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伊朗为什么会从美国的亲密盟友,变成不共戴天的死敌?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5 16:53:39 7次浏览

关于问题伊朗为什么会从美国的亲密盟友,变成不共戴天的死敌?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寻找品位】的最佳回答:

不愿做傀儡政权!

【2】、来自网友【张师傅 5107】的最佳回答:

特朗普的蛮横无理,单方面追求”美国优先”、“美国第一”;不把友当朋友,把盟国当奴才,进敲诈索取经济利益,吸干盟国为目地。

盟国脱离美国是早晚的事,如有相当实力,与美国反目成仇,是决定性做性的可能,伊朗原来就是美国的盟国,看清美国无耻贼脸后,人民会用选票把美国的代理政权赶下台,站到美国的对立面,成为反美先锋。

“美国第一”阴险用意就是不能看世界进步,唯恐赶超美国。伊朗的发展进步引来美国特朗普总统不悦,最怕是伊朗在中东做大,影响美国在中东的利益,使出一系列的阴招打压抵毁伊朗,并大兵压境,用谈判的庶羞布掩盖用武力征服伊朗的目地。

伊朗人看的很清楚,怕死也要遭毒手,为世界反美斗争做贡献还是光荣!为反美斗争当先锋还算英雄!美国要打仗奉陪到底!为不畏强暴,勇敢反美斗争的英勇伊朗点赞!

【3】、来自网友【陶短房】的最佳回答:

和很多不懂历史的讨论者极力渲染的相反,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是很晚才进入的,二战前这里的霸主是英国,当时英国规定和自己合作的阿拉伯国家在海上都用红旗“以免被误伤”,结果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上红旗一片。此外,法国依托黎巴嫩等地,加上在北非的势力强大,也发挥不小影响力(毕竟法国自己就是地中海国家),德国在二战后试图染指中东,而苏联则一直希望打通“温暖出海口”。英德苏博弈的焦点正是伊朗,而处在夹缝中的巴列维王朝出于平衡各方势力、防范风险的考虑,在二战期间主动引入美国势力,这是美国立足中东的开始。

战后、尤其 1956 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美国趁火打劫,英法在中东势力崩溃,美苏争霸成为中东直到冷战结束的主旋律。苏联打的牌是“阿拉伯社会复兴运动”,利用中东各国反殖民反封建的热情,将赌注压在埃及、叙利亚、也门等推翻君主制的世俗势力身上,而美国最初押宝的非以色列势力,是“中东条约”,即一批既不过分依赖宗教、也不倾向变革的世俗君主制中东国家,但这些国家很快接二连三崩溃(现在这样的世俗君主制国家已经只剩一个约旦了),迫使美国不得不改弦更张,另找立足点。

当时美国的选择主要有三个:以色列、沙特、伊朗。

以色列在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迅速将自身安全和美国捆绑,美国国内又有强大犹太院外游说集团,当然靠得住。但以色列是犹太国家,也是中东几乎所有其它国家的死敌,一味押宝以色列等于得罪中东其它所有国家。

沙特是个极端保守的原教旨君主国,在那个年代和它的几个海湾小伙伴,也是屈指可数“朕即国家”绝对君主国之一,更要命的,在海湾战争爆发前,这几个君主制国家都竭力抵御一切外来文化、社会。生活方式影响,而只愿和西方、美国“做生意”,这样的立足点在当时而言,也是不靠谱的。

而伊朗则不然:虽然作为波斯人和什叶派,它和周边国家关系也不太好,但在霍梅尼崛起前还不算太不好;它有足够的体量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它的王室和上层世俗、崇拜西方文化,试图通过亲西方的改革巩固自己的地位——而且,它也足够强大。

巴列维时代的伊朗甚至还有不小的犹太人族群,这在当时的中东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和巴列维伊朗结盟不但便于立足和抢占战略要点,而且也不会和沙特、以色列闹翻,换另两个选择都不可能。

