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水浒传里,宋江最后招安的做法到底对不对?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6 17:26:30 3次浏览

关于问题水浒传里,宋江最后招安的做法到底对不对?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四川达州人】的最佳回答:

撇开历史,只说小说。

这是唯一的选择。

第一,水浒传中的 109 条好汉,106 个都是刑事犯罪分子,失意文人,逃亡军官小吏,破产地主。他们,都是北宋官场的边缘人物。一个四五品的军官,都不敢在 7 品县令面前说点什么狠话,科举才是当时人改变身份的唯一可能。

想要成为统治阶层,杀人放火受招安是读书之外的唯一通道。虽然比不得科举但也能够当官嘛。

第二,梁山养不下人口

因为不好吹,梁山那点水土,如何养活几万脱产军队?只能出去劫掠。

就如三打祝家庄,去抢,也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大州府很难,小县城没油水,长期执行劫掠,必定造成周围百姓仇视。

【2】、来自网友【天山月 3】的最佳回答:

《水浒传》关于宋江招安的对与否历来就有两种说法,站在儒家正统观念的立场上看,宋江始终都心存改邪归正,忠君报国的思想。每当擒获朝廷军官,宋江总是有一番说辞,什么郓城小吏暂借水泊栖身,等待朝廷招安,好与国家出力。使那些归降者都有个招安的盼头。晁盖死后,宋江把聚义厅改为了忠义堂,并树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就是说宋江始终是站在反贪官不反皇帝,坚持拥护朝廷的立场。客观地说宋江本身就没打算造反上梁山,由于形势所迫,杀了人要吃官司,被迫流亡江湖。即使被逮捕判刑刺配江州牢城也不願上梁山落草为冦。后因浔阳楼醉题反诗被绑捕街上杀头,被晁盖等救下后被迫才上得山来,实属无奈之举。宋江没有李逵那种“杀去东京,夺了鸟位”的彻底造反精神,说到底还是个阶级立场问题。于是招安后就去替皇帝打那些不願招安的强盗,最终当了炮灰和奴才,使得梁山好汉战死大半,而他自己也落得个悲残的下场。从这个结局上看宋江力主招安是彻底的错了。

但要退一步想,梁山聚义反抗朝廷官府终不能成其大气侯,他们缺少远大目标,即没有攻城掠地,占据州府与宋室分庭抗礼,建立自己的政权,谋划千秋大业。只能是占据水泊梁山弹丸之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快乐自在。但却忘记了日月轮回,斗转星移,忽忽老年将至,这些光棍汉人后继无人,谁去保卫梁山上阵杀敌?从这里来讲宋江的招安确实是在为众只弟谋一条出路,甩掉土匪强盗的帽子,带领兄弟们走上一条光明之路。也许这才是宋江蓄谋已久的初衷。从这里看也许招安是对的。

【3】、来自网友【孤竹国人 1】的最佳回答:

宋江招安是违背替天行道的初心,拿 108 条好汉的生命换取朝廷的任用的极端无道德、无忠义的伪君子行为。

【4】、来自网友【飞出海面的鱼】的最佳回答:

投降派就是投降派,向明主明君投降以减少战争给国家和百姓带来更多的痛苦是值得称赞的,而宋江则不同,他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向昏君和奸孽投降,不是为了国家和人民,投降后仍然造了众多杀孽,说明宋江是个卑鄙小人,更是历史的罪人。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水浒传里,宋江最后招安的做法到底对不对?】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