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有胜利的可能性吗?说出你的看法?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9 02:32:36 7次浏览

关于问题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有胜利的可能性吗?说出你的看法?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木一老人】的最佳回答:

决定战争胜利表面上看是武器,实质上是人,是政治先进性带来综合国力。晚清无论是人治的政治落后还是闭关锁国的经济无明,早就无法和因民主政治的维新思想和飞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相抗衡。这样的两级变化直接导致后来的中日战争。落后就得挨打,教训惨痛!

【2】、来自网友【雪地红狐】的最佳回答:

谢谢邀请。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有无胜利的可能性呢?从我们国人情感上讲,当然希望清政府获胜。可是,中日甲午战争已过去一百余年,但这场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非常之深远。

关于这场战争的讨论非常多,今天我从战前和战时来探讨一下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胜利的可能性。日本军界在战前就指出“邻邦之兵备愈强,则本邦之兵备亦更不可懈”。自 1890 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 60%来发展海军、陆军。1893 年,明治天皇带头精简经费补充造船费用。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建立了一支拥有 63000 名常备兵和 23 万预备兵的陆军。战前日本海军有军舰 32 艘、鱼雷艇 24 艘,总排水量 72000 吨,超过了北洋海军。日本还出动乐善堂、玄洋社等间谍组织和人员潜入中国,加紧对中国各方面的情报搜集和渗透。

而同时的中国,经过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初见成效,开始得意轻敌放松了军备意识。北洋海军自 1888 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北洋水师有军舰 25 艘,官兵 4000 人。到甲午战争前,北洋舰队的大沽口、威海卫和旅顺三大基地建成。但清朝军事变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装备的低级阶段,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1891 年以后,北洋水师甚至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在 1890 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 7 艘,总吨位 27000 多吨;而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 5 艘,总吨位约 17000 多吨。

从两国的战前准备就可以看到两国的巨大差距,这也造成了清政府的失败。

在甲午战争决定性战役——黄海大战中也能看到清政府失败的必然性。

第一个问题就是指挥失当。本来预定的迎战队形是双列纵队,但逼近敌舰时成了散漫的雁形横列队。其原因有两种说法,一说挂错信号旗,二说部分军舰未能及时到达预定位置。开战不久,旗舰定远年久失修的舰桥被本舰火炮的后坐力震坍,海军提督丁汝昌从舰桥上跌落负伤,不能继续指挥战斗,而他事先又没有指定代理指挥者,这个致命的疏漏使中国舰队一开始就失去统一指挥。紧接着信号旗也被击毁,旗舰与舰队的联系中断,各舰只能各自为战,陷于混乱。清政府这种落后的战术必然无法面对日本更加灵活先进的舰队。

战时第二个问题就武器装备差距太大。定远舰枪炮大副沈寿堃说“中国所制之弹,有大小不合炮膛者,有铁质不佳,弹面皆孔难保其未出口不先炸者。即引信拉火,亦多有不过引者。临阵之时,一遇此笔军火,则为害实非浅鲜,故不可不慎之于平日。”上文说到北洋海军准备不足,这就导致炮弹的不足。定远和镇远的主炮炮弹全部用光。炮弹质量也有问题,有的打不响,有的“中敌船而不裂”。在这样的武器装备下,想打赢一场近代海战,几乎是不可能的。

日本战前大肆扩充军备,发展海军。中国方面准备不足,连炮弹数量和质量都无法符合海战要求。战时北洋海军指挥失误,战术落后。这一切都导致了清政府没有胜利的可能性。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有胜利的可能性吗?说出你的看法?】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