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什么书法落款盖两个印章?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8 04:48:11 4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什么书法落款盖两个印章?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金尚书画 Johnson】的最佳回答:

印章有声明所属的功用,但用在书法作品上有更多的讲究。简单讲一幅书法作品有了印章才显得完整,印章多少没有一定之规,两枚印章指起首印一枚,落款一枚,起手首印一般用格言警句,阳文阴文皆可,宜用长方或椭圆形印章,落款一般用方章,如果是姓名章,一枚即可,如果是名章则宜用两枚,姓一枚名一枚,一上一下,上阴文下阳文。有起首印有落款印,首尾呼应,有始有终,使作品看上去更完整。其次印章还有点缀装饰作品之用,一般讲白纸黑字红章,颜色上是和谐搭配…使作品看上去更丰富生动…第三是 现在书法创作更讲展厅效果,所以有时根据章法需要用印章或吸引眼球或为作品补白,使章法更平衡和谐……拙见

附拙作

【2】、来自网友【翰墨今香】的最佳回答: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中,印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有锦上添花的妙用。试想,一张纸上,只有黑白两种颜色,似乎略显单调,完成之后加上一两枚印章的话,画面一下就生动了起来,有一种“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觉。

要创作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作品中的笔法、结字、章法、落款等元素需要完美外,钤印也必须是雅美的才好。因此历代书家对钤印都非常重视,甚至很多书家都是亲自治印,让印与书完美的结合。

落款用章都是姓名章,有的姓名在一起的,也有的姓名分开的,所以会看到落款有两个印章。古人在落款用章时是十分讲究的,有用章的礼仪:

如果是小辈给长辈或者上首领导书写,应当用名章;而平辈之间的交往书写,应该用字章;而如果是长辈或者上首领导给下面人写,会用到别号章,如果不懂这些的话就容易贻笑大方。当代的书画名家张大千先生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也凑合,其它形状就不太可取了。

姓名章一般分为阳文、白文和阴文两种,如果一幅作品想盖两方印章的话,最好一朱一白相宜。尾款用章一般都是先是姓名章,后字号章。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不是随意钤盖的,是有一些讲究的,如果盖得不当不但不能锦上添花,反而会弄巧成拙,破坏了整幅作品的艺术效果,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大小适宜,印章的大小要与作品的幅式相匹配,与题款字相等为宜,或者略小一点,但不可大过题款的字,否则不雅。如果是用大小不一的两枚印章时,要上小下大。

  2. 数量不宜多,钤印的数目,自古喜用单数,因为单数为阳,古语:“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

  3. 位置恰当。一幅作品有虚实、疏密之处。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章补之,疏处感觉空了可借用印章充实,这枚印章就像小小的秤砣,使得画面平稳。落款下面如果有空白的话,钤印在落款下面就好,如果没有空白的话宜左不宜右。

  4. 轻重权衡。印的种类来说,朱文印比白文印轻。墨色淡雅的作品用朱文印比较好,这样轻重比较和谐一致;墨色浓重之作,钤白文印,红彤彤的朱色与乌黑的墨色形成强烈的对比,辉映成趣。

  5. 风格一致。印章的风格应该和作品的书体风格协调一致。例如,小楷作品就不适合那种单刀直入的急就章;奔放雄健的书法就不宜钤盖那种娟秀工丽的铁线印章。

以上这些钤印的小知识,对我们创作书法作品来说还是需要注意的。

【3】、来自网友【永书 101】的最佳回答:

我谈谈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书法艺术不能等同于科学研究,要做到量化很难,也完全没有必要。具体到盖章这个艺术环节,更是因人而异,因作品不同。

我们都知道,中国书法艺术在唐代就已经达到高峰,但唐代书法家尚未有把自己的印章用在作品上的艺术实践,至宋代以后,印章才逐渐成为书画作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被当时的文人墨客广泛接受,代表人物是米芾、赵孟頫。我们当然不能否认钦印盖章对书法作品的巨大艺术贡献,以至于如今的书法作品没有印章就会被认为不够完整,但另一个事实是,印章出现以后,中国书法却逐渐走向平静,甚至风光不再。

因此,不必过分强调印章的重要性,至于印章的数量取一还是取二、取三,不必过分强调规范格式,仅在这一点上,我倒是支持中书协刘洪彪先生的盛装书法,您可以看看他的作品,印章的数量、大小、位置等等,均被无情打破。

我的观点是,现代书法作品不盖章的确不应该,盖章的格式可以根据作品布局来决定,不必拘泥。但印章的本身内容应该与作品相关,而不应随意为之,比如,一幅草书《将进酒》,竟然盖了一款闲章:人勤春早。

【4】、来自网友【国风新色】的最佳回答: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先从为何要用印章和印章的分类说起:

一 为何要用印章:

印章最初为信物,起到印证的作用,宋元时期,书画昌盛,更注重书画题跋和署名款项,书法家们就业嘉奖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不仅让书法作品灵动,而且也起到补救布局的不足,在书法作品上盖章,表示郑重,防止伪造,因此,历来书家们都非常重视用印,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的印章、书法、书印有机结合起来,产生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 印章常用的款式

1 姓名章:

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有连在一起的,有分开的,一般均以为方形最好,圆形也可;

一般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2 闲章:

闲章也称为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拦腰章

1 引首章

一般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不宜为方形,以半通、长方、圆形为最好;

2 拦边章:

盖在书法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3 压角章

盖在书法作品的边角的章,右上的称为“迎首”,两下角的称为“押角”

4 拦腰章:

参乎书法作品如条幅若仅在右上方盖引首章,中间显得太空,如加盖拦腰章,其内容多为书者的籍贯;

5 鉴藏章

是鉴赏收藏者用章,唐宋后开始盛行,个别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没有注意画面的协调美,这是需要禁止的行为;

三 盖章注意事项:

书法作品的印章不是随意盖的,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会弄巧成拙,引发旁人耻笑;

1 大小适合

印章大小要和作品的大小相呼应,避免头重脚轻;

2 数量不要多

印章数量不要多,过多容易杂乱,甚至影响作品本身的表达;

3 位置要恰当

书法作品最讲究虚实疏密,印章的作品最好在其本身布局基础上能够锦上添花;

4 轻重适宜

朱文印章份量轻,白文印章份量重,需结合作品形式淡雅相趣;

5 风格一致

印章风格应该和书法作品风格一致,不可突兀影响作品整体表现;

【5】、来自网友【正一品 1】的最佳回答:

书法落款两个章。一般是阴文、阳文各一枚,阴文为款,阳文为识。一个表达情趣一个让人们辨识。阴文可以有变化或不被认识,阳文则要清晰容易识别。现在人人写书法把款识弄得乱七八糟的。这里还有些自称书法家的特为落款出书加以说明其实就是胡说八道有的把识章当作落款有的篇幅前弄个引领章,有的把识用章分开把姓氏弄一个章,把名字弄一个章显得不伦不类。总之,落款没规矩,任凭书法家们任意胡为。现在自以为书法家的都是糊弄。我只告诉大家。阴文是落款用的,落款在前。阳文章是让人们辨识的,盖在落款章的下面就够了。其他的随便胡驺去吧。有的为表现的有个性,刻一些闲话章,其实毫无意义,也不显的你有多大学问。记住:阴文为款、阳文为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为什么书法落款盖两个印章?】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