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人老了,若发现子女在慢慢地讨厌自己,自己该怎么办?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1 06:29:46 3次浏览

关于问题人老了,若发现子女在慢慢地讨厌自己,自己该怎么办?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宁静的红 7788】的最佳回答:

我今年才 54 岁,我的女儿已经开始讨厌我了,我在她面前多说几句话就嫌我啰嗦,开车带我出去旅游,每次都是开开心心地去,一肚子气的回来。

我本来还想到年底把我的几十万的股金转到她的名下,现在我决定先不转了,观察观察再说。

我和我前夫在我女儿 13 岁的时候就离婚了,我女儿是我一手带大的,我努力工作,供她读了大学,研究生,现在毕业了刚参加工作。

女儿小时候挺听话的,经常在她同学面前夸我做饭好吃,给她买件新衣服也会说谢谢妈妈,我生病了会给我倒杯水端到床边,我那时候挺欣慰,为了女儿吃多少苦心里也觉得值得。

随着女儿一天天的长大,她心中的超人妈妈变得越来越笨了,什么事都要她这个女儿操心了,妈妈变得什么都不懂了。

不会网上订票,不会预定酒店,不会做旅游攻略。

她从来没有想过,为了她的衣食无忧,为了她在学校过得不比别的女孩差,我这个做妈的从来没有一个人出门旅游过一次,怎么会做什么攻略呢?

别的女人更年期有老公陪着,孩子让着,我的更年期只有自己扛着,心里再不舒服在孩子面前也要装出快乐的样子,我不能把消极情绪传递给她。

女儿毕业以后我给她买好了房子,车子,她只要挣的钱顾住她自己的吃喝就行了,我做到了天下母亲应该做的。为什么现在老了要被孩子嫌弃讨厌了呢?

我仔细思考一下,可能人变老以后思维方式已经固化,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了,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也差了,孩子们是在不断的进步,我的思想停滞不前,和女儿的代沟越来越大了。

我过去一直想着就这一个女儿,自己积累的财富将来都是她的,早给,晚给都一样,老了还靠她养老。

现在想想是自己考虑得太好了,根本没有想过自己可以把一切交给孩子,孩子也不一定会像你对她一样对待你。

幸好给女儿买了房子车子后,我还剩了几十万块钱的存款和几十万块钱的股金,我现在决定不把这些东西提前交给她了。

我要把这些当作自己的养老保障,不到最后一刻不给她,万一孩子靠不住,手里有几个钱傍身不至于将来过得太凄凉。

你们觉得我这样做对吗?是我想得太多还是现在的孩子根本靠不住呢?

【2】、来自网友【李惊绝】的最佳回答:

我本家一个婶婶,年轻的时候死了老公,当所有人都以为婶婶会改嫁时,婶婶却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她打算自己把孩子养大。

原本婶婶有个幸福的家庭,叔叔是一个司机,经常跑运输,家里有一个八九岁的儿子,而婶婶就在家里种那几亩地。

有一天,意外发生了,叔叔跑运输的时候出了车祸,人还没来得及送医院,就直接没气了,甚至连句遗言都没有留下。

叔叔下葬后,婶婶难过地一个月都没有开口说话,当时村里的人都在议论,觉着婶婶估计要改嫁了,毕竟当时婶婶才三十来岁,还很年轻。

有一天,婶婶终于开口说话了,她让孩子喊来了爷爷奶奶和叔伯们,一家人坐到一起开了一个会。

婶婶说:“虽然孩子他爸走了,但是我还在,所以家就还在,你们不用担心我会改嫁,我一定会把孩子抚养成人的。”

婶婶的话让爷爷奶奶安了心,同时叔伯们也表态了,说有困难他们会伸手帮忙的,一定不会让外人欺负婶婶娘俩。

叔叔去世后,人家赔了一笔钱,正是这笔钱,才让婶婶养大了儿子,一转眼,儿子大学毕业了,留在了苏州工作。

有一天,婶婶接到儿子的电话,儿子说,他谈了一个女朋友,两人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

听到儿子这样说,婶婶特别的高兴,后来儿子又说了,女朋友是苏州本地的,不想远嫁,所以要求儿子要做上门女婿。

对于儿子的话语,婶婶沉默了,好大一会后,婶婶问儿子:“你们结婚后,是要住在丈母娘家吗?还有,将来有孩子了,那么孩子跟谁的姓?”

