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农村散养的五保户,年龄已经过了80岁,还该不该给其建房?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6 21:16:13 5次浏览

关于问题农村散养的五保户,年龄已经过了 80 岁,还该不该给其建房?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用户桂花园路五栋忘记】的最佳回答:

中国强大,当地政府会安排安值房让他住的,我也是一个人什么都没有?不知道过了 80 岁要求建房为何如此?有钱包里存在恋乡下情结?各人喜欢无语

【2】、来自网友【水波不兴 3291】的最佳回答:

本人在民政部门工作,我来简单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毫无疑问:农村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如果确实住房困难,肯定有权要求给予

住房救助

,以解决其基本的住房需求。但对于年龄已超过 80 周岁的特困人员,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满足其基本的居住需要即可。为什么呢?

第一、必须明确的是:住房困难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肯定有权要求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为其提供住房救助,以满足其日常的居住需要

。从社会救助政策的角度讲,农村分散供养的高龄特困人员,肯定符合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者法定赡养人没有赡养能力的“三无人员”的法定条件。否则,就不可能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一旦由民政部门确定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至少在政策规定层面,特困人员就具备了享受住房救助的法定资格。作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基本法律依据的《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中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见以下截图)。很明显:

只有住房困难的

低保家庭

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

这两类弱势人群,才有权申请住房救助,其他的社会群体一律无权申请

。更通俗地说:即便是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如果自有住房可以满足日常居住的需要,也不能享受住房救助。总而言之:

按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实际的住房状况,经过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实际进行了入户核查之后,才能按实际的住房情况确定,做到

应救尽救

就可以了

。毕竟,这是要由政府掏钱才能解决的事情,经济成本往往是比较高的。

同时,住房救助的业务主管部门是当地县级的住房城乡建设局。特困人员如果认为自己符合希件,就可以直接向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提出申请。

按照国务院于 2016 年发布的《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

》(国发〔2016〕14 号)的规定,我国特困救助供养的具体内容,除了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提供疾病治疗、办理丧葬事宜四大项之外,对符合规定标准的

住房困难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

,可以通过

配租公共租赁住房

发放住房租赁补贴

农村危旧房改造

等不同的方式,给予

住房救助

。说到底:确属住房困难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肯定应该享受住房救助待遇,但具体的救助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以满足特困人员基本的居住需要为限,不一定必须新建住房。这一点一定要特别注意。

第二

、回答题主提出的问题:

农村散养的五保户,年龄已经过了 80 岁,还该不该其建房

?综上所述,农村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享受住房救助的法定条件是:确属住房困难。如果住房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和居住的需要,当然就不得享受住房救助待遇。这是最基本的政策前提,说到底就是

按需施救

,不得因此造成浪费。同时,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人的生命毕竟是有限的。在一般情况下,年过 80 岁的特困人员行将走到人生的终点,来日不多了。

因此,遇到高龄、确实住房困难且在家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应该由村委员会或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在积极出面征得特困人员同意的情况下,按住房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新建住房。能通过借房居住、翻修改造旧房等方式解决住房需要的,就没有必要新建;没有其他解决办法,确需新建的当然也可以新建。

说到底即为:

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以保证特困人员有生之年的居住需要为根本目的,既没有一定之规,又不宜一刀切

。否则,高龄特困人员去世之后,又会遗留下房产的亲属继承问题,确实是比较麻烦的。

【3】、来自网友【真心实意 142576169】的最佳回答:

散养的五保户 80 岁了,如果行动不便,不能自理,可以申请集中供养,不需要翻建房屋。

【4】、来自网友【洞察三农万象】的最佳回答:

我们经常会发现在农村很多年轻时没有娶到媳妇的人到了老年基本上都面临没有人养老的问题,那么这些孤独的老人都会被纳入农村五保户,或分散供养或集中供养。这类人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没有劳动能力,二是没有生活来源,三是没有法定的赡养人。到了 80 岁之后,有的老人已经没有自我生活的能力了,就选择进入了养老院进行集中供养,而有的老人到了 80 岁身子还很刚强,依然独自一个人居住,那么对于这些独自一个人居住的 80 岁老人来说,还应不应该给其建房呢?

农村五保户也是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一种,也是最最贫困的贫困户,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脱贫退出的时候同样需要衡量是否达到了脱贫标准,特别对于分散供养五保户来说,住房安全问题尤为重要。虽然五保户已经 80 岁了,但脱贫退出还是需要保证有安全的住房,有的五保户身体好的,活过百岁也有可能,因此,给农村分散五保户建安全住房和年龄无关,应该严格相关政策来,除非老人愿意前往敬老院居住,那么在那里自然就不存在安全住房的问题了,也就没有必要再建立新房了,否则,这个新房子还是要建的。

另外,即使给农村年龄达到 80 岁的分散五保户建立新房后,老人没有住多久不幸离世了,也没有什么损失,因为这个村集体帮助建的房子属于集体资产,可以继续用来给村上的其他分散五保户居住,也并不会形成资源浪费,而且老人在临老之前能够住上新房,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所以,只要 80 岁的农村五保户住房问题没有得到安全保障,就需要抓紧时间给其建房,早建起早入住,早感受一些住上新房的感觉!

我是【洞察三农万象】头条号作者、扶贫达人团优秀成员,我将以专业的精神专注的态度与大家一起交流三农问题,欢迎大家的关注!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农村散养的五保户,年龄已经过了 80 岁,还该不该给其建房?】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