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什么齐桓公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9 22:12:21 5次浏览

p>关于问题为什么齐桓公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老湿机 Chris】的最佳回答:

我是老湿基,我来回答!

历史上,说起春秋五霸,版本虽然不同,但几乎所有人都承认齐桓公为五霸之首,既霸又首,绝不仅仅是实力超群或者人格超群就可以评上的,事实上,这个“首”如果是特指时间的话,那肯定非郑武公莫属,郑武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开启吞并他国并与周王室闹翻从而不顾周礼束缚的人,;如果这个“首”是指军事实力或地盘广阔的话,那非晋国莫属,众所周知,在三家分晋之前,不论是地盘还是实力,晋国都是当仁不让的。那么为什么齐桓公是被公认的五霸之首,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吧,个人观点,非喜勿喷哦!也欢迎各位大咖在评论区里留下您的意见!

1、 尊王攘夷

不管是什么版本的春秋五霸,齐桓公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尊奉周王室的,不但自己尊奉周王室,还约束其他各国都一起尊奉周天子。有人会说了,他之所以尊奉周天子,就是为了借助周天子的名义来树立自己的形象,这样理解也无可厚非,但起码人家齐桓公毕竟是言出必行。史料记载,齐桓公采纳管仲的建议,尊奉周天子,专门去打击那些不遵守礼制的诸侯国,比如说郑国,要知道那个时间点,周天子刚刚跟郑庄公发生摩擦,还被郑庄公的士兵射伤了胳膊,面子丢的一干二净,齐桓公对郑国的出手,可谓是太让周天子感动了。当然了,周天子也给了齐桓公很划算的政治成本,就从那件事之后,齐国屁股后面一直有宋国、卫国、鲁国等多个马仔。

其实,在周朝建立之初,戎狄就是华夏各国的心腹大患了,西周就是被犬戎所灭,在春秋的时候,戎狄之患尤为严重,北方的邢国、卫国、晋国、燕国,都受不同程度的戎狄骚扰,晋国还好,底子后,燕国也差不多,地盘大,邢国和卫国就不行了,山戎一个冲锋,基本上就灭了邢国和卫国。齐桓公还是采纳管仲的建议:诸夏亲昵,不可弃也,戎狄豺狼,不可厌也。果断出兵,带着宋国就去刷了副本,把山戎赶到漠北,还帮邢国迁了都,帮卫国重建了国家,做到了存邢留卫。当时,仗打完了,卫国和邢国基本烧完了,大家都劝齐桓公回家吧,别管那么多事了,重建家园的事情叫他们自己搞去吧,齐桓公又是采纳管仲的意见送佛送到西,帮人帮到底,自掏腰包给两个国家送去了大量的木材以及粮食,还派出齐国的能工巧匠帮助这俩倒霉蛋重建了国都。试问,其他的春秋霸主,哪个做过这样的事情?

2、 分沟礼燕

这个就厉害了,也是因为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几乎灭国了,无奈之下,燕庄公就向齐桓公求援,对于齐桓公来说,有副本刷,当然是太好了,索性就发兵燕国。这一仗打得很险,齐、燕联军由于深入山戎国境太深,差一点全灭,幸亏管仲聪明,用老马识途的方式帮助联军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不但是击退了山戎,且把一支山戎直接给灭了,所有土地尽归燕国。

燕庄公大喜,一定要分一点山戎的土地给齐国,齐桓公说:齐国跟山戎之间隔着燕国呢,我就是要了,也不好管理,庄公你就全部笑纳吧。燕庄公此刻什么心情,大家可以脑补一下。然而,这还不是重点。

接着,齐桓公要回国了,庄公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执意要亲自送齐桓公出境。俩人同坐一辆马车,车上,俩人相谈甚欢,齐桓公还特意嘱托:我们要一起维护周王室啊,天子到底是我们天下的共主。

就这样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俩人的马车已经走出了燕国国境,已经进入了齐国国境,这事在当时可以说是外交大事了:首先,越境相送,是天子才能配享的待遇,其次,此事要不得到妥善的解决,其他诸侯就会诟病齐桓公:啥情况?才牛了几天,就敢僭越天子的待遇了?这可是会死人的。

齐桓公脑袋一转,拔出手中的佩剑,在地上一划,对着庄公说:兄弟,这块齐地从此就归属你燕国了,这样的话,越境相送就不成立了。

燕庄公都傻了:帮我打了仗,什么回报都不要,还把自己的土地送给我?赶紧推辞,齐桓公说:庄公也不想我被扣上一顶僭越的帽子吧,为今之计,只有这样做,你我才能摆脱嫌疑。

这就是“分沟礼燕”的故事,试问春秋哪个霸主做过类似的事情呢?

