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什么外企的高管,会觉得我们汇报工作的逻辑很差?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0 16:30:49 2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什么外企的高管,会觉得我们汇报工作的逻辑很差?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情定珠陵江】的最佳回答:

这不是外企民企,高效的管理者,大都是这种方式:

一、管理者的思维方式

我们看一下 ISO9000 程序文件的格式:目的、适用范围、定义、职权、流程图、程序说明、支持性文件、表单。第一个就是“目的”。

管理学来源于西方,大部分受过西方管理学专业训练的人,是结果导向,在汇报时,会把目标、结果、目的先阐述,然后再按要点或原因详细叙述,所以外企这类管理者比较多些,内企相对少些。

二、汇报方式的差异

有的人沟通交流,喜欢先鋪垫,把各种情况(要点或原因)都鋪垫出来,最后才把自己的目的、结果陈述出来。而高效管理者喜欢的汇报方式,是先把目的、目标、结果先说,再说细节(因为有时并不需要你详细讲原因,他就同意了)。

这种一开始就直接进入主题的方式,我们中国人称之为:开宗明义。

举个例子:

你的爷爷从小陪伴你长大,你们感情很深,他生病了,你想请半个月假回去照顾他。

你采用第一种汇报方式:

你:Tony 总监,我家里有个非常重要的事,我想请半个月假。

Tony 总监:Mary,什么事?

你:我爷爷住院了,我想回去照顾一下他。

Tony 总监:你家里没人照顾吗?

你:我爸妈身体不好,而且我小时候是我爷爷奶奶把我带大的,所以我想回去照顾……

Tony 总监:你不用多说,我听懂了,你想报答你爷爷对吧?最近美容美发店还不算忙,我批你 20 天假吧。

你:谢谢 Tony 总监!(你本来准备的 100 个理由,发现根本用不上,没想到 Tony 总监如此信任你,原因都不深究就同意了。或者是 Tony 总监觉得这段时间不算忙,所以马上同意了。)

你采用第二种汇报方式:

你:Tony 总监,我想和你谈个事。

总监:什么事?

你:我从小父母外出工作,家中是爷爷奶奶带着我长大,小时候有一次我摔伤了,是我爷爷天天帮我锤草药……

你吧啦吧啦,对你的 Tony 总监说了一二十分钟你小时候爷爷如何如何对你好。

Tony 总监实在不耐烦了,说:Mary,你说了这么久,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你:总监,我想请半个月假回家照顾下我爷爷。

Tony 总监:你早说请假不就完了,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都不知道你在说啥,浪费我时间。行了,给你半个月假吧。

你:谢谢 Tony 总监。

Tony(心想):这个 Mary,逻辑思维实在太差了,汇报个问题都汇报不清楚。

三、总结

所以,工作中适合第一种汇报方式,先把目的、目标、结果先说,然后再把要点或原因简单阐述一下,这样就主次分明,条理清晰。高效、结果导向的上司,听一下你的目的,有时并不需要你详细解释要点或原因,他就可能同意了,你太多的鋪垫,是浪费他的时间,而高效管理者最讨厌工作时别人浪费他的时间。或者你说完目的、结果后,简单阐述下你的要点或原因,他就能明白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并能高效决策。而如果哪个要点他没听懂,没搞懂其中的因果关系,他会细致的询问(注:任正非也是这种沟通方式,部属一边汇报,他听的懂就很快过,听不懂因果关系的就一边听一边问。他甚至说,谁不适应我的沟通方式可以走人)。

第二种方式,只适合生活中闲聊,交流感情使用,不适合汇报工作,因为太低效,啰啰嗦嗦解释半天,还没到正题,一些高智商的管理者,觉得你这样汇报是侮辱他的智商,会打断你的汇报,脾气不好的还会发脾气(比如朱元璋,一个大臣汇报,奏折写了 17000 字,陈奏汇报时,读了一半,还没说到正题,朱元璋打了他一顿屁股,让他直接到正题,发现正题 500 字就说完了,确实他的建议非常好,但用 10000 多字来鋪垫,太过份了,碰到朱元璋这种急性子,不挨打才怪!)。

所以,不是外企高管才这种方式,内企的高效管理者也是这种方式,外企可能更多一点这类管理者。

(不过,这类目标导向非常明确的高效管理者,如果把这种工作风格带入生活中,会越来越急燥,听不得一点“废话”,情商会越来越差,脾气会越来越不好,中年后容易得严重的慢性病,比如乔布斯。而我们闲聊时,就是想到哪说到哪,没有逻辑东拉西扯废话连篇的,这样才能身心放松,而不是像工作一样大脑经常处于β波的紧张状态)

【2】、来自网友【人生不卡】的最佳回答:

其实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在我们的职场上,沟通能力的培训和训练不足,而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汇报工作的能力。

在日常汇报工作中,我们经常犯的两个典型错误:

1、逻辑不清;

2、重点不明。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有很高沟通素养的人听起来,就不知道你主要想表达什么。


