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岳阳楼记》是千古传颂的名篇,而作者范仲淹却没选入唐宋八大家中,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30 12:17:19 6次浏览

关于问题《岳阳楼记》是千古传颂的名篇,而作者范仲淹却没选入唐宋八大家中,为什么?一共有 3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荷叶村夫】的最佳回答:

《岳阳楼记》是千古传颂的名篇,而作者范仲淹却没选入唐宋八大家中,为什么?

答:范仲淹主要是一名政治家,范文正公无心舞文弄墨,他虽然出身贫寒,但他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文正公也是著名改革家。表面来看,范文正公改革并没有成功,政治成就也不是十分突出,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任何发展都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不能超越当时条件的制约。范文正公其实改革还是卓有成效的,政绩也十分突出。范文正在治军方面也有心得。

范文正公文才也十分出众,诗文皆优。但他不是腐儒。他专事吏治,勤于政事。诗文数量均有限。佳作虽有,但数量有限。他也不是专攻古文的人,更不是倡导古文运动的人。显然把他列入唐宋八大古文家是不合适的。但范仲淹在历史上的影响可能比唐宋八大家中的有些人影响要大。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这八个人均是在反对六朝以来华丽绮媚的文风上身体力行者,都用古文写作,反对那种骈文(四六文),下了功夫,且有成就之人。故将他们列为唐宋八大家。当然,此说也是历史上部分文人倡导的,被后人沿用至今。

本人说得通俗点。

回答供参考。

【2】、来自网友【锦绣 63696007】的最佳回答:

什么时代有什么标准,该入选的没如选,不该入选的入选了,就是一个标准的问题。入不入选都无所谓。

【3】、来自网友【一往文学】的最佳回答:

范仲淹因”文道关系”的处理不被编者认同而不成”唐宋八大家”。

写有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的范仲淹为什么没有被选入”唐宋八大家”之列?这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范仲淹在对文章”文道关系”的处理并不符合编者的观点。

一、”唐宋八大家”的规范

关于”唐宋八大家”这个说法的起源的考证也是个很有趣的学术讨论的问题,这里就不做过多的展述,这里只选取学界最流行的看法——茅坤的《唐宋八大家文钞》是形成起源。而沈德潜的《唐宋八大家古文》进一步加深了这一说法。从此关于”唐宋八大家”的说法虽有不同的争论,但是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这一观点算得上约定俗成。

二、”唐宋八大家”的选取标准

而什么成为”唐宋八大家”的选取标准是要从”选文的目的”、”编者的文学立场”与”古文家的文学创作立场”三个方面来看。

古代尤其是明清以来的越来越多的文人会进行文选的编撰,根据编者的身份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提供学习范本;商业销售盈利。前者最有名的就是《唐诗三百首》最初是为教育自家族内子孙而编订;后者最负盛名可以算是《江湖集》。而《唐宋八大家文钞》算得上是前者,而茅坤编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为当时的文坛创作树立标准,因此选取八位典型的古文家的作品。

而茅坤作为”唐宋派”的代表人物是坚定拥护”文必唐宋”的观点,故而选取皆是出自唐宋的古文家是毋庸置疑的。而最难能可贵的是茅坤在选取代表的时候并非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而是带入了一个学者的眼光来进行考量。对我国古典文学文体发展史稍微有一些了解的就可以知道我国古典文学的散文发展先秦诸子算得上一个高峰,而真正的佳作是在韩愈”古文运动”之后再起的。而韩愈柳宗元作为”古文运动”两大核心人物,不但写下诸多的名篇更是各有自己的文论,令从者有迹可仿。而欧阳修王安石的入选也正是这个道理。

而且茅坤以及沈德潜都是最为纯正的儒家文化的拥护者(这里不做儒家文化的详细分支)因此他们对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的选择一方面是他们可以作为一个很优秀又有可以模仿路径的古文创作榜样,另一方面也在于他们四人是纯正的儒生。

三、范仲淹的”文道关系”

在上面解释了对于韩柳欧王的选择原因,想必有些读者会对而”三苏”曾巩的选择产生怀疑,确实”三苏”和作为”临川派”重要代表人物的曾巩的创作思想并不是纯正的儒家思想,尤其苏轼是很典型的儒释道融合的产物,和韩愈算得上两个极端。这正是茅坤高明之处,他选择最重要的标准并非是对儒家思想的绝对拥护,而是”文道关系”的辩证。他虽然偏重对道的阐述,但是极其反对文过道的同时,也是不太赞同道过于文。”三苏”与曾巩的文章就是可以将文道关系把控到他欣赏的一个平衡点。

而打开范仲淹的文集,其散文大致可以分为赋、表状、奏疏、书、序、跋、论、记、碑、墓志、荐举、杂奏。其中政论散文占据大多数,虽然他的创作手法尽可能吸取古文派与昆体的长处,但是他更注重文学的政治教化的功用,这就导致他的散文创作常常是理过其词,像《岳阳楼记》这种文道兼备神采飞扬的篇目过少,而不被茅坤等后代编者所认可而不被编选为”唐宋八大家”之列。

在文章的最后还是想要对范文正公的散文创作给一个评价——虽然他的创作更偏向于对”道”的阐释,但是其创作思想的”质文互救”论、”风格论”以及”体势论”都是很有可取之处,也正是这些文论思想的存在,对范仲淹散文创作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岳阳楼记》是千古传颂的名篇,而作者范仲淹却没选入唐宋八大家中,为什么?】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