在我们农村,做上门女婿并非是一件光彩的事,虽然也有类似情况,但是毕竟少数。而且愿意做上门女婿的,一般都是父母双亡的,或者家里兄弟比较多的,像婶婶家这样的情况,基本上很少有做上门女婿的,何况还要孩子跟女方的姓?

后来,经过三番几次的协商,婶婶和亲家才达成共识了,那就是儿子可以在苏州买房落户,但是将来孩子必须跟男方的姓,这样婶婶的儿子也不用做上门女婿了,而且也不用女朋友远嫁。

但是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买房子是大事。因为儿子的女朋友是苏州本地人,如果儿子做上门女婿的话,可以直接住进老丈人家里,也不用再买房子。

现在婶婶不同意儿子做上门女婿,那么就得拿钱给儿子买房子,至少也得准备三成首付款的钱,可是婶婶一个妇道人家,哪里有那么多钱?

因为这件事,婶婶急的头发都白了。后来,为了儿子的幸福,婶婶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甚至连家里的老宅都卖了,才终于凑齐了儿子买房的首付款。

一转眼,一年过去了,婶婶的儿子结婚了,也在苏州安家落户了。

又隔了一年,儿媳妇怀孕生了孩子,婶婶被喊到苏州伺候儿媳妇坐月子,在苏州的那段日子,婶婶就像家里的保姆一样。每天买菜做饭,打扫卫生,还要给儿媳妇带孩子。

婶婶去苏州后的前三年,一家人相处的还很愉快,儿子有一家汽车修理店,工作挺忙的,儿媳妇有时也会去店里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婶婶的工作仍然是买菜做饭和打扫卫生,以及带自己的孙子。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孙子读幼儿园那年,由于孙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所以婶婶每天的工作就轻松了不少。每天只需要做早餐,然后送孙子去幼儿园,下午的时候去买菜,顺便再接孙子放学,其它时间,婶婶要么在小区溜达,要么在家里看电视。

也许是因为婶婶年龄大了,做起事情来,就没有前几年利索。有时饭菜做的不及时,有时卫生做的不彻底,原本只是一件小事,却让儿媳妇越来越不顺眼。

有一天,婶婶带孙子下楼去玩,来到楼下后,才发现外面的太阳很大,所以就又返回楼上拿遮阳伞,当时屋里儿媳妇和儿子在屋里。

正当婶婶准备开门进去时,突然听到了儿媳妇和儿子的聊天记录,儿媳妇说:“咱家宝贝也大了,不用人照顾了,要不送你妈回老家吧?她在这里也怪辛苦的,不如回老家轻松点。”

对于儿媳妇的话,儿子没有开口,接下来儿媳妇又说:“咱家房子那么小,你妈住着也不方便,如果你不好意思开口,那么我来说吧?”

儿子叹了一口气说:“还是我来说吧。”

儿子和儿媳妇的对话,伤透了婶婶的心,原本是上楼来拿遮阳伞的,后来又失魂落魄的下楼了,那天婶婶在小区溜达了好久,直到快吃中午饭时,婶婶才带着孙子回到了家里。

刚进家门,儿媳妇就埋汰婶婶,说她们每天上班挣钱那么辛苦,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回到家里还得自己做饭吃。

婶婶直到儿媳妇在埋怨自己没有回来做午饭,但是婶婶没有说话,而是直接进了自己的房间。

下午的时候,婶婶从房间里出来了,她拉着一个密码箱,婶婶说:“我大孙子也上学了,你们两口子也可以照顾自己了,我打算回老家住几天,几年没回老家了,真有些想那帮老邻居……”

婶婶的举动,真是让儿媳妇又惊又喜,正愁不知道如何赶走婶婶,没想到婶婶自己提出来了。

儿媳妇说:“妈说的对,这人一旦上了年纪,就容易思念故乡,我觉得妈回老家看看也好。”