汇报的开头:SQC-A

S:事情的背景是什么

Q:出现了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C:有什么冲突需要化解

A:答案/解决方案是什么

背景/问题/冲突,有可能是一个,也有可能分开,但是不论怎样,这三项都必须能够用一句话来说清楚。

一句话说清背景/问题/冲突,看似很苛刻,但这是硬性要求,如果不能用一句话说清,则必定是你在汇报的时候没有想清楚重点。下面是两个比较清晰的例子:

「今天给大家汇报的内容,是我们如何解决了销售动力不足的问题」

「上个季度,竞争对手在市场上投入了大笔宣传费,抢走了我们的客单量,经过 3 周的努力,我们避免了订单的大幅下滑,现在给大家做一个相关汇报」

而答案或说解决方法,是汇报的主体,占的篇幅最重。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谨记的一个要点是「结论先行」,也就是,同样用一句话的篇幅,在一开始就所清楚你采取的方法是什么。例如:

「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对特殊产品给销售制定特殊的高提成」

「我们采取的方法是:针对老客户提供再次预定的优惠卡进行召回」

任何方法都是由好多步骤组成的,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把这些步骤非常清晰地列出来,第一是什么,第二是什么,并且,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结论,步骤不要超过 7 个,以 3 到 5 个为佳。

如果你发现你列出的步骤超过了 5 个,那么就要重新去思考这些步骤里是否有包含关系,以及是否有一些小步骤是根本不需要列出来的。

而且,在分列步骤的时候,每一个步骤也同样需要一个「一句话说清楚」的标题。


时间有限,直说重点

说话喜欢面面俱到,这是我们总有的习惯。而且在职场上,你的一个方案解决了主要问题的时候,还带来其他好处,我们总是想要表达出来,不希望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功绩被淹没。但其实这是不必要的。

「我们给销售设置了特殊产品提成后,销售不仅卖得更有动力了,而且还掀起了学习新产品的热潮」。

这句话看上去可喜可贺,但实际上,「不仅~~~而且」的句式严重冲淡了你的核心观点「销售卖得更有动力了」。

在有限的时间内,领导的关注度也同样不多,把时间花在 TA 最关心的问题上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因此这种方式应该少用。


总之,抛开真正的业务水平、科技水平等等大事不谈,单就职场沟通、汇报进展和工作来说,外企的确有成熟、有效的经验。

这些技能是我们应该学会的,并且只要在每一次大小汇报中注意梳理,很快我们也能做出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的汇报来。

【3】、来自网友【医学博士小邢】的最佳回答: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喜欢,完善一下内容。

作为实习生,分别在两家 top 500 外企工作过,学到了很多学校里没有的东西,也感受到不同文化和行为方式的差异。这里就谈一下我自己的感受吧。

第一,中国人喜欢铺垫

中国人习惯的表达方式就是先描述,最后才说重点。但这种表达习惯,实际上会让人有点抓不住重点。而外国人的表达方式是直抒胸臆,先把重点抛出来,再去叙述。因此外企的管理和表达也是倾向于先说重点。

所以当你说了一大堆无关痛痒的内容时,manager 已经没有兴趣继续听了。

第二,不了解上司的需求

说好 PPT 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第一要求你逻辑清晰,对项目的内容百分百的熟悉,所有东西都在你的脑海里。

更重要的是,你要清楚哪些点是上司最想要关注的,最想听到的东西。有时候可能一整套 PPT,没有一个是上司在意的,上司当然会觉得你毫无逻辑啊。

第三,表达能力的欠缺

其实这一点我感受蛮深的,也是很多人的弱项——表达能力差。有时候你明明心里都懂,整个项目都是你做的,你完全了解。可是一旦要你精炼的表达,你就不知道从何说起了,不知道应该怎么表达,对方在听你汇报时也是云里雾里,根本不能理解你到底在说什么。

这些都是我自己在公司里实习时的一些小感受。我很喜欢外企的工作氛围和文化,让人很放松舒服,当然也对个人的能力要求很高,不断精进,才能适应职场!

【4】、来自网友【元认知实验室】的最佳回答:

外企的高管,在汇报工作的时候,通常遵循如下逻辑:

  1. To whom 要清楚地定义沟通的对象
  2. Subject 本次汇报工作的主题
  3. Executive Summary 一句话概括摘要
  4. 列举出支持该核心观点的证据以及相关图表分析
  5. 最后,再次总结本次汇报工作的观点,并指明未来工作的计划

在汇报工作的逻辑中,有以下几个关键要素要掌握:

  1. 简单直接,千万不要兜圈子,所有无用的修饰性词汇全部拿掉;
  2. 尽量用关键词而非句子,关键词的前面可以加上“bullet”;
  3. 逻辑严谨,层次分明;
  4. 有理有据,图表为主;
  5. 页面干净整洁

当高管,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沟通效率。所以,快速感知和处理信息,并准确地上传下达,提高整个团队的运营效率是关键。所以,掌握高效沟通的法则至关重要!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为什么外企的高管,会觉得我们汇报工作的逻辑很差?】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