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千古丞相李斯为何斗不过一个小小的赵高呢?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7 12:18:47 4次浏览

关于问题千古丞相李斯为何斗不过一个小小的赵高呢?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渔樵之人 W】的最佳回答:

谢谢邀请!千古丞相李斯为何斗不过一个小小的赵高?其主要原因是李斯没有真正地看清赵高,二世也昏庸。李斯身为丞相,国家二号人物,权利很大,不可能看得起赵高这样的一个小小的宦官,可这个权利是秦始皇给的,现在秦始皇死了,秦始皇给他的权利,就打问号了,如果还有秦始皇在世那样的权利,那就要看秦二世给他多少权利了。

秦始皇在出游途中突然驾崩,李斯为了保住丞相的位子,竞然听信二世、赵高的话,密谋篡改遗诏,杀死扶苏,立二世为帝,误国误民。李斯上了二世、赵高的当,棋错一步,就满盘皆输了。李斯的丞相的位子保住了,可是,秦二世不能像秦始皇那样信任李斯,不给李斯什么权利,是个空架子的丞相。赵高虽是宦官,可是他是二世的老师,师生关系不错,又加上赵高篡改遗诏有功,二世非常信任他,并给他加官晋级。以前李斯看不起赵高,现在赵高得势,就不把李斯放在眼里了,赵高在二世面前不断地说李斯的坏话,强加罪名,二世信以为真。虽然李斯官大,可是实权不如赵高,朝中的官员,见风使舵,逐渐倒向赵高,这样一来,李斯的这个丞相也就陷于孤立了。

正是李斯没有看到这一点,才出现腰斩的悲惨结局。在李斯看来,自己还是丞相,一定有丞相的权利,赵高不会出他的手心。清人有一句话,“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是始皇朝了,而是二世朝了,皇帝变了,臣子也变了。赵高的小人之心,李斯没有看清,若看清的话,就不会篡改遗诏了。扶苏是李斯的学生,非常信任李斯,扶苏做了皇帝,李斯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了。二世年轻幼稚,给了赵高很大的权利,其结果连自己的命也丢了。

【2】、来自网友【榆枋轩】的最佳回答:

李斯斗不过,归纳起来有三个原因:、

出身:法家和宗族内宦官。

李斯出身法家,法家的追求是以法治国,法家人的特点严法,人情味就少了,同时法家人的权利都是帝王给的,失去帝王他们什么都不是。李斯是扶苏的岳丈,在沙丘最后才支持胡亥的。胡亥对他的信任不可能高,朝中没有盟友更是寸步难行。赵高本身是赢氏宗族远支,出身低微底下,他很懂得察言观色,又是宦官,可以经常见到秦二世,在胡亥年期的时候,也当过他老师,一直坚定支持胡亥,这个先天的优势。

个人能力上,李斯是个大才,他是荀子学生,对法家的理论知识是很清楚的,帮助秦始皇建立了秦国的的郡县架构等等,但是他个人嫉妒心重,并不善于经营自己,这或许也是法家人特性,遇到明君可以发挥,遇到普通君王就很容易被冷落。权力欲很重但是不能很好驾驭权利。赵高首先精通法律,会识字,这个是他当官的基础要求,出身低微,一步一步往上爬,这时候学会察言观色,会讨人喜好,口才好。

政治架构上,秦朝的政治架构是高度集权,相权还没有后世打。这个时期政治权利在原有公族结构向帝权和相权结合转变,相权相对很弱,只是执行皇帝命令并沟通上下和监督下级为主。这时候内府和外朝权利也没分开,内府接进皇帝和公族,中车府令和郎中令都是实权的地位,权利其实不小,同时署官很多,分管又大。

【3】、来自网友【夏雨风】的最佳回答:

李斯关键时候,私欲熏心,置天下于不顾,没有尽到顾命大臣的责职,才给了宦官赵高可乘之机,酿成了偷梁换柱的大悲剧。到头来,祸国殃民连带自己也成了刀下鬼,一失足,成千古恨!

