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鲁迅的“他大约的确是死了”居然不算作病句,是不是名人效应?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8 18:22:52 2次浏览

关于问题鲁迅的“他大约的确是死了”居然不算作病句,是不是名人效应?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头号独家】的最佳回答:

有一定的名人效应,但大多表现的是鲁迅一种无奈的感情,同情孔乙己的遭遇,希望他没死,但孔乙己无法在旧社会里生存

【2】、来自网友【野狐习禅】的最佳回答:

题主好,先更正一下,鲁迅原话是:“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这句话确实是病句,但这句话是超越了病句的经典名言,这并不是因为说这话的是鲁迅才这样说,实在是除过语法还有逻辑和修辞来管语言。很多不懂语言的人以此话来质疑或攻击鲁迅,也有别有用心的人拿着明白装糊涂来抹黑鲁迅。在此,野狐从语言和其他事理方面,对此现象作一解释,望能对题主有用。

语言是受语法、逻辑和修辞三者的制约,三者各司其职,又相互关联。语法是语言结构的最基本规则;逻辑是思维的规律;修辞就是修饰言辞,把话说巧妙,说漂亮。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语法是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带有一定规律的语言形式,比如我们可以说吃饭、吃苹果、吃香蕉、吃西瓜、吃菜……但不可以说吃石头、吃汽车……从语法上看吃石头没有错,但从逻辑上讲不通,所以是错误的。但我们可以说吃食堂、吃大户……这从逻辑上讲不通,但显然这使用了修辞手法,所以人们又能接受这样的语言。

“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是鲁迅《孔乙己》里面最后一句话,这句话是小伙计看到孔乙己很久没有来咸亨酒店的心理活动,当然也是鲁迅对孔乙己命运的安排。这句话包含着孔乙己“大约死了”和“的确死了”两个矛盾的判断,所以从逻辑上讲是错误的句子,但从小说的情结来看又是最为准确的语言:好久没来、有没有亲见和听闻孔乙己死了,所以初步推测他“大约死了”;孔乙己没钱,又折了腿,又懒,啥也做不了,在贫穷落后又充满歧视和凌辱的鲁镇世界,孔乙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又很肯定地推测他的确死了。

这句话已经高出了逻辑之上,应该从修辞的层面去看。修辞有广义狭义的分别,狭义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辞格,这也是一个没有定数的开放系统,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列举了七十多个修辞格;广义的修辞是把话能说得更好的手段和方法,鲁迅这句话就是广义的修辞。

鲁迅在《秋夜》开头有“在我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只是枣树,还有一只也是枣树。”过去也有人认为这句话是病句,因为语言的原则就是经济的原则,重复就是语病,完全可以说有“两棵枣树”,说成这样,不合乎语言习惯。但这句话,好就好在这里,把鲁迅当时苦闷压抑的心情和不屈的反抗精神都渗透在了里面。

过去有一句很受争议的话:“整个大楼一片漆黑,只有王老师办公室窗口的灯还亮着。”认为是病句的,是因为句子前后矛盾;认为不是病句的,说因为漆黑才突现王老师办公室的窗口亮着灯,这更好地表现了王老师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我觉得不应以病来看,这样的句子都是有创造性的好句子。

有病也未必不好,牛黄就是牛的胆结石,天然的牛黄比黄金还贵。但要是人得了胆结石就是坏事了,牛得胆结石在牛是坏事,在人又是好事。

树瘤是树受伤或生病痊愈留下的瘿,这在人就叫做肿瘤了,可在树未必是不好,有的树因此更有观赏价值。少数名贵木材长出的瘤比较大,这种瘤内部的纤维组织产生了变化,形成了美丽的图案花纹,人们将其称为:“瘿木”,瘿木纹理华美,是非常名贵的装饰用材。

世间的道理就是这样:从一方面看是病,从另一方面看又是宝。至于语言那更是如此了,所以语言是艺术,不能不懂语法和逻辑,但不能只懂语法和逻辑。诗歌中很多语言就不合语法甚至不合逻辑,但不是病句,所以诗歌是最高的艺术形式,也是比较难理解的艺术形式。

【3】、来自网友【雅室韵兰馨】的最佳回答:

谢邀请!