3、 九合诸侯

那个年代,谁的拳头硬了,都会召集其他国家,不定期的聚会,开 PARTY,然后再搞一次选举,推举出一个诸侯长,当然了,这个诸侯长,往往就是组织者,这也就是开 PARTY 的主要目的。

根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第一个开始会盟诸侯的国家是郑国,之后,就被其他诸侯沿袭了下来,只不过,花无百日红,那个时期的诸侯国,大部分就支棱几天就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然而,这样的会盟,齐桓公一生就举办了 9 次,为所有诸侯次数最多的,且每一次会盟,来参与的诸侯国君都是心甘情愿的,更值得注意的是,每次会盟的老话题就是:大家一定要团结起来,内奉天子,外拒戎狄。由于齐桓公的这个风格,才有了春秋时期罕有的和平数十年,反观后来的诸侯争霸,都是你杀我,我杀你的人间惨剧,要么国君被拉出去祭天,要么颠覆他国政权,要么灭国。

【2】、来自网友【一个人的历史】的最佳回答:

齐国是周初功臣太公吕尚的封国,在今山东北部地区。春秋时齐国逐渐强大,扩展领土,成为东方大国,在齐桓公时称霸诸侯。齐桓公称霸,得力于任用贤臣管仲,齐桓公不计管仲射钩之仇,委以国政,其气度何等宽广。但他功成之后却日益骄驰,晚年尤为昏庸,任用小人,终于导致齐国之乱,霸权丧失,再也没有中兴。齐桓公善始而不善终,令人惋惜而更发人深思。

容人纳谏

齐桓公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公子小白,他在回齐国继位的途中,被管仲一箭射中的带钩,小白趁机假装中箭而死。管仲信以为真,派人飞马报告在鲁国的公子纠,因此公子纠的部队行动放慢,第六天才赶到齐国,结果小白先期到达入城,并立为国君,这就是齐桓公。按照常理,齐桓公对管仲恨之入骨,他的心目中必要除之而后快。但鲍叔牙劝阻说:“我有幸能够追随您,您也终于成了国君,您的尊贵已到了顶点,我是没有能力再给您添光彩了。您如果只想治理好齐国,有我就足够了,假如想成为霸主就非用管仲不可。管仲在哪里,哪个国家的地位就会变得重要起来,这样的人才是不能失掉的。”此时的齐桓公,其胸襟已经具备霸主之相,对于自己的仇人也能包容,这份豁达和心胸已经可以助其称雄于天下。容天下难容之事,驭天下难驭之人。

守诺重信

桓公五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吃了败仗。鲁庄公请求献出鲁国的土地来求和,齐桓公表示同意,二人在齐国的柯邑结盟签约。鲁庄公正准备盟誓的时候,蜀国将领曹沫突然拔出匕首在台上威胁齐桓公说:“马上归还鲁国的土地!”面对鲁国曹沫的威胁,齐桓公尽管答应了将侵略的土地归还给鲁国,但事后想反悔杀死曹沫。管仲劝说道:“一个人在受到劫持时答应了人家的请求,事后又背信弃义,还要杀了人家,这只是图一时痛快罢了,然而却在诸侯面前丧失了信用,也失去了天下人的支持,不能这样做。”人无信则不立,君无信的不王。

尊王攘夷

桓公二十三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告急。齐桓公为了援救燕国,于是出兵攻打山戎,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军。燕庄公护送齐桓公回国,一直送到齐国境内。齐桓公说:“不是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国境,我不可以对燕国没有礼貌。”于是画了条沟做分界线,把燕庄公所到过的地方都割让给了燕国,叫燕庄公重新推行召公的政策,向周王朝纳贡,就像在周成王、周康王的时候那样,诸侯知道后,都听从齐国了。齐桓公有名臣管仲辅佐,因此才能在春秋时期迅速崛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但他后期之后骄纵任性、宠信奸佞之人,以至于管仲去世之后霸权迅速衰落,成了善始难善终的典型。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为什么齐桓公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