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东汉末年三国战乱原因是什么?究竟死了多少人?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5 06:16:55 22次浏览

关于问题东汉末年三国战乱原因是什么?究竟死了多少人?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醉眠晚风中】的最佳回答:

东汉末年,三国战乱,根本原因就是统治阶层权力分散,直接导致各方势力据地为王。乱的根源还是上层阶级乱了,才天下大乱。

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段时光,人口从东汉鼎盛时期下降到十不存一的地步。具体死了多少人,没法查证,连年战乱,哪怕后期三国鼎立修养生息,也恢复了没多少,估计几千万是有的。

【2】、来自网友【萌哥蛋蛋看世界】的最佳回答:

东汉末年是宦官、外戚、皇权三者的联合与斗争引发的大汉王朝中央政权的动荡,加上天灾人祸使得地方上老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引起地方动乱起义爆发;起初大汉王朝派兵镇压,因为起义军势力越来越大,并且流动分布在全国各地,朝廷开始允许地方自行招募军士意图剿灭各自辖区内的动乱,募兵权统兵权的下放,这就直接引发地方势力快速发展壮大、朝廷中央权威被削减,最终地方势力一跃而起取代皇权、宦官、外戚,成为帝国新贵第四大政治势力。

【3】、来自网友【刘坤忠 120】的最佳回答:

东汉末年三国战乱原因是天灾人祸,是朝廷的腐败道之诸侯纷争,三国时期是魏蜀吴相互逐角,谁都想统一天下,致使八十余年战乱不休,也使人口严重下降。,,,自光武帝刘秀于公元 25 年建立东汉后,经过光武帝明帝两代的精心治理,形势大好,国力日升。到章帝时期,国力达到东汉时期的鼎盛,人口也为最多,达到了 56oo 万人。和帝时期,东汉王朝的人口径济保持稳定上升,但和帝英年早逝,从此东汉王朝江河日下。东汉自光武皇后阴丽华开始,太后参政,外戚专权,唯有明帝马皇后及外戚不参于权力之争。章帝的窦皇后,和帝的邓皇后,安帝的阎皇后,顺帝的粱皇后,都是太后执政,外戚专权,而且愈演愈烈。桓帝与宦官铲除外戚大将军梁冀,皇帝并没有收回权力,出现了宦官夺权,从此大汉江山风雨飘摇,天灾人祸滋生,人口大减。到灵帝时期,全国户籍人口为 45oo 万左右。因汉室衰微,加之天灾,184 年,在北方地区,由太平教张角张粱张宝兄弟发动了黄巾大起义,起义军影响到 7 州 36 郡,朝廷无力有效征剿,下诏让各地州郡自行击贼,允许地方官僚巨贾自起私兵护卫。自此天下群雄四起,连年战乱不休,加之中原地区连年干旱,有些地方甚之颗粒无收,民不聊生,人口锐减。。。汉末三国时期,经过了官渡、赤壁和彝陵三大战役,对方几乎是全军覆灭,三大战役损失了 5O 万以上的士兵,士兵们是一家人的主要劳力,是时代的动力。一家之主不在了,生产力低下,社会经济和生产得不到发展,就得饿死人,加上天灾、瘟疫、战争,还有各诸侯为了一己之私,在战争中屠城,尤如曹操在《嵩里行》诗歌中的描写当时的景像: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三国建立后,曹丕三次伐吴,诸葛亮连年北伐,东吴策应伐魏,每场战争,白骨成堆,也是人口减少的重要原因。263 年,魏灭蜀后,魏官方清查蜀汉户籍资料,蜀国 28 万户,94 万人,士兵 12 万,官吏 2 万余人。这显然不足为证,最多是益州地区蜀中的户籍及成都户籍资料,肯定不包括南中地区,也许还有许多隐形人口,是不愿或无力交纳国家赋税的,才隐瞒不报。不然蜀国每 8 个人要养一个兵,40 个人要养一个官,负担得起吗?当时的吴国有人口 23O 万,士兵 23 万。魏国人口 43O 万,士兵 45 万。当然肯定三国时期总人口要高于这个统计,蜀国连南中地区人口至少超过 2oo 万,吴国超过 3oo 万,魏国超过 6oo 万,在魏灭蜀时,三国总人口应在 11OO 万一 12OO 万之间。从汉末灵帝时间的 184 年到魏灭蜀的 263 年,在汉末三国时期的 8O 年时间里,全国共减少人口约 33OO 万人,人口的损失率达 76%!

【4】、来自网友【半吊子学历史】的最佳回答:

战乱的原因

主要归咎为天灾和人祸两个方面。

天灾

连年不断的水、旱、虫灾、地震以及间隔几年一次的“大疫”,使得腐败的东汉王朝雪上加霜。汉灵帝在位二十一年,发生在中原地区的水、旱、风、虫灾即达 26 次,地震 7 次,特大疫情 5 次,平均每年发生两次天灾。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再次发生“大疫”,曹操统一北方网罗一大批文化名人中有许多都死在这次疫情中;譬如建安七子中的陈琳、王粲、徐幹、应玚、刘桢 5 人,以他们当时的政治地位、医疗条件都没能躲过疫情,就更甭提普通老百姓了。

人祸

  • 卖官

    鬻爵

    ,政治腐败。

    汉灵帝当初袭解渎亭侯时,估计穷怕了,当了皇帝后就开始买官做私房钱。当时买官已经形成产业链,到了明码标价的地步,“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又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甚至在大内皇宫开设市场、商店,开始发展起了地摊经济。

  • 宦官专权,外戚结党。

    东汉时期宦官与外戚轮流把持朝政,已经成为特色。汉灵帝是东汉宦官统治最长的统治时期,宦官的编制名目繁多,更是突破常制一次便册封了十二位中常侍,史称“十常侍”。这些宦官们奸虐弄权,朝堂上打压异己,朝外对人民残忍掠夺。外戚专权同样也贻害无穷,大将军何进为了对抗宦官,竟然召集地方实权军人入朝诛杀宦官,结果董卓进京后为害更甚。

  • 民族矛盾,起义不断。

    凉州羌族动乱,整改东汉后期一直忙于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用兵,长期战争不仅加剧了国家负担,也养成了一批尾大不掉的军阀。中原同样起义不断,黄巾起义之后,还有“黑山、黄龙、白波、左校、郭大贤、于氐根、青牛角、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计、司隶、掾哉、雷公、浮云、飞燕、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眭固、苦唒”等农民起义,“大者二三万,小者六七千”。

人口的减少

汉桓帝永寿三年(157 年),全国共有 10677960 户,56486856 口人,这是东汉末年最后一次人口大规模统计。晋武帝太康元年(280 年),在灭吴实现全国统一后,再次进行全国人口大规模统计,仅有 2459840 户,16163863 口人。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东汉末年三国战乱原因是什么?究竟死了多少人?】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