只有儿子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子说:“妈,明天再走吧?到时我买好票送你去车站,今天下午带你买几件像样的衣服去。”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刚亮的时候,婶婶就起床开始做早餐。临出门前,儿媳妇笑的很开心,她说:“妈,你在老家多住几天,啥时候住烦了,再过来这边,不用担心我们。”

儿子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站在一旁,只有婶婶的孙子,看到婶婶拿着大包小包的,然后就哭着说:“奶奶,你干嘛去?奶奶,你不要走。”

婶婶泪眼婆娑,她用粗糙的手掌轻轻抚摸着孙子的头,然后转身离开,任凭身后的孙子如何哭泣,都没敢再回头,因为婶婶怕自己回头后,就再也没有勇气离开。

由于儿子买房时,婶婶卖了家里的老宅,所以哪怕回到老家后,婶婶也没有地方住,还是自己的侄子侄女们出钱给婶婶盖了两间铁皮房,婶婶在老家才总算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

一转眼,婶婶回老家半年了,儿媳妇没有打过一个电话,只有儿子打了两次电话,也都是匆匆挂断了,根本没有提接婶婶回城里的事。

直到快过年的时候,儿媳妇才打来一个电话,儿媳妇说,他们店里生意忙,估计过年回不了老家,让婶婶在老家照顾好自己,如果没钱了就开口说话,他们会打钱过来。

挂断儿媳妇的电话后,婶婶一个人拿着贡品,去了叔叔的坟头祭拜,那天婶婶哭了,她趴在叔叔坟头上说:“你在那边过的好吗?咱们儿子长大了,也娶了媳妇,还生了一个大孙子,我也没啥事了,你看看啥时候有空,过来把我也带走吧?”

那个春节,婶婶家里很冷清。

年后,村里发生一件大喜事,我们那里要修高速公路,婶婶家的农田被征用了,家家户户都拿到不少补贴,特别是婶婶家,因为她家的农田被占用的多,足足赔了 28 万元。

而且还有一件大喜事,元宵节的时候,婶婶的儿子和儿媳妇也回来了,一起回来的,还有婶婶日思夜想的大孙子。

听村里邻居说,儿子和儿媳妇是来接婶婶回城里的,但是婶婶拒绝了,不过在大孙子回城里前,婶婶给自己的大孙子包了一个 10000 元的红包。

婶婶说:“我在老家挺好的,你们想我时,就回来看看,哪怕打个电话也行,城里我就不去了。明年你们回来时,我还会包一个大红包。”

不知道婶婶这句话,是说给大孙子听的,还是说给儿媳妇听的,反正儿媳妇走的时候,满脸的不高兴,好像有些懊恼,又有些后悔。

对于老年人,我想说几句。

有句话叫远香近臭,如果长时间在一个屋檐下生活,难免会发生磕磕绊绊的事,而且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难处。

如果家里条件允许,我觉得可以和儿女住同一个小区,哪怕家里的房子再大,也不要住在一个屋里。

如果家里的条件不允许,那就分开住吧,毕竟距离产生美,省的生活在一起闹矛盾,而且还使自己劳累。

如果非要和儿女住一起,我建议老年人少操心年轻人的事,看不惯的事,就当没有看见。因为年代不同,生活习惯自然就差别很大。

只要不是太过分,作为父母就尽量少管闲事,因为你管也管不住,还会让自己生气,也会影响家庭和睦,既然如此,还是眼不见,心不烦吧!

老人操劳辛苦一辈子,到老了应该享福了,不要把自己手里的钱全部都交给儿女,因为你可以帮儿女一时却帮不了他们一世,让他们自己去挣,毕竟钱这东西,还是在自己手里攥着比较心安。

最后还有一段话是说给年轻人听的。

当有一天父母老了,不中用了,请不要嫌弃他们。

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在我们还不能自力更生的时候,父母有嫌弃过我们吗?

他们养我们小,我们就应该养父母老,这是小学课本上都教过的知识。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连动物都懂得的道理,如果我们做不到,那真是太丢人了,您觉着呢?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人老了,若发现子女在慢慢地讨厌自己,自己该怎么办?】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