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据说“越王勾践宝剑出土后光洁如新,一次可划破18层纸”,真的有人做过实验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4 09:08:08 3次浏览

关于问题据说“越王勾践宝剑出土后光洁如新,一次可划破 18 层纸”,真的有人做过实验吗?一共有 1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我是赵帅锅】的最佳回答:

1965 年,湖北省江陵地区遭遇干旱,当地政府决定从荆门漳河修一条水渠,引水灌溉那一带的部分农田,但当水渠延伸到纪南城西北 7 千米处时,

工人们发现这里竟然有不少古墓

随后考古专家们闻讯赶来,经过勘测,陆续出土了许多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衣服饰品以及钱币珠宝等,但比起这些,更让考古学家震惊的是,他们发现有一把装在漆木剑鞘内的青铜剑。

当时,考古学家们将这把青铜剑从剑鞘里拔出来时,惊讶的发现,虽然已过去上千年的历史,但这把剑却没有丝毫的生锈迹象,反而金光闪闪,锋芒依旧。剑上的纹路,更是清晰可见,仿佛是昨日才打造出来的一般,实在不可思议。

后来,大家对这把剑进行测量,

它的剑身长 55.7 厘米,柄长 8.4 厘米,剑宽 4.6 厘米。

剑身上布满黑色菱形暗格花纹,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玻璃,背面镶有绿松石,剑上还刻有八个甲骨文。

现场专家们当即对这八个甲骨文进行鉴定,最后破除了六个字——“越王自作用剑”。

当时大家都很好奇,这把配剑,究竟是哪位越王的呢?但因为还有两个甲骨文没有破解,答案自然无从得知。于是,一封关于破解甲骨文的求助信,就在全国的学者圈中散开。

对于这两个甲骨文的解释,我国著名的学者郭若沫先生,就曾发表过自己的认识。他认为,这两个字是“昭滑”。但经过一系列研究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一个名为“昭滑”的君王。

后来著名的甲骨文研究者唐文教授给出了正确答案——勾践。

这个答案一出,可谓是一时间内,轰动了整个考古界。后来考古人员又特意对这把剑进行了鉴定,证明结果确实是如此。于是乎,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就这样重现于世,而它也因为工艺精湛,堪称全世界青铜冶炼技术的巅峰,因而又被人们称之为天下第一剑、青铜剑之王。

据考古学家们回忆,当时他们将这把越王剑从剑鞘中拔出来时,有人伸手去拿剑,手碰到了剑刃上,立刻被划出一道口子,鲜血直流。当然,对于青铜剑来说,做到这个锋利程度并不难,在很多考古记录中,都存在类似的记录。

后来,北京教科电影制片厂正在拍摄一个叫做《国宝档案》的节目,其中有一个专栏叫做《古剑》,

当时的湖北省博物馆馆长谭维四特意将这把越王剑拿过去做测试,工作人员拿出 26 张堆在一起,谭维四手握这把越王剑轻轻一划,26 张全部被划开。

当时谭维四还特意说了这样一番话:“古人常用‘吹毛断发’、‘削铁如泥’来形容兵器的锋利,在我看来,越王勾践剑就是这样一柄剑!”当然,站在青铜兵器的角度来说,谭维四的这番话也不算太夸张。但是,站在铁制武器角度来算,谭维四的这番话显然有些言过其实。

因为,对于切开纸这种操作,铁制武器是很容易达到的,而且对于锋利的铁制武器来算,甚至可以轻而易举砍断青铜剑。

当然,这主要是青铜材质所决定的,所以后来青铜剑就被铁剑所取代。

但不管怎么说,当时的古人,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将青铜剑锻造到这样的锋利程度,着实是非常厉害,值得人们赞叹。后来在 1994 年 8 月 24 日,这把越王勾践剑在新加坡举办的“战国楚文物展”中展出时被人为损坏。

当时,由于新加坡方工作人员操作不慎,使一块有机玻璃柄板卡在了剑刃上。剑拆下后,中国工作人员发现剑刃部有一道长 0.7 厘米、宽 0.1 厘米的新伤痕。再后来,这把越王勾践剑就被列为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据说“越王勾践宝剑出土后光洁如新,一次可划破 18 层纸”,真的有人做过实验吗?】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