秦皇最后一次巡游天下,不幸途中病重而亡。秦皇只带了幼子胡亥。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驻扎在北疆。

赵高对李斯说:"扶苏上台,可能会重用儒家行仁政,不会用汝法家行酷政。不如改立胡亥为帝,永享富贵荣华。"

李斯一时坚信不疑,低估了赵高阴谋夺权的能力和手段。赵高大权在握,就露出了凶残真面目,在朝堂公然上指鹿为马,凡不服者杀无赦。玩弄胡亥傀儡于指掌中,假诏杀了太子和蒙恬,并杀光了秦皇之子。而李斯父子同样被下狱和腰斩。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秦帝国,就此开始崩溃瓦解了。

【4】、来自网友【湘水微波】的最佳回答:

不能小看中车府令,官虽不大,权力不小。他是专门为秦始皇管理车辆,并随时侍驾出行的人;常年伴君左右,随时能对皇上进言的人;也是很多官员争相交结的人。而赵高这个中车府令更有不同,他的长处不仅仅是驾车,他还精于律法,并兼着另一项工作,就是教秦始皇的幼子胡亥学律法判案断狱。在老皇上面前鞍前马后,在小皇子面前伴读执教,加上自己聪明怜俐,赵高也算是混得风生水起了。

当然,和李斯这类大人物,国家柱梁,朝廷重臣相比,那又只能是小人物了。赵高虽为近臣,也只是待侯人而已,何况一太监,怎能入得了丞相法眼。估计早些年李斯就没有正眼瞧过他,更不会把他当作自己将来的对手。可是最后结果是堂堂大丞相栽倒在小小的中车令府手中,落了个腰斩于市的悲惨下场。

李斯(来自网络)

秦始皇病死沙丘,赵高得势于矫诏。伪造两道诏书,奠定了赵高横空出世,一道诏书胡亥上位,二道诏书扶苏赐死。反而一个大丞相居然服从了小小中车令府,为自己挖了一个大坑。于是,什么时候埋也就是时间的问题了。胡亥变成了秦二世,拥戴之功当然是赵高,没有李斯什么事了。

李斯傻啊,也不。才干非凡的他也有软肋,想李斯本布衣出身,又并非秦国人,凭一本《谏逐客书》开始立足秦国朝堂,几十年忠心谋国,为秦国之掘起,辅佐秦始皇一统天下立下汗马功劳,自己也成为全天下之丞相。秦始皇一死,新的主子会如何待他?还能象过去一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吗?这种担忧只能在心里,不可与人说。

赵高(图片来自网络)

当秦始皇死,赵高与胡亥密谋矫诏,没有丞相李斯认可一切为白费。胡亥看李斯似一个巨大的障碍,但在赵高眼中如同无物,他能抓到李斯的软肋。

他只对李斯问一句:如果扶苏即位,你在扶苏心目中比蒙恬如何?李斯立马焉了。蒙恬秦国老牌贵族,握重兵守长城,扶苏为监军,两人朝夕在一起,论与扶苏私人感情和秦国传统贵族地位,自己非秦人且布衣出身确有不如。相比赵高身份低下,将来好控制得多。于是一切都按赵高的即定方针办了。

胡亥(图片来自网络)

李斯聪明吗?也不。与君子相争即便失败失去的只有身份地位,与小人相斗则不同,小人阴暗手段却杀人于无形。

从此胡亥成了秦二世,不问国事只沉湎声色犬马,赵高成了郎中令只取悦于胡亥,李斯贵为丞相却难见皇上一面。

李斯不但斗不过赵高,甚至被赵高当狗虐,他想见皇帝赵高会”好心”帮他,每当秦二世玩女人正高兴,李斯跑进来汇报工作,睡觉正香时,李斯进来谈国事,类似事件多了秦二世如何不恨,赵高再通过熟知的律法,开始罗织李斯谋反罪名,李斯终于走到了尽头。

李斯死前仍在喊寃,他自己挖的坑,或许早忘了。赵高提醒了他:你有什么寃屈到地下找秦始皇去说吧!他哑口无言了,他还有脸见秦始皇吗?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千古丞相李斯为何斗不过一个小小的赵高呢?】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