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斯大林为什么拒绝苏军从基辅撤退,最后导致大量苏军被俘?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8 20:25:42 3次浏览

关于问题斯大林为什么拒绝苏军从基辅撤退,最后导致大量苏军被俘?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沉着精灵 77】的最佳回答:

斯大林是军事战略家,可能是弟一的

【2】、来自网友【岛主说事】的最佳回答:

斯大林为什么拒绝苏军从基辅撤退,最后导致大量苏军被俘?这个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实际上,从战后情况分析,斯大林这么做并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如果斯大林听从布琼尼元帅的建议撤离基辅,这部分兵力并不一定能保住,甚至还为德军进攻莫斯科帮了大忙。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斯大林并没意识到南方集团军群会一口吞下 80 万大军。

就苏德战争来讲,关于苏军有没有做好防备和重点在哪个方向防备的问题,实际上在 1940 年首长机关战役演习结束后,斯大林已经有了思路。当时,把德军作假想敌的基辅军区司令员朱可夫担任的就是进攻一方,他把担任红方的西部特别军区司令员巴甫洛夫打败了,当时战役设想就是德军进攻重点是白俄罗斯,朱可夫为此还提了许多建议,其中就包括巴甫洛夫的防守有漏洞。但他的苦口婆心没有得到重视,不仅斯大林认为乌克兰方向是德军进攻重点,巴甫洛夫也认为朱可夫是高看了德军的实力,对他的建议不置可否。

斯大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一方面,他认为德军要想进攻苏联,必须打败英国占领英伦三岛后才能动手,否则凭德国现有实力是无法与苏联抗衡的。这也是战争打响前,他一再对各方发来的情报不予理睬的原因;另一方面,从德国发动战争的目的看,进攻乌克兰比进攻白俄罗斯更有吸引力,因为乌克兰有丰富的资源和粮食,德军进攻苏联是劳师远袭,占领乌克兰对德军更有利。

但斯大林完全忽略了希特勒的扩张野心和德军装甲快速打击的能力,他既没想到希特勒是攻心战略和军事进攻并举,更没想到德军会三头并进,不仅要占领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还要占领乌克兰和高加索的粮仓和战略资源。在战术安排上,他也没有想到南方集团军群能一口吃下 80 万苏军,毕竟苏军在基辅地区部署了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两个重兵集团。

其次,希特勒暂停进攻莫斯科,让斯大林放松了警惕,以为战场有了缓解的机会。

关于基辅包围战,苏军失去的机会有两次,一次是 7 月底朱可夫提出撤离基辅,重点拱卫莫斯科的建议遭到斯大林否决,此时,朱可夫已经发现德军的包围圈正在形成,只是斯大林没有从战略上充分认清这一事实,对南线苏军存在侥幸取胜的心理。另外一次是 9 月 11 日,南线总指挥布琼尼发现苏军有被围歼的危险,马上请求撤退遭到斯大林拒绝。

根据事后资料分析,当时斯大林并没有明确要求布琼尼不能撤退基辅,而是不能把南线整个送给德军,而是要以第聂伯河一线作坚强防御并相机对德军装甲坦克给予重点打击。而且从当时莫斯科掌握的情况看,斯大林起码存在这样几个幻想。

一是 8 月份希特勒暂停了进攻莫斯科的计划,使斯大林松了一口气,苏军可以腾出精力放在南线阻击德军进攻上面;二是斯大林部署在南线的两个方面军是苏军最精锐的主力,在前期对德交战中,并没有出现整个方面军被围歼的先例,说明斯大林对德军的闪击战威力放松了警惕。第三个因素就是斯大林认为,撤退了南线苏军,就可让德军有兵力迅速回调,刚刚缓解的莫斯科形势就会重归紧张。

从这个层面讲,斯大林对布琼尼提出撤退计划没有批准,关键还是苏军统帅部对前线情况掌握不准,根子还是出在德军战争打响前就破坏了苏军的空中优势和通信指挥系统,斯大林的指挥好多都是纸上谈兵和基于先前的兵力部署,并不了解苏军的战场反击根本无法阻挡德军的装甲坦克钳形攻势。

第三,基辅包围战有苏军将领阻击不力的原因,也有斯大林对战场形势判断不够坚决的失误。

之所以说基辅包围战苏军将领有阻击不力的责任,是因为经过西部特别军区的全线溃退,苏军已经尝到了德军闪击战的厉害,巴甫洛夫等 4 名大将被处置已经有前车之鉴,只有坚决阻击才是唯一出路。但在实际指挥过程中,苏军 6 个装备精良的集团军居然让数量不占优势的德军打得一触即溃,既有叶廖缅科没有阻击住古德里安第二装甲集群南下的责任,也有布琼尼元帅消极避战和指挥不当的原因,如果都像基尔波诺斯上将那样拼死抵抗,德军肯定不会那么容易合上包围圈,65 万苏军也不会轻易当了俘虏。