这句话并不是病句,何来名人效应?此句出自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结合上文不难看出,孔乙己疯癫后自命清高的他生活上穷困潦倒,不吃饭还离不开酒,岁数本已不小了,又是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一定活不长久,又无法断定他是否死了,所以鲁迅先生用了“大约”一词;孔乙己本来是博学多才的,苦于当时社会制度的腐朽,最后因中举喜极而疯,沦落得如此不堪,在鲁迅先生心中他已经死了,所以用了“确是”一词。综上所述,这句话恰恰体现了鲁迅先生高超的写作技巧和文学素养,并没涉及到半点儿名人效应。

以上仅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4】、来自网友【理鸣 1】的最佳回答: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无人超越的文学泰斗。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人曾明确肯定: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关于先生的“他大约的确是死了”的句子,到底是不是病句,我想从三个方面和提问的朋友商榷。

一是我以为答案是正确的。鲁迅先生是文学大师的大师,也是医师中的高明医师。无论是语法上,还是句式上,都是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鲁迅的文章笔法,是独具一帜的。如此句式遣词,不是一般文人墨客可以使用的。

二是此句式出自先生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一介穷酸秀才,也写得一手好字,更懂得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的。只是因为穷,连到小店喝点酒都付不起钱,常常赊账等遭世人冷嘲讥讽看不起,得不到尊重还遭打骂。

三是当时社会腐朽黑暗,世风日下,穷人是渣,富人是王八。孔乙己现象比比皆是,没人关心,没人怜悯,沒人重视。孔乙己的悲哀正是当时社会缩影,有其不多,无其不少。即便是还欠小店酒钱,又那么日久不见,是死是活,这样一个底层低等人物,又有谁会去判定他,是生不如死的躺在某一角落,还是真的死了?

因此,“他大约的确是死了”这句话,不仅不是病句,相反还是颇具鲁迅先生风骨的一个金句。

一一个人之见,欢迎指点!

【5】、来自网友【夜雨桐灯】的最佳回答:

对于这句话是否是病句,我从来沒有动摇过,这得益我的语文老师解读得很到位。

先说著名的争议句:我院里有一棵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多数人都觉得这样写很多余,如果是一般的老师,一定狠狠给个叉——你写我院里有两根枣树不行么?二般的老师呢,可能会皱皱眉头看下去——这样写会有什么深意么?

当然,一般的人会停留在一般的水平:因为鲁迅是名人,这样的病句也成名句了,悲哀的附庸啊……

直到有个单身狗仿着写下这么一句:我床上有两个枕头,一个是我的,另一个也是我的。

这仿句更象一个包袱,前面“一个是我的”,引得读者猜想“另一个”是谁的,哪知后一句“另一个也是我的”,啧,单身狗无疑,真逗啊,于是引得读者哑然失笑。读者会发觉这样写句子沒毛病,还有点意思。

诸君大可以仿写:

我有两……一个……另一个……

重点来说这个“大约的确已经”为什么不是病句。

胡适,鲁迅他们这些人处于文言文与白话文的“过渡期”,所以他们“开创性”写的白话文是非常糟糕的,习惯于当今阅读的我们去阅读那个时代的文章肯定不适。特别是胡适写的白话诗,放到今天的网络环境,一定会被骂惨。

而鲁迅的文字,也被自称百年来文字最好的李敖批评为“坏的文字”,“很烂的写作”。然而李敖杂文写的好,写的小说却烂得不行,比如《北京法源寺》…扯远了,其中大家公认的便是鲁迅去日本留学,文字受到日文的影响太大,所以写的文章很多病句,用词不通,文不达意,字词颠倒等毛病。

那么,这个“大约的确已经死了”是鲁迅的“日式”“旧白话文”造成的病句么?

撇去“大文豪”的名人光环,大概任何人写了这种句子,都会被人喝斥:你丫写的什么破玩意!

也有人和稀泥说:古人写文,字可通假,不算错字;名人写文,自有其意,不算病句。

但就如“两棵树”要结合下文内容来看一样,结合通篇孔乙己看下来,以此“病”句做结尾,一定是鲁迅有意执意乃至刻意这般写的———

象孔乙己这般可憎可悲的人,在中国(大约)死得差不多了吧——一种期冀与无奈,希望这样的人越少越好,但事实上还是有很多,头上辫子剪了,身上长衫脱了,心里的长衫辫子还在。的确已经死了!——一种绝决!余孽不死中华无望!不要可怜孔乙己,他必须消亡!

所以,语文老师为了让我们读懂这句话,叫我们在“大约”后面加了个顿号。

当然,杠精们是不会认为这是一种很高深的文学笔法,他们严循“语法”,他们严遵“平仄古韵”,他们严抠“的地得”,他们用符合规矩的字词句把文学框圈起来,让每一篇诗文都如梨花体浅浅诗那么浅显直白,让每一篇文章都如法律条文产品说明那样木讷冰冷。

现在的文学——大约、的确已经死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鲁迅的“他大约的确是死了”居然不算作病句,是不是名人效应?】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