规律 而这才是根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行合一、持续自我迭代。正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四、努力把所学所感组织输出。《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说我们不仅自己要进德修业,更要帮助天下人去迭代自新,进而达到修齐治平的目标。所以,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把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讲给身边人,或者在自媒体上不断输出,如果他们都能学会啦,你才是真正的学懂弄通、修己达人。

五、学习《易经》固然要理解原文的每一句话都是什么意思,但比这更重要的是:理解每一卦背后的思维模型。比如“泰卦”教给我们的思维模型是对抗熵增、“讼卦”是作事谋始、“谦卦”是上善若水、“随卦”是应天时行……所以,知识无穷无尽,但思维模型却屈指可数。学习并不是追求更多的知识,而是要寻找更好的决策依据。这个更好的决策依据,就是那些经过广泛验证的原理和规律,查理·芒格称之为思维模型。

以上仅为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2】、来自网友【刘战生曰中】的最佳回答:

谢邀应答!

《易经》不是“被有些人认为”的事儿,它根本就是“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一本书!

何以为证?

我们说,《易经》所言的“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中”,其实就是近现代科学所言的笛卡尔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源点、0 点、中点,是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当然也就成了西方所谓“十字架”的始点(出发点、起点)与终点(落脚点、归宿)!

如果我们今天站在社会科学的角度,所谓“十字架”(十字空间坐标)的东西横轴(物质水平轴)和南北纵轴(精神垂直轴),则分别具有古人所言的“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和“至高无上,至深无下”的根本属性,这也正是《易经》不厌其烦、深刻探究和细致入微、精辟阐释的基本原理。

如果我们用明人张邦奇(1484—1544)的话说,那就是:“易之道可一言而尽也,中焉止矣!”(详见《明儒学案》第 1225 页。)

至于“中”还是什么?那我就要说了,“中”还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一以贯之数千年的“允执厥中”,是我们一个中国的“中”(古《精蕴》:“一中为忠,二中为患”),是四面八方、东西南北中的“中”,而其汉字结构是:“丨左为阳,丨右为阴”,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阴阳整体思维观的思想核心!

由上,我们是不是顺带也把“如何读懂”易经的问题,有了一个大概的了结?

愿与广大网友进一步深入探讨!

【3】、来自网友【再生蔸】的最佳回答:

不应该埋怨易经晦涩难懂,应叹息自已水平,天赋跟不上研读。

你说晦涩难懂,作者也是人,他怎么能作出来呢?因为他有绝学!

为什么卫星,飞船在万里高空行动自如,因那些设计师都有专业绝学,常人天赋低了,不管学几年、明白不了,也觉得航天学问晦涩难懂!

抱怨高端学问常人融入不了,应怜自已生就凡人命!

2021/9/20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如何读懂《易经》?】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