但这一切便利都建立在巴列维王朝统治伊朗基础上。由于底层不能得利,巴列维的世俗化改革一败涂地,最终被霍梅尼取而代之,后者建立的是一个神权大于世俗行政权的二元体制,且不断“输出”,加剧了伊朗和海湾阿拉伯君主国间矛盾,且这个政权反世俗、反西方。反犹太、反瓦哈比,地缘政治关系恶劣,自身又和美高度抵触,加上事变之初就爆发伊朗人质危机,此后两国长期处于高度互不信任态势,原本促成两国结盟的几乎所有因素全部因为霍梅尼替代巴列维而切换,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自然会调整其在中东的战略布局了。

【4】、来自网友【云石(提问者)】的最佳回答:

2015 年 7 月,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伊朗核问题协议,并停止了对伊朗长达 10 年的制裁,原因是伊朗同意不提炼丰度 5%以上的浓缩铀,并停建阿克拉重水反应堆。不过,自特朗普上台后,为了在中东构建“反伊朗统一战线”不断破坏伊核协议。近日,伊朗官方表示,将全力应对美国可能退出伊核问题协议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后果。

几十年来,伊朗受到美国严厉的经济制裁,从原本的盟友变成了死敌。而这转折点发生在 1979 年,那年的伊斯兰革命,亲美的巴列维王朝被推翻,现在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美国强势进逼伊斯兰共和国,致使 52 名美国外交官和公民被伊朗扣为人质,这就是伊朗人质危机。危机后,伊美彻底走上了对立。

毫无疑问,国家利益才是决定国与国关系发展走向的最重要的因素。伊斯兰革命只是伊美关系恶化的一个引子,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伊美分道扬镳、长期对立的局面呢?云石君将做具体的分析。

首先来看,伊美为什么会结盟?

进入工业时代后,伊斯兰世界被基督教文明主宰的西方世界赶超,使得伊斯兰世界不复昔日的风采。而俄罗斯强势崛起,并向亚洲深入拓展,伊朗面临重大的外部威胁。

二战后,超级大国苏联牢牢掌控了中亚,南下中东蓄势待发。而苏联中亚板块与伊朗北方边境直接接壤,伊朗慌了神,只有借助美国这个强大的外部力量来向苏联施压。

对美国而言,支持伊朗可谓一石二鸟,不仅可以联合伊朗北抗苏联,同时可以西压阿拉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声势浩大的阿拉伯复兴运动四起,美国支持的以色列身陷战争的泥沼,而埃及、叙利亚等这样的阿拉伯大国却是与美国的死对头苏联太过亲密。最重要的是,阿拉伯民族复兴运动触犯到了美国在中东的利益,甚至威胁到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究其原因是因阿拉伯民族复兴运动的根本目标,是将阿拉伯世界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进而一统中东伊斯兰世界。

原本,身处西半球大的美国与中东的地缘关系及其疏离,美国之所以能维持中东的主导权,美国只能采取“分而治之”的手段,也就是说维持中东四分五裂的局面,并极力打压任何有一方坐大的可能。但是,如果阿拉伯民族复兴运动得以成功,阿拉伯世界整合为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便有了对抗美国的能力。到那时,阿拉伯世界还能允许美国在自己地盘上撒野。

在这样的局势下,美国利用民族宗教矛盾,支持什叶派的伊朗,打压逊尼派的阿拉伯也成为了最佳战略。

一拍即合之下,伊美成为了亲密的盟友。

因利而合,那伊美又为何会分道扬镳呢?