另一方面,斯大林对南线战场的判断也有失误。基辅战役之后,在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斯大林都下达了不准撤退的命令,这不仅是给前线指挥员下达了死守的决心,也是给前线将士下达的动员令。恰恰在基辅围歼战中,斯大林的态度是模棱两可的,给了前线指挥员缓一口气的机会,对于最高统帅部来讲,这种失误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

应该说,斯大林在处置基辅战役问题上,主观上过分相信了南线苏军的实力,却对德军的装甲快速进攻缺乏应有的警觉,这种错误的判断带来的结果完全与战场的形势是相反的。但是,基辅战役失利以后,斯大林似乎对自己的错误决策有过自责和反省,他重新信任朱可夫并当面承认朱可夫 7 月 29 日提出撤退基辅的建议是正确的,同时也表明他对基辅战役失利负有责任。

不过,苏军在基辅包围战的失败并不完全都是错误的,起码为莫斯科保卫战赢得了时间,还为如何在城市攻坚战中应对闪击战作出了借鉴。

【3】、来自网友【韩枫 3897】的最佳回答:

战略论和战情解码等几位对基辅战役的精采而细致的解答,都说到了点子上。

斯大林为什么拒绝了朱可夫的建设不从基辅撤回西南方面军,可能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乌克兰是苏联主要产粮区,顿涅茨的煤炭,高加索的油田支撑着苏联经济的发展,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放弃。

第二,斯大林对西南方面军并未丧失信心,他还在希望西南方面军牵制德军的进攻态势,让他有时间调整兵力部署,掌握对德作战的主动权,况且西南方面军的一些主要将领也有信心。

第三,斯大林对德军的战力估计不足,认为苏军有能力迟滞德军的进攻,并很快就会形成对德军的反攻。

第四,斯大林可能还寄希望于只要西南方面军迟滞德军进攻,苏军就有时间调集部队构筑莫斯科和圣.比得堡强大的战防御阵地,从而利用寒冬季节与德作战。

斯大林还可能考虑到别的因素,如西方国家对苏联的信心和援助,稳定民心等等。

但后来看,斯大林的决策弊大于利,西南方面军的 5 个集团军被歼,65 万人被俘是一次重大的惨败,也极大的影响了苏联的声誉和民心,若不是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成功,苏联很可能面临亡国。

而德军,虽然在基辅大获全胜,但失去了夺取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有利时机,并最终丧权辱国。

基辅之战,值得全世界军事专家反复研究。

【4】、来自网友【战略论】的最佳回答:

基辅是乌克兰的首府,丢掉基辅意味着苏联将丢失整个乌克兰,苏联将丢失主要的产粮区,而且顿涅茨地区的煤炭甚至于高加索的油田也将直面德军的入侵,这对于谋求长久抵抗德军的苏联来说是致命的威胁,将极大削弱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进而削弱苏联发展军事实力的能力,作为苏联最高的统治者,斯大林深知乌克兰对于苏联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他对基辅的存亡极为重视,甚至达到了“盲目”的境地。

在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推进到斯摩棱斯克一线时,从战略上便已经对基辅附近的苏军西南方面军形成了严重的侧翼威胁,当时的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向斯大林提出了这一潜在的威胁,他认为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极有可能对苏军中央和南方结合部脆弱的中央方面军发起进攻,进而和南方集团军群协同歼灭南翼的苏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拉直德军的战线。因此朱可夫向斯大林建议在迅速加强中央方面军的同时,西南方面军应当立刻放弃基辅,将主力全部撤往第聂伯河东岸,缩短方面军暴露的侧翼。斯大林决不允许不战而放弃基辅这个重要的战略目标,两人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最终斯大林免去了朱可夫的总参谋长职务,将其派往预备队方面军担任司令员。

斯大林命令西南方面军必须坚守基辅,即便在德军的两个装甲集群已经突破了西南方面军的两翼即将形成包围的严重态势下,斯大林仍旧没有批准西南方面军的撤退请求,在斯大林看来,只要下达严厉的命令就可以让红军阻止住德军的推进,却完全忽视了客观的实际条件,那就是西南方面军严重缺乏坦克预备队,他们无法阻止德军两个装甲集群的进攻,而苏军最高统帅部也没有多余的预备队增援西南方面军,基辅已经不可能守住,继续坚守只能是白白牺牲一个方面军的兵力。

直到西南方面军被合围的第二天,斯大林同意放弃基辅的命令才姗姗来迟,德军已经加强了对合围圈的封闭,苏军没能突围出去。最终的结果就是,德军几乎全歼了苏军西南方面军,5 个苏军集团军被歼,德军宣布俘虏苏军 66 万人。苏军的官方资料显示西南方面军当时拥有 67 万人,成功突围的只有 15 万人,被俘人数在 20 万左右。估计德军的统计是将布良斯克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损失也算计了在内,不过无论如何,苏军在基辅确确实实遭遇了一场惨败,而这场悲剧很大程度上就是斯大林的顽固所造成的。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斯大林为什么拒绝苏军从基辅撤退,最后导致大量苏军被俘?】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