伊朗要得到美国的保护和援助 ,首先在美苏关系上,伊朗必须是美国最忠实的伙伴,与苏联对着干。

而这也很符合伊朗传统的地缘政治战略:夺取中亚。在美苏对峙之下,只要苏联被整垮,凭借地缘优势,伊朗将中亚这块广袤土地纳入自家势力范围的几率很大。

不过,美国既然也是要利益伊朗来牵制苏联的南线,那么,在伊朗倒戈美国一方时,来自苏联的压力也会更大,伊朗的军事开支一直居高不下。

到 70 年代,冷战进入到第二阶段,苏攻美守,再加上美国在越南战场上频频失利,其国力一落千丈,自顾不暇的美国就没有更多的资源来支援伊朗。在这种情形下,伊朗只有独自死扛着来自苏联的压力。

而中东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更加重了伊朗的战略危机。

冷战后,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石油的需求量大增。而作为世界储油量最多的波斯湾地带也随着石油的大量需求而使得战略地位水涨船高。而沙特、伊拉克为首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在这场石油盛宴中,获利远比伊朗多得多。不巧,他们与伊朗是千年宿敌。

70 年代初,受美元危机和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组织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一番动荡后,美国与沙特等阿拉伯国家达成协议,将美元与石油挂钩,美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金融霸权。

一系列变动后,在海湾石油的加持下,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国力和战略价值也水涨船高,而沙特——伊拉克从埃及——叙利亚手中夺得了阿拉伯联盟的主导权。在苏攻美守的格局下,一个伊朗毕竟能力有限,也对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扩散作用不大。而如果和海湾阿拉伯国家结盟,不仅可以稳固建立在石油美元上的金融霸权,稳固建立在石油美元上的金融霸权,还可以牵制阿拉伯联盟内部亲苏的埃及和叙利亚。

于是,美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迅速缔盟。

靠着石油暴富的海湾阿拉伯国家,还有美国支持,大大增强了他们对抗伊朗的士气。而美国本土与中东相距甚远,阿拉伯国家不必太担忧美国对自己使坏,况且,还有倒戈苏联的那条路可以走。

美国调整了中东战略,而倒霉的却是伊朗。美国与伊朗抗苏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是,伊朗绝对不可能在与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争斗得到美国的支持。而海湾阿拉伯国家有石油傍身,国力也会猛涨,这对伊朗来说,麻烦不是一般的大。

伊朗亲美的好处越来越小,也为伊美同盟走向破裂埋下伏笔。伊朗内部面临继续伊美同盟,与抛弃伊美同盟的抉择。

抛弃伊美同盟,意味着伊朗经营中亚的战略将被搁置。不过,这毕竟是目标,能不能实现还不好说。既然如此,还不如抓住当下,缓和与苏联的关系,避免两面受敌,甚至还有可能得到来自苏联的支持来增强与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博弈能力。

而当时的巴列维王朝却依然选择亲美。面对巨大的外部压力,巴列维国王在伊朗境内发起“白色革命”,希望解放伊朗的生产力,将其打造成一个现代的工业化国家。毕竟,在中东,伊朗是顶级区域性地缘大国,本身也有丰富的石油,伊朗高原又对两河流域、波斯湾沿岸等阿拉伯精华之地形成地缘压制,一旦将地缘实力充分释放,前景还是相当可观的。

不过,要想伊朗整个国家实现质的飞跃,那投入自然非同小可,还得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而长期与苏联和阿拉伯国家的牵制下,消耗之大不用说,在这种情况下哪还拿得出国家改造的本钱。显然,“白色革命”很美好,但是现实很残酷。巴列维国王一意孤行强力推行,引起了社会动荡,大量利益受损者向政府展开了激烈的反击。

改革失败,亲美的巴列维王朝下台。这也反映出了,在美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结盟后,伊朗面临的国际形势空前恶化。在内外交困之下,伊朗怎样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同时还能使国家发展壮大?伊朗最终根据国情,新生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放弃伊美联盟。

不过,就算做不成亲密盟友,也不至于到了反目为仇的地步。最初,伊斯兰共和国没有反美,也没有亲苏,想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不过,最终,伊朗却彻底的站在美国的对立方,成为了仇敌。

那么,伊朗为什么会走上反美之路?美国又对伊朗做了什么?

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

,云石君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 182 章。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伊朗为什么会从美国的亲密盟友,变成不共戴天的死